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设计发展的什么阶段更多的关注欧洲设计经验
日本设计发展的1953-1960年成长期阶段更多的关注欧洲设计经验。
日本设计发展经验纵观日本设计发展史可以发现其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一、是1945年-1952年的恢复期,二、是1953年-1960年的成长期。
日本利用了30多年的时间,完成了欧美各国用了70多年才达到的发展现代设计的目的。
1、概况:日本设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是它的传统与现代双轨并行体制,针对日本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不同的两种设计体制也是双轨并行的。
2、特点:在创造空间时,对表层选材的处理十分重视,往往强调素材的肌理,暗示功能性来突破框框。大胆地原封不动地表露水泥表面、木材质地,以及铝合金、钢铁等金属板格、金属复合板材、人造石、马赛克等饰面。
着意显示素材的肌理效果或本来面目,加以精密的打磨,使这些现代技术加工的表层材料质感完全像是用相机拍摄的效果一样,或像透过滤色镜观看材质一样的诉诸视觉的材料运用。
3、名家:,丹下健三、黑川纪章、矶崎新、安藤忠雄等。
扩展资料:
名家代表作:
1、丹下健三
东京奥运会主会场、广岛和平纪念资料馆、广岛和平纪念公园、、东京罗马天主教圣玛丽大教堂等。
丹下健三,日本著名建筑师,曾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东京奥运会主会场就是他的杰作。1961年他创建了丹下健三城市·建筑设计研究所。1964年东京奥运会主会场——代代木国立综合体育馆,是丹下健三结构表现主义时期的顶峰之作,具有原始的想像力,达到了材料、功能、结构、比例,乃至历史观的高度统一,被称为20世纪世界最美的建筑之一。
2、黑川纪章
大阪国家人种学博物馆,福冈现代艺术博物馆,郑东新区CBD等。
第二代日本建筑师,曾多次获奖并获得多项国际荣誉。他曾与和矶崎新、安藤忠雄并称日本建筑界三杰。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现代日式风格
百度百科-黑川纪章
01
战后日本
要了解日本设计的崛起,就要先从日本二战战败后的日本经济说起。战败后的日本被各方面的诸多限制,甚至连金属厨具电器都不能生产。1947年后,在美国的默许和支持下,日本才出现了经济复苏。从这时候开始,日本才进入现代设计的起步阶段。
02
持续发展
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设计也进入持续发展阶段,一方面是由于日本举办了一系列国际展览,让日本人打开眼界,也激发了他们对新的生活方式的向往和工业设计作用的认识;另一方面,他们组织了日本设计委员会,有效地组织了设计从业者的活动与发展,也进一步提升了日本整体的设计水平,更是能让他们从人文、设计、产品、品牌中以链条式、闭环式的协调串联起来。
然而“抄袭”这个词可能大家不会和日本设计联系起来,但这也是日本现代设计初期经历的阶段。他们发现要把“日本制造”的形象树立起来取得长远发展,就必须依靠设计。发展设计分为三部分:培养设计师、培养全民审美意识、创造独特的设计风格。
03
组织、规范
在这之后,日本创办了一些列知名的设计组织如:GK工业设计研究所、东京艺术大学等,也设立了众多的设计评判标准,如1957年通商产业省设立了“Good Design Award”通称为G-mark,中文称之为日本优良设计大奖。旨在防止抄袭,并将符合“优良“标准的产品广而告之。“日宣美”作为日本战后第一个全国性的设计团体于1951年6月在东京成立。他们在日本各地举办了一系列展览与活动,各协会如雨后春笋般成立,构成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战后设计复兴运动。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日宣美通过展览向普通观众传达了一种信息,那就是“要实现日本复兴,设计不可或缺”。1952年日宣美会刊《JAAC》开始向全国会员发行,“每日产业设计奖”(现在的每日设计奖)成立。
我们现在看到日本的强大平面设计功底,离不开日宣美的努力。
04
两大盛事
经历了1964年东京奥运会和1970年大阪世博会之后,日本国民随之也得到了各国商品、新技术发明交流的机会。两次的世界性大会成为日本设计师展示才华的最佳场所,这个“世界文化的盛大节日”也让崛起的日本设计真正的在国际上亮相。
日本设计之所以能够走得越来越好,有一个根本原因是因为他们有一个内在驱动力就是:设计,以人为本。
05
极简主义
八九十年代,随着日本经济腾飞,人们对生活美学的极致追求也到达了顶峰,错综复杂的平面设计和不断挑战的家居设计成为这个阶段的主旋律。也诞生了一批非常优秀的年轻一代设计大师:黑川雅之、原研哉、深泽直人、柳宗理、吉冈德仁等。
经济泡沫时期让日本有了极简主义的设计思考,人性化的关怀、绿色生活、不完美中的完美。在现在看来,或许也是迫不得已的选择。甚至在后泡沫时期提出“消费降级”、“断、舍、理”这样的生活思考。
06
编者的话
何谓设计?设计是把一种一种设想通过合理的规划、周密的计划、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出来的过程。而日本现代设计之路正是他们的社会文明的变化与发展的体现。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取决于他的美学理论深化程度,而艺术设计正是这种美学理论程度的最好体现。一切都是为了创造人类生活的真正幸福,才是美学的真正含义。
日本传统艺术设计的发展既受惠于对外来经验、成果的借鉴与吸取,更得益于在模仿、借鉴基础上的改良与创新。虽然日本上古文明时代的艺术设计曾经形成过自身的某些特色,但自从佛教传入后,日本的艺术设计就受到了中国、朝鲜的强烈影响,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呈现“唐风一边倒”的态势。一方面,日本社会着力于改造文化地理环境的内部结构,以更好地接纳外来优势文化;另一方面,不断改造外来的文化形式,使之化为自身发展的动力。可以说,日本的传统艺术设计一直是在模仿、改造、创新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正因为如此,虽然日本艺术设计的源头很多在中国与朝鲜,但是其发展却往往是后来者居上,在众多方面最终超过了中国、朝鲜等宗主国。
随着时代不断的在发展,装修家居的风格越来越多了,也会引进一些国外的装修风格, 日本装修风格 也在平时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也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接下来我们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日本现代设计的特点以及日本现代设计的发展的相关知识。
一、日本现代设计的特点
日本现代设计风格的形成一方面,源于日本自己的东方文化传统,特别是美学传统,重视自然,重视细节,讲究简单、朴素,讲究美学的精神含义;另一方面,源自西方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受到美国大众消费文化和德国理性主义的影响。因此,日本设计具有双重性,传统与现代并行发展。出现了两类截然不同的东西,一类是传统的手工艺品,如木制家具、瓷器、漆器等,这类手工艺品质朴、清雅、自然,具有浓厚的东方情调;另一类则是批量化生产的现代工业产品,如汽车、家用电日本设计在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中采用了所谓的“双轨制”。
一方面在服装、包装、室内设计、园林设计、手工艺品等设计领域系统地研究传统,以求保持传统风格的延续性;另一方面在高新技术的设计领域则按现代经济发展的需求进行设计。这些设计在形式上与传统没有直接联系,但设计的基本思维还是受到传统美学观念的影响,如小型化、多功能及对细节的关注等。通过这种“双轨制”,使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得以延续、发展。
二、日本现代设计的发展
综观日本的设计总体,可以看到两种完全不同的特征:一种是比较民族化的、传统的、温煦的、历史的;另外一种则是现代的、发展的、国际的。可以把这两种设计特征大致归纳如下:
1、传统设计一这是基本基于日本传统的民族美学的、宗教的、讲究信仰的、与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休戚相关的。因此,是民族的设计传统。这类设计,主要针对日本国内市场,并且有相当程度不仅仅是商品设计,而且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日本的传统设计在日本的民族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通过很长的时间,不断洗练,达到非常单纯和精练的高度,并且形成自己特别的民族美学标准。
2、现代设计,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日本现代设计―日本的现代设计是完全基于从外国,特别是从美国和欧洲学习的经验发展而成的。利用进口的技术、为出口服务是日本现代设计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中心和目的。日本现代设计从国内来讲,大幅度地 改善 了战后日本人民的生活水平,提供了西方式的、现代化的新生活方式;对国际贸易来说,日本现代设计使日本的出口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极大地促进了日本的出口贸易,为日本产品出口树立了牢固的基础,为日本设计树立了非常积极的形象,把战前日本产品质量低劣、设计落后的形象一扫而空。现在,日本设计是良好设计的同义词,日本制造是优秀产品的同义词。因此,可以说日本现代设计是为日本人民的现代生活方式、为日本出口贸易服务。
以上就是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有关日本现代设计的特点以及日本现代设计的发展的全部知识,看了这篇文章,大家觉得日本现代设计怎么样呢?相信大家心里有数了吧。希望以上的文章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