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设计 > 正文

什么是结构的可靠指标

冷静的大炮
殷勤的吐司
2023-03-09 13:26:42

什么是设计基准期

最佳答案
淡然的发带
酷酷的奇异果
2025-04-05 04:59:04

问题一:设计基准期和设计使用年限有何区别? 结构的设计基准期是指为确定可变作用及与时间有关的材料性能等取值而选用的时间参数,它不等同于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也不等同于建筑结构的寿命。一般设计规范所采用的设计基准期为50年,即设计时所考虑荷载和作用的统计参数均是按此基准期确定的。设计使用年限是指设计规定的结构或结构构件不需进行大修即可达到其预定目的的使用年限,即房屋建筑在正常设计、正常施工、正常使用和一般维护下所应达到的使用年限。当房屋建筑达到设计使用年限后,经过鉴定和维修,可继续使用。因而设计使用年限不同于建筑寿命,同一建筑中不同专业的设计使用年限可以不同,例如:保温、给排水管道、室内外装修和结构等均可有不同的设计使用年限。在结构施工图总说明中应该写明设计使用年限,而不应写设计基准期。

问题二:设计基准期的简介 在进行结构可靠性分析时,考虑持久设计状况下各项基本变量与时间关系所采用的基准时间参数。按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01总则的有关规定,我国的建筑结构、结构构件及地基基础的设计规范、规程所采用的设计基准期为50年。同时,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和重要性,设计使用年限分别采用5年、25年、50年和100年。

问题三:设计基准期的介绍 设计基准期,是为确定可变作用及与时间有关的材料性能取值而选用的时间参数,它不等同于设计使用年限。

问题四:我国结构的设计基准期为多少年 5分 不同的结构,要求的设计基准期不一样。房屋50年,桥梁100年,等。

问题五: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基准期什么意思 5分 设计基准期是指为确定可变作用(例如:荷载)及与时间有关的材料性能等取值而选用的时间参数,是在对大量实测数据进行统计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般情况下不能随意更改。

它不等同于设计使用年限,也不等同于结构的寿命。一般设计规范所采用的设计基准期为50年,即设计时所考虑荷载、作用的统计参数均是按此基准期确定的。

设计使用年限指设计规定的结构或结构构件不需进行大修即可按其预定目的使用的年限,即房屋建筑或者桥梁、公路工程在正常设计、正常施工、正常使用和一般维护下所应达到的使用年限。

当该工程建筑达到设计使用年限后,经过鉴定和维修,可继续使用。因而设计使用年限不同于建筑寿命。同一建筑中不同专业的设计使用年限可以不同,例如,外保温、给排水管道、室内外装修、电气管线、结构和地基基础,均可有不同的设计使用年限。

希望你满意,谢谢。

问题六:现行规范中规定结构物的设计基准期为多少年 一般民用建筑是50年,重要的公共建筑100年以上

问题七:什么是结构的“设计标准期”?我国的“设计标准期”规定的年限为多长 设计基准期:为确定可变作用等的取值而选用的时间参数。一般的建筑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和设计基准期均为50年。但是特殊的建筑设计使用年限可能不一样。

设计使用年限:设计规定的结构或结构构件不需进行大修即可按预定目的使用的年限。

国标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规定我国建筑工程的设计基准期为50年。

安全等级为一级的建筑和标志性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桥梁也是。临时建筑的设计使用年限少于50年。

《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2008)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01 )

问题八: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和设计基准期的区别 1、设计使用年限:设计所规定的结构或结构构件不需进行大修即可按预定目的使用的年限。

2、设计基准期:为确定可变作用等的取值而选用的时间参数。根据以上的定义,就可以很清楚的分辨出二者的区别,一个是针对结构和结构构件,一个是针对的可变作用(荷载)。

问题九:设计基准值和设计使用寿命的概念有何区别? 5分 结构的设计基准期是指为确定可变作用及与时间有关的材料性能等取值而选用的时间参数,它不等同于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也不等同于建筑结构的寿命。一般设计规范所采用的设计基准期为50年,即设计时所考虑荷载和作用的统计参数均是按此基准期确定的。设计使用年限是指设计规定的结构或结构构件不需进行大修即可达到其预定目的的使用年限,即房屋建筑在正常设计、正常施工、正常使用和一般维护下所应达到的使用年限。当房屋建筑达到设计使用年限后,经过鉴定和维修,可继续使用。因而设计使用年限不同于建筑寿命,同一建筑中不同专业的设计使用年限可以不同,例如:保温、给排水管道、室内外装修和结构等均可有不同的设计使用年限。

如果不是房屋结构的,就用下面的答案

设计基准期是指对结构进行可靠度分析时,结合结构使用期,考虑各种基本变量与时间的关系所取用的基准时间参数,设计基准期可参考结构使用寿命的要求适当选定,但二者不完全等同。当结构的使用年限超过设计基准期,表面它的失效概率可能会增大,不能保证其目标可靠指标,但不等于结构丧失了所要求的基本功能甚至报废。一般来说,使用寿命长,设计基准期也可以长一些,使用寿命短,设计基准期应短一些。通常设计基准期应该小于寿命期。

问题十:公路桥涵设计基准期是多少年? 高速路、一级路设计年限为15年

二级路设计年限为12年

三级路设计年限为8年

四级路设计年限为6年

影响城市道路沥青路面使用寿命的因素

城市道路的特点决定了城市道路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既有构造因素、施工因素,又有材料因素。具体说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 路基

城市道路的路基与公路的路基有很大区别。公路的路基给排水、通讯等地下设施很少,因此有利于大型机械设备的施工,施工质量有保证。而城市道路路下给水排水管线和构筑物纵横交错,给施工造成了很大困难,路基质量也受到影响。同时各种窖井往往造成地表水下渗,引起路基塌陷,造成路面损坏。

2 路面

由于各种地下设施都必须在路面上留有出口,因此城市道路的路面上到处都是竖井的井盖,严重影响了城市道路路面的平整度,在交通量日益增大的情况下,路面破坏的机率大大提高。同时城市道路路面的排水远不如公路的排水顺畅,很容易造成雨水下渗,引发路面的水侵害,影响路面的使用寿命。

3 路面交通

为不影响市民出行,城市道路路面施工往往不中断交通,边通行边施工。为给行人提供方便,还往往在夜间施工。这在方便人们出行的同时,却给路面的施工质量留下了许多隐患。

4 施工

不论是在路基中,还是在路面上,城市道路的施工都要受到许多地下设施的影响,机械化施工程度相对较低,人工操作的比重较大,其施工质量难以与高度机械化施工的公路相比。同时,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不按要求施工,如路基施工临时排水系统不畅通,遇雨后大量的积水渗入下层路基,严重影响路基质量;在沟槽回填时,沟内积水未排除,或沟底淤泥未清除干净而直接带泥水回填土,结果造成回填土含水量饱和,不能夯实,待饱和水下渗后,将造成填土下陷,危及路基安全;有时在填土中带有大石块、大砖块、大混凝土块、大硬土块等,妨碍土颗粒间相互挤紧,达不到整体密实效果,日后发生沉陷。这些现象都会对路基的稳定性造成影响,直到影响面层。

5 管理

在城市道路的施工中,有许多项目属于“献礼工程”,为了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不按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加上相关部门管理监督不到位,施工质量难以保证。

最新回答
端庄的超短裙
苹果鞋垫
2025-04-05 04:59:04

一般的混凝土寿命都在100年左右。

影响混凝土寿命的因素,其实说的就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其实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基本上都是外在因素,它的内在因素基本上都是不存在的。而外在的因素,包含了持续大火的焚烧,强烈地碰撞,混凝土的受力、变形,这些外在因素都会影响混凝土,导致混凝土强度的下降。另外还有一点,大家一定要注意,就是空气中如果含有强酸或者是强腐蚀性的物质,裸露的混凝土也会遭到腐蚀,导致强度下降。这也就是一些工业厂区的混凝土表面脱皮的主要原因。而我们的住房是不存在这种情况的。

执着的果汁
冷傲的汉堡
2025-04-05 04:59:04
《公路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JTG 2120—2020,以下简称《标准》),作为公路工程行业标准,自2020年8月1日起施行。为便于理解《标准》的主要内容,切实做好贯彻实施工作,现将《标准》制订情况解读如下:

一、背景情况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国际上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理论趋于成熟,基于可靠性的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已成为工程结构设计的主流方法,欧盟EUROCODE规范、美国AASHTO规范等相继发布了结构可靠性设计规范;在国内,国家标准《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 50153-2008)在设计理念、概念体系、设计方法等方面作了较大改进,之后国内建筑、铁路、港口工程的可靠性设计标准相继发布;在公路工程使用的公路桥隧和路面设计规范新一轮修订中,基本采用了以可靠性理论为基础的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为了进一步统一公路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的原则、方法和要求,交通运输部组织完成了《标准》的制订工作。

二、《标准》的定位与作用

《标准》隶属于公路工程标准体系通用板块的基础模块,定位于强制性行业标准,主要解决公路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的基础理论、实用方法和技术等共性问题,是制修订其他公路工程结构设计规范的基础。

《标准》将进一步促进可靠性理论在公路行业内的推广应用,使公路工程结构的设计理论更加完善,更好地指导桥隧、路面和地基等行业标准的编制,提升我国公路工程结构设计规范的科学水平;促进行业对于可靠性管理、可靠性设计、设计使用年限、耐久性等认知的再提升,有利于延长公路工程的使用寿命,提升公路工程对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的保障服务作用。

三、《标准》的内容和特点

《标准》注重落实高质量发展理念,对标国内国际先进理论与方法,吸纳了交通运输行业公路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工程建设经验,开展了大量的理论研究与试验验证。《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规定了公路主体结构的设计原则。《标准》规定了桥隧、地基、基础等主体结构的设计原则。在设计准则上,考虑安全性、耐久性和适用性三类功能的极限状态。在数学-力学模型上,采用概率统计、确定材料性能和作用特性,基于构件的破坏机理、形成功能函数的极限状态表达式,即采用基于概率的构件极限状态。

(二)提出了可靠性设计的实用方法。将功能函数的极限状态方程简化为多项系数表达式,由目标可靠指标转化为分项系数、直观反映可靠性水平。一是明确可靠性设计的基础理论,规定了根据目标可靠指标经校准后、确定分项系数的方法。二是构建实用设计方法的完整框架,增加了地震设计状况、区别于其他偶然状况、体现地震作用的数据统计特性;规定了适用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分项系数表达式。三是完善可靠性设计的细节要求,以“作用组合”取代“作用效应组合”、符合公路工程中部分结构非线性效应突出的客观情况;作用按永久作用、可变作用、偶然作用和地震作用分类,作用代表值考虑了桥涵、隧道、路面等专业特点、按不同分位值确定。

(三)搭建了协调统一的技术指标体系。桥隧结构和路面的安全等级和目标可靠指标考虑技术等级与破坏后果等因素,设计使用年限按可更换构件和永久主体结构考虑,与《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一致。参照《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11、《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17和《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第一册 土建部分》JTG 3370.1-2018,材料性能按不同的概率分布分位值取用。

(四)增加了保障设计预期的管理要求。结构达到规定的可靠度水平是有条件的,结构可靠度是在“正常设计、正常施工、正常使用”条件下结构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标准》结合公路行业多年来的实践经验,从勘察设计、施工、使用全过程对可靠性管理提出了原则性的要求,以保证结构具有设计的可靠性。

四、实施注意事项

(一)与相关规范配套使用。《标准》使用过程中应与有关公路工程设计规范,如《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和《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第一册 土建部分》等配套使用。

(二)精心组织宣贯培训。《标准》在公路工程的规范编制、使用性能检测、技术状况评估中广泛使用,各省(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管养单位和科研院所等要结合工作实际,切实有效地做好宣贯培训,让技术人员准确理解《标准》,合理使用《标准》,为交通基础设施质量的不断提升打下良好技术基础。

(三)注重数据积累和理论升级。在《标准》执行中,需进一步加强对公路实际工程统计资料的分析。此外,基于性能的设计方法,在目标设定和性能评定上都是以与失效概率一一对应的可靠指标予以量化的,对结构性能提出全面、清晰的要求和量化指标,是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升级发展的方向,建议对基础理论和设计施工管养的一体化技术措施进行研究,为我国规范体系的系统升级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