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满足卫生要求食堂与厕所之间的距离至少达到多少米
规范内有规定临建生活区食堂和卫生间距离12米。临时建筑采用拆装式结构,要求达到利用次数多、装拆快、损耗少、经济指标低的目的。结构的几何形状力求筒单,对各种临时建筑,选择平面和断面的统一模数,以尽可能减少构件的种类,采用积木原理,组装成不同跨度、不同面积、不同用途的建筑物。
1、餐饮服务单位不应将卫生间设置在食品处理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规定。
2、食品处理区是指贮存、加工制作食品及清洗消毒保洁餐用具(包括餐饮具、容器、工具等)等的区域。根据清洁程度的不同,可分为清洁操作区、准清洁操作区、一般操作区。
3、卫生间出入口不应直对食品处理区,不宜直对就餐区。卫生间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门能自动关闭。
4、设置独立的排风装置,有照明;与外界直接相通的窗户设有易拆洗、不易生锈的防蝇纱网;墙壁、地面等的材料不吸水、不易积垢、易清洁;应设置冲水式便池,配备便刷。
5、应在出口附近设置洗手设施,洗手设施要符合要求。
6、排污管道与食品处理区排水管道分设,且设置有防臭气水封。排污口位于餐饮服务场所外。
第1.0.3条 餐馆建筑分为三级一级餐馆,为接待宴请和零餐的高级餐馆,餐厅座位布置宽畅、环境舒适,设施、设备完善; 二级餐馆,为接待宴请和零餐的中级餐馆,餐厅座位布置比较舒适,设施、设备比较完善;三级餐馆,以零餐为主的一般餐馆。
饮食建筑设计规范第3.2.7条 就餐者专用的洗手设施和厕所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二级餐馆及一级饮食店应设洗手间和厕所,三级餐馆应设专用厕所,厕所应男女分设。三级餐馆的餐厅及二级饮食店饮食厅内应设洗手池;一、二级食堂餐厅内应设洗手池和洗碗池。餐馆厕所中卫生器具设置数量: 大小便器≤100座时设男大便器1个,小便器1个,女大便器1个;>100座时每100座增设男大或小便器1个,女大便器1个 。
不小于30米。
采光与通风:厕所应采用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中小学生使用厕所的时间短、人流集中,要有有效的废气排除设施;厕所内的采光系数最低值为0.5%,玻地比不低于l:10,人工照明不低于60LX。厕所的纱窗应固定。
厕所内地面及防滑设计:厕所内应有排水沟和地漏;地面宜采用防滑、耐磨损、不透水、抗酸碱的材料,并设计2%的坡度。
厕所内墙和墙裙:墙面宜采用不透水、抗酸碱的磁砖或白色涂料;距离地面1.2m高的墙裙应采用浅色抗酸碱瓷砖饰面。
安全通道:厕所内宜设置单排蹲位,通道宽度不得低于1.3m。
扩展资料:
学校厕所是学校不可缺少的卫生设施,其卫生状况和粪便无害化处理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校园及周边的环境卫生质量和学生的身心健康。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作为培育下一代的场所,使用卫生厕所将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卫生意识与习惯。
有利于逐步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卫生习惯形成和健康水平提高,促进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在解决农村学校基础建设的同时,规范农村学校卫生厕所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关于农村学校卫生厕所建造的指导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