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体不锈钢如何消磁
钢铁在进行磁粉探伤过后,需要对零件实施退磁处理。具体办法是:用交流充磁档产生交变磁场作用于工件,在交变磁场反复作用过程中逐渐降低磁场强度,最终将材料内部磁场引导至接近零而达到目的。这件事可以在交流探伤机上做到。
304不锈钢管加工后带磁性,消磁方法如下:
进行固溶退火和光亮退火即可。
固溶退火 亦即碳化物固溶退火, 一种将成品件加热至1850 deg F(摄氏1010度)以上而脱除碳化物沉淀(即从不锈钢固体溶液中逃逸的碳)的工艺, 此后将其迅速降温,通常是用水淬火, 所含碳化物返回不锈钢固体溶液中.
光亮退火俗称光辉退火主要是在密闭空间加热退火後让温度在密闭空间缓慢降温至少500度以下再自然冷却便会有光辉度以至不造成脱碳情形产生。
不锈钢退磁的方法包括:矿业退磁、工业退磁。矿业退磁包括磁法磁清、热法磁清洗、化学磁清洗。工业退磁包括静态退磁、动态退磁、热致退磁。
退磁是磁体恢复到磁中性状态的过程,也可称为磁中性化。
在工业处理中,退磁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把材料加热到它的居里点以上,使自发磁化消失,然后在无磁场作用下冷却,形成的磁畴的磁矩方向是均匀分布的,这是最彻底的磁中性化方法。
另一种是把材料放在可使之饱和的交变磁场中,然后逐渐减弱磁场强度,直到等于零,用这种方法进行一次时,材料中的剩磁可能不完全退净,可以重复多次,以便达到磁中性化。
扩展资料:
退磁的注意事项:
(1)退磁的磁场强度,应大于(至少要等于)磁化时用的最大磁场强度。
(2)对周向磁化过的工件退磁时,应将工件纵向磁化后再纵向退磁,以便能检出退磁后存在的剩磁大小。
(3)交流电磁化用交流电退磁,直流电磁化用直流电退磁。直流退磁后若再用交流电退磁一次,可获得最佳效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退磁
铁素体不锈钢固溶处理时,
温度在900
℃以下组织无明显变
化,
其硬度随着温度的上升变化缓慢
900
℃左右发生再结晶,
硬度显著降低
在475
℃热处理后析出物增多,
硬度增加,
耐腐蚀性能严重下降,
即有明显475
℃脆性现象。
不锈钢制品本身不带磁性,但是生产的模具会带有磁性,多多少少被粘了一丢丢。所以有时候磁铁会轻微的吸住不锈钢,但是这个不是判断201不锈钢的标准。
退磁的物理方法有热退磁和电磁退磁两种。
1、热退磁:把要退磁的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自然冷却或淬火就达到退磁效果了。
2、电磁退磁:用一个较大的电磁线圈加交流电,使其产生一个大的交变电磁场,把不锈钢工件放入这个交变电磁场中,然后把线圈中的交流电逐渐减小到零就可以退磁了。
需要解释的是:所谓不锈钢带磁性是指使原来不具有磁性的不锈钢获得磁性,在这个过程中,物体内有无数的分子电流取向杂乱,宏观物体表现不出磁性.在外磁场作用下,这些分子电流的取向改变并趋于一致,从而宏观物体表现出磁性,即物体被磁化了.
化学反应只会改变分子,不会改变内部电流,所以化学反应不会退磁。
材料在外磁场作用下能被磁化现象称为顺磁性(即能上磁)
材料在外磁场作用下不能被磁化现象称为抗磁性(即不能上磁)
不同的不锈钢因其晶体结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磁化特性.
奥氏体型不锈钢不能上磁,烧过后还是不能上磁
铁素体型及马氏体型不锈钢能上磁,
上了磁的不锈钢烧过临界温度(这个临界温度叫居里温度)后磁性消失,冷却后还能上磁!
一般不锈钢消磁是通过高温固溶处理可恢复稳定奥氏体组织也就是将马氏体或铁素体转变为奥氏体,从而消去磁化材料的磁性。
磁卡最忌讳的就是和手机等电子产品放在一起,这样特别容易消磁,所以磁卡要远离手机,单独放好。
奥氏体是无磁或弱磁性,而马氏体或铁素体是带磁性的,由于冶炼时成分偏析或热处理不当,会造成奥氏体304不锈钢中少量马氏体或铁素体组织。这样,304不锈钢中就会带有微弱的磁性。
另外,304不锈钢经过冷加工,组织结构也会向马氏体转化,冷加工变形度越大,马氏体转化越多,钢的磁性也越大。如同一批号的钢带,生产Φ76管,无明显磁感,生产Φ9.5管。因泠弯变形较大磁感就明显一些,生产方矩形管因变形量比圆管大,特别是折角部分,变形更激烈磁性更明显。
要想完全消除上述原因造成的304钢的磁性,可通过高温固溶处理开恢复稳定奥氏体组织,从而消去磁性。
特别要提出的是,因上面原因造成的304不锈钢的磁性,与其他材质的不锈钢,如430、碳钢的磁性完全不是同一级别的,也就是说304钢的磁性始终显示的是弱磁性。
...那要看需要消磁的物品是什么东西?
1):...手表:(准备一个普通家用的稳压电源)将表带下掉一边,然后将稳压电源插到电源插座上,将稳压电源低压端的任何一极接到手表的表带上,再用稳压电源低压端的另一极去分几次接触手表的表把(下表带的那个位置)几次既可。
2):...不锈钢板材,卷板(需要展开)管材:除了局部,和小面积用高温退磁以外。还可用开机的直流焊机对其退磁:(把电流调到小档)将焊机的二次端的一把焊钳夹在材料的一端,(不用管正负极)再用焊机二次端的另一把焊钳夹住材料对角的另一端,但时间不能太长,否则易烧毁焊机。(可分几次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