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车是一种取水工具,古代的龙骨水车真的是用龙骨做的吗?
在古代,我国农田灌溉使用的是一种木制的汲水装置——龙骨水车。这个奇特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它真的是用龙骨做的吗?
龙骨水车又叫翻车。它的发明者是东汉末年的宫廷发明家毕岗。东汉末年,汉灵帝不理朝政,喜欢大兴土木,修建了繁华的宫殿和巍峨的城池。龙骨水车就是专门为都城洛阳郊外一条大路洒水的环卫工具。三国时期,发明家马钧改良了龙骨水车,使它变成了灌溉设备,广泛地运用到了农业生产当中。
龙骨水车主要由水槽、叶板链条、叶板、轮轴等部件组成。装好叶板的链条安置在矩形的水槽当中,水槽的上下两端各装有一只轮轴,上端是一只大轮轴,下端则是一只小轮轴。使用水车时,把水槽一部分和小轮轴没入水中。
转动大轮轴时,叶板链条带动底部的小轮轴也开始旋转,同时叶板不停地把水刮上来,从水槽的上端将水送出。这种装置构造简单,运转稳定,可以有效地把河流、湖泊中的水汲入农田。龙骨水车是纯粹的木质结构,因为叶板链条看上去就像一条粗壮的脊骨,由此得到了“龙骨水车”这个名称。
最初的龙骨水车是用人力转动的,人们踩动大轮轴上的拐木,就能使一架龙骨水车运转起来。后来,出现了由多个龙骨水车联合的水车,多人合力,多车汲水,效率大大提高。
南宋初年,出现了以畜力作为动力的龙骨水车,在当时得到了广泛运用,由风力、水力转动的龙骨水车也随即出现。元代农业学家王祯的《农书》上描述了一种由水力带动的龙骨水车,它的动力装置安装在水流很急的河边,借助水的冲击力来带动龙骨水车,机械的运用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
总结:龙骨水车在我国有两千年的历史,对我国古代的农业生产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今天,在南方的一些农村,我们还能看到它的身影。
传动链分为A系,和B系。A系列是符合美国链条标准的尺寸规格、B系列是符合欧洲链条标准的尺寸规格,两种链的区别不大。
传动链条的规格参数如下表所示
扩展资料:
按结构可分为滚子链、齿形链等类型,其中滚子链应用最广。滚子链的结构如图所示,是由内链板1、外链板2、销轴3、套筒4和滚子5所组成.其中内链板与套筒、外链板和销轴之间分别用过盈配合固连,称为内、外链节;滚子与套筒、套筒与销轴之问是间隙配合。
当内、外链板相对挠曲时,套筒可绕销轴自由转动。滚子是活套在套筒上的,工作时,滚子沿链轮齿廓滚动.可减轻轮齿的磨损。链的主要磨损发生在销轴和套筒的接触面上,因此,在内、外链板间应留有少许的间隙,以便润滑油渗入摩擦面间。
链板一般制成“8”字形,以使它的各个横截而具有接近相等的抗拉强度,亦减少了链的质量和运动时的惯性力。
滚子链已经标准化,我国链条标准GB 1.243.1-83将它分为A、B两系列,常用的是A系列,其主要参数见下表,表中链号和相应的国际链号一致,其节距值就是链号数乘以25.4/16mm。
滚子链的基本参数有节距p、滚子外径d1等,其中节距p是滚子链的主要参数。节距越大,链条各零件的尺寸越大,所能传递的功率也越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传动链条
肋骨板构架船体,是利用模型图纸船体型线图中的横剖线图及纵剖线制作出若干个实心肋骨板或根据船体内甲板分布挖凿的中空肋骨板,再与龙骨、艏艉柱等组合成船体构架,然后用木条粘接船壳板和甲板,从而构成一艘模型船体。其仿真度较高,适合复杂程度较高的船体制作。
需要准备的是一块五合板、一块三合板,再准备一些描图纸,如果没有可使用较透明的信笺代替,一块卡板纸。工具也较简单,准备铅笔,直角尺,长尺,丁字尺,圆规,刀具,剪刀,沙纸,板锯,钢锯,钢丝锯
选择含有船体型线图的图纸,此张图纸包含船侧面图,横剖线图,船体型线图,中纵剖面图,然后,找到横剖线图即肋骨板图,此图的一般形式以船体相应位置的半宽来绘制,这是因为船体的左右通常是对称的缘故,每条横剖线都有对应的数字编号,对照侧面图中的数字编号可得出每条横剖线在船体的具体位置。
将描图纸或透明信笺放在横剖线图上,用笔小心地描画出此条横剖线的曲线,接着,用尺子对平横剖线图中的水线在描图纸上画出水线,到这时,可以松动描图纸,轻松地使用直角尺沿中线向上移动至曲线的顶点,画横线,随后在半宽肋骨板图上记上编号。至此一个半宽肋骨板图就完美体现在描图纸上了
为了将图纸上横剖线图忠实的反映在我们所需加工的板材上,现在我们已经得到了刨去木条厚度的半宽肋骨板图,而肋骨板构架制作方法需要的是全宽肋骨板图。因船体左右是对称的,我们只需将半宽肋骨板图翻过来重新画上另一半即可。肋骨板密度较大,五合板的厚度是不合适的,因此,应选用三合板来制作船的肋骨,你也许会认为强度不够,其实,当你给肋骨间加入了几层甲板后就会改变这样的看法了。割下板材后,就可以在板材上看到完整的含有水线的肋骨板全宽图了。对肋骨板材的加工方法也是多样的,这里,用钢丝锯锯割肋骨板材,是比较好的方法。最后,肋骨板经过沙纸打磨后就完成 肋骨板构架船体制作方法是用肋骨板和龙骨板配合形成的船体架构,现在已经完成了肋骨板的加工,接下来,当然就是制作龙骨板了。图纸中的船体侧面已经很好的诠释了龙骨的形状。将描图纸或透明信笺放在横剖线图上,压稳描图纸,把船底到水线的形状描绘下来,从横剖线图可知龙骨板的厚度要求。使用钢丝锯锯下龙骨,可以参照割取肋骨板的方法。船艏部分使用刀具削割成形
给龙骨板和所有的肋骨板都记上开槽深度的记号后,就可以开槽了,由于板材厚度的不同,在龙骨板和肋骨板上开槽的宽度是不同的,我们使用五合板制作龙骨板,三合板制作肋骨板,所以,开在龙骨板的槽宽应为肋骨板板材的厚度,即三合板厚度;开在肋骨板的槽宽应为龙骨板板材的厚度,即五合板厚度。这是应当特别注意的地方,否则龙骨和肋骨的咬合就不可能牢固
加工方式:使用电钻配合刀具割裁的办法,用带上直径与开槽宽度相近的钻头的手电钻沿槽线钻孔,孔与孔间的距离不适过大,直到槽身的记号为止。使用钢锯锯条叠加的办法,将多条钢锯条叠加装在钢锯上,然后在将叠加锯条的两端绑上或用夹子夹稳,再沿槽线锯至记号的深度即可。接下来的工序-制作甲板。
在船体型线图上找到甲板形状相近的型线来绘制甲板,将所需的型线描绘到描图纸上。得到的是半宽甲板图。将描有半宽甲板图的描图纸粘到纸板上,用剪刀沿型线裁剪下,将半宽甲板卡纸板压稳在板材上,用笔将轮廓画下来,这样,在板材上就有一块完整的包括桅杆位置的全宽甲板线型了。裁割下即可用游标卡尺逐个测量肋骨厚度来确定你甲板上相应卡槽的槽深,重复此过程,直至甲板上所有卡槽都开好,注意,甲板的两边均需开槽。具体的操作方法在前面给龙、肋骨板开槽时说过了,此处不再重复。
校正修整和胶固肋骨板及船壳板的辅置:
在肋骨开槽和龙骨开槽处上白乳胶,然后再将肋骨板插入龙骨板上即可.船体骨架干固后,就可以着手给骨架辅船壳了,船壳板的辅置。对于一艘结构复杂的风帆战舰,不能简单的将船壳板条把整个船体一次性覆盖完毕,其中还要照顾到三层战斗甲板的安置,炮眼的开凿,火炮的安装,预留的桅杆位置等种种因素,所以船壳板的辅置应根据这些因素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制作。第一阶段辅置底层战斗甲板以下的船壳。第二阶段是安装底层战斗甲板,处理底层甲板与中层甲板间的肋骨板,辅置底层甲板和中层甲板间的船壳板条,开凿底层炮窗,安装胶固底层火炮。第三第四阶段的制作工序与第二阶段的制作工序大致相同。第一阶段制作:辅置底层甲板下的船壳,辅置木条时需要对木条进行预先弯曲加
工。将木条一条一条的辅到肋骨板船架上。反复这处工艺,直至底层甲板下的船壳板条全部辅置完毕。在一些地方为了合适船体,木条可能会进行一些削割处理,可根据船体的情况而定。
当船壳辅置好后,船体也就做好了。
横龙骨和贯通龙骨不是一回事,横龙骨专业叫法为天地龙骨。
区别
1、用法区别
通贯龙骨一般是直接贯通在隔墙中间,然后通过卡托锁紧。
横撑龙骨是指隔墙高度超过3M时,或者罩面板的水平方向板端(接缝)未落在沿顶沿地龙骨上时,需要加设的。
2、数量区别
通贯龙骨低于3M的隔断墙安装一道,3~5M的隔断墙安装2~3道。
横撑龙骨一般是一条直接固定在竖龙骨里
扩展资料:
龙骨分类
龙骨的种类很多,根据制作材料的不同,可分为木龙骨、轻钢龙骨、铝合金龙骨、钢龙骨等。
根据使用部位来划分,又可分为吊顶龙骨、竖墙龙骨、铺地龙骨以及悬挂龙骨等。
根据装饰施工工艺不同,还有承重及不承重龙骨(即上人龙骨和不上人龙骨)等。
根据其型号、规格及用途的不同,就有T行、C形、U形龙骨等.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横龙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