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链条 > 正文

苗族女人的头上都会戴一种银饰,这种银饰叫做什么

刻苦的樱桃
朴素的冷风
2023-02-28 20:03:46

苗族女人的头上都会戴一种银饰,这种银饰叫做什么?

最佳答案
大力的大叔
寂寞的睫毛膏
2025-04-20 22:43:55

苗族银头饰包括:银角、银扇、银帽、银围帕、银飘头排、银发簪、银插针、银顶花、银网链、银花梳、银耳环、银护头花、银顶花、银瓢头排等。

一、银童帽饰属于头饰,通常钉在童帽上。

二、贵州苗族银角,以地域分为三种类型:西江型、施洞型、排调型。

1、西江型银角两角分叉,主纹通常为二龙戏珠形象,龙身、珠体均为凸花,高出底面约一厘米。

2、施洞型银角又称银扇,因其在分叉的两角间均匀分布四根银片,颇似扇骨而得名。

3、排调型银角,银角似角似羽。两角一分为二,远观似角,近观如羽。正中开出一支,顶端则明显为变形银羽。突出三艾皆插白鸡羽。

三、银帽分为三种类型:重安江型、雷山型、革东型。

四、银围帕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将散件银饰固定在头帕上;另一种则整体为银制,内衬布垫或直接固定在头上。

五、苗族银发簪式样极多,虽然同样是花,但单瓣、复瓣,或束或簇,繁简密疏,造型大不相同。

六、插针的类型:有叶形银插针、挖耳银插针、方柱形银插针、钱纹镶珠银插针、几何纹银插针、“寿”字银插针、六方珠丁银插针等等。

七、银耳环:分悬吊型、环状型、钩状型、圆轮型四种。

扩展资料:

苗族银饰特征:

1、以大为美,苗族大银角几乎为佩戴者身高的一半。堆大为山,呈现出巍峨之美水大为海,呈现出浩渺之美。苗族银饰以大为美的独特见识,用美学的观点来看是很有道理的。同时也体现了你的家庭富裕程度是不错的,并显示着苗家姑娘的大气。

2、以重为美,贵州施洞苗族妇女自幼穿耳后,即用渐次加粗的圆棍扩大穿孔,以确保能戴上当地流行的圆轮形耳环,利用耳环的重量拉长耳垂。有些妇女因耳环过重,耳垂被拉豁。当地耳环单只最重达200克。黎平苗族妇女的篓花银排圈讲究愈重愈好,重者逾八斤。

3、以多为美,苗族银饰上呈现出的"多"的艺术特征。很多苗族地区佩戴银饰讲究以多为美。耳环挂三四只,叠至垂肩;项圈戴三四件,没颈掩额腑饰、腰饰倾其所有,悉数佩戴。特别是清水江流域的银衣,组合部件即有数百之多,重叠繁复,呈现出一种繁缚之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苗族银饰

最新回答
包容的蜡烛
深情的大船
2025-04-20 22:43:55

我们无需推测这位手艺人这么做的初衷,从结果看,用废金属包装替代贵重金属制作成饰物,首先,这是对苗族银饰制作工艺的尝试和运用,是一种非常好的艺术尝试!其次,它的效果包含了,对环保的倡导和宣传。结论,从结果看,这行为既宣传了手艺人,又宣传了苗族银饰传统,还宣传了旧物利用和环保。看到这套由易拉罐制作而成的苗族头饰,我跟网友一样感到惊艳!两个月,六十八个易拉罐,纯手工锻打,这番功夫令人钦佩。网友们也都赞叹这是变废为宝。

因为是模仿银饰,所以,这个事件中设计的易拉罐,应当是铝制品易拉罐。铝制品易拉罐的回收率,在我国还是很高的,超八成的易拉罐会被回收,然后被通过工业手段,重新制成铝锭。

这些铝锭,一部分会继续被重新制作成易拉罐,一部分会进入其他领域。对于铝制品的再利用,可以有效减少对了铝土矿的采掘,这是对地球资源的一种保护。

这一次,易拉罐与饰品的结合,其实并不是独创。还有别的女性将易拉罐制成饰品,也是美轮美奂。

任何时候,让人们更多关注对废弃物的再利用,都是好事情。垃圾换一种思路就是宝贝,普通人做不了艺术品,可以参与旧物利用和垃圾分类啊,使丢弃物能够不被浪费。

易拉罐在现代的产品中被广泛使用,从饮料到啤酒,充斥各大小商超。

如果这些被易拉罐饰品惊艳到的网友们能够受启发,更多的人加入旧物利用的队伍。如果这次铝制易拉罐与艺术结合,能够启发更多的艺术家将其他金属易拉罐和艺术结合在一起。那么忙世界一定会更有趣也更美好,这些都很令人期待。

如意的白羊
温婉的蜡烛
2025-04-20 22:43:55

头上戴可多银饰的是苗族,苗族盛装头饰是我国少数民族头饰中最奇异、最精致也最漂亮的头饰。苗族银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历史上曾被许多民族青睐,逐渐成为多元文化交流的载体之一。苗族银饰的加工,都是由家庭作坊内的手工操作完成。

扩展资料:

在明代以后的数百年里,苗族银饰经历了一个为服从民族审美定势需要的过程:

1、所有的银饰原有品种在苗族审美标准的取舍下,有的根本末被接纳,有的引入后即被淘汰,有的屡经改造l]而面目全非,当然,也有的基本上保留了原有特征。

2、苗族银饰的民族化过程同时又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毋庸置疑,人类的需要是艺术创作的第一源泉,群体的审美观念是艺术创造的规范。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苗族银饰

愉快的大碗
俊秀的小蝴蝶
2025-04-20 22:43:55

银帽又名凤冠,是苗族女性最奢华、最耀眼的首饰。它的正面通常是丰满的,头上绑得很紧,两端都有一条长长的绿带。皇冠的设计内容丰富,正面有一个大银花,下面插花12匹小马,每匹小马的蹄子上挂着3个小角,共12个,所以一个小角有150个,挂在花周围的有银凤凰、银蝶、鸟、花等,像鸟儿在花丛中飞翔,象征着富贵、和平与幸福。

凤冠的制作工艺精致,制作过程非常精细。一般需要经过几十次加工和焊接,银花、银鸟、银蝴蝶、银铃铛等装饰物应焊接在小凤凰冠架上,至少几十件,最多几百件,重量约1580克。就像佩戴银器意味着人口可以发展,人口数量可以繁荣。银饰是苗族传统装饰的精华,是苗族文化的象征。它体现了苗族的灵魂,反映了苗族的历史声音。

人们死后,会用银饰埋葬,这样死者就可以顺利回到祖先的出生地,与祖先团聚。苗族银饰上的崇拜和巫术反映十分丰富,直接影响了苗族银饰的造型,产生了鼓钉银额带、鼓钉银手镯、鼓钉银梳等银饰。苗族人相信一切锋利的东西都能驱邪,尖角的鼓钉象征着闪电和光明。或者银角头饰,形状像牛角,但像龙角。在苗族民俗中,龙主要是作为保护神出现的,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有龙保护着他们的村庄。

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分享就到这里了,喜欢我,就请关注我吧。如果大家有什么想法,可以在下面的评论中告诉我们。

无私的鞋垫
故意的画板
2025-04-20 22:43:55

在我们国家,除了汉族之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他们极具特色的民族风情和风貌,给我们国家增添了许多色彩和魅力。其中数苗族的配饰最引人注目,他们喜欢用纯银打造各种各样的头饰,钗环项圈等等,几乎每个苗族少女和妇女都是满身看起来沉甸甸的银制品,除了一定装饰作用外,还有很多实用价值。

一、苗族巫术里银器可以辟邪

我相信大家对于苗族的巫蛊之术一定并不陌生,说起下蛊这个名词大家就会想到苗疆的这种很邪门的巫术。当然,因为他们善于制毒用巫术,所以他们也害怕遭到反噬或者是邪祟的的侵扰,而掷地有声、厚重的银器就是天生驱除邪祟的物品。而之所以女孩子带的比较多,那也是因为女人天生属阴的缘故,因为女阴的体质本身就比较招邪。

二、动乱年代好搬家

苗族在云南那一带历史上不但有南蛮的骚扰,也有北边游牧民族的袭击,所以总体来说不是非常太平。所以苗族妇女省得把家里所有的家当都会用来打造银器带在身上,这样的话,即使从混乱之中也能很快的抽身搬家,毕竟所有值钱的东西都在这些银器里面了。在这里面也暗示着女子在苗族人中地位还是比较高的。

三、可以及时反映身体情况

这和古装剧所用的银针试毒原理是一样的,银器本身对于一些有毒的元素反应是最活跃的。所以把银制品戴在头上,耳朵旁,颈子上,手上,甚至是腰边都可以反映出人体五脏的一些健康情况。这样的话也能及时的知道自己的身体情况,也是一种养生之道。不过,这么多银器带在身上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需要一段时间的慢慢适应,这或许是为什么苗族女子身体健壮歌声嘹亮的原因吧,因为从小负重前行也使得身体得到了锻炼。

谦让的飞机
拼搏的冬天
2025-04-20 22:43:55

1、苗族:苗族银饰可分头饰、颈饰、胸饰、手饰、盛装饰和童帽饰等,从头到脚,无处不饰。除头饰、胸颈饰、手饰、衣饰、背饰、腰坠饰外,个别地方还有脚饰。

2、侗族:侗族妇女在盛大节日或庆典活动中,喜欢佩戴各种银饰。在发髻上,插着各种银簪、银钗,簪上缀有彩色花卉,颈项穿戴护胸银板,板上套戴四五个由小到大银项钏,还有吊胸兜和围裙的银链。

3、彝族:彝族妇女包绣花头帕,喜戴耳坠、手镯、戒指、领排花等金银饰物。

4、白族:白族服饰会在右衽结钮处挂“三须”、“五须”银饰。

5、畲族:畲族的特色服装凤凰装全身佩有银饰,银饰碰撞叮当作响,象征着凤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民族服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侗族银饰

寒冷的柚子
会撒娇的航空
2025-04-20 22:43:55
苗银也叫云南银,非纯银,是苗族特有一种银金属。其含量成份有银。白铜等,含银量约在40%,所以一般价格比较低。1、苗银本身是指纯银,长久以来苗族地区的重要首饰品和婚嫁用品. 2、但现在说的苗银都并非纯银,其它主要成分是铜,含银量不高.其主要特点是苗族地区手工打制作,图案精美,富有寓意 3、苗银产品经戴过后,长期放置不戴,手镯表面金属会产生氧化反应,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变色,不过下次在戴的时候只须用软布或纸巾擦拭就可以光亮如新了。 4、苗族人民认为蝴蝶是他们祖先妈妈,蝴蝶妈妈生了九个蛋,其中就有花蛋、树蛋和人蛋。所以凡是和蝴蝶有关的花草树木皆被认为是生命的象征,被广泛的应用在苗族的衣物及装饰物上。 苗银制品有首饰,指环,发簪,头饰,餐具等很多种。在湖南西部和贵州等苗族聚集的地方常有出售,价格一般论件卖. 辨别银饰的小窍门儿: 1、辨色法:用眼观察,看上去有“银白色”而不是“银色”。 有光泽、做工细, 色泽差、色泽差无光泽的多为假的银首饰。 2、折弯法:用手轻折银首饰,易弯不易断的成色;僵硬、勉强折动的成色较低;经折弯或用锤子敲几下就会裂开的为包银首饰;经不起轻折,且易断的为假货。 3、抛掷法:将银首饰从上向下抛在台板上,弹跳不高、声音平稳的为成色高的银首饰;抛在台板上跳的较高、声音尖亮的,为假的或成色低的银首饰。苗银的制作与设计 苗族银饰的加工,全是以家庭作坊内的手工操作完成。根据需要,银匠先把熔炼过的白银制成薄片、银条或银丝,利用压、寥、刻、搂等工艺,制出精美纹样,然后 再焊接或编织成型。苗族银饰工艺流程很复杂,一件银饰多的要经过一二十道工序才能完成。而且,银饰造型本身对银匠的手工技术要求极严,非个中高手很难完成。 除了在锤砧劳作上是行家里手,在造型设计上苗族银匠也堪称高手。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苗族银匠善于从妇女的刺绣及蜡染纹样中汲取创作灵感。另一方面,作为支 系成员,也为了在同行中获得竞争优势,苗族银匠根据本系的传统习惯、审美情趣,对细节或局部的刻画注重推陈出新。工艺上的精益求精,使苗族银饰日臻完美。 当然,这一切都必须以不触动银饰的整体造型为前提。苗族银饰在造型上有其稳定性,一经祖先确定形制,即不可改动,往往形成一个支系的重要标志。苗族女性饰 银,爱其洁白,珍其无瑕。因此,苗族银匠除了加工银饰,还要负责给银饰除污去垢,俗称"洗银"。他们给银饰涂上硼砂水,用木炭火烧去附着在银饰上的氧化层,然后放迸紫铜锅里的明矾水中烧煮,经清水洗净,再用铜刷清理,银饰即光亮如新。 历史上的银饰加工原料主要为银元、银锭。也就是说,苗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周而复始,经年累月,积攒下的银质货币,几乎全都投入了熔炉。正因为如此,各地银饰的银质纯度以当地流行的银币为准。譬如民国时期黔东南境内是以雷山为界,其北边银料来自大洋,纯度较高,南边来自贰毫,银饰成色较差。20世纪50年代后,党和政府充分尊重苗族群众的风俗习惯,每年低价拨给苗族专用银。

听话的小海豚
陶醉的小鸭子
2025-04-20 22:43:55
苗银本身是指纯银,长久以来苗族地区的重要首饰品和婚嫁用品。但实际上苗银都并非纯银,其它主要成分是铜,含银量不高。一般银含量在20%—60%。其主要特点是苗族地区手工制作,图案精美,富有寓意。

另外,目前市面上所见到的苗银饰品几乎都没有银的成分,一般分为三类:

1、以黄铜(铜锌合金)为主的“苗银”:

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境内,如云南大理市鹤庆县新华村的银饰品。鹤庆的银饰品成分以黄铜为主,部分纯银饰品则是通过其它渠道进入到当地市场。

2、以白铜(铜镍合金)为主的“苗银”:

主要分布在贵州省黔东南地区,如贵州省凯里市千户苗寨附近的银匠村。银匠村的苗银饰品成分以白铜为主,通过电镀、加蜡、上色的工艺处理,形成颇具特色的贵州苗银饰品。

3、以红铜(即纯铜)为主的“苗银”:

又名紫铜,具有很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塑性极好,易于热压和冷压力加工。红铜的硬度虽较差,但直接经过捶打就能制成各种工具和装饰品。

繁荣的板凳
结实的热狗
2025-04-20 22:43:55

苗银好,但不代表景区里的“苗银”好。景区卖的商品化“苗银”都不是纯银,主要成分是铜,含银量不高。主要特点是苗族地区手工制作,图案精美,富有寓意。在景区买银饰,那就是买个纪念,不要抱着买真正的好银子这样的想法。

什么是苗银?

苗银是长久以来苗族地区的重要首饰品和婚嫁用品。其主要特点是苗族地区手工打制作,图案精美,富有寓意。苗银产品经戴过后,长期放置不戴,手镯表面金属会产生氧化反应,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变色,不过下次在戴的时候只须用软布或纸巾擦拭就可以光亮如新了。

苗银制品有首饰,指环,发簪,头饰,餐具等很多种。在湖南西部和贵州等苗族聚集的地方常有出售,价格一般论件卖。

苗族最早的银饰艺术萌芽于巫术图腾活动之中。苗家笃信银器能驱邪逐崇、防阴气戕害。古时苗民戴上银脖圈,据说能战胜作恶的“老变婆”,确保合家平安。

闻名遐迩的黔东南苗族大银角,其造型源自祖先蚩尤“头有角”的形象,旨在祭祀祖先、获得其保佑。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对银饰爱惜备至,奉若神明。

他们创造了各式各样图案、款式的银饰造型,既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民间气息,又表现出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同时也显示了一个大民族的辉煌与气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苗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