扳手的分类
扳手基本分为两种,死扳手和活扳手。前者指的是已经有固定的数字写上的扳手,后者就是活动扳手了。
1.呆扳手:一端或两端制有固定尺寸的开口,用以拧转一定尺寸的螺母或螺栓。
2.梅花扳手:两端具有带六角孔或十二角孔的工作端,适用于工作空间狭小,不能使用普通扳手的场合。
3.两用扳手:一端与单呆扳手相同,另一端与梅花扳手相同,两端拧转相同规格的螺栓或螺母。
4.活扳手:开口宽度可在一定尺寸范围内进行调节,能拧转不同规格的螺栓或螺母。该扳手的结构特点是固定钳口制成带有细齿的平钳凹;活动钳口一端制成平钳口;另一端制成带有细齿的凹钳口;向下按动蜗杆,活动钳口可迅速取下,调换钳口位置。
5.钩形扳手:又称月牙形扳手,用于拧转厚度受限制的扁螺母等。
6.套筒扳手:它是由多个带六角孔或十二角孔的套筒并配有手柄、接杆等多种附件组成,特别适用于拧转地位十分狭小或凹陷很深处的螺栓或螺母。
7.内六角扳手:成L形的六角棒状扳手,专用于拧转内六角螺钉。内六角扳手的型号是按照六方的对边尺寸来说的,螺栓的尺寸有国家标准。用途:专供紧固或拆卸机床、车辆、机械设备上的圆螺母用。
8.扭力扳手:它在拧转螺栓或螺母时,能显示出所施加的扭矩;或者当施加的扭矩到达规定值后,会发出光或声响信号。扭力扳手适用于对扭矩大小有明确地规定的装。
1、工具箱里有:活络扳手、套管扳手、眼镜扳手、死口扳手、内六角扳手、壁纸刀、断线钳、剥线钳、接线端子压接钳、锤子、穿线器、放线架、电烙铁钢卷尺、墨斗、记号笔等。
2、工具箱里常装的为五金工具。五金工具是指铁、钢、铝等金属经过锻造、压延、切割等物理加工制造而成的各种金属器件的总称。五金工具按照产品的用途来划分,可以分为工具五金、建筑五金、日用五金、锁具磨具、厨卫五金、家居五金以及五金零部件等几类。
3、五金工具包括各种手动、电动、气动、切割工具、汽保工具、农用工具、起重工具、测量工具、工具机械、切削工具、工夹具、刀具、模具、刃具、砂轮、钻头、抛光机、工具配件、量具刃具、磨具磨料等。
。
自行车后轴主要有两种型号,但是轴棍直径都是10毫米。老式后轴是17的,所以可选用17号的套管扳手或梅花扳手,新式后轴基本都是15的,用15号套管或梅花扳手。
扩展资料:
自行车的保养方法:
1,车架,车架的保养即漆面的维护,防止骑行产生的泥沙对漆面造成划伤,一般官方不会给出标准的保养时刻表,我在这里给的建议是脏了或者每次越野后。
2,三轴,即中轴,前后花鼓,骑行过程中这些地方强度都是很大的,尤其是雨天骑行,对三轴的影响很是明显。如果三轴进泥沙了要及时清洗,如果视其不顾,估计一二百公里后只能换零件了。日常骑行的话,三轴建议一年进行一次保养,经常越野的朋友建议每3个月保养一次。
3,轮组,轮组出厂时都会有固定的张力,在骑行过程中轮组张力会慢慢释放,明显的感觉就是车子骑起来没有原来那么"轻"了。这时就应该对轮组张力重新进行调教。一般这个周期为一年左右,当然轮组在外力撞击下产生的偏摆最好马上解决。
4,前叉,前叉是保养过程中比较容易忽视的一点。前叉在工作时内外管的摩擦会带入大量的灰尘。长时间不维护的话对尘封或者内管都会有损伤。官方给出的保养周期是500公里越野,但是一般来讲一年进行一次维护即可。
5,刹车,山地刹车一般都是油碟
,保养无非是更换刹车油
,而且目前技术都很成熟,所以这个部位手感或者制动力有变化了再进行维护。
6,公路夹器,在公路车
上,除了传动部位外大概夹器是最脏的了,而且在雨天骑行时水带上来的泥沙大多都甩在了夹器的位置,夹器一年保养一次即可,如果日常骑行的路况特别糟糕,也可以视手感保养。
7,传动变速,传动变速即我们说的变速套件。长时间骑行会导致导轮内部缺油,泥沙也会积累,直接导致变速手感变差,传动异响。建议一年保养一次。
1.首先这个“常见的”摩托车发动机就有很多种,发动机上总共有多少螺丝,这种问题是没什么意义的,而且这个螺丝,是只指外壳上的螺丝?还是包括里面的所有的螺丝?如果只是外壳上的螺丝,一般是30颗左右,基本上用8和10两种套筒扳手就可以了,其他规格的螺丝也有,但都比较少。以前还有些是用十字螺丝刀的,现在基本上没有了。
2.这个问题在第1个里已经回答了,基本上30颗左右,用8和10的套缸扳子即可,基本上决大多数螺丝都是用8号套筒的,用10号套筒的螺丝比较少。
3.110、175、200和250发动机也都分别有多种,它们的螺丝和固定方式大同小异,但也不可能都一样,螺丝的数量、粗细和长度也是有差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