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设计 > 正文

文化产品设计稿是什么。(学校的文化产品开发征集活动)

忧心的绿草
震动的小馒头
2023-01-01 00:11:06

文化产品设计稿是什么。(学校的文化产品开发征集活动)

最佳答案
闪闪的美女
标致的小松鼠
2025-04-05 08:57:58

手绘稿,可以设计你比较喜欢的角色的动画图或风景画,只要是在有关校园里能找到的都行,画完后写出你为什么要设计这个图案就好了,还要写出这个图案可以用到的范围。比如印在明信片上或布袋上。最后用相机冲印张贴在a4纸上。要保存手绘稿。

拍摄的话跟上述过程差不多,只不过不需要手绘。

最新回答
勤恳的泥猴桃
清爽的花卷
2025-04-05 08:57:58

作为产品经理,日常接触最多的工作之一就是设计文档了。每个产品经理有自己的设计文档的写法,各个公司也有各自的设计文档的要求,所以大家平时看到的设计文档几乎没有一模一样的。

一份设计文档的结构大概包括一下几部分的内容:项目背景、项目排期、版本历史、信息架构分析(包括站点地图、体验地图、流程图等)、产品框架设计、线框图和视觉稿等。

具体在设计文档中要展示哪些内容,取决于实际项目的情况,公司的具体规定、产品经理的个人工作习惯等,可能删减一些内容,也可能增加一些内容。

每个部分拆分开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具体是如何的。

》》

这一部分的内容在充分沟通需求之后完成。产品经理充分了解要设计的产品是什么,是什么平台上发布的,产品的用户群体是哪些类型,使用场景有什么,他们想通过这个产品解决什么问题,业务/产品现状,关键痛点是什么。把需要和需求方了解清楚之后,能够明确产品设计目标,要解决的需求是什么,根据这些需求,需要设计什么样的功能或者如何优化现有的功能,最终达到怎样的业务目标。

》》

和需求方确认各阶段交付物的时间节点,知道什么阶段要完成什么工作,达成什么目标。根据时间节点制定完成设计的具体计划,根据这个计划有节奏、有方向地展开工作,以较高的质量按时交付。

》》

每发生一次比较大的迭代更新,都要记录在版本历史记录里。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清晰地展现设计稿的迭代历程,做了哪些需求的改动,设计思路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哪个部分是什么时候什么人负责的。对于产品设计的回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相比一个个去翻以前的设计稿,查看版本历史记录更清晰,项目结束后浏览这一部分,也可以看到自己的设计在哪些方面哪个阶段存在不足,是如何被发现、改进和提升的,下一次设计的时候是否可以更早地思考到和回避掉。

》》

根据具体项目性质的不同,这一块的分析工具也有较大的差异,具体的选择和使用要按照实际场景来,而非机械进行套用。

如果是设计一整套网站系统,站点地图必不可少。站点地图可以对整个网站的架构可以构建起一个初步的印象,像架构层级过深、页面内容重复等问题都可以通过站点地图发现,以全局的角度去观察整个产品,而不是单一的某个功能、某个页面。

体验地图可以把产品在不同使用场景、流程下的体验问题直观地呈现出来,我们通过调研,会得到一些用户的体验反馈,但是通常比较杂乱、没有逻辑性。通过体验地图可以整理出用户使用产品大概有哪些场景和环节,各场景和环节下都遇到过什么样的问题,哪些问题出现的频率较高等,让产品经理能够更贴近用户,沉浸到使用产品的实际体验过程中去,进而思考各场景、环节下都可以进行怎样的设计目标拆解与设计优化、最终帮助完成产品的整体目标。

流程图也是一个常用工具,明确展示出用户使用产品的流程和步骤是怎样的。通过它可以查找步骤是否可以合并优化,能否抽象出通用的流程来构建框架设计等。

》》

产品框架设计构建起产品的轮廓,抽象出通用的布局原则,页面上大概有哪些模块,这些模块之间的主次、优先级关系是怎样的。整体规划把握界面的结构、模块之间的关系呈现等,而不是纠结于一些细枝末节和不重要的内容上。

》》

线框图在产品框架设计的基础上具化出了产品的完整骨架。在绘制线框图的时候需要仔细考虑到每一个可能的使用场景,包括负面、误用等特殊情况都要包括在内。

Axure是绘制产品经理绘制线框图的常用的工具。在Axure中,通过命名页面和调整层级关系,建立站点地图。在每个页面中根据场景画出线框图,包括具体的功能及场景,可以加以文字说明,辅助以用例交互。

线框图不是视觉设计稿,但在视觉效果呈现上却马虎不得。如果在绘制线框图的时候不考虑如产品尺寸、页面规范等,最终完成得会比较粗糙,也容易对内容的编排产生影响,导致整个页面结构都要被迫调整之类的情况,只能增加产品设计成本,而在最开始就注意这方面的问题,就可以尽可能地避免类似的情况发生。

》》

视觉稿作为产品设计的最终产出,在线框图的基础上完成配色、图标绘制等视觉细节,为产品“涂脂抹粉”。视觉稿选择关键场景的界面进行绘制表现,注意一些Hover/Active之类的状态表现,然后就可以标注交付前端了。

这是产品设计文档中比较常见也比较重要的的几部分内容,根据你自己的需要和公司的规定、项目的具体情况,选择需要重点体现的内容,也可以有所增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超帅的御姐
土豪的秋天
2025-04-05 08:57:58
猿创设计上面的服装设计稿都是经过国内多名著名设计师严格审核的,设计师也会筛选审核 。几万的设计师,每日有近万的更新量。用户活跃度非常高,特别是旺季!

平台的闪看功能很强大,可以预览设计稿,看好了再买断,买断即下架别人就看不到也买不到了,保证设计稿的唯一性和原创性。

鳗鱼荔枝
寂寞的衬衫
2025-04-05 08:57:58
产品设计分为外观设计和结构设计两个阶段,不存在工程的说法。

外形设计和结构设计是相互渗透的,不能割开看待。

外形设计阶段,一般使用的软件有:

PS 、AI 、coreldraw-----绘制2D效果图

RHINO、KEYSHOT、Cinema 4D 、Proe……建模渲染3d效果图,输出外观模型文件,做外观模型

proe现在造型设计用的人在增加,因为和后期结构设计和生产的结合好。alias也有,不过使用的人不是很多,功能太强大,学起来比较需要时间和精力。

结构设计阶段:

proe、solidworks 是目前使用最多的。Catia 也有,不过主要在汽车行业。UG在模具设计行业用的最多,可以和PROE、SolidWorks无缝对接。

还有Autocad,各个阶段都有可能用到的。

Photoshop 、illustrator 这种Mac都有的。Rhino也有,不过做产品设计用Windows得多,这样软件支持比较好。MAC的话平面设计的朋友有在用,做产品设计的里面没有发现过……

鼠标、笔这种塑料件肯定设计模具的。所以结构设计是绕不开的,一定会用到,你也可以找别人帮你做。外观设计也肯定要有三维设计阶段的,现在基本上不会只有2d 效果图了。

包这类产品,属于纺织品,需要开版,裁剪和缝合,用到CAD,AI,就可以了。但是需要你有布艺裁剪方面的知识。

建议你上网搜索一下工业设计论坛,然后看一下,职业设计师是做些什么的,就知道了

聪慧的书包
笑点低的蓝天
2025-04-05 08:57:58

做好产品设计的前期思考,能让你在产品制作过程中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下面是一份常用的前期思考框架,对框架中的每一项进行详细地思考,将有助于做出更为完善的产品。这份思考框架分为三个部分,其一是产品背景,其二是用户维度的思考,其三是产品方案的迭代优化。

(1) 产品背景 :该产品是在什么情况下输出的?推出该产品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什么?是什么驱动我们做这个产品?

(2) 目标人群分析 :谁会使用这款产品?这些用户有哪些特征?身份?偏好?行为特征?

(3) 用户痛点分析 :用户在什么的场景下遇到了怎样的困难?用户在使用其它替代产品时遇到了哪些困难?导致这种困难的根本原因在哪里?

(4) 确定产品目标和功能 :通过分析用户痛点,确定产品目标。该产品要解决什么的核心问题?产品定位是怎样的?为了实现产品目标,该产品需要设计哪些核心功能?在众多的功能清单中如何“取舍”?

(5) 建立用户模型 :选择典型的、可行的、真实的用户,为产品建立用户模型,即产品的主要目标人群。

(6) 用户需求场景设定 :用户在使用我们的产品时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有哪些特殊场景需要注意?用户在不同场景下会如何使用这个产品?基于这些可能场景,为用户建立产品使用的故事板。

(7) 初步定义产品方案 :根据上述分析,建立产品方案初稿。

(8) 自我质疑与验证 :针对产品方案初稿提出一系列的质疑,带着这些质疑去调研,对产品的基本逻辑进行验证。

(9) 解决方案调研 :对市面上已有产品或类似产品进行调研,直接或间接地调研。在调研过程中,着重思考上一步中我们提出的质疑并进行验证。理清楚竞品的产品逻辑,挖掘竞品中值得借鉴的解决方案。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10) 反馈与调整 :结合调研成果,对产品方案初稿进行反馈、调整和修正。解决产品方案初稿中的疑点和不足。

(11) 输出产品方案 :在经过了第(8)步~第(10)步的反复循环和迭代之后,输出阶段性的产品方案终稿。

参考资源: 产品设计的前期思考-自查手册

呆萌的鞋垫
含蓄的汽车
2025-04-05 08:57:58
什么是产品原型

说的简单一点,产品原型是设计方案的表达,是产品经理、交互设计师的重要产出物之一,也是项目团队的其它成员(尤其是设计师、开发人员)的重要参考和评估的依据。

结合我们前面了解的知识,产品界面原型其实就是页面级别的信息架构、文案设计、及页面和页面之间的交互流程,它是产品功能与内容的示意图。

直接上几个原型图,可能会更加清晰明了,如下图:

原型设计稿

产品设计原型按照精细程度来分,可分为低保真产品原型和高保真产品原型、设计成品

低保真产品原型

所谓低保真原型,其实是对产品较简单的模拟,它只是简单的表述了下产品的外部特征和基本功能构架,很多时候都是用简单的设计工具迅速制作出来,用来表示最初的设计概念和思路。

比如用纸和笔进行的手绘,用画图软件做出的简单线框图,都算是低保真产品原型。

这样的原型图有几个好处:

可以快速产出:有时候一个需求的开发周期很短,低保真原型可以快速满足同事的时间要求。

修改成本低:一个产品策划很可能会被修改很多次,低保真的原型修改起来很方便。

当然,低保真原型也会有几个问题,比如交互细节不清楚,容易造成误解等。通常来说,一般只有时间比较紧迫,需求也比较简单的时候,我们才会去产出低保真产品原型。

高保真产品原型

高保真产品原型,则是高功能性、高互动性的原型设计,是忠实展示产品功能、界面元素、功能流程的一种表现手段。原型图中无论是功能模块的大小,还是文案设计甚至是所用的图标、图例、交互动作,都使用真实素材,或者说和最终UI设计师的产出非常接近,就算是高保真产品原型了。

高保真的好处:

便于梳理产品细节:制作高保真原型的过程中可以让产品经理提前发现产品潜藏的各种问题,提前处理风险。

更容易让其他成员了解产品设计:有时候简单的线框图无法让别人想象出你要做的事情,也不清楚你要放的是哪几个字段,而高保真原型就可以。

相对而言,劣势就是制作周期比较漫长,涉及到产品流程的修改,那基本原型就得回炉重造一遍。

对于刚入门的产品经理,我一直建议有时间的话,还是尽可能多的画高保真原型。因为在一开始产品设计经验不多的情况下,通过设计一些高保真原型,对梳理自己的产品思维、了解产品设计是很有帮助的。对于已经入门很久的同学来说,则看需求的复杂程度和时间安排,比如产品的关键页面是必然要用高保真原型去设计和梳理的。

设计成品

设计成品在这里,你也可以理解为是视觉设计师产出的UI设计稿,也就是设计师对你的产品原型进行美化之后得出的作品。设计师会运用一定的设计规范,来将你的原型变成可以让开发进行实现的作品。

大方的鞋子
调皮的蜜蜂
2025-04-05 08:57:58
这是《后台产品设计指南》系列文章的 第13篇 内容,更多精彩可以点击下方链接查看。

后台产品设计指南

把复杂、抽象的数据通过可视的方式以人们更易理解的形式展示出来的一系列手段叫做数据可视化。数据可视化在后台产品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和数据图表数据大屏和两部分,本文会和大家介绍一下数据可视化的产品设计规范。

数据图表一般出现在后台产品中的首页、统计模块。后面提到的数据大屏实际上也是不同数据图表的组合,因为比较特殊所以单独进行介绍。

后台的首页可以是简单的欢迎页面,但这样做会比较浪费首页这个黄金位置。更合适的做法是根据用户的角色和身份设计不同的内容,展示用户当前的待办、平台的关键数据、数据预警,用图表的形式展示会更加直观。用户一进入首页就能看到核心内容,可以知道当前的宏观情况,接下来要做哪些事情。

至于统计模块则是平台管理层决策的利器,除了展示基础的数据报表、图表,还需要结合平台业务,相关政策等信息给到用户决策的辅助信息。下面和大家介绍一下常用的数据图表类型。

柱状图

柱状图一般用来表达某种分类下的数据的大小,分类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比如某地2021年不同月份的最大值。

横向的柱状图也叫条形图,和柱状图的使用场景比较类似。条形图更适用于类别名称比较长的数据展示,使用柱状图会出现数据展示不全的情况。

折线图

折线图一般用来反映数据一段时间内的变化趋势。比如最近10年的考研报名人数。

柱状图和折线图有些类似,柱状图适合数据较少时的分析,折线图适合连续时间内较多数据的分析。

饼图

饼图一般用来表达不同类型的数据的占比情况。比如某公司不同部门的业绩占比。饼图也有一些特殊的展现形式,比如玫瑰图,理解起来需要一定的成本。

散点图

散点图一般用来变现两组数据之间的是否存在某种关联,这个关系可能是线性相关,也可能是正相关或者其他类型。比如员工工作年限和薪资的对应关系。

雷达图

雷达图一般用来对不同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比如腾讯公司产品经理的能力雷达图。

热力图

热力地图用高亮的形式表达数据的集中区域。比如国内国庆假期游客的分布情况。

关系图

关系图一般用来表示实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比如下图中围绕李白展开的关系图。

漏斗图

漏斗图一般用来表达不同业务环节的价值转化情况。比如电商行业客户访问、注册、下单、付费的转化数据。

其他诸如K线图、桑基图、盒须图等类型使用的场景不多,这里就不做展开,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研究。

数据大屏是以大屏为主要载体的数据可视化设计。数据大屏是数据的最后应用环节,与数据怎么收集、清洗、处理,是否使用数仓技术没有必然的联系。

数据大屏设计流程

1.了解业务流程

数据大屏一般是用来做信息展示、数据分析和监控预警,无论是哪一种都需要对业务有充分的理解,否则设计出来的大屏只能是空中楼阁。

2.提炼数据指标

每个行业的数据指标是不同的,比如电商消费的核心数据就是GMV;购买人数,订单数,最受欢迎品牌就是次要数据。大屏因为空间限制可以展示的内容有限,一定要优先展示核心数据。

3.确定分析维度

同一个数据指标有不同的分析维度,比如电商GMV可以统计平台的累计金额,也可以按照月份统计新增金额,还可以按照商品类型来统计数据。

4.确定图表类型

这个步骤需要使用到前面提到的图表,根据业务数据里选择合理的图表类型。选择图表时既要考虑用户能直观地理解,又要考虑开发实现的可行性。

5.了解大屏参数

在正式输出设计稿之前,需要提前了解现场环境中信号源电脑的分辨率以及大屏的相关参数,如果没有提前了解做出来的效果很容易出问题,再返工会浪费很多成本。

6.页面设计稿

设计师按照一定的规范根据要展现的内容输出设计稿。大屏产品不能贪图炫技,而忽视了本质,即大屏是为了高效地展示信息,提供决策辅助。

7.程序开发实现

这个过程包括前端样式的实现和数据的接入,实际上数据的接入在前期就可以先行了。有一些效果开发很难实现,这个时候可以设计师配合提供切图实现。开发完成后需要内部验收测试,除了关注样式还需要验证数据的准确性。

大屏适配

数据大屏的展示可以使拼接屏,也可以使一块完整的大屏。数据大屏的本质是把电脑屏幕通过有线信号投放到大屏上,两者的内容是一致的。

一般情况下我们需要了解大屏的类型和分辨率,选择合适的设计稿尺寸。如果 大屏和电脑比例一致 ,可以按照大屏的分辨率来做设计稿,然后再进行开发实现;或者是使用等比例缩小的分辨率尺寸来做设计稿,再导出2倍图和开发实现。如果 大屏和电脑比例不一致 ,这个时候需要优先保证大屏上的展示效果,电脑上和大屏上会出现一定的误差。

数据大屏实现后,一定要到现场进行调试,避免出现突发情况。数据大屏的设计稿和开发适配不需要产品经理过多地关注,只需要关注最终的质量即可。

注意事项

1.数据大屏上一定要有主次,不能贪多,也不需要炫技;

2.数据大屏的字体大小和PC上有区别,需要重点关注;

3.需要根据行业、应用场景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配色方案;

4.合理地使用动效可以增强大屏的品质和空间感。

数据可视化在后台产品中应用非常广泛,先了解数据可视化的应用场景和设计规范才能设计出实用的可视化产品。

在写作过程中,如果有意见或者想法,欢迎有兴趣的读者添加我的微信一起交流探索,共同进步。

幸福的灯泡
光亮的老虎
2025-04-05 08:57:58
一、企业分析1、规模——企业的整体实力,在本行业中所处的位置(作用:寻找产品包装设计的立足点,大企业做品牌,小企业做特点 )2、产品类型及特征 (企业的产品特征也是产品本身在市场中竞争的优势,往往是包装设计中表现的重点 )3.销售对象主要的消费群体(文化层次,接受能力,审美倾向,阅读习惯等方面的内容,在调查了解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表现。)4.销售渠道 (地点:专卖店、商场专柜、超市货架;形式:直销、传销、代理)5.如果是对已有包装设计的改版更新,还需要分析已有包装设计在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以便下一步提出改进方案。二、竞争企业及产品包装设计的比较分析包括竞争企业的规模,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产品包装设计的风格定位,行销手段等多方面内容。三、设计预期达到效果对于设计文案的基本构思,必要时可列举相关图例。以及对包装设计在使用过程中所达到的效果进行预测。四、设计项目明细1、企业形象(视觉形象、产品包装、专卖形象)2、产品设计文案分类⑴产品系列设计文案⑵包装的范围作用:明确设计者的责任范围,规范化操作,避免了设计合同条款不清晰所造成的纠纷。五、设计流程初稿——修正稿——终稿——制作稿作用:1、计人员作出限定,以便设计工作的顺利展开。2、对于各阶段设计费用的收取作出明确规定,以维护设计者本身权益

眯眯眼的口红
拼搏的鸡
2025-04-05 08:57:58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许多垂涎产品岗位的人,会第一个注意到界面的美丑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人类都是视觉动物,这是学习成本最低,且不需要深入了解其他东西就能说出个一二三的技能。既然刚入行,就要画图的命运改变不了,那么我们就要想着如何把他画出来,并且画好。

接到需求后,如何将他变成原型图?

这是很实际的问题。比较“笨”的人(其实在说自己)。在听到一个需求后就会立即画图,不知道有多少菜鸟会这样,可能聪明的人会更多吧。

为什么说这样做很笨?因为大部分情况下,你“听”到的需求都不是详细的具体的可执行的。在从产品经理或总监那边获得需求之后,以为自己理解了就开始动手画了,往往画好之后会推翻的可能性很高。不知道你是不是这样,我将这样的行为,称为「臆想」。

反思一下,站在需求或业务方,对于有价值的信息你收集了吗?你有跟需求方深入谈论这个需求了吗?真正了解他想要做什么?他想要达到什么效果?什么功能?哪些是他能想出来的规则、流程、逻辑?

收集完了信息,整理一下思绪,思考一下,他这样做合理吗?不合理的部分,你能想到更好的解决方案吗?如果有,你又该如何有理有据的说服别人?那么,整理好自己的思路,再去和需求方碰,直到敲定结果。

当你将需求基本明确后,请召集项目干系人,一起坐下来聊一聊?聊什么?一是告知干系人我们要做这样一件事情了?二是让各个职能的人了解一下具体的需求,是否可执行?

因为每个人站在的角度不同,所处的观察点就会不同,这时候不妨听取一下大家的意见,适当修改需求。但切记:可以砍的往往是边边角角不妨碍主流程的东西;有些产品喜欢紧握用户体验的金牌,这样做有时候会适得其反。如果产品在初期时,体验可以退居其次,让功能跑通才是重点。

这种算需求评审会吧,是种考验情商的东西。你需要说服大家,如果某个点需要调整,不会提高开发成本,那么你可以坚持一下;前提是你需要有站的住脚的理由。如果反之,就大度的放弃吧。

如果这一切的很顺利,需求、流程、规则都确定下来后,就开始动脑思考原型了。看过许多交互书,会做焦点小组,访谈,调查,可用性测试等等,说实话,不知道你们公司有吗?反正我这里没有。。

那怎么办?那就划船不用桨喽~业务流程、操作流程、功能模块都搞出来,再画图,画图的话,我会先看很多同类或有类似功能的产品,看看这样的形式是否适合用到我们的产品上,能否进行改良或是有无改进的空间。

接下来思考什么呢?简单的说就是,你的产品核心是什么?这样设计有没有突出你要突出的东西,有没有让用户的使用效率提升,用起来很“友好”。这些交互的文章,有很多,大家肯定平时也没少看啦。

要不要画高保真的原型图?

这个问题靠实践才真正获得真理,不过各个公司的状态可能有不同。

原型图是干嘛的?原型图是一种表达你想法的工具,它让你的想法图像化。那图像化给谁看?这个就决定了原型图是否要高保真。给投资人,需要。给技术,不是特别需求。给UI,你需要,尤其是经验不足的UI。给什么人看,决定了你要达到什么目的,有时候原型图只需要表述清楚,有时候原型图,需要传达给你下游你想表达的东西,哪里是重点,突出什么,想要如何引导用户使用和查看等等,这时候就要高保真起来。

再说一个类似的东西就是PRD,PRD是干嘛的,就是一种评判产品的标准,他不是特别能推进产品进度的东西,却是一种呈堂证供和历史存档,有时候我会将PRD与图形化的界面合并起来一起提交给下游。

不过如果我说以上都是扯淡呢,很多情况下高保真低保真PRD都冇用,最后都要靠嘴与勤快的双腿,文档什么的都不管事,多沟通,来避免信息上的不对称。

那么如何让原型看起来高保真起来?

见过有的画原型真是厉害,跟真的APP一样,我比较推崇一半一半吧。有些美观度,但一些特效交互我就偷懒了;这些就用嘴,网上的案例或是文字描述吧。

第一次画原型的时候,画的奇丑无比,这里就不贴出来吓人了。总结起来,如果想要提高你的画原型图水准,下面给几你几个方法,真的只是方法论,更多的还需要你不断的练习。

比例

布局

大小

关联

颜色

先说比例,无论是网络还是现实生活中,我们看起来很和谐的东西都是比例很好的东西,在做原型图的时候也是一样。如果你画的尺寸与真实网页相差无几的话,对一般的观者来说就有很好的效果;而且对于你的下游UI,也能在很快的时间,了解你的意图,不需要在为你调整比例。我只做过两次网页版的设计,经验寥寥,不过我在画WEB端的时候,会先确定整体页面的宽度是1200PX,还是1000PX;确定宽度后登录/注册的状态栏的高度,导航的高度等等;比例这东西渗透到整个原型制作的每个细节。

拿个今天刚画的原型举例吧,是web端,这是我第二次画web端,画的很烂请见谅。

根据接口、功能、需求、提供的文字等等一些条件权衡后,这个汽车保养的服务,我就只准备在首页放一些很简单的东西啦。采用大约1000PX的页面,考虑到会有小屏幕的人使用,并且该业务后面的预约环节操作会比较集中;内容页东西不是很多,用大尺寸会显得很空。

再说布局,这方面没什么特别深奥的理论来告诉大家,我一般会借鉴其他同类网站的布局,将功能,模块化先画好的大的方块。就好像我们在画素描的时候,会先将静物的轮廓画出,再描绘细节。在原型制作的时候也是一样:过快的进入细节,会让你的视野变窄。常用的一些像栅格化,黄金分割都是不错的布局工具。

接下来说大小,大小能让一段文字或是一张图片,甚至是一个区域,达到突出的效果,吸引用户的视线。可以将要重点突出,弱化其他的信息。下图中,我想将流程提示与下面的操作区别开,产生层次感。在汽车信息部分,突出了车主的汽车品牌名称,抓住眼球,将更改车辆放到右侧,将其弱化。这就是大小所能够给你带来的妙处~

之后是关联,我们发现当信息堆在一起时,会分辨不出他们的之间的关系,而且有些毫无关系的信息放在一起,会让人感觉非常的莫名其妙。做产品就需要具备一定的归纳与总结能力,相信这点大家都不会含糊的。这个世界有种东西叫留白,留白就能很好给你关联或不关的视觉感受。将有关联的东西凑近,另外一组离他们远一点,效果立竿见影,这种张弛的感觉,会让你的原型美观不少的。

最后是颜色,颜色一样可以达到突出重点的目的,但是控制颜色也是件技术活儿, 控制不当就会“花”。比如上图,本来设计的时候在「服务地址」的地方,我是突出了「更改」;但是在与技术和接口方沟通后发现更改城市会改变价格,那么就给用户一些提示吧~突出一下,尽量弱化更改,避免用户做这个操作,所以我就用颜色来加重了提示。

基本上按照上面的思路去思考,就能画出能看到的过去的原型图了。但是经过UI的加工后,你才会发现:原型图果然还是原型图。人就是这样不容易满足,而且我们也确实不应该满足,当一个画图人。

那么该如何慢慢摆脱“画图人”的头衔

我很喜欢一个理论叫“用户体验五要素”;这个方法论很厉害,能让你在任何问答与思考中保持一个逻辑思路清晰的状态。

他包括以下五个层次:

战略层

网站的范围基本上是由网站的战略层(strategy)所决定的。这些战略不仅仅包括了经营者想从网站得到什么,还包括了用户想从网站得到什么。就我们的网上书店的例子而言,一些战略目标是显而易见的:用户想要买书,我们想要卖出它们。另一些目标可能并不是那么容易说清楚的。

范围层

结构层确定网站各种特性和功能的最合适的组合方式,而这些特性和功能就构成了网站的范围层(scope)。有些卖书的网站提供了一个功能,使用户可以保存之前的邮寄地址,这样他们可以再次使用它。这个功能——或任何一个功能——是否应该成为网站的功能之一,就属于范围层要解决的问题。

结构层

与框架层相比更抽象的是结构层(structure),框架则是结构的具体表达方式。框架层确定了我们的结账页面上交互元素的位置;而结构层则用来设计用户如何到达某个页面,并且在他们做完事情之后能去什么地方。框架层定义了导航条上各项的排列方式,允许用户可以浏览书籍的不同类别;结构层则确定哪些类别应该出现在那里。

框架层

在表现层之下是网站的框架层(skeleton):按钮、表格、照片和文本区域的位置。框架层用于优化设计布局,以达到这些元素的最大效果和效率——使你在需要的时候,能记得标识并找到购物车的按钮。

表现层

在表现层(surface),你看到的是一系列的网页,有图片和文字组成。一些图片是可以点击的,从而执行某种功能。例如把你带到购物车里去。一些图片就只是图片,比如一本书的封面或网站自己的标志。

当他人让你介绍产品时你可以这么思考;当你在思考一款新产品时你可以这么思考;当你在做产品规划时候请思考一下。等等等等。。真的很厉害,大家可以经常拿出来做做练习。其实产品经理在「产品」方面的造诣,就是不断的深入这几个要素!越是深入产品的功力越的强,有表入里,层层递进。

暴躁的鼠标
高挑的康乃馨
2025-04-05 08:57:58
写在文章之前

一个好的产品的诞生必定离不开一份高质量的原型图。原型图的设计师整个产品开发的核心,并且直接决定整个软件的方向,就像建筑师的设计图一样。那么画一份高端霸气上档次的原型图是各位产品经理(或者说产品专员)梦寐以求的事情了。为了不影响我们的美工(哦,不,是设计师),大家心目当中完美的原型图都是高端的黑白灰的样式,如下面这样的:

但是,事与愿违,总是很难处理或者很麻烦处理。我们为了快捷只能做成这样的:

这还算好的,如果来不及很有可能就是下面这样的:

一般来讲,原型设计是指通过综合考虑产品目标、功能需求场景、用户体验等因素,用线条、图形描绘出的产品框架,对产品的各版块、界面和元素进行的合理性排序过程。它主要有以下两大特色:

1.沟通

原型设计是需求和功能的具象化表达,辅助产品经理与领导、交互、UI和技术开发者等沟通产品思路。这里不是重点

2.高效

原型设计修改起来更方便,可显著提高工作效率。高效怎么搞,在原来的基础之上修改截图是最方便的,截图上面花花绿绿的,颜色非常的丰富,看起来不专业,而且我们美工不喜欢,这就难免被我们的美工(哦,不是设计师)吐槽说影响了设计,然后产品背了锅。

那么:如果能让axure为我所用,能让截图变成黑白灰呢?

步入正题:

第一步、我们打开axure,找来一张图贴上。如下:

第二步、我们点击项目 然后点击“元件样式管理器”

然后我们进入了如下页面:

第三步、此时我们如果想要让图片转换成黑白灰,那么我们按以下步骤

此时图片还没变成黑白灰,可能,大概,有些部分axure已经变成黑白灰了,变了的可以点击“确定”,然后结束了。没变的继续往下看。

第四步、先点击圆圈,打开调色面板,然后根据我多年设计师的经验,将“饱和度”设置成“0”,然后,“返回”,“确定” 

最终效果

最后,如果大家要想所有的内容全部变成黑白灰色,那么请返回第三步,此时不要选择图片,直接选择Default 进行图片一样的设置即可。

如果还是不会,那么返回文章顶部重读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