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家具 > 正文

古代家具是什么结构

痴情的小笼包
拉长的大白
2023-03-09 13:29:59

古代家具是什么结构

最佳答案
无聊的冬天
大力的白昼
2025-04-05 04:59:09

1、榫卯结构构成了中国古代家具制作的精髓,并一直沿用。宋代家具确立了以框架结构为基本形式,在造型结构较前代都有了不少变化,更趋向美观化、科学化,为明清时期发展到家具的巅峰奠定了基础。 2、榫卯结构,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 3、榫卯是极为精巧的发明,这种构件连接方式,使得中国传统的木结构成为超越了当代建筑排架、框架或者钢架的特殊柔性结构体,不但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而且允许产生一定的变形,在地震荷载下通过变形抵消一定的地震能量,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 4、榫卯是在两个木构件上所采用的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榫和卯咬合,起到连接作用。这是中国古代建筑、家具及其它木制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榫卯结构是榫和卯的结合,是木件之间多与少、高与低、长与短之间的巧妙组合,可有效地限制木件向各个方向的扭动。最基本的榫卯结构由两个构件组成,其中一个的榫头插入另一个的卯眼中,使两个构件连接并固定。榫头伸入卯眼的部分被称为榫舌,其余部分则称作榫肩。 5、榫卯结构广泛用于建筑,同时也广泛用于家具,体现出家具与建筑的密切关系。榫卯结构应用于房屋建筑后,虽然每个构件都比较单薄,但是它整体上却能承受巨大的压力。这种结构不在于个体的强大,而是互相结合,互相支撑,这种结构成了后代建筑和中式家具的基本模式。

最新回答
激昂的芝麻
朴素的大神
2025-04-05 04:59:09

买了新房,势必要购买新的家具,让室内整体效果看起来更加的舒适,居住也舒服多了,而古典家具的榫卯结构让很多人感兴趣,得到了青睐,那么古典家具中的榫卯结构作用是什么,以及怎么选择古典家具,各位是否了解呢?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古典家具中的榫卯结构作用是什么

1、榫卯结构可以让古典家具非常结实,使用寿命长,且内部木件更加牢固2、榫卯结构的家具拆卸、组装便捷,方便安装3、榫卯结构的家具出现问题,维修起来简单4、榫卯结构的家具不易出现裂缝,内在品质较高。

二、怎么选择古典家具

1、看家具的整体外观,一般来说家具表面的色泽是特别重要的,只有和室内装修统一,才能让整个室内体现出和谐的美。而且可以使用手轻轻的触摸家具的表面,看是否平滑光泽,关键还是看家具是否会出行掉漆,决定后期的使用。

2、看家具的整体结构,使用的材料是否符合要求,材料需要是防腐、防裂,能够长久的使用。再就是根据自自家的空间大小,选择尺寸合适的家具,以免看起来非常不舒适,而且家具的结构一定要以牢固为主,否则极容易带来安全问题。

3、在家具选材上,是非常严格的。正常来说,想要选到合适的家具,就要根据家具的原有纹理,来找到家具本身的美。另外,日常需要对家具进行打蜡,可以让木材自身的纹理、色调保持鲜亮,长久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关于古典家具中的榫卯结构作用是什么,以及怎么选择古典家具,就先介绍到这里了,各位是否了解了呢?选择合适的家具,才能给自家带来舒适的感受哦。

魔幻的鸡
火星上的悟空
2025-04-05 04:59:09

我们国家在家具行业和建筑领域有一种独特的结构,它叫榫卯结构。很多人都说榫卯结构是我们国家的灵魂,的确,榫卯结构代表着我们国家古人的智慧,这种智慧并不是现代化机器造出来的家具所能比拟的。

为什么说榫卯结构是古典家具的灵魂?古典家具给我们呈现出一种大气,古朴,威严的感觉。目前古典家具主要的联机方式还是榫卯结构,因为榫卯结构,它的连接方式紧密,而且它还富有弹性,不用担心特别爱坏。

在当年那个还没有钉子的时代,人们就使用榫卯结构来制造家具,制造房子。他们可以建造一座非常结实的房子,从而不用一颗钉子。而且这座房子异常的坚固,它可以屹立在那里几百上千年,为什么这些木质的房子可以毅力到几千年不到,是因为古人用榫卯结构,把木材的特性运用到了极致,这种榫卯结构,你不用担心它会损害美观,古人已经想到了这个问题,它是集美观和坚固于一体的结构。而且通过他连接的,你会认为这个地方本来就长,这样你不会认为这个地方是两段结构。

我们买家具肯定是要用住的,尤其是古典家具,很多人都希望古典家具能够使用很长时间,这个时候孙某结构的特性就表现出来了。如果您钉子来加固这些古典家具很有可能在十几年之后,钉子氧化就会脱落,这些家具他的牢固程度就会减小,通过榫卯结构连接的古典家具,你完全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即使他已经几十年了,它的坚固程度依然不减当初。很多的古典家具,他并不是一次成型的,因为根本没有那么大的木头。即使有那么大的木头打造出来,这一副家具也是机器的浪费,很多古典家具都是先生产各个零件最后拼装而成。拼装的过程中就必须使到榫卯结构。

整齐的树叶
自信的宝贝
2025-04-05 04:59:09

古代家具中卧具形式有罗汉床、架子床、拔步床。后两种只作为卧具,供睡眠之用;而前两种除睡眠外,还兼有坐之功能。中国古人睡觉有大睡和小睡两种,大睡就是晚上正式的睡眠,小睡指午休等小憩,榻和罗汉床用于小睡,可以用来待客,而架子床和拔步床用于大睡,不能用来待客。

1、罗汉床

罗汉床强调自身的装饰,三屏风式罗汉床即为一例。此应酬原为美国的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所藏,三屏风式,攒框装入七块黑白大理石,正面围子略高一些,此床清式特点已明显,但仍保留了明式的基本特征。

譬如围子,正面围子虽装入三块大理石,可仍采用通长平式,有别于清式中间高两头矮的装饰风格,而且正面围子仅略高于两侧的围子,这在明式罗汉术中很普遍。而清式罗汉床,往往正面呈现山家形围子,两侧也常用台阶形式,形成一定落差。

这要求正面围,尤其中间一块要高,才能使围子几经落差不至于太矮。清代罗汉床,五屏风式、七屏风式渐多,甚至九屏风式也有出现,这就迫使正面围子加高,高到令人难堪的局面。按这种思路,罗汉床围子越矮,年代就越古。

2、架子床

架子床因床上有顶架而得名,一般四角安立柱,床面两侧和后面装有围栏。上端四面装横楣板,顶上有盖,俗名“承尘”。围栏常用小木块作榫拼接成各式几何图案,也有的在正面床沿上多安两根立柱,两边各装方形栏板一块,名曰“门围子”。

正中的是上床的门户。更有巧手吧正面用小木块拼成四合如意,中间夹十字,组成大面积的棂子板,留出椭圆形的月洞门,两边和后面以及上架横楣也用同样手法做成。床屉分两层,用棕绳和藤皮编织而成,下为棕屉,上层为藤席,棕屉起保护藤席和辅助藤席承重的作用。

藤席统编为胡椒眼形,四面床牙浮雕螭虎、龙等图案。牙板之上,采用高束腰的做法,用矮柱分为数格,中间镶安绦环板,浮雕鸟兽,花卉等纹饰,而且每块与每块之间无一相同,足见做工之精。

这种架子床也有单用棕屉的,做法是在四道大便里沿起槽打眼,把屉面四边的棕绳的绳头用竹契镶入眼里,然后再用木条盖住边槽。

这种床屉因有弹性,使用起来比较舒适,在中国南方各地,直到现在还很受欢迎。北方因气候条件的关系,喜欢用厚而柔软的铺垫,床屉的做法大多是木板加藤席。

3、拔步床

拔步床产生于明代晚期。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廊柱式拔步床,这是拔步床早期的形态,另一类是围廊式拔步床,这类是典型的拔步床。

但是这种床的体积一般比较庞大,结构复杂,从外形看就像一个小屋。拔步床从总体上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架子床,一部分是架子床前的围廊。床架的作用是为了挂帐,为达到室内宽敞明亮,其左右和后面安装了较矮的床围。

所以说,拔步床就像房子中又套了一个小的房子。另外,拔步床又称为踏板床,这是因为,地下铺板,床在地板之上而得名。这种床在明代晚期出现,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根源,当时士大夫阶层生活十分腐化,官吏腐败,高筑府第,房中套房。

进入民国后,这种床仍然在江南一带的富庶家中使用,所饰多吉祥图案及历史典故。

扩展资料:

明式架子床:

架子床在明代家具中是体型较大的一种家具,做工精美清雅别致,如以黄花梨木制作,弥足珍贵。

黄花梨带门围子架子床,明,高231厘米,长218.5厘米,宽147.5厘米。床通体黄花梨木制成,铺面四角立柱,上有顶架。正面另安装门柱,有门围子与角柱连接。左右及后面装长围子,均用短木料攒接成连续的“卍”字图案装饰,铺顶的挂檐则由镂空的绦环板组成。

床架立柱、枨、“卍”字床围内外两面饰打洼线条,席心床面,束腰下的牙条饰壸门曲边,并与腿足内角线交圈,三弯腿则内翻马蹄成云纹。

清式架子床:

清代架子床不仅红木用料厚重,形体高大,且围栏、床柱、牙板、四足及上楣板等全部镂雕花纹,还有在正面装垂花门的,玲珑剔透。到了现代,架子床又融入了更多现代文化元素,更具当代文化的特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罗汉床

百度百科——架子床

百度百科——拔步床

无限的舞蹈
阳光的心锁
2025-04-05 04:59:09

古人运用家具木头与木头连接用了卯榫连接方法。通过卯与榫的契合,达到紧密稳定结构。经久而不松动,愈用而愈紧凑。

卯榫的经典与巧妙之处在于区别于现代结构连接方式,不使用铁钉固定而比之更牢固耐用,而卯榫的结构也演化为多种方式出现于我们的生活应用中。

而其中最为显眼的便是斗拱,在中式古建筑中,华夏大地,南北东西,处处可见房屋中大量使用的斗拱,复杂而唯美,繁琐而坚固,成为廊檐中式结构经典。

这一创造性的发明自出现后便大量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经千年以上的传承后不断发扬光大,并在勤劳智慧的人们手中不断改善和创新,最后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卯榫在传承过程中也衔生出了多种用途,并在材料使用方面也不再拘泥于木材,而是发展到了石材,玉器,纺织等多种材料之上。

扩展资料

卯榫结构大致分类:

1、棕角榫:棕角榫因其外形像粽子角而得名,从三面看都集中到角线的是45度的斜线,又叫“三角齐尖”。多用于框形的连接。另外,明式家具中还有“四平式”桌,其腿足、牙条、面板的连接均要用棕角榫。

2、栽榫:又叫“桩头”、“走马销”,是一种用于可拆卸家具部件之间的榫卯结构。

由于要拆卸,榫头易磨损,甚至损坏,出于维修方便,也避免因榫头损坏而使家具部件报废的情况,一般都采用另外一种木料来制成榫头,然后将榫头栽到家具部件上。栽榫多采用挂榫结构。罗汉床围子与围子之间及侧面围子与床身之间,多用栽榫。

3、楔钉榫:是用来连接圆棍状又带弧形的家具部件,如圆形扶手的榫卯结构。虽然也是两根圆棍各去一半、作手掌式的搭接,但每半片榫头的前端,都有一个台阶状的小直榫,可插入另一根上的凹槽中。这样便使连接部不能上下移动。

4、暗榫:两块木板两端对接,使用燕尾榫而不外露的,叫“暗榫”或“闷榫”,是制作几、案、箱子之类必用之榫。

5、套棒明清椅子的搭脑不出挑,与腿交接处不用夹头榫,常用腿料作方挖出榫,搭脑部位则挖方形榫眼,套接,故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卯榫结构

帅气的钥匙
朴实的鼠标
2025-04-05 04:59:09

中国古典家具采用亮脚式结构,十分重视腿脚装饰。脚部装饰主要体现在脚的多种形制上,直脚、撇脚、马蹄脚、回文脚、兽爪脚、如意脚、卷珠脚、卷叶脚、踏珠脚、关刀脚等脚式,形制优美,为中国古典家具增色不少。

1、直脚。中部直落地,无马蹄。

2、撇脚。脚下端向外撇出,多见于几类家具中。扁方腿的脚端常采用撇脚式样。

3、马蹄脚。是一条从腿部延伸到脚部的流畅曲线,光挺有力。脚头向内翻者,叫内翻马蹄脚,脚头向外翻的,叫外翻马蹄脚。

4、回文脚。脚部雕刻出回文图案。

5、兽爪脚。脚部雕成兽爪形。

6、如意脚。脚部雕出如意形。

7、卷珠脚。又叫象鼻脚,脚部外翻卷珠,多见于三弯腿脚部装饰。

8、卷叶脚。脚部雕刻向上翻卷的叶状装饰,多见于三弯腿脚部装饰。

9、踏珠脚。脚下踏有小圆珠。

10、关刀脚。直腿,勾脚,脚头为钩形。

傲娇的金毛
无奈的橘子
2025-04-05 04:59:09
家具的基本结构,对于家具的强度、外观、成本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选购家具时,了解家具的基本结构非常有必要。实木家具各个部件的基本结构,可以简单分为框架结构、箱框结构、脚架结构、弯曲件结构等。

实木家具的框架,至少是由纵向、横向两根方材(实木)围合而成。纵向的方材一般称为立边,框架两端的横向方材,称为帽头。如果在框架中间加有方材,那么横向的方材称为横档,纵向的方材称为立档。

1、框架结构

框架是传统实木家具的常用结构,以榫结合为主要特征,木方通过榫结合构成承重框架,围合的板件(可以是实木,也可以是人造板材)附设于框架之上。一般来说,纯粹的框式家具不能拆卸。

框架结构的角部结合,从形式上可以分为直角接合和斜角接合。直角接合加工简便,稳定性强,常采用直榫、燕尾榫接合,有些也用圆棒榫或连接件接合;斜角接合是将两根接合的方材端部榫肩切成45度的斜面,或单肩切成45度的斜面后,再进行接合的角部结构。斜角接合比较美观,但和直角接合相比,强度较小,加工复杂,一般用于镜框、柜门等对外观要求较高的家具。

在传统的框式家具中,桌面板、柜面板、台面板、椅面板、嵌板等都是实木拼接而成的,其拼合方式有很多种,比如平拼、斜口拼、裁口拼、齿形拼、圆榫拼等。实木拼板由于木材的吸湿或干燥,也可能会引起变形,尤其是两个端面最容易翘起甚至开裂。为了减少和防止实木拼板的开裂,通常需要采用装榫、装板、嵌端等方法,对木条进行固定。

2、箱框结构

箱框结构,是由三块或四块木材用一定的接合方式构成的箱体或槽体结构,箱框中间可设有若干块中板,如隔板、搁板等。箱框常采用整体榫、插入榫接合,有些也采用连接件接合、钉接合等形式。

箱框结构主要用于制作家具中的抽屉,根据箱框接合后其周边的端面是否外露,可分为直角接合和斜角接合两种。直角接合周边木板的端面外露,加工简单,接合强度大,但美观性欠佳,是一般箱框常用的接合方法;斜角接合周边木板的端面都不外露,较美观,但加工稍复杂,强度略低,主要用于外观要求较高的家具。

3、脚架结构

脚架结构一般由脚和望板、牵脚档所组成,是实木家具主要的支承件。在很多柜类的实木家具中,脚架都是一个独立的部件,常见的柜类脚架有亮脚、包脚、塞脚和装脚四种类型。

亮脚结构一般由四根独立的脚和若干根牵脚档连接成一个框架,然后和柜体或桌面等连接成一体。亮脚和望板、牵脚档的接合属于框架接合,常用普通榫接合;包脚结构一般是由四块木板以直角榫或圆榫接合而成,由于地面不平,有些脚架中间底部会开出凹档,减少和地面的接触面积,形成四个支撑点;

塞脚结构就是在旁板和底板的角部增加一块木板,把脚装上去,安装在柜子底板的四个脚上,借助柜子的底板连成一体,在塞角的内部,常用方形或三角形木块来加固;装脚结构是一个独立的亮脚,彼此不需要用牵脚档连成脚架,而是直接安装在柜子的底板下,当装脚较高时,可将其做成锥形,这样可使家具整体显得轻巧美观。

4、弯曲件结构

在实木家具的结构中,当弯曲件轴线和木材纤维方向构成的角度大于45度时,就会造成弯曲件纤维的严重断裂,因此需要使用短料逐段接合。其中,指形榫的接合方式强度高,而且自然美观;斜接的强度也不错,比较容易加工,但木材损耗较大。

优秀的猫咪
威武的小天鹅
2025-04-05 04:59:09

古代家具是一本百科书,映射着古人的审美情趣,科学技术,生活习性,是文物,是文化,也是具有无限升值潜力的资源。

汉魏以前不存在椅子一说,不管贵族还是百姓都席地而坐。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东汉末年,随着两汉各民族互通有无,一种形如马扎的坐具开始传到北方,并迅速在中原地带流行成为不可或缺的坐具。因为从西域传过来,所以当时人称“胡床” 。太师椅是古家具中唯一用官职来命名的椅子,它最早使用于宋代, 最初形式类似于交椅。到了明代,太师椅成了一种扶手椅的专称,再到清代,椅子的样子开始注重庄重严谨,用料厚重,宽大夸张,装饰繁缛。这些特征都是为了显示突出主人的地位和身份,已经完全脱离了舒适,而趋向于尊严。 官帽椅以其造型酷似古代官员的官帽而得其名。在古时众多的中式家具中,官帽椅是以其高大、简约、线条流畅著称的。虽然它的椅面、腿等下部结构都是以直线为主,但是上部椅背、搭脑、扶手乃至竖枨、鹅脖都充满了灵动的气息。

圈椅源于宋代,最明显的特征是圈背连着扶手,从高到低一顺而下;座靠时可使人的臂膀都倚着圈形的扶手,感到十分舒适。造型圆婉优美,体态丰满劲健,是我们民族独具特色的椅子样式之一。 

罗汉床是古老的汉族家具,属于卧具之一。弥勒榻一般体形较大,又有无束腰和有束腰两种类型。有束腰且牙条中部较宽,曲线弧度较大的,俗称“罗汉肚皮”,故又称“罗汉床”。罗汉床因其实用一直是备受欢迎。

汉族卧具。床身上架置四柱、四杆的床。有的在两端和背面设有三面栏杆,有的迎面安置门罩,更有在前面设踏步并加设—罩(拔步床)等。式样颇多,结构精巧,装饰华美。装饰多以历史故事、民间传说、花马山水等为题材,含和谐、平安、吉祥、多福、多子等寓意。

妩媚的银耳汤
迅速的奇迹
2025-04-05 04:59:09
“徽州满顶床”,就是明、清时期由徽州能工巧匠们精心制作的,一种全木结构,兼具徽州木雕、徽州漆器、徽州家具之美的房式老床。所谓“满顶”,指的是它的上顶、下底、左壁、右壁和后壁等五面都是木板满封、密不透风。它就像一幢独立的小房子,成为“房中房”、“室中室”。在徽州人家的厢房中,它的尺寸正好与厢房的宽度一致,而在它的床前两侧,一边安放俗称“盆柜”的古式马桶箱柜,一边安放搁置油灯、蜡台的床头马鞍橱桌,都是漆得红彤彤的,与房中大衣橱、梳妆台等其它红色家具一块统称“一房红”。“徽州满顶床”的床沿口一面,是一个红彤彤、金闪闪、描龙绘凤的“口”字形的床脸儿,最底下的床架主体是看不见的。上端横有一块镶有花边的长条板壁,两侧各有一顶天立地的长条板壁,它们与床沿下部的横向板壁一起构成中间空出的床门,床门内侧挂有中开式蓝花土布门帐,开合自如。有些挂落,有些角饰,尽显徽州木雕之技艺。床沿口一面的四周床脸板壁上,均漆上通红的土漆,然后以金色线条勾画上各种各样的美丽、喜气、祥和、民俗的图案,诸如:龙凤呈祥、花好月圆、麒麟送子、松鼠如意之类,有点喜气洋洋、金碧辉煌的况味。床的内壁表面则漆成暗红色,在这样的徽州满顶床上下榻休憩,犹如躲进小木屋、身处童话境一般,美妙极了,舒服极了。比较讲究点的“徽州满顶床”,还在床内的正壁上横设一长条红彤彤的抽屉橱柜,一长列排开四个抽屉,放置些私房钱财、金银首饰、换洗衣裤之类;橱柜上面正好成为一长条案,可以搁置些古玩摆设和常用生活物品。一般来说,古典家具的受人喜爱,多是因它选用了黄花梨、紫檀等珍贵用料,而“徽州满顶床”的用料并不首先,“徽州满顶床”是徽商文化背景下徽州女人独守空房辛酸经历的见证者。徽州男人小小年纪就得背井离乡、踏上商路、直至叶落归根回归家门,致使嫁作商妇的徽州女人长期饱受空房之苦。如此“房中房”、“室中室”的满顶床型设计,使她们借此聊获些许“躲进小房成一统、管它冬夏与春秋”的慰藉;其次,“徽州满顶床”所涉及的“徽州三雕技艺”、“徽州漆器技艺”等,所包含的审美价值,彰显了中国古典家具床榻制造技术和造型技术的工艺水平,研究价值极高;第三,“徽州满顶床”的审美取向对于现今的家具设计新理念有着重要的借鉴性。表现在“徽州满顶床”上的“实用、舒适、保健、装饰和多功能”的徽州古典家具理念,正是当今时尚家具所谓“家具的功能,不仅是物质的,而且更是精神的、文化的”新理念所追求的。素有“文物之海、文化之邦”的安徽省古徽州的古典家具,其可贵之处主要在于它的地域特色明显、文化内涵丰富、做工精细美观。徽州的古典家具向来深受广大收藏界人士的青睐与喜欢,以至于在北京朝阳区的高碑店都有一家生意兴隆的“徽州宏记古典家具行”,专做徽州古典家具生意。在所有徽州古典家具中,尤以“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徽州满顶床”最为讲究、耐赏。据悉:诸多名驰遐迩的徽州历史名流,如: 《资本论》中唯一提到的中国人王茂荫、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学贯中西的大学者胡适等,都是在“徽州满顶床”上出生、长大的。

雪白的石头
坚强的手套
2025-04-05 04:59:09
古典家具一般采用亮脚式结构,所以非常重视腿部的装饰。这主要体现在 两个方面:一是腿部有许多形制;二是腿部 采用起线和雕花装饰。古代工匠针对桌案类 高腿家具、椅凳类细高腿家具、床榻几类矮 粗腿家具的特点,设计了许多腿式,其中很多腿式,目前尚不知道名称,但数量之多,形制之优美,令人叫绝。明代桌、椅、几、柜、床的腿足,其基本造型只能在或方或圆的形态中做一些简单的线性变化。清代的家具腿足造型较明代复杂,有大搭叶、灵珠、如意一根藤、内勾足、外勾足,内翻马蹄、外翻马蹄等几十种式样,这是清代家具注重繁复装饰的理念在腿式装饰上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