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关于道路的各种规范
我收集的还比较全的规范:
JTJ 002-87公路工程名词术语
JTJ 003-86公路自然区划标准
JTJ 004-89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JTG B04-2010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JTJ 018-97公路排水设计规范
JTJ/T 019-98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
JTJ 025-86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
JTJ 034-200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JTJ 041-200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J 073.1-200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
JTJ 076-95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JTJ/T0901-981:1000000数字交通图分类与图式规范
1000000数字交通图分类与图式规范
JTG 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TB02-01-2008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
JTG B03-2006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JTG/T B05-2004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
JTG/TB07-01-2006公路工程混凝土防腐蚀技术规范
JTG D20-2006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JTG D30-200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 D40-200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JTG D50-200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G D60-200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T D60-01-2004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
JTG D61-2005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2-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3-2007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JTG/TD65-2007公路斜拉桥设计细则
JTG/TD65-04-2007公路涵洞设计细则
JTG D70-2004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JTG/T D71-2004公路隧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
JTG D80-2006高速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通用规范
JTG D81-2006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
JTG/T D81-2006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
JTGD82-2009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
JTG F10-2006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G F30-200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1-2008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
JTG F60-2009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JTG/T F60-2009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
JTG F71-2006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
JTG F80/1-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 土建工程)
JTG/TF81-01-2004公路工程基桩动测技术规程
JTG/T F83-01-04高速公路护栏安全性能评价标准
JTG G10-2006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
JTG H10-2009公路养护技术规范
JTG H11-2004公路桥涵养护规范
JTG H12-2003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
JTG H20-2007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JTG H30-2004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
JTG/T J22-2008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
JTG/T J23-2008公路桥梁加固施工技术规范
CECS 126:2001叠层橡胶支座隔震技术规程
CECS 202:2006轻骨料混凝土桥梁技术规程
CJJ 1-2008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CJJ 2-2008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CJJ 11-93城市桥梁设计准则
CJJ 36-2006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
CJJ 37-90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CJJ 69-95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
CJJ 74-99城镇地道桥顶进施工及验收规程
GB 50162-92道路工程制图标准
GB 50220-9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GB/T 50283-1999公路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 50299-1999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003年版)
GB50422-2007预应力混凝土路面工程技术规范
JGJ 50-2001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希望能帮到你。
1.悬索桥的设计要点
悬索桥的设计顺序一般可以分为两部分考虑,先考虑主缆及加劲梁的设计,然后根据已决定的主缆及加劲梁体系来考虑桥塔的设计。
(1)加劲梁
①拟定悬索桥的形式,即采用单跨悬吊还是三跨悬吊。
②根据桥位处地形及地质条件,选择边孔与主孔的跨度比,以及初步决定主缆的垂跨比。
③假定加劲梁的恒载及刚度,可参照已有类似跨度和规模的实桥数据来假定。必要时也可根据所设计桥梁的具体要求拟定初步的尺寸与截面来计算而定。设计风力可根据桥位处的风力或风速观测资料来推算主缆及加劲梁高处的设计风力。
(2)主缆
①确定主缆的垂跨比f/l。
②参考既有类似跨度、规模、形式与垂跨比的悬索桥来初步假定主缆的钢丝索股数与每殷的钢丝根数。
上述的恒载、截面及刚度等假定之后即可选择适宜的计算理论进行各种初步的计算,但对地震反应分析一般宜放在最终的设计阶段进行验算。经过初步计算之后,即可根据计算结果决定主缆与加劲梁的必要截面,并由此算出恒载与刚度。将计算所得的截面、刚度及恒载等数据与原先假设的进行比较。如果原先的假设有较大的富余或不足,则应重新进行假设并再次进行计算,直到假设与计算结果比较吻合为止。
(3)桥塔
首先确定桥塔的构架形式,桥塔的构架形式一般有门架式、具有多层横梁的刚架式以及具有一组或若干组交叉斜杆的桁架式。各部分的截面尺寸可以参考已有类似的悬索桥来做初步的假设。
桥塔计算应根据主缆与加劲梁的结构体系来进行,对桥塔应考虑纵向应力和横向应力的影响。同时应验算桥塔的稳定性。
2.斜拉桥的设计要点
(1)结构几何尺寸的确定
斜拉桥作为由塔、梁、索组成的组合体系,进行设计时必须综合考虑塔、梁、索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桥跨布置、主梁断面形式、索塔形式、索塔高度及支承体系确定后,就可拟定主梁高度以及索塔截面尺寸,并根据主梁高度、受力及构造要求初拟各部分尺寸,然后用平面杆系程序进行试算调整。
调整的原则:
①边跨配重应使结构在恒载作用下边墩支座不产生拉力,且在运营期间边墩支座的拉力应控制在一个适当的数值内(便于边墩设计和支座生产)。
②斜拉索的应力、索塔混凝土的压应力、主梁恒载弯矩都应根据桥梁的实际情况控制在合适的幅度内。
③结构体系刚度必须满足要求,主梁在汽车荷载作用下的挠度小于规范规定,并有一定的富余。
④尽量减少梁段类型,方便施工。
几何尺寸的拟定过程中还应结合桥位考虑结构的抗风和抗震要求,必要时应进行节段或全桥的风洞模型试验。
(2)整体静力分析
一般来讲,斜拉桥静力分析是先确定合理的成桥状态,再进行施工过程计算,通过控制施工中每根拉索的安装索力来确保实现预定的合理成桥状态。
①合理的成桥状态
在确定成桥状态时,起控制作用的往往是主梁的应力。因此,成桥状态的确定应以主梁受力合理为目标,以应力平衡法来设计主梁恒载内力为佳。该方法是:以主梁各截面上下缘的最大最小应力作为控制条件来确定其预应力大小和恒载弯矩。对于混凝土梁一般以拉压应力控制,以截面上下缘的最大应力满足拉压应力控制条件为最理想。用这种方法确定的预应力和主梁成桥恒载弯矩称之为理想值,其成桥状态称之为理想状态。但恒载弯矩在一些控制区域(如跨中)准确地为理想值实际很难实现,设计时一般允许恒载弯矩有一定的活动范围,并将由此确定的预应力和主梁成桥恒载弯矩称之为合理值,其成桥状态称之为“合理状态”。
②静力分析计算成果
合理的成桥状态确定之后,就可以对结构进行详细的静力分析计算。静力分析的主要内容有:结构设计的施工流程在各阶段的应力、变形、初始索力等,以及成桥运营状态下,各截面的应力和变形。
(3)索塔分析计算
索塔分析计算与斜拉桥整体分析计算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是在斜拉桥合理成桥状态确定后,再对索塔进行平面和空间计算。
①截面强度计算
计算各种可能的荷载组合下,索塔典型截面顺桥向和横桥向应力,以及角点方向按顺桥向和横桥向可能同时出现的荷载组合进行最大最小应力叠加。为保证塔身混凝土不产生压碎破坏,角点最大压应力控制在混凝土容许压应力之内,允许角点出现拉应力,但塔身各计算截面顺桥向和横桥向均处于小偏心受压状态。
②索塔稳定性计算
索塔稳定性计算包括弹性稳定性计算和弯压稳定性计算。进行弹性稳定性计算时,应分别计算裸塔状态和成桥状态的纵横稳定性。裸塔状态按一端固定,一端自由的压杆计算;成桥状态考虑拉索的扶正影响,按一端固定,一端铰支计算。
③索塔锚固区局部应力计算
计算锚固区内最大主压应力和最大主拉应力,并控制其值满足规范要求。
③索塔锚固区局部应力计算
计算锚固区内最大主压应力和最大主拉应力,并控制其值满足规范要求。
(4)桥面板受力计算
对桥面板进行配筋计算,控制配筋率符合相关规范规定。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关于下达 2006 年度公路工程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交公路发 [2006]439 号文);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J 041-2000。
桥梁施工主要包括桥梁施工技术与施工组织、施工管理、施工质量等内容。桥头引道的河滩路堤部分应使用透水性强的土质填筑,并用砌石护坡以防冲刷。导流建筑物多在枯水季节,按照设计用柴排、石笼、砌石或混凝土等就地建造。
扩展资料
在桥梁施工方面,对施工组织将充分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经济有效的管理。在施工技术中,将不断引用新技术和高效率、高功能的机具设备,借以提高质量、缩短工期、降低造价。
1、桥梁下部结构施工
桥梁墩台施工:整体式墩台施工,有石砌墩台、混凝土墩台;装配式墩台施工;砌块式墩台施工;柱式墩台施工
墩台基础施工:明挖扩大基础施工;桩与管柱基础施工;沉井基础施工;
2、桥梁上部结构施工
桥梁承载结构施工:支架现浇法;预制安装法;悬臂施工法;转体施工法;顶推施工法;移动模架主孔施工法;横移法;提升与浮运法。
3、梁式桥施工
简支梁桥,等截面连续梁桥,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梁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钢构桥,钢梁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桥梁工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桥梁施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桥的主要承重并非它上面的汽车或者火车,而是它本身,也即我们看的的路面。现在我们就分析这个:
我们以一个索塔来分析。索塔两侧是对称的斜拉索,通过斜拉索将索塔主梁连接在一起。现在假设索塔两侧只有两根斜拉索,左右对称各一条,
这两根斜拉索受到主梁的重力作用,对索塔产生两个对称的沿着斜拉索方向的拉力,根据受力分析,左边的力可以分解为水平向向左的一个力和竖直向下的一个力;同样的右边的力可以分解为水平向右的一个力和竖直向下的一个力;由于这两个力是对称的,所以水平向左和水平向右的两个力互相抵消了,
最终主梁的重力成为对索塔的竖直向下的两个力,这样,力又传给索塔下面的桥墩了。
斜拉索数量再多,道理也是一样的。之所以要很多条,那是为了分散主梁给斜拉索的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