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口扳手规格型号
常用的开口扳手规格:7、8、10、14、17、19、22、24、27、30、32、36、41、46、55、65。
开口扳手一般指呆扳手。呆扳手的一端或两端带有固定尺寸的开口,其开口尺寸与螺钉头、螺母的尺寸相适应,并根据标准尺寸制作而成。
呆扳手又称开口扳手(或称死扳手),主要分为双头呆扳手和单头呆扳手。它的作用广泛,主要作用于机械检修、设备装置、家用装修、汽车修理等范畴。
双头呆扳手是一种通用工具,是装配机床或备件及交通运输、农用机械维修必需的手工具。
开口扳手的结构特点
开口扳手的两端是U形钳口,可以盖住螺栓或螺母的六角的两个相对面。
开口扳手主要适用于不能使用套筒扳手和梅花扳手的地方。因为有些螺栓或螺母必须从侧面插入,所以开口扳手可以,梅花扳手不行。
开口扳手的钳口与手柄有一定的角度,通过翻转开口扳手可以增加适用空间。
开口扳手的选择和应用
在选择开口扳手时,要根据螺栓头的大小确定合适的型号,并确保钳口直径与螺栓头直径一致,配合无间隙方可操作。
使用时,先用开口扳手盖住螺栓或螺母的六角的两个相对面,确保扳手和螺栓完全配合后再用力。施力时,一只手推动开口扳手与螺栓的连接处,待扳手与螺栓完全吻合后,另一只手的拇指压在扳手头上,其余四指握住扳手手柄将扳手拉到一边。当螺栓和螺母转到极限位置时,取出扳手,重复上述过程。
拧紧燃油管路和空调管路的调整螺栓时,为防止零件相对转动,应使用两把开口扳手进行紧固。一个扳手在一端固定螺栓,另一个扳手在另一端紧固或拆卸螺栓。
使用开口扳手的注意事项
转动时,禁止在开口扳手上加套管或捶击,以免损坏扳手或损坏螺栓螺母。
禁止使用开口扳手拆卸高扭矩螺栓,开口扳手的位置不能太高或只夹紧螺母头的一小部分,否则会在紧固或拆卸时造成打滑,从而损坏螺栓、螺母或扳手,甚至造成人身伤害。
长期误用开口扳手会导致钳口张开、变圆或裂开。禁止继续使用此类扳手,否则会损坏螺栓和螺母的边角。
不要将开口扳手用作撬棍,这会损坏工具。
7、8、10、14、17、19、22、24、27、30、32、36、41、46、55、65对应螺纹规格为M4、M5、M6、M8、M10、M12、M14、M16、M18、M20、M22、M24、M27、M30、M36、M42。
7--M4、8--M5、10--M6、14--M8、17--M10、19--M12、22--M14、24--M16、27--M18、30--M20、32--M22、36--M24、41--M27、46--M30、55--M36、65--M42。
全套内六角扳手中最小规格为3‚其对应关系为S3=M4、S4=M5、S5=M6、S6=M8、S8=M10、S10=M12、S12=M14-M16、S14=M18-M20、S17=M22-M24、S19=M27-M30、S24=M36、S27=M42。
攻丝前螺纹底孔直径的计算方法对于脆性材料按照基本尺寸-1.0826螺距,对于塑性材料按照螺纹基本尺寸-螺距+0.1。
脆性材料在攻丝时为纯切削状态,底孔尺寸为螺纹牙底圆直径,塑性材料在攻丝时由于材料受力后产生塑性变形,材料会向螺纹小径移动,因此底孔应该适当加大。
对于M6以下的螺纹孔‚不分材料性质‚统一按基本尺寸-螺距。
扳手按照用途‚款式等分类
呆扳手:一端或两端制有固定尺寸的开口‚用以拧转一定尺寸的螺母或螺栓。
梅花扳手:两端具有带六角孔或十二角孔的工作端‚适用於工作空间狭小‚不能使用普通扳手的场合。
两用扳手:一端与单头呆扳手相同‚另一端与梅花扳手相同‚两端拧转相同规格的螺栓或螺母。
活扳手:开口宽度可在一定尺寸范围内进行调节‚能拧转不同规格的螺栓或螺母。
钩形扳手:又称月牙形扳手‚用於拧转厚度受限制的扁螺母等。
套筒扳手:它是由多个带六角孔或十二角孔的套筒并配有手柄、接杆等多种附件组成‚特别适用於拧转地位十分狭小或凹陷很深处的螺栓或螺母。
内六角扳手:成L形的六角棒状扳手‚专用於拧转内六角螺钉。
扭力扳手:它在拧转螺栓或螺母时‚能显示出所施加的扭矩或者当施加的扭矩到达规定值后‚会发出光或声响信号。扭力扳手适用於对扭矩大小有明确地规定的装配工作。
使用积分:
所选扳手的开口尺寸必须与螺栓或螺母的尺寸一致。扳手开口过大,容易滑落,损坏螺母的六角。在进口车的保养中,要注意公制和英制扳手的选择。
为了防止扳手损坏和滑动,拉力应施加在开口较厚的一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