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链条机和顶杆机的气门调整有什么不同?
摩托车链条机和顶杆机调气门并没有本质不同,它们的调整方法大同小异,基本原理是一样的。调气门应该在冷车时进行,卸下气门盖或缸盖,拆下发动机磁电机盖上的检视孔,转动磁电机转子把磁电机转子T点刻线与发动机箱体标志对正,使活塞处于压缩上止点,如果这时轻轻晃动磁电机时气门摇臂会动,就要把磁电机再转一圈并重新对好正时再调气门。调气门时都是先松开气门摇臂调整螺丝的锁紧螺母,然后转动调整螺丝,把间隙调到规定值,再拧紧锁紧螺母,装好各件起动。
钱江畅跑的发动机有顶杆机和链条机两种,调气门的方式也不一样,但大致原理相同。首先拆下缸盖或气门盖,卸下磁电机盖上的两个螺塞,用套筒扳手逆时针转动磁电机,把磁电机转子上的T点刻线与磁电机盖上面的检查孔对正,并且气门摇臂处于松弛状态时,就可以调整气门了。先松开气门调整螺丝的锁紧螺母,然后转动调整螺丝,把气门间隙调整到规定值,再拧紧锁紧螺母,并把磁电机再转几圈并重新对好正时,检查无误后再起动发动机。调整摩托车的气门间隙需要一定的维修经验及必备的工具,建议去售后或修理摩托车的地方调整,非专业人员自己恐怕调不好,弄不好还会损坏发动机。
2.气门松(间隙稍大)只会使噪音略大,不会有其他不良影响。
3.顶杆机由于发动机设计和结构原因,震动都比链条机大一些,以中速行驶(50迈左右)时,发动机的震动与整车震动频率重迭,就会产生所谓的共震,这时的震动会明显变大,而低于或高于这个速度震动都会小一些,只要检查发动机的固定螺栓没有松动就没事,也没办法减轻,这是顶杆机的通病,不过即使是链条机,在中速也是会有共震的,只不过要比顶杆式发动机低一些。
调整气门间隙需要拆下缸盖和磁电机上的检视孔,先对正配气正时,然后调整气门隙至正常,一般不能小于0.05毫米。顶杆机的配气机构总是会有一些异响(相对于链条机),特别是热车后会更明显,只要气门间隙不大并且没有磨损就没事,气门间隙也不能调的太小,否则不但起动困难怠速不稳易熄火,还会增加气门摇臂和凸轮轴的磨损。
二、气门间隙必要性:
发动机工作时,气门将因温度升高而膨胀,如果气门及其传动件之间,在冷态时无间隙或间隙过小,则在热态时,气门及其传动件的受热膨胀势必引起气门关闭不严,造成发动机在压缩和作功行程中漏气,而使功率下降,严重时甚至不易起动。为了消除这种现象,通常在发动机冷态装配时,留有气门间隙,以补偿气门受热后的膨胀量。有的发动机采用液力挺柱,挺柱的长度能自动变化,随时补偿气门的热膨胀量,故不需要预留气门间隙。
三、气门间隙过大和过小的危害
气门间隙的大小由发动机制造厂根据试验确定。一般在冷态时,进气门的间隙为0.25mm~0.35mm,排气门的间隙为0.30mm~0.35mm。
1、过小:如果气门间隙过小,发动机在热态下可能因气门关闭不严而发生漏气,导致功率下降,甚至气门烧坏。
2、过大:如果气门间隙过大,则使传动零件之间以及气门和气门座之间产生撞击响声,并加速磨损。同时,也会使气门开启的持续时间减少,气缸的充气以及排气情况变坏。
四、气门间隙调整方法
1、在气门工作面上用软铅笔沿径向每隔4mm划一条线,将相配的气门与座接触,并转动气门1/8~1/4转后取出,如铅笔线痕迹已全部中断,且接触在居中偏下,则表示密封良好;如果有的线未断,或接触位置不对,则说明密封不严或密封不合要求,需重新研磨或修复。
2、将气门在相配的座上轻拍数下后,察看气门及座的工作面,应有明亮完整的光环,且气门上的光环位置应在工作锥面的居中偏下,则认为已达到密封要求。
3、用带有气压表的气门密封性试验器进行检查,气门组零件处于装备状态,将试器的空气筒紧紧压在气门头部位置,使容筒端面与汽缸盖(或汽缸体)结合面保持良好密封,然后捏橡皮球,向空气容筒内充气,使具有0.6~0.7MPa的气压。如果在半分钟内气压表的读数不下降,则表示气门与座的结合密封是良好的。
检查和调整气门间隙的原则
应在气门处于完全关闭、且气门挺柱落在最低位置时进行,顶置式气门应测量气门杆端面与摇臂之间的间隙,侧置式气门则测量气门杆端面与挺柱之间的间隙,其检查调整方法 有两种。
五、检查调整方法
(一)逐缸调整法。
首先找到一缸压缩终点,调整该缸进排气门间隙,然后摇转曲轴,按点火顺序逐缸进行。
(二)两次调整法。
以六缸发动机 按1、5、3、6、2、4点火顺序工作为例说明如下:
①先将一缸活塞置于压缩终点,则该缸的进排气门必然可调整。
②按“二进三排”的原则。即此时二缸的进气门和三缸的排气门必然处于完全关闭状态,它们也是可以进行检查、调整的。
③连杆轴径在同一平面上两个气缸,一次只能调整一对气门,所以此时五缸的排气门和四缸的进气门也必然可以检查调整
④当六缸活塞位于压缩终点,则其余未检查和调整的气门,必然处于完全关闭状态。
由此,摇转曲轴两次,即可将发动机 的所有气门都进行检查调整。
(三)其他方法
(1)划线法.
在研磨过的气门工作面上,每隔8mm左右用软铅笔画一条线,然后将相配的气门放在气门座上旋转1/4圈,如所划的线条均被切断,则表示密封性良好,如有的线条未被切断,说明密封不良,需重新研磨。
(2)加压法,
从进、排气管口各注入50ml煤油,然后施加20~30kPa的气压,看是否有煤油经气门渗出,若渗油应拆下再次研磨。
(3)涂色法,
在气门工作面上涂上一层贡蓝薄膜,在气门自然压下气门座时,相对气门座旋转气门,此时,若气门密封面360。都出现贡蓝,则气门是同心的,反之则应更换气门。
气门间隙过大,就会使气门迟开早闭。以致开启的时间太短,在进气过程中无法充分吸入可燃混合气。使发动机 正常功率发挥不出来。在排气过程中,也不能充分排出废气,易使发动机 过热。另外,发动机 在工作时还会产生气门敲击声,影响机件的使用寿命。
气门间隙过小,使气门提前开启和延迟关闭,使该气缸无法正常工作。随着发动机 温度的升高,气门与气门座将会发生密封不严而漏气。同时还可能使气门积炭,甚至烧坏气门等。
(四)检查调整方法
气门间隙调整的一般方法 是:
①预热发动机 使冷却液水温达到80℃-90℃。
②打开离合器壳体上正时 标志检查孔和缸盖罩。
③确认缸盖螺栓处于拧紧到规定扭矩状态。
④转动曲轴,使飞轮上“0”刻线与离合器壳上标记线对齐,确认第一缸进排气门摇臂的弧面与凸轮轴凸轮基圆接触,即一缸活塞处于压缩上死点(如果摇臂与凸轮接触,则应旋转曲轴360°)此时气门处于关闭位置。
⑤松开调整螺钉1的锁紧螺母2,用螺丝刀转动调整螺钉使螺钉下端面与气门杆3上端面之间A为规定的间隙值(用厚薄规的厚度确定)。保持螺丝刀不动,拧紧锁紧螺母至规定扭矩,然后可用厚薄规插入间隙A进行复查,如此可以调完第一缸进、排气门间隙。
⑥然后顺时针转曲轴(从发动机 前端看),对于4缸机每转动180°,即可按点火顺序1-3-4-2的次序调整下一发火缸的气门间隙。对于3缸机则每转240°,即可按点火顺序1-2-3次序调整(曲轴旋转的角度可用飞轮齿圈的齿数进行换算)。
1、气门间隙的逐缸调整法,转动曲轴,找到该缸的压缩上止点。先检查气门间隙是否适合,若不合适则旋松该缸的进、排气门调整螺钉锁紧螺母,再旋松调整螺钉;
2、用符合气门间隙值的塞尺片,插入气门杆尾部与气门摇臂头部之间,边旋入调整螺钉,边抽动塞尺片,调至拉动尺片感觉稍有阻力时为止。用同样的方法逐缸调整其他进、排气门间隙到标准值;
3、气门间隙的二次调整法:转动发动机曲轴至第一缸上止点位置,并确定是第一缸还是最后一缸压缩上止点。若为第一缸压缩上止点,按点火顺序从前向后进行调整,四缸发动机的调整顺序是“双排不进”。再转动发动机曲轴一圈,将剩余的气门调整完毕。
气门拆装方法:拆装气门时,必须先使用专用气门折半钳压缩气门弹簧,然后拆下或装上气门锁片或锁销,并慢慢放松气门弹簧即可。拆下的气门,必须做好标记并按顺序摆放,以免破坏气门与气门座及气门导管的配合,气门锁片或锁销很小,应注意不要丢失。
气门的作用是专门负责向发动机内输入空气并排出燃烧后的废气。从发动机结构上,分为进气门(intake valve)和排气门(exhaust valve)。进气门的作用是将空气吸入发动机内,与燃料混合燃烧排气门的作用是将燃烧后的废气排出并散热。
调节气门,先将调节气门的固定螺丝拧百松,转动曲轴的磁电机,使凸轮轴上度升顶住排气门,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1、先将调节气门的固定问螺丝拧松。如图所示
2、转动曲轴的磁电机,使凸轮轴上升顶住排气门。如图所示
3、捏住气门螺杆向上提版拉。如图所示
4、气门螺杆向上提拉和的位置,向下拧几圈调节固定螺丝。如图所示
5、使用尖嘴钳子向上拧螺杆。如图所示
6、用尖嘴钳子捏住螺杆,用活嘴扳手拧紧调节螺丝就操作完毕了。如图所示
扩展资料:
1、新车的气门需要座合,一般要过了磨合期才会稳定,磨合期内调整过后,间隙还有可能发生变化,那样就还百要再调一次,所以过了磨合期再调可以少费一次事。
2、气门松(间隙稍大)只会使噪度音略大,不会有其他不良影响。
3、顶杆机由于发动机设计和结构原因,震动都比链条机大一些,以中速行驶(50迈左右)时,发动机的震动与整车震动频率重迭,就会产生所谓的共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