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钢丝绳与轿顶返绳轮发出快速滴答滴答的声音,怎么回事?收了钢丝
检查一下曳引轮的轴承,看看声音是不是那里发出的,轴承损坏或缺油会发出声音。钢丝绳缺油,同样会增大噪音,仅供参考。
常用钢丝绳有磷化涂层钢丝绳、镀锌钢丝绳、不锈钢丝绳或涂塑钢丝绳,大气环境中使用,专利技术生产的锰系磷化涂层钢丝绳使用寿命最长,重腐蚀环境优选热镀锌—磷化双涂层钢丝绳,磷化涂层提高钢丝的耐磨性和耐蚀性,不易磨损和不易腐蚀是提高其使用寿命的原因,光面钢丝绳将被彻底淘汰。
磷化涂层钢丝绳,优先采用锰系或锌锰系磷化,与光面钢丝绳生产工艺对比,只是增加了最后的耐磨磷化处理工序,钢丝的耐磨性和耐蚀性大幅度提高,使用磷化以后钢丝不经过冷拉直接捻制钢丝绳。目前疲劳试验数据表明,磷化涂层钢丝绳疲劳寿命是同结构光面钢丝绳的3倍左右(试验室可比条件下),不易磨损和不易锈蚀是钢丝绳使用寿命超大幅度延长的原因。锰系磷化就是耐磨磷化,可以解决钢丝绳使用过程中的磨损问题并提高抗腐蚀能力,仅供参考
引起电梯系统振动的因素分析 1、曳引机因素 曳引机的机械运动部分是电梯振动发生的最常见原因。曳引机中的蜗轮蜗杆运动副的制造、安装精度和轴承精度,则是影响电梯机械振动的主要因素。电梯使用太久,长期不进行检修,蜗轮蜗杆与齿轮间的磨损比较大,就会出现电梯加速或者减速时有轴向窜动,继而导致加速或者减速时有台阶的感觉。如果蜗轮副的加工装配存在误差,在运转过程中蜗轮副不能正常完成啮合过程,就会引起蜗杆、蜗轮齿间的连续冲击,形成蜗轮副受迫的激振力,加工时的误差越大,形成的激振力也会越大,这样引起的机械振动也越大。因此,为减少机械振动应对曳引机的制造提出更高的要求,蜗轮副的制造精度按照GB10089中的5~6 级进行制造,并更换曳引机的部件或者更换质量最好的曳引机整机。另外,减速器密封圈损坏,漏油夹带着异响易造成噪音超标,这是由于电动机主轴—联轴器—减速器输入轴的传动不能保持在同一轴线上,齿轮间的啮合不完全造成齿轮油有问题造成。在安装过程中,应该将螺丝紧固,并每隔一段时间对电梯进行检修。 另外一种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由于省略了传统减速箱等减速部件,在构件上主要由电机、曳引轮、制动器 3 部分组成,因此在电梯使用中具有很多优点:结构简单,维护比较方便;体积小,重量轻,安全可靠;运行比较平稳,维护简单,绿色环保。 2、导轨和导靴的因素 电梯在下行时振动非常明显,最直接的原因有可能是导轨表面润滑不好造成的,导靴损坏,可以加油或者更换导靴。导轨的垂直度和两导轨的平行度是需要满足一定的数值才符合 T型导轨的平行度,如果误差比较大,电梯运行过程中就会出现振动或者抖动现象,个别电梯的轿厢会出现左右晃动的现象。导轨的工作接头也要符合标准,接头如果处理不好,轿厢的个别位置也会出现台阶感。如果导靴太紧,电梯在启动时也会有台阶感;如果导靴太松,轿厢也会有晃动感。因此在滑动的导靴和导轨之间应该有少量的间隙,可以稍加一些油。 3、钢丝绳松紧均匀度的因素 钢丝绳的松紧是否均匀对电梯运行过程中受力有着重大影响,如果钢丝绳有几根比较松弛,有几根绷的很紧,在某一时刻内受力较大的曳引轮绳槽必然会加快磨损,这样就形成节经差,形成异常抖动,继而带动轿厢抖动。在这个期间,绳间又会出现相对滑移,对运行中的振动和噪音的影响也会更大,并且这种影响还是不能调节的。因此在对钢丝绳的张力调节上,应该保证其张力保持在平均值的 3%范围之内。并且在曳引机的制造中应对曳引轮节经差提出严格的要求,一般来说应该小于0.10 mm。在对钢丝绳的均匀度进行测试时,可以让电梯停在中间偏上的楼层,在轿顶用手以相同的力拉对重侧每根钢丝绳。如果拉开的距离大致一样,这就说明钢丝绳的张力均匀,否则就必须对其松紧度进行调节。此外,在安装钢丝绳时,应提前对盘旋捆扎的钢丝绳恢复一下,释放一下其扭应力,以保证钢丝绳呈现的张力是其常态下的张力。 4、防机械共振装置检查 门机在关闭后堵转转矩非常大比较容易引起电梯轿厢顶部共振,继而引起噪音,因此主动减震装置对减少噪音和振动是非常重要的。针对电梯中的减震装置,可以进行如下检测,主机隔音橡胶垫的安装有没有错位,是不是正确的,有没有被螺丝并死等;钢丝绳从轿底穿过轿厢,轿底和下梁的连接螺丝,安装方式错误也可能导致轿底跟下梁为硬性连接,轿厢也会出现抖动现象;轿顶轿厢减振弹簧或橡胶是否安装正确;轿厢过于轻容易产生共振,特别是高层速度又快的电梯,可以加一些适量的负载来改变轿厢的固有频率,从而消除机械共振。 5、电梯轿厢安装是否紧固,密封是否完好 电梯在高速负载时,轿厢要承受很大的作用力,如果轿厢架或轿壁等处某个部件没有紧固好,如果电梯速度比较快,该部件容易产生相对位移,继而引起电梯产生振动。 6、电梯轿厢是否平衡 轿厢平衡分为动平衡和静平衡,动平衡是指电梯在运行过程中导靴紧蹭导轨面,运行中会有振动或抖动感。静平衡是指当电梯停在底层时,卸下轿底导靴,看轿厢是否倾斜。轿厢的悬挂中心偏离或补偿电缆的悬挂,轿厢有偏载,都会是轿厢产生一个不平衡力,造成较为强烈的抖动。因此应调整悬挂中或补偿电缆或正确放置重物,使其倾斜不大于3%。轿厢的平衡系数比较大的时候,也会引起电梯运行过程的舒适感不好或者发生故障。如果有问题,可以改变轿底物件的悬挂点来调整平衡。 7、抱闸调节 电梯在启动或停止的瞬间,人们会感觉到不适感,虽然不是什么大问题,不影响电梯的使用,但这说明变频调速的电梯还没有调整到最佳状态。出现这种问题有可能是抱闸间隙调整的不太好、闸瓦与制动轮间间隙过小或过大、抱闸的间隙过紧等。过松则会引起电梯倒溜,甚至会有可能出现严重的安全事故。抱闸时间与停止时间不一致、启动的曲线太陡、调速器减速时间太长、控制器的有关参数不合适等原因都会引起电梯在启动或停止时产生振动。针对这个问题,首先将抱闸间隙调整合适,将调速器的有关参数重新调整设定,同时对控制器的参数进行检查和调整。
电动葫芦常用钢丝绳品种有磷化涂层钢丝绳、镀锌钢丝绳、不锈钢丝绳或涂塑钢丝绳,大气环境中使用,专利技术生产的锰系磷化涂层钢丝绳使用寿命最长,重腐蚀环境优选热镀锌—磷化双涂层钢丝绳。
1.承重装置
电梯的安装需要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的承重装置,否则容易出现振动并产生噪音。而承重装置的缺陷主要表现是:①承重梁的刚度不够;②曳引机与承重梁之间需要合适的减震装置,而目前有许多电梯中的这些减震装置往往出现橡胶材料硬度、 数量的不合理或受力不均匀。
2.悬挂装置
轿厢和平衡重都是通过悬挂方式安装实现, 而在实际安装过程中经常出现绳头隔振装置刚度太大或太小、轿厢中心和曳引绳中心偏差过大,使导靴受力不均匀产生振动。各钢丝绳张力不均匀,摆幅过大。不同的钢丝绳张力会对曳引轮绳槽产生不同的压力,使曳引轮各绳槽磨损不均匀,时间长了会导致各槽节圆直径不同,绳间相对滑移加剧,引起运行中的振动和噪声,同时也会降低曳引轮和钢丝绳的使用寿命。绳头组合的压缩弹簧选型不对, 弹簧弹性系数太小会使电梯起制动时轿厢振动幅度增大, 弹簧弹性系数太大会使其抗冲击负荷能力下降,同样会使轿厢振动加大。钢丝绳的扭曲,试验证明钢丝绳扭曲会引起电梯振动,必须在安装时确保每 30m 钢丝绳旋转不超过 1 圈。
3.曳引机
曳引机是轿厢升降的动力来源和调速机构,对电梯的平稳运行非常重要。实际生产和安装过程中经常出现:
第一、由于制造厂组装调试时为无负载运行,在电梯安装使用后,进行有负载运行时产生了振动,所以在制造厂组装调试时应适当地加些负载,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第二、装配不符合要求, 减速箱及其曳引轮轴座与曳引机底座间的紧固螺栓预紧力不匀,可能引起减速箱体扭力变形,造成蜗轮副啮合不好,蜗杆与电动机连结后同轴度超标,因此在组装时,对齿轮进行修齿加工和对蜗杆进行研磨加工可以达到减小振动的目的。
第三、蜗杆刚度过小、 电动机以及蜗杆轴承磨损,径向跳动增大。
第四、制动轮和电动机转子动平衡不良、电动机与减速器之间连轴器同轴度精度低。
第五、蜗杆轴端的推力轴承存在的缺陷。
第六、电磁制动器两侧间隙不均匀,造成运行时不正常的摩擦。
第七、曳引轮的不平衡旋转是曳引系统机械振动的主振源, 一般在设计与制造加工时已对此进行了考虑,提高曳引轮的加工精度。
4.轿厢
第一、在组装轿厢时没有正确设置减振消声橡胶垫, 则在轿厢起制动时会引起很大的振动。
第二、轿厢壁板振动频率与系统振动频率相近,产生共振。
第三、轿厢自重太轻,动态性能差,对振动的屏蔽能力较差。
5.导向装置
导轨的垂直度, 轨距偏差与接头平整度都会影响到电梯运行过程中的舒适感。导轨间距偏差过大会引起轿厢水平晃动,过小会使轿厢垂直振动。另外,导轨支架的刚度不够,导轨与支架连接、 支架与预埋钢板焊接,支架与墙体固定不牢固,也会使轿厢运行时产生振动。
ER02安全回路错误1、安全回路断开
现象1:安全回路某一开关断开,请检查安全回路的开关。
现象2:冲顶或墩底。
①如顶层或底层的楼间层过高,而上或下的端站安装距离过小,电梯由于运行中停电等原因造成电梯错号运行时,遇见强制换速后,换速距离不足会造成电梯运行越位冲顶或墩底(多段时发生)。2米以下梯速时(不含两米),如项层或底层的楼间距足够,端站的安装位置应与多段给定时的最高运行曲线换速距离接近(±0.1米)。如顶层或底层的楼间距不足,安装的位置如1.75秒梯速,大于2.5米,小于顶层或底层的楼间距。注意下端站安装必须低于第2层的门区位置。上端站必须高于次顶层的门区位置。
②端站安装位置过小,同时运行过程中,到达顶层或底层门区,两个门区感应器中有一个感应器经过门区时无信号,造成多段给定时,换速信号发晚,而端站安装位置过后,系统换速后,端站无法改变运行曲线造成越位。调整门区板插入感应器的深度,使门区感应器可靠动作。
③上下端站动作位置错误造成运行低速曲线换速位置发晚,从而造成电梯越位,冲至上下极限。上下端站由于长期运行撞击,使安装位置偏高,其动作位置晚于原自学习的位置,控制系统遇端站时,校正的刻度与自学习的位置产生偏差,使低速曲线或换速点迟后,造成电梯运行过位。请重新调整端站开关,并进行自学习,使端站动作可靠。
④端站失效,端站开关由于长时间撞击,位置偏高,不能正常动作。电梯在其他原因造成错层运行后易造成冲顶、墩底。请检查端站的安装。
⑤如电梯冲顶,而故障记录里的02故障1的方向为向下时,是由于系统给出向下运行方向,开闸后变频器不能正常输出力矩造成电梯上滑冲顶。如变频器输出缺相时会发生该现象,检查缺相原因。
⑥控制系统给出运行方向使能时或开关门动作时,24V电源不稳定,端站或限位信号误动作造成错号,在顶层或底层反向运行,到限位后停车并滑车冲极限。请加大开关电源的容量,防止24V电源不稳定。
2、安全故障,安全接触器触点状态与线圈状态不一致:
现象1:输入的输入类型不正确。
现象2:高压口线圈状态输入损坏,线圈电压过高。
现象3:线圈电压过低(小于AC100V)。
现象4:线圈未加灭弧器,造成主板输入电容损坏。
ER03KMC状态不符错误
ER04KMY状态不符错误现象1:控制系统输出运行接触器指令后,运行接触器无法闭合,检查接线是否正确,检查接触器是否损坏。
现象2:电梯停止运行时,控制系统断开输出后,运行接触器无法快速弹开。出现该现象时会造成停车时轿厢内指令全部取消。如反向有外呼时,换向运行,使乘客本次运行无法到达目的层。更换接触器即可解决该问题。(一般主接触器与运行接触器的型号相同。主接触器上电后即不再动作,对弹开时间无要求,可以把主接触器与运行接触器对换以解决问题)。
ER05KMB状态不符错误
ER06上限位动作而上强换1没有动作(上单强换错误)
ER07下限位动作而下强换1没有动作(下单强换错误)
ER11编码器来的脉冲过少,或者方向错误现象1:控制系统给定速度后,变频器未按给定速度运转。可能的原因:1、速度给定连接线接触不良(多段速度给定信号线)。2、变频器设定的运转时间过长,多段给定时,有些型号的变频器有开闸延时运行时间设定,设定时间如大于2.5秒时易出现该保护。
3、负载过重,变频器在重载条件下无法起动或起动过程太慢。
现象2:编码器脉冲输入接线接触不良,脉冲不能正常输入主板。
现象3:变频器分频输出损坏,不能输入分频脉冲。
现象4:主板编码器输入口损坏,无法接收脉冲输入。
ER12干扰脉冲来得多。
ER15上下强换开关同时动作
ER16门联锁状态不符门联锁继电器线圈和触点不一致
ER18BRAKE状态不符错误①系统输出开闸指令后抱闸接触器1秒内未反馈信号给主板,或系统输出抱闸指令后1秒内接触器触点未断开。
②系统输出开闸指令后闸臂2.5秒内无反馈,或抱闸后,闸臂开关未断开(抱闸反馈设置为NO时)
现象1:电梯起动时,发生ER18故障,多是由于抱闸继电器触点接触不良引起。故障时间到恢复后再次起动则无该保护。如起动出现18保护过多,建议更换继电器。
现象2:停车时发生18故障。多是抱闸继电器不能快速弹起,出现该情况时,请更换抱闸继电器。
现象3:闸臂反馈不正确,开闸回路里有门锁运行,抱闸继电器的触点,各触点接触不良时可能造成闸不能正常打开。
现象4:闸臂开关安装位置不正确,闸臂开关不能正常动作。
双速货梯18故障会造成溜车,同时需要调整提前开闸时间。
ER19变频器故障错误现象1:变频器故障,根据故障代码确定故障原因。
现象2:某些变频器由于上电时间过长,超过了系统的上电等待时间,系统报变频器故障,该情况可以不处理,变频器上电完成后系统将自动恢复
现象3:如果变频器产生过流保护,而其保护前同一时间内有ER35或ER02等保护,一般都是由于前面的保护立即停车造成的,系统其他保护恢复后将自动恢复。
ER20速度低于设定速度的85%加加速度和减速加速度设置小于0.4,加减速斜率没调一致.
ER21变频器无运行信号现象1:系统输出的方向使能信号变频器不能正常接收,检查方向使能连接线是否有虚接。特别注意使能信号线中串接的门锁触点是否接触不良。
现象2:变频器进入设置状态,禁止运行。
现象3:变频器输出定义错误,未能正常输出运行信号。
现象4:变频器产生过压保护,请确认变频器的制动电阻是否能正常工作,制动电阻的配置是否合适,减速曲线是否过急。
现象5:门锁有抖动,造成变频器的使能信号断开。
ER22高速输入口错误
ER23超过额定速度的115%
ER24减速后10s内没有停下来干扰过大或者减诉距离过大
ER25井道没有学习,井道数据错误,或者楼层数错误现象1:主板未进行井道自学习,请进行井道自学习。
现象2:错层运行,并且运行计数的刻度超出自学习刻度。
现象3:编码器或PG卡输出损坏,造成输入脉冲不正常。
现象4:主板脉冲输入电路损坏,脉冲输入不正常,出现该情况时,电梯运行时的反馈速度异常,一般都是反馈的速度值比给定的大得多。该情况只能对主板脉冲输入口进行维修。
ER26溜车超过100mm
ER27井道开关错误移位,或者脉冲计数错误现象1:编码器输入干扰过大,解决办法可以在编码输入线上加磁环,屏蔽线接好地,必须使用双绞屏蔽线。
现象2:编码器输入频率过高,请对输入主板的脉冲进行分频,使主板接收的脉冲频率小于30KHZ。同时分频后能增强输入脉冲的抗干扰性。
现象3:井道的开关位置移动后未进行自学习,使控制系统的记录如各开关刻度值不一致(端站、门区板的位置),请重新进行井道自学习。
现象4:门区开关动作抖动,请注意门区板插入门区感应器的深度,如深度不足,门区动作点将不对,造成计数误差。如使用光电门区感应器,请注意不要让井道照明灯直射感应器。
现象5:某段钢丝绳打滑。如ER14总出现在某层,请确定电梯在该层起动、停车或稳速运行时是否打滑。如钢丝绳油污过重,请擦洗钢丝绳。如钢丝绳或曳引轮磨损过大,请更换。
现象6:多段运行时,如运行曲线相应的换速距离过小,电梯停车时冲过目的层,会造成脉冲不能正常采集,造成ER14故障。请加大运行曲线的换速距离,使电梯正常停车,该现象将消除。
现象7:电梯运行过程中,掉电或主板由于干扰复位(地线未连接好),系统重新上电复位后爬行至门区产生计数器错误。请检查接地情况,另外要注意所使用的开关电源容量是否足够,如不足,请换容量大的开关电源。
ER28楼层脉冲错误,脉冲计数错误,
ER29门区信号或者楼层现象1:两个门区感应器中一个或两个粘连,造成运行过程中门区信号一直有效。
现象2:门区信号输入线与其他信号线短接。
现象3:电梯起动后,钢丝绳在门区原地打滑。
ER30运行命令和反馈方向错误现象1:如主板编码器输入A、B相反接时,会产生ER30保护,主板编码器输入A、B相对调即可。
现象2:编码器缺相,如A或B相脉冲其中有一相无法正确输入,产生该现象时,只有往其中一个方向运行时产生ER30,而另一方向正常运行。检查脉冲缺相的原因:1、先确定哪缺相,去掉A相,如主板有速度反馈,说明B相正常,A相不能正常输入。反之,无速度反馈,则B相输入不正常。2、检查PG卡分频输出该相是否正常。3、检查主板是否损坏。
现象3:电梯反向运行。电梯的实际运行方向与给定方向相反。变频器与电机之间缺相(一相或二相),造成变频器无力矩输出时向反方向滑车。造成ER30保护,西威变频器在顶层滑车时还会造成冲顶现象。
ER31快车运行时有检修开关输入
ER33运行距离超过楼层的间距,未找到上平层开关
ER34运行距离超过楼层的间距,未找到下平层开关
ER35运行时门联锁回路断开现象1:运行过程中,门刀与门轮冲撞把门锁断开。
现象2:主板检测门锁信号使用了两路检测,X4为触点输入,X23为门锁回路电压检测,如门锁回路电压不够高,标准要求是AC110V,如低于AC100V时,高压输入不稳定也会造成报ER35的故障。
现象3:ER35故障发生在顶层,曳引机为同步,同步曳引机的抱闸动作延迟时间过长时,容易造成电梯冲上极限,出现该现象时,急停故障前有35故障发生。(正常到顶层停车时,系统下闸后,使能方向会保持设定的时间,抱闸延时使电梯闸没闭合稳时,变频器仍有力矩输出。如门锁意外断开,门锁触点把变频器使能切断,造成滑车极限。
现象4:变频门机由于开关门的信号从控制柜直接引线从随行电缆下到轿顶。如干扰过大时会在运行过程中,门机控制器错误接收到开门指令,误开门造成ER35故障,出现该情况时,可以在轿顶上安装开关门继电器,控制柜先在关门信号驱动轿顶开关门继电器,再由继电器的触点控制门机控制器开关门。该方法能有效防止开关门信号干扰造成门机误动作。
ER36关门错误,(关6次不到位)
ER37轿厢通信错误
ER38后门开关门到位同时动作
ER39Y0与门联锁不一致
ER40单次运行超过时间保护现象1:多段运行时变频器爬行运行速度设置过低。
现象2:目标层门区丢失,造成电梯换速后,低速爬行时间过长。
现象3:错号运行,无法正常换速到目的层门区,低速爬行时间过长。
现象4:段速输出继电器粘连,无法给定零速,爬行时间过长。
现象5:钢丝绳打滑及轿厢卡死,造成电梯运行时间过长。
现象6:主板运行超时时间设置过小。
ER41低速换速距离大于单层距离,无法运行。现象1:模拟给定时单层运行速度过高,由次顶层向顶层运行或由次底层向底层运行时,运行间距不够产生ER41保护,请降低单层运行速度或加急减速曲线。
现象2:多段给定时,最低运行段速的换速距离过长,单层运行时目标层的距离不够,起车后将马上产生ER41保护。解决方法是降低最低运行段速的速度值,同时减少对应的换速距离,也可使用一条更低的段速来解决。
现象3:端站自学习后重新移动了端站的安装位置而未重新进行自学习,请重新进行自学习。
现象4:错号运行情况下,遇端站校号及刻度后,所剩余的距离不是本曲线的换速距离,产生保护,检查错号原因。
现象5:运行过程中,端站信号误动作,产生与4相同的情况,请检查端站的误动作情况。
ER43门开到位开关和轿门连锁不协调
ER44门关到位开关和门开到位同时动作
ER45厅门连锁和轿门连锁不一致
ER46上下限位开关同时动作
ER47启车后5秒钟没有离开门区
ER48上限位动作,向上不能启车
ER49下限位动作,向下不能启车
不是,开始和停止有噪音。
工作原理:曳引绳两端分别连着轿厢和对重,缠绕在曳引轮和导向轮上,曳引电动机通过减速器变速后带动曳引轮转动,靠曳引绳与曳引轮摩擦产生的牵引力,实现轿厢和对重的升降运动,达到运输目的。
.电梯到达开门后,先让轿厢内人员走出电梯,然后呼梯者再进入电梯轿厢。进入轿厢后,根据你需要到达的楼层,按下轿厢内操纵盘上相应的数字按钮。
同样,只要该按钮灯亮,则说明你的选层已被记录;此时不用进行其他任何操作,只要等电梯到达你的目的层停靠即可。轿厢:轿厢是运送乘客和货物的电梯组件,是电梯的工作部分。轿厢由轿厢架和轿厢体组成。
门系统:门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封住层站入口和轿厢入口。门系统由轿厢门,层门,开门机,门锁装置组成。
重量平衡系统: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相对平衡轿厢重量,在电梯工作中能使轿厢与对重间的重量差保持在限额之内,保证电梯的曳引传动正常。系统主要由对重和重量补偿装置组成。
电力拖动系统:电力拖动系统的功能是提供动力,实行电梯速度控制。电力拖动系统由曳引电动机,供电系统,速度反馈装置,电动机调速装置等组成。
机房部分、井道及底坑部分、轿厢部分、层站部分曳引系统:曳引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输出与传递动力,使电梯运行。曳引系统主要由曳引机、曳引钢丝绳,导向轮,反绳轮组成。
每一层都会有,但是不会非常响。由于电梯噪音重点是制动器发出的声音,只要在机房内做好隔音效果就可以了。电梯噪音污染和普遍的噪声情况是不一样的,算是一种低频噪音污染,环绕轻微振动的污染。
二、造成电梯噪音的原因是什么
1、导轨问题
导轨在电梯运转中,为轿厢与对重供应引导的作用。在电梯停止时,还承载着轿厢和安全钳等零件所给予的加速度所形成的力。影响电梯的上下运行精度,所以跟随电梯运转的速度,噪音也会增加,影响了日常使用的舒适性。
2、曳引机导向轮的安装
曳引机导向轮重点为钢丝绳的运行供应引导的作用,这种擦动时的阻力就会使钢丝绳在运转当中出现振动,也是形成噪音的原因之一。
3、导轨和导靴
导靴装置在轿厢上梁与下梁安全钳下方,每逢导靴和导轨中间的缝隙太小时,电梯运转就会出现摩擦的噪音。如果导轨上有砂石等物质的话,就会在导轨与导靴之间因为阻力而形成噪音,这时就要对杂物等进行清扫干净。
4、轿厢
电梯轿厢的轿壁普遍都是采用厚度为1.2毫米至1.5毫米的薄钢板而制成,乘坐电梯时,轿厢四周的薄板件容易造成振动而产生噪音。
5、制动器
制动器被来回的制动或取消制动,闸瓦也被频繁的与制动轮碰触撞击形成噪音。除此以外,制动器的电磁线圈在作业时也会出现电流噪音。
总结:以上就是小编介绍的关于电梯噪音每层都有吗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想必大家看完之后也有所了解了吧!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的相关信息,请多多关注齐家网,齐家网将给大家提供更全、更详细、更新的资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