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设计 > 正文

优化设计五年级上册数学答案第56页第三题我会做答案用同样数量的玫瑰花和月季花,扎花束。每束花里有八

无情的向日葵
精明的豌豆
2023-03-09 13:33:39

优化设计五年级上册数学答案第56页第三题我会做答案用同样数量的玫瑰花和月季花,扎花束。每束花里有八

最佳答案
欢喜的乌冬面
威武的墨镜
2025-04-05 04:59:50

解:设一共扎了x束,两种花各有y朵。

则:y=8x

y=6x+10

8x=6x+10

2x=10

x=5

y=8x=40

答:一共扎了5束,两种花各有40朵。

最新回答
瘦瘦的面包
热情的钢笔
2025-04-05 04:59:50

一、想一想,填一填。(每小题2分,共24分)

1、艺术家们利用几何学中的( )、( )和( )变换,设计出许多美丽的图案。

2、( )立方米=98立方分米=( )升 。

3、填上合适的单位:

① 一瓶矿泉水约500( );② 一瓶眼药水约10( ):③ 运货集装箱的容积约5( )。

4、自然数(0除外),按照因数的个数可分为( )、( )和( )三类。

5、一个三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是适当的质数,个位上的数字是十位上的3倍,百位上的数字比个位上的数字大2,这个三位数是( )。

6、正方体棱长和是48厘米,它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7、一个长方体水池,长6米,宽3米,深3米,占地面积是( ),它的容积是( )。

8、把两个同样大小的长方体拼成一个正方体,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10厘米,原来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体积是( )立方厘米。

9、用12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铁丝框,3边长度是总长度的( ),每边长是( )米。

10、分数X/5,当X=( )时,它是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当X=( )时,它是最大的真分数;当X=( )时,它是最小的假分数;当X=( )时,它是最小的带分数。

11、一根铁丝剪去3/5米,剩下的比剪去的多3/5米,这根铁丝原来成( )米。

12、把9/10、0.89、3/4、6/5、0.7、8/9这6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 )∠( )∠( )∠( )∠( )

二、慎重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小题1分,共6分)

1、旋转和平移都只是改变图形的( )。

A、大小 B、形状 C、位置D、方向

2、把一张长方形的纸连续对折4次,其中的一份是这张纸的( )。

A、1/4 B、1/8 C、1/12D、1/16

3、正方形的边长是质数,它的面积一定是( )。

A、质数 B、合数C、偶数 D、奇数

4、同时是2、3、5倍数的最大三位数是( )。

A、120B、990 C、960 D、930

5、把一块棱成是4分米正方体大面包切成棱成是10厘米的正方体小面包,最多可以切( )块。

A、4B、16C、32D、64

6、小明在上课前38/7分钟到学校,小红在上课前5.4分钟到学校,小刚在上课前163/30分钟到学校。( )最先到学校。

A、小明 B、小红 C、小刚 D、无法确定

三、判断正误。(在括号里,正确的画“√”,错误的画“×”。每小题1分,共8分)

1、正方体有两条对称轴。--------------------------------------( )

2、长方体的各个面一定是长方形。-----------------------------( )

3、任何一个非零自然数的因数至少有两个。--------------------( )

4、A能整除B,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A。-----------------------( )

5、分子、分母都是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

6、用字母表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式是:a/b=a÷b。-----------( )

7、3/24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

8、无法写出大于1/6而小于1/5的分数。-----------------------( )

四、计算。(6+8+6+6+6=20分)

1、直接写出得数。(每小题0.5分,共6分)

0.125+7/8= 1/3+1/4=1-1/9= 5/12+5/24= 12.5X0.1= 1-8/9-1/9=

9.8÷0.01= 3.4+13=1.08+1/2= 5/8+1/4= 4/5-0.2-0.4=2/5+5/6+3/5=

2、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每小题2分,共8分)

5-3/7-4/7 8/9+1/3+2/31/2+3/5-11/20 1/2+(1/3-1/5)

3、解方程。(每小题2分,共6分)

① X+1/5-4/35=27

② 3X-6.75=33/4③ X-(1-3/7)=1/4

4、列式计算。(每小题3分,共6分)

① 65减去多少个2.5后还剩17.5?

② 一个数的一半与20的和是120,求这个数。

5、图形观察、计算。(每小题3分,共6分)

???

五、解决问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小明的妈妈去超市买牛奶,有下面这样三种瓶装的牛奶,你认为买哪种瓶装的最合算?为什么?

① 250ml/2.00元② 500ml/4.60元③ 1L/9.00元

2、在一块长45米,宽28米的长方形地上铺一层4厘米厚的沙土,如果用一辆每次只能运3.5方沙土的汽车来运这些沙土,这辆汽车至少要运多少次?

3、一段长方体木材,长1.2米,如果锯短2分米,它的体积就减少40立方分米。求原来这段木材的体积。

4、东东家有一些鸡蛋,5个5的数,6个6的数,12个12的数,都多4个,已知这些鸡蛋在100-130个之间。你知道东东家有多少个鸡蛋吗?

5、有一个煤场,第一天售出煤碳13吨,第二天比第一天少售1/4吨,第二天比第三天多售3/5吨,第三天售煤多少?

6、一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的和是30,分母加上22后,得到一个新分数,把这个新分数化成最简分数是1/3。原来的分数是多少?

搞怪的美女
忐忑的玫瑰
2025-04-05 04:59:50
一、 设计好作业的内容

数学较强的逻辑性决定了它的课堂性质会相对来说枯燥乏味一些,这就需要教师设计一些具有趣味性、生活实践性的作业。使学生感觉作业很轻松,不是负担。

1、设计趣味性作业

小学生的学习往往依靠的是学习兴趣,如果没有学习兴趣学生会在一种强迫学习的心态下学习,学生就会感觉学习乏味,没有积极性,完全处于一种应付状态。为调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生动有趣,除了课堂教学上激发学生学习的数学趣味性,还要强化数学作业的趣味性。比如:低年级的口算,可以采用同桌对口令,全班开火车的形式进行练习。学生学得有趣,自然不会觉得数学无聊。

趣味性的作业让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成为了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学习过程。

2、设计实践性作业

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性作业是在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后设计的作业,也就是适当引导学生把数学问题转化为动手实践问题,让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类数学问题,加强知识与实践的联系在数学学习中十分必要。比如:在学习完认识人民币后,与家长一同购物,懂得付钱、找钱……;学习测量,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后,布置回家测量门、窗、床等物体的长度,并做好记录;学习完五年级新人教版16页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后,让学生自己了解本地出租车行驶多少公里之内的价钱是多少,每多行1千米,再多付多少钱,让学生自己计算一次打车所花的费用。

现实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数学,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问题,能让数学贴近学生的生活,能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从而产生积极探究的兴趣。通过实践性作业,真正做到培养学生养成独立的工作能力和习惯,从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才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 设计好作业的数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新课程要求我们的教育要“面向全体,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并尽可能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布置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作业。如果要求学生把作业做得有质量,不仅要考虑作业的内容,还要考虑作业的数量。数量太少,达不到训练的要求,留的过多学生觉得压得喘不过气,没有头绪,缺乏信心,最终完成的没有质量,只是应付。苏霍姆林斯基肯定了这样一个事实:各个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是不相等的。因此,面对不同的学生要留分层的作业。

比如:在学解方程的内容时,就可以留数量、难度不同的练习,争取做到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稍差一点的学生可以完成稍简单的题目,x+5.6=9.4 15x =3 x-0.7x=3.6 3x-8=16,好一点的学生还可以再完成91÷x =1.3 3(x+0.5)=21 4(x-5.6)=1.6等这样的题目。

又如:在学习小数乘法简便计算后,可以设计三个层次作业:

A级:(1)(0.25+2.5)×4 (2) 3.4×64+3.4×36

B级:(1)5.7×99+5.7(2)6.5×10.1

C 级:(1)2.4×5.6+2.4×5.4-2.4 ( 2)3.7×3.8+0.37×62 , 此种设计可以调动学生作业的积极性、主动性,避免作业的单调、枯燥,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挑选符合自己的实际水平的作业,激励中、下等生积极进取,不断努力,而且让优等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同时,也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掌握了知识的要点、体会了知识的联系,提高了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真正做到 “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另外留作业时,在课前、课中、课后也要注意数量。课前留的作业题目不宜过多,目的是检验上次课的旧知,了解学习本节新知是否有障碍,因此抓好知识点,做一、两道题目就可以,为新课做好铺垫。课中的训练主要在新课中出现多个知识点时,为对刚刚学的知识点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而进行的练习,此处也不宜过多,因为上课的时间毕竟有限,接下来还有新的知识予以探究。课后的练习的容量可以稍大一些,但是也要依据学生的情况而定,不易做大量机械重复性的作业。所留作业本着夯实基础,能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目的。

阳光的硬币
缥缈的鸵鸟
2025-04-05 04:59:50

原创,上新,最新详细2021秋季人教版: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

 一、指导思想

      以中央关于教育改革指示精神以及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为指导,使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通过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鼓励学生合作交流,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为更好完成教学目标,特制订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所任教的五(1)班共有学生42人。大部分孩子的学习态度端正,具备了一定的数学能力,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上课时能积极思考、提出并解决一些问题。但由于各种原因,部分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差、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在分析问题能力、灵活性解决问题等方面也有所欠缺。

针对以上情况,本学期我将采用分层激励机制,让不同的学生达到不同的目标要求。这学期的重点是,抓好孩子们的学习习惯及数学思维的培养。同时,努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及时监督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及情况,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比较明显的进步。

三、教材分析

     (一)教材结构

     本册教材根据本阶段孩子特点,循序渐进,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方面的内容上进行了合理搭配,依次安排了以下一些内容:小数乘法,位置,小数除法,可能性,掷一掷,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等。

     (二)主要内容分析

       1.数与代数方面

     本册教材在“数与代数”方面安排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和简易方程。小数的乘法和除法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四则运算和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继续培养孩子小数的四则运算能力。同时,这部分内容在实际生活中和数学学习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简易方程是小学阶段集中教学代数初步知识的单元,在这一学期安排了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进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空间与图形方面

     本册教材在“图形与几何”方面安排了“位置”和“多边形的面积”两部分内容。其中,“位置”是在三年级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多边形的面积”主要教学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这部分内容是在学习掌握了这些图形的特征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同时,渗透平移、旋转、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3.统计与概率方面

     本册教材在“统计与概率”方面安排了初步的概率知识——可能性。通过操作与实验,使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感受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的意识。

     4.综合与实践方面

     在“综合与实践”方面,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应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小数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初步的植树问题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运用植树问题,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

更多详细内容word打印版,请见百度文库:2021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

码字不易,如有帮助请采纳。

满意的世界
年轻的鸭子
2025-04-05 04:59:50
小学数学五年级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共包括小数的乘法、对称、平移与旋转、小学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因数与倍数、统计、总复习七个单元内容。

二、学情分析:本班有学生28人。大多数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符合年龄及年级特点,具有一定的学习习惯,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数学的信心较强;学生信息窗的分析能力有一定的提高。由于各种原因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同时分析问题的能力、灵活性解决问题的方面也欠缺,需要下大力量来培养训练。同时也存在个别学生学习习惯较差,家长配合不到位现象,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本班的学生能够听从老师的教导,但是自主创新的意识还是比较缺乏,针对这现象在教学中对学生要加强培养自主探究意识及能力;对那些学习基础较差、家长常于疏忽的学生,应在课内课外加以帮助,使其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尽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同时提高学习成绩。

三、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的笔算和简算的口算;会用“四舍五入法”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认识循环小数。

2. 使学生掌握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地计算小数混合运算式题,培养学生自觉进行简便运算的意识。

3. 使学生掌握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能够用分步列式和综合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进一步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并在具体的实际问题情境中,使学生体会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

4.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的特征;掌握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会利用公式正确计算它们的面积;引导学生欣赏生活中的图案,并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等图形变换的方法设计简单的图案。

5.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会进行平方米、公顷、平方千米之间的互化。并初步学会运用简单的工具测定直线和测量两点间较远距离的方法,了解步测和目测的方法,以及初步了解密铺,能在方格纸上设计简单的密铺图形。

6.进一步学习统计表,会填写较复杂的统计表;了解统计表中的“合计”、“总计”的具体意义,会根据统计表所提供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能对统计表进行初步的分析;理解统计表中的平均数的意义和作用;能根据所给数据求加权平均数,并能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通过一些简单事件,理解中位数、众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

7. 使学生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学过的运算定律、性质和计算公式。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方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等概念,会解一些简单的方程。使学生学会列方程解一些比较简单的应用题的方法。

8. 使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有关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和可能性以及综合应用等领域的知识得到系统的整理,数学技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解决问题的意识得到加强,能力得到发展,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重点

1. 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2. 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3. 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和正确解答应用题的方法。

4. 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的特征,

5. 在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过程中建立“新”、“旧”图形之间的联系,

6. 渗透转化、对应思想,

7.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8. 掌握实际测量的方法。

9. 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1. 正确确定小数乘、除法中积、商的小数点的位置。

2. 利用图形特征解决一些较灵活的实际问题。

3. 对学生户外学习活动的组织及任何一种测量方法的掌握要有一个反复。

4. 实践的过程。

5. 列方程解应用题时。

6. 如何找等量关系

四、教学措施

1.结合教学内容,渗透思品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题、练习题的设计,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及思品教育因素,结合教材内容适时适度的对学生进行思品教育。通过计算和应用题的解答,培养学生仔细的良好学习态度,以及题后验算的良好习惯。

2.切实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1)理解算理,掌握方法。小数乘除法要求学生能比较熟练的进行计算,关 键是理解意义、掌握方 法。重点要让学生知道积的小数点的位置是根据积德变化规律来确定的。

(2)重视基础,要求适度。小数乘除法的计算要求“比较熟练”,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只要求达到“正确‘。同时对口算的训练要给予一定的重视,要掌握口算的基本技能,逐步提高计算能力。

(3)运用规律,合理计算。整数的运算定律对小数的计算同样适用,教学时要培养学生观察题中的数据,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合理运算的意识,并注意计算方法的多样化,体验计算教学的开放性。

(4)验算检查,养成习惯。小数的乘除法计算可以进行相互验算,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要进行“步步为营”或者“一步三回头”式的检查,重要的是使检查和验算成为学生的习惯,通过检查和验算,可以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认真、塌实的学习态度和作风,让学生终生受益。

3.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数学能力

结合教学内容,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数学能力,是小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蕴含的因素,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4、能力培养目标: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形象感受——抽象概括等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进一步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渠道,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学习能力,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五、课时安排

1.小数的乘法 7课时

2.平移与旋转 4课时

3.小数除法 11课时

4.简易方程9课时

5.多边形的面积13课时

6.因数与倍数 5课时

7.统计4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