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链条炉排 跑偏怎么调整
理论上讲,炉排应该成长方形,对角线长度偏差不超过6mm。顶角四点高度偏差不超过6mm。出现跑偏时,可通过调整炉前的调整丝杠。
一般情况下,炉排都向紧的一边跑偏,多以就要拉紧对应的一边。如果反复调整丝杠,不管怎么调还是跑偏,那就是炉排主动轴发生扭曲变形了。反正原因还有很多,常见的就是这些。
热效率较循环流化床低,一般在75%以上,主要是着火点在锅炉前段,如果炉拱设计未能配合,会散失很多热量。因此有些节能公司将炉拱重铺设,将热量散失前集中在前段。
而链条的运行从头是收热和吸热区,在中段起煤释放出的热量,基本上对效益帮助不大。因此布煤、厚度、链条速度也很重要。而鼓风和引风在带氧燃烧上亦需要紧密配合才能做到节能效果。
有些用家会将废热(270度)用省煤器,将进水温度提升,但煤此终含硫所以在计算上要注意酸腐蚀问题,如果回收后(二次风)温度低于120度,便会对烟气管道、引风机产生腐蚀影响。
链条炉是一种燃用煤块,炉排固定在链条上的机械化锅炉.链条带动炉排缓慢运动,煤从炉前加入,随着炉排移动而逐渐燃尽.广泛用于中小容量的蒸汽锅炉和热风炉.
其他种类还有沸腾炉,煤粉炉,旋风炉,流化床锅炉等.
锅炉本体是有“锅”和“炉”两大部分有机的组合在一起而成的。“锅”是盛汽和水的容器,它的作用是吸收“炉”放出的热量使水升温或转变成为一定压力的蒸汽。“锅”是有承受内部或外部作用压力,构成封闭系统的各种部件构成,其中包括锅壳、锅筒(汽包)、下降管、集箱、水冷壁、凝渣管、锅炉管束、汽水分离装置、汽温调节装置、蒸汽过热器、省煤器。”炉“是燃料的燃烧设备,他的作用是提供燃料的燃烧条件,并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传递给”锅“。”炉“是由燃料燃烧场所的各部件构成,其中包括炉墙、炉拱、炉膛(燃烧室)和炉前煤斗、煤闸门、炉排、除渣板、分配送风装置及各类燃烧器。
辅助设备包括燃料供应系统设备,送、引风设备,汽、水系统设备,除灰渣设备,烟气净化系统设备、仪表及自动控制系统设备。
工作原理及过程:可分为同时进行的两个过程:炉内过程和锅内过程。前者包括燃料的燃烧过程和受热面外部烟气侧的炉内的传热过程;后者包括受热面金属与供职之间的传热过程,工质的加热、蒸发与过热过程,工质的流动过程和工质侧的热化学过程(如蒸汽品质、盐分沉淀、受热面结垢和腐蚀)。
炉内过程:煤经输煤装置送入锅炉原煤仓,原煤仓中的煤进入煤前煤斗再落到缓缓向前移动的链条炉排上,经过煤闸门进入燃烧室。燃料燃烧所需的空气经送风机压入空气预热器,升温后进入炉排下面的分段送风仓,进而与炉排上面的煤充分接触、混合,进行强烈的燃烧反应,产生的高温烟气,以辐射换热的方式,向敷设在燃烧室四周水冷壁内的水和汽水混合物传递热量。继而高温烟气经烟窗掠过凝渣管,横向和纵向冲刷蒸汽过热器,进而流入对流烟道,沿着隔火墙横向冲刷锅炉管束,已对流换热方式将热量传递给对流受热面管束内的汽、水、汽水混合物等工质;沿途温度逐渐降低的烟气进入尾部烟道,横向冲刷省煤器,已对流换热方式,将部分热量传递给管内工质(水),随后烟气流入空气预热管内,以对流换热方式将热量传递给管外流动工质(空气),被加热后的空气进入炉膛,强化了炉内燃烧。至此烟气温度已降低到经济排烟温度,离开锅炉本体,经除尘器除尘再经引风机、烟道、烟囱排入大气。
锅内过程:经水处理系统处理并符合锅炉水质要求的给水,由给水泵经管道送入省煤器,水在省煤器中吸收尾部烟道内烟气的热量,预热后进入上锅筒。工质在锅内的流动过程包括加热过程、蒸发过程、过热过程(小型锅炉一般没有过程过程)。工质按流动方式分为自然循环和强制循环两种。
1、设有给煤自动清理装置,使送煤滚始终处于清洁状态。
2、筛分器角度可根据煤的干湿和煤的粒度不同进行调整。筛分器有震动功能,避免了筛分器的糊堵现象。
3、设置了卡煤保护机构,转辊一旦被卡住,自动保护装置会动作,保护传动部分及分层设施不被损坏。
4、设置了煤量调节板提升机构,使煤量调节方便准确。
5、煤斗上设有便于检查维修的门、孔等装置。
手烧蒸汽锅炉特点:
1、采用拱型管板与螺纹烟管组成锅筒,传热效率高、升压快、出力足、超负荷能力强、烟管内不易积灰,解决了管板裂纹的难题。
2、消除了锅筒底部的死水区,水循环效果好,预防锅筒下部鼓包。
3、所有焊接结合部位采用大型机械加工和高温区管束特别工艺处理,确保焊接质量和使用寿命。
易燃烧、适用燃料广泛:可烧烟煤、无烟煤、柴禾、工业废料、有机垃圾等。
4、结构紧凑,与外形尺寸小,节省基建投资,安装方便,接装阀门、水电和管道即可运行。
5、运行稳定、调整方便、独特的防漏风设计,封火时间长。
6、有降尘作用,锅炉烟尘排放达到国家环保规定的指标。
连带式的缺点是炉排片用圆钢串联,必须保证加工和装配质量,否则容易折断,而且不便于检修和更换;长期运行后,由于排片之间相互磨损,致使间隙过大,漏煤较多。
横梁式的缺点是结构笨重,金属耗量多,制造和安装要求高;当受热不均匀时,容易出现扭曲、跑偏等故障。
鳞片式的缺点是结构复杂,金属耗量多;当炉排较宽时,排片容易脱落或卡住。
1、锅炉热效率在77%以上,高于《工业锅炉通用技术条件》标准。
2、操作实现了机械化,减轻了司炉工的劳动强度。
3、快装出厂,到使用现场后,装接阀门仪表,鼓、引风机、烟风管道、省煤器、除尘器、出渣机。上煤机及水电路等即可运行,且具有起动生火快等特点。
4、安装、移动方便能节约大量的基建投资。
5、燃烧煤种,低位发热值≥17750J/Kg,挥发物>38.5%,含灰量≤32.4%的二类烟煤。
链条炉排锅炉,是一种卧式三回程水火管混合式锅炉,在锅筒内布置一束螺纹烟管。炉膛左右二侧装有光管水冷墙。采用轻型链条炉排实现机械加煤,配有鼓风机、引风机进行机械通风,并装有刮板式出渣机实现自动出渣。该炉前后拱采用新型的节能技术炉拱。燃料自煤斗落到炉排上,进入炉膛燃烧后,火焰经过后拱折射向上通过本体两侧燃烬室折向转到前烟箱,再由前烟箱折回锅内管束,通过后烟箱进入省煤器,然后由引风机抽引通过烟道至烟囱排向大气。
4.1锅炉启动前的检查
4.1.1锅炉工必须首先查看上一班的《锅炉运行记录表》内的记录,了解锅炉的运行状态,如果锅炉处于停炉状态,应了解停炉的原因和时间。
4.1.2检查所有的设备是否完好(例如:给水泵、离子交换器、阀门等)。
4.1.3电源电压是否正常,电源开关应关上,电压应正常。
4.1.4汽水系统所有阀门是否处于正确的工作位置。
4.1.5锅炉本体仪表是否正常,水位表水位是否正常(若水位表稍低于正常水位为正常)。
4.2点火升压
4.2.1全部检查正常后开始点火,待煤层正常燃烧后调整好鼓风和引风的风量,保持一定的炉膛负压(-15~-30Pa)。
4.2.2升火时温度增加不宜太快,从点火到供汽所需时间不少于2小时。
4.2.3当排空气阀有蒸汽冒出时应关闭排空气阀。
4.2.4当锅炉升压到0.1~0.2MPa时,要冲洗水位表和压力表存水弯管。
4.2.5当锅炉升压到0.2~0.3MPa时,要检查各人孔、手孔、阀门等是否有泄漏,螺丝是否有松动(若螺丝有松动,则必须及时拧紧螺丝)。
4.2.6当锅炉升压到0.3~0.4MPa时,开启下锅筒的排污阀排污一次,减少上下锅筒的温差,促进水循环。
4.2.7当锅筒汽压逐渐升高时,要注意锅炉各部件有没有特殊响声或异常现象发生,若有以上异常现象,应立即检查,必要时可停炉检查,待故障消除后再继续运行。
4.2.8锅炉升火期间,必须监视省煤器出口水温,防止省煤器内的水汽化,必要时可关闭省煤器通往锅筒的阀门,开启省煤器通往水箱的再循环阀门,对省煤器单独进水,但在供汽前要恢复正常位置,防止缺水。
4.3供汽
4.3.1当锅炉汽压接近工作压力时,准备向车间供汽,供汽前锅炉水位不宜超过正常水位,供汽时炉膛内燃烧要稳定。
4.3.2开启分汽缸疏水阀,稍微打开主汽阀进行暖管,暖管时间不少于十分钟,并注意供汽管道是否有水击现象,如有应立刻停止暖管,加强疏水,然后再次暖管。
4.3.3缓慢开启主汽阀,待分汽缸压力接近锅炉压力时全部打开主汽阀并回转半圈,防止阀门受热膨胀后卡住。
4.4运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4.1供汽正常后锅炉工要密切监视水位、压力、燃烧状况等,并根据用汽部门要求调整燃烧状况,以保持一定汽压。
4.4.2锅炉工要严格执行《锅炉车间巡回检查制度》,及时发现并解决故障或安全隐患,确保锅炉安全运行。
4.4.3每班至少冲洗水位表一次,在水处理人员指导下排污一次,每星期冲洗压力表存水弯管一次,每个月做安全阀手动及自动排汽试验各一次。
4.4.4排污注意事项:
4.4.4.1排污尽量在高汽压、低负荷时进行。
4.4.4.2排污时要有专人监视水位。
4.4.4.3排污后约三十分钟用手试摸排污阀后面的管道,检查排污阀是否有泄漏。
4.4.5锅炉运行中要保持锅炉车间的清洁卫生,确保安全通道畅通,在《锅炉运行记录表》上做好各项记录。
4.4.6交接班时要严格执行《锅炉车间交接班制度》,并在《锅炉运行记录表》上签名确认。
4.5停炉操作事项
4.5.1临时停炉(三天内的停炉)的操作
4.5.1.1 停炉前根据用汽情况,适当减弱燃烧,用汽部门停止用汽后,依次关闭鼓风机、引风机、炉排。
4.5.1.2 待炉膛温度降到400℃以下时开始压火,在燃烧的煤层上均匀覆盖一层湿煤,关闭风门,降下煤闸板,打开排汽阀排汽。
4.5.1.3 待汽压降到0.15MPa时调整锅炉水位至最高工作水位,关闭主汽阀。待炉膛温度降到200℃以下时关闭总电源。
4.5.1.4 在《锅炉运行记录表》上做好相关记录,搞好岗位卫生。
4.5.1.5锅炉压火期间要有专人值班,防止煤层燃烧及锅炉缺水等事故。
4.5.2完全停炉(停炉三天以上或进行检修时)
4.5.2.1 根据用汽情况可提前一小时停止供煤,待停止用汽后依次关闭鼓风机、引风机、炉排,把煤斗内多余的煤扒出来,打开炉排,把炉膛内的煤和渣通过出渣机清理完,未燃尽的煤要回收。
4.5.2.2 如遇一星期内正常停炉,打开排汽阀,待压力降到0.15MPa时调整锅炉水位至最高工作水位,关闭主汽阀。
4.5.2.3如遇检修或长期停炉,压力降到0.4MPa时迅速打开所有排污阀,排干锅炉水,利用锅炉余热烘干锅炉,并做相应处理(注意:必须在熄火后炉膛温度降到200℃以下才可放水)。
4.5.2.4 停炉后关闭总电源,在《锅炉运行记录表》上做好相关记录,搞好岗位卫生。
4.5.3紧急停炉
4.5.3.1 运行中锅炉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采取紧急停炉,并通知相关部门
○1锅炉水位降到水位表可见边缘以下(严重缺水)。
○2不断加大给水及其它措施,但锅炉水位仍然下降(严重炉管爆炸)。
○3锅炉水位升到水位表可见边缘以上且经过放水仍不见水位(严重满水)。
○4给水设备全部失效,不能向锅炉给水。
○5所有水位表、安全阀、压力表中任何一种全部失效。
○6锅炉主体发现裂纹或水冷壁管、省煤器管发生爆炸。
○7炉墙倒塌或严重损坏,危及锅炉及操作人员安全等。
4.5.3.2 停炉操作:迅速停止鼓风机和引风机,把煤闸门降到最低,将炉排以最快速度转动,把炉膛内的煤和渣通过出渣机全部清理掉,同时扒出煤斗里的余煤,打开排汽阀泄压,注意控制水位,如果是严重缺水时严禁向锅炉进水,同时禁止排汽,待锅炉冷却后做全面检查,排除故障后才可投入运行。
4.5.3.3紧急停炉操作以保证人身安全为主,发生事故时要冷静处理,及时上报,并在《锅炉运行记录表》上做好相关记录。
4.5.4不管是哪种情况的停炉,必须与用汽部门保持及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