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蒜蓉的做法
干苦是由因为火大了,下面介绍正确的做法:
准备材料:大蒜500g、胡麻油2勺
制作步骤:
1、大蒜剥去皮。 一次可以多制作一些。
2、纯的亚麻籽油,备用。
3、把大蒜全部切碎,用擀面杖捣碎,绞碎机打碎,总之弄成蒜泥或者碎末都行。
4、切碎了备用,到这个程度即可。
5、 把剁碎的蒜泥 放一个盆里面。
6、把胡麻油或者橄榄油,取两小勺,浇在蒜泥上。
7、小火慢慢炒十分钟即可,一定要小火,用勺子翻炒一下,香味出来就可以关火。
8、装小瓶,拧紧盖子,可放冰箱或者常温阴凉处。
9、成品图。
1、去皮大蒜仁很多很多、八角2个、桂皮1块、香叶2片、紫皮洋葱1小块、葱白1段、食用油适量、盐适量、白糖少许
2、大蒜剥去外皮,用水洗干净,洗干净后用厨房纸擦净水分。
3、放入料理机打成蒜蓉备用。
4、葱白切成丝,洋葱切成丝,香料准备好。
5、锅中放油将所有香料都放进去,开始炒
6、随着油温慢慢升高,香料的香味也渐渐的出来了。
7、炸到差不多的程度,先将八角桂皮香叶挑出来,这些不能炒太久,时间太长了会发苦。
8、剩余的葱白、洋葱继续炒。
9、一直炒到焦黄,关火,这个时候厨房应该飘着浓郁的葱油味
10、将葱白和洋葱沥干捞出来
11、将锅中的葱油放置到温热,重新开火,全程小火,放入蒜蓉。
12、开始炒注意用锅铲刮着锅底炒,避免糊底。
13、将蒜蓉一直炒透,蒜香味弥漫。蒜蓉的火候根据个人口味取调整
14、最后加入盐、白糖、香油翻炒均匀即可。
15、找一个干净的容器密封保存置于冰箱冷藏即可。
步骤2
2、剁蒜头,把刚拍碎的蒜头躲碎,尽量碎点,但是不要剁成了泥。
步骤3
3、剁碎好蒜头后就可以把锅烧热,然后加入橄榄油,等油烧汤了,放点盐巴爆下,放入刚剁碎的四份之三左右的蒜头,爆炒一会,直到炒成金黄色,然后放入点白糖调味关火。
步骤4
4、这一步很关键,为什么有很多人说蒜蓉不够香,没有烧烤的蒜蓉香,问题就在这了,刚才我们只放了四分之三的蒜头进去炒,这个时候把四份之一生蒜蓉在倒入进去,用很小的温火搅拌均匀即可起锅,注意不能炸太久,因为生的蒜蓉和熟的混合搅拌后的蒜蓉才更香。
2、然后根据个人口味决定添加几个红辣椒,红辣椒一定要选择新鲜的,不要使用干辣椒。将红辣椒洗干净之后切碎备用。
3、起锅烧油,等到油温八成热的时候,将辣椒放入锅中爆炒,爆出辣味之后,将刚才切好的蒜茸放入锅中。
4、继续翻炒大约一分钟之后将开水,盐,蚝油和糖,一块放入锅中,这几种调味料也要根据个人口味酌量添加。
5、然后继续翻炒,到看到锅内的蒜蓉冒泡,就证明已经炒好了,如果马上吃的话,就可以放入盘子内食用了。
1.做蒜蓉要选用蒜瓣饱满的大蒜,蔫了吧唧的蒜不要用,用了做出来也会发苦不好吃,大蒜剥去外皮,可以将大蒜瓣装到一个饮料瓶子中,拧紧盖子猛烈摇晃几下,经过摇晃后的大蒜皮会变得松散,此时再剥皮就会很轻松了。
2.大蒜用刀切碎,切记不可拍碎,拍的蒜末口感远远比不上切的,大蒜剁得越细越好。剁碎的大蒜放到凉水中浸泡10分钟,因为大蒜中,含有硫胺素和核黄素物质,这些物质遇到高温以后就会变得发苦,所以一定要浸泡10分钟,去除其苦味。
3.浸泡好的大蒜,用筛网控干水分。起锅加油,油温5成热的时候改小火,然后倒入一半的蒜末,迅速用铲子翻炒,大约炸制5~6分钟,蒜蓉完全变得金黄后关火,这个过程有点长,但一定不要着急改大火,那样蒜蓉容易糊锅,做出的蒜蓉就会发苦。
4.关火以后,我们再把剩下的另一半蒜末倒进去激发一下大蒜的香味(分两次倒入蒜末更能激发出蒜香味,做出的蒜蓉会格外香),翻炒均匀后加入1把芝麻,再次翻炒均匀后盛出装碗,晾凉以后再加入适量的盐、白糖、生抽、蚝油,然后将调料充分搅拌均匀,一定要等蒜蓉晾凉以后再加调料,防止发苦。
好吃的蒜蓉就做好了,就着米饭、面包、馒头吃都特别香,我做完后还没来得及做菜,就被儿子偷吃了一大半,太香了!炸蒜蓉,只需记住这2个小窍门,做出的蒜蓉不发苦,味道还格外香!这两个小窍门:一是大蒜剁碎后要用凉水浸泡10分钟,二是炸蒜蓉时不要一次将蒜末全倒入锅内,一定要分两次倒。
2、把蒜泥放到干净的碗中,加入食用盐调匀,再把小葱洗净,以后空干水分剁成细末,放在蒜泥儿中,随后放入辣椒油和香油加入15克开水,用干净筷子调匀,等所有材料全部融合在一起时,好吃的蒜泥汁也就做好可以食用了。
“蒜臼子”外形呈碗状,由石头、陶瓷、木头多种材质制成,佩戴一个小型棒槌。使用时,将蒜瓣放入碗状容器中,用棒槌根据需要将蒜瓣捣成不同程度的泥状,即俗称的蒜泥。
从个人经验出发,最好用的“蒜臼子”是一种黑石头材质的,又沉又大,城市市场已经很少有卖的了,即使买到价格也很贵(需要人工凿磨,很费力气),通常要一二百块以上, 但极其耐用,我姥姥家的“蒜臼子”是我姥爷的爷爷传下来的,二百年了还能有,而且越用越好用(用久了会有敞口变大,胎壁变薄的趋势)。因为棒槌质量也大,所以捣蒜时更有效率,蒜泥容易捣得更为细腻。
其次是当下城里较为常见的人造石或陶瓷材质,质地相对较轻,不如前一种耐用,时间长了会磨损较为明显,但因流水线生产,价格便宜(我家里用的就是9.9元店买的),用起来也算蛮方便,只是捣乱蒜泥需要更多一些力气。
最不好用的是木质“蒜臼子”,任凭你有多大力气,都很难捣出像样儿的蒜泥来 (不够烂,类似刀拍的感觉),用不了几个月,“蒜臼子”就会裂开,既不实惠也不耐用。
最后,制作过程就很简单了,捣蒜之前加一点盐可以减轻大蒜的那种挥发性味道;然后,用捣碎一瓣加一瓣的手法,等到所有蒜都捣均匀即可;如果你喜欢辣一点的口感,可以在捣完蒜泥之后,加一点点凉开水在墩(轻捣)一下;若是纯蒜泥,这样就ok了,如果你拌凉菜或做蘸料,可以在 “蒜臼子”里加香醋、生抽之类的直接调配就行,还省得再占碗盘了。
捣好的蒜泥,在空气下氧化一个小时,这样的蒜泥抗癌。但是氧化过的蒜泥味道真不招人喜欢,如何让氧化过的蒜泥好吃,耐得住存放,有一个小妙招,那就是热油隔绝。在蒜泥中调入盐,把热油浇入蒜泥中,油要盖过蒜泥面。等凉后装瓶,随吃随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