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砖r角是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利用瓷砖,将原本90度的直角,装修成圆弧形的角,避免发生磕碰。市面上有专门的圆角瓷砖销售,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购买适合的圆角瓷砖进行铺贴。
铺贴瓷砖之前,需要先检查瓷砖的型号、尺寸以及颜色,是否与设计相同,同时还需要检查瓷砖的质量,避免铺贴后出现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在定瓷砖的时候,要比实际用量多定一些,避免后期购买,因为不同批次出现色差。
铺贴瓷砖要点
1、注意瓷砖粘结剂
铺贴瓷砖的时候,需要严格按照比例调配砂浆,确保粘结剂的粘性,避免出现空鼓的情况,或者也可以直接购买瓷砖粘结剂,使用方便,而且不会空鼓,另外,还要提前将瓷砖放到水里浸泡,直到没有气泡产生,才能开始铺贴。
2、注意预留缝隙
在铺贴瓷砖的时候,需要根据瓷砖类型,预留好缝隙,如果不需要美缝,缝隙可以小一些,但不能完全贴合,否则后期瓷砖热胀冷缩,会出现起翘或空鼓的情况,若需要进行美缝,则需要预留2-5mm的缝隙,方便施工。
3、注意铺贴效果
如果铺贴的是有图案的瓷砖,那么在铺贴之前,需要先将瓷砖摆在指定的位置,这样铺贴的时候,随手就能拿取,还不会出错。另外,在铺贴的过程中,要一边将溢出的水泥擦拭干净,避免固化后不好清理。
RVV和VVR虽然只是字母相互颠倒,但两者有实质上的区别;RVV是护套软电线,而VVR属于软电缆,其结构与电力电缆VV是一致的。下面就由金豪泰电线电缆小编给大家详细介绍下。
VVR是铜芯聚氯乙烯绝缘及护套软结构电力电缆电缆,电压等级0.6/1KV.
使用国标的第5种导体,每根铜丝的直径在0.2-0.3mm左右,根数比较多,故比较柔软,适用于经常移动的电源线,如电脑的电源线等。
RVV和VVR有什么区别
1、叫法不一样。
RVV一般叫做软电线,全称聚氯乙烯护套软电线。而VVR则叫做软电缆,全称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结构软电缆。字母R代表软线 当然R放V后面时候就是VR表示聚氯乙烯软护套。
2、电压等级是不一样的。
RVV额定电压300/500V软电线,VVR则一般电压等级在0.6/1kV。
3、使用场合不一样。
VVR适用于经常移动的电源线,如电脑的电源线等。
4、执行标准不一样。
RVV执行国标GB/T 5023-2008标准生产制造的。VVR制造标准参考GB/T 12706-2008。
5、结构不一样。
VVR与VV电缆的结构一样。
6、电缆芯数不一样。
RVV导体截面0.5-2.5之间,电缆芯数2-5芯。VVR导体截面从1.5-630mm2电缆芯数1-5芯。
相似型号:
AVVR:聚氯乙烯护套安装用软电缆
KVVP:聚氯乙烯护套聚氯乙烯护套屏蔽控制电缆
RVVP:聚氯乙烯绝缘屏蔽聚氯乙烯护套软电缆 电压300/300V 2-24芯
1、T/R表示涤纶和粘胶混纺面料、R/C粘胶和棉混纺面料、T/ V涤纶和维纶混纺面料、R粘胶面料。
2、一般在面料规格表达是会表明各自的成分比,如T/C 65/35 表示织物用纱为涤纶65%棉35%的混纺比。
3、各自的符号表示为:T---terylene(涤纶纱)、R---rayon(人造纤维、粘胶纤维)、C---cotton(棉)、V---vinylon(维纶纱)
扩展资料:
服装面料的特性:
1、棉布:是各类棉纺织品的总称。棉布分全棉,人棉等品种。它多用来制作时装、休闲装、内衣和衬衫。
2、麻布:是以大麻、亚麻、苎麻、黄麻、剑麻、蕉麻等各种麻类植物纤维制成的一种布料。一般被用来制作休闲装、工作装,多以其制作普通的夏装。
3、丝绸:是以蚕丝为原料纺织而成的各种丝织物的统称。尤其适合用来制作女士服装。
4、呢绒:又叫毛料,它是对用各类羊毛、羊绒织成的织物的泛称。它通常适用以制作礼服、西装、大衣等正规、高档的服装。
5、皮革:是经过鞣制而成的动物毛皮面料。它多用以制作时装、冬装。又
6、化纤:是化学纤维的简称。它是利用高分子化合物为原料制作而成的纤维的纺织品。它虽可用以制作各类服装,但总体档次不高,难登大雅之堂。
7、混纺:是将天然纤维与化学纤维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纺织而成的织物,可用来制作各种服装。
8、莫代尔:莫代尔 (Modal) 是一种高湿模量粘胶纤维的纤维素再生纤维。该产品原料全部为天然材料,对人体无害,并能够自然分解,对环境无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面料
瓷片电容的识别方法与电阻的识别方法基本相同,分直标法、色标法和数标法3种。
电容的基本单位用法拉(F)表示,其它单位还有:毫法(mF)、微法 (μF)/mju:/、纳法(nF)、皮法(pF)。其中:1法拉=1000毫法(mF),1毫法=1000微法(μF),1微法=1000纳法 (nF),1纳法=1000皮法(pF)
1、容量大的电容其容量值在电容上直接标明,如10 μF/16V;
2、容量小的电容其容量值在电容上用字母表示或数字表示;
字母表示法:
1m=1000μF
1P=1pF(如470P=470pF)
1P2=1.2PF
1n=1000PF;
数字表示法:三位数字的表示法也称电容量的数码表示法。三位数字的前两位数字为标称容量的有效数字,第三位数字表示有效数字后面零的个数,它们的单位都是pF。
如:
102表示标称容量为10×10²pF=1000pF;
104表示标称容量为10×(10^4)pF=100000pF;
470表示标称容量为47pF;
223表示标称容量为(22×(10^3))pF(即22000pF)。
在这种表示法中有一个特殊情况,就是当第三位数字用"9"表示时,是用有效数字乘上10的-1次方来表示容量大小。
如:229表示标称容量为22x10^(-1)pF=2.2pF。
电容(电容器),(Capacitor)电路缩写为C,电容单位法拉,用字母“F”表示.电容是用来储存电荷的容器,简称电容器.电容器是一种储能元件,在电路中用于调谐、滤波、耦合、旁路、能量转换和延时.
电容器是由两片相距很近的金属中间用某介质(固、液、气体)隔离而构成的.金属板也叫电容极板.按其结构可分为固定电容器、半可变电容器、可变电容器三种.
1. 常用电容的结构和特点
常用的电容器按其介质材料可分为电解电容器、云母电容器、瓷介电容器、玻璃釉电容等.
其在电路中的符号表示:
作用是:1、存储电荷 2、隔直通交 3、滤波 4、耦合 5、旁路 等等.
存储电荷:平时我们照相机的闪光灯,就是*电容器储积电荷然后在一瞬间释放出来
滤波:电容器对电波或电磁波、信号等起过滤作用
电容的种类有很多,可以从原理上分为:无极性可变电容、无极性固定电容、有极性电容等,从材料上可以分为:CBB电容(聚乙烯)、聚丙稀电容、涤纶电容、瓷片电容、云母电容、独石电容、电解电容、钽电容等.使用电容还有一个指标,那就用多大的容量,这就涉及到额定值读数了.电解电容很容易读数,直接在上面看厂商标出容量和负极性,工作环境,最高工作电压值.瓷片电容就比较难一点.小于100P会标出多少P.当标值为474时.首先知道第一、二位是有效数值,如上例中的47,第三位代表10的指数(简单地说就是在前面两位数后面补几个0) ,如上例中的4.那么474表示47×10000=470000PF.
电容的单位法拉(F),法拉这个单位很大很大.我们很少用到,常用的是微法(UF)、皮法(pF).它们之间的转换为:1F=1000000 uF 1uF= 1000000 pF.上面所提到的474就等于0.47uF.
二、电容器检测的一般方法
1.固定电容器的检测.
A检测10pF以下的小电容 .因10pF以下的固定电容器容量太小,用万用表进行测量,只能定性的检查其是否有漏电,内部短路或击穿现象.测量时,可选用万用表R×10k挡,用两表笔分别任意接电容的两个引脚,阻值应为无穷大.若测出阻值(指针向右摆动)为零,则说明电容漏电损坏或内部击穿.
B检测10PF~001μF固定电容器是否有充电现象,进而判断其好坏.万用表选用R×1k挡.两只三极管的β值均为100以上,且穿透电流要小.可选用3DG6等型号硅三极管组成复合管.万用表的红和黑表笔分别与复合管的发射极e和集电极c相接.由于复合三极管的放大作用,把被测电容的充放电过程予以放大,使万用表指针摆幅度加大,从而便于观察.应注意的是:在测试操作时,特别是在测较小容量的电容时,要反复调换被测电容引脚接触A、B两点,才能明显地看到万用表指针的摆动.C对于001μF以上的固定电容,可用万用表的R×10k挡直接测试电容器有无充电过程以及有无内部短路或漏电,并可根据指针向右摆动的幅度大小估计出电容器的容量.
2.电解电容器的检测
A因为电解电容的容量较一般固定电容大得多,所以,测量时,应针对不同容量选用合适的量程.根据经验,一般情况下,47μF间的电容,可用R×1k挡测量,大于47μF的电容可用R×100挡测量.
B将万用表红表笔接负极,黑表笔接正极,在刚接触的瞬间,万用表指针即向右偏转较大偏度(对于同一电阻挡,容量越大,摆幅越大),接着逐渐向左回转,直到停在某一位置.此时的阻值便是电解电容的正向漏电阻,此值略大于反向漏电阻.实际使用经验表明,电解电容的漏电阻一般应在几百kΩ以上,否则,将不能正常工作.在测试中,若正向、反向均无充电的现象,即表针不动,则说明容量消失或内部断路;如果所测阻值很小或为零,说明电容漏电大或已击穿损坏,不能再使用.
C对于正、负极标志不明的电解电容器,可利用上述测量漏电阻的方法加以判别.即先任意测一下漏电阻,记住其大小,然后交换表笔再测出一个阻值.两次测量中阻值大的那一次便是正向接法,即黑表笔接的是正极,红表笔接的是负极.
D使用万用表电阻挡,采用给电解电容进行正、反向充电的方法,根据指针向右摆动幅度的大小,可估测出电解电容的容量.
3.可变电容器的检测
A用手轻轻旋动转轴,应感觉十分平滑,不应感觉有时松时紧甚至有卡滞现象.将载轴向前、后、上、下、左、右等各个方向推动时,转轴不应有松动的现象.
B用一只手旋动转轴,另一只手轻摸动片组的外缘,不应感觉有任何松脱现象.转轴与动片之间接触不良的可变电容器,是不能再继续使用的.
C将万用表置于R×10k挡,一只手将两个表笔分别接可变电容器的动片和定片的引出端,另一只手将转轴缓缓旋动几个来回,万用表指针都应在无穷大位置不动.在旋动转轴的过程中,如果指针有时指向零,说明动片和定片之间存在短路点;如果碰到某一角度,万用表读数不为无穷大而是出现一定阻值,说明可变电容器动片与定片之间存在漏电现象.
您好:回答该线属于软铜的多股线:
其中R代表的是软线VV代表的的是双层
导线2代表的是俩根独立的绝缘导线4代表的为4平方㎜外层代表的是双重绝缘希望帮到您有问题随时追问:谢谢
U代表电压(voltage),是衡量单位电荷在静电场中由于电势不同所产生的能量差的物理量。其大小等于单位正电荷因受电场力作用从A点移动到B点所做的功,电压的方向规定为从高电位指向低电位的方向。
电压的国际单位制为伏特(V,简称伏),常用的单位还有毫伏(mV)、微伏(μV)、千伏(kV)等。
V是伏特。伏特是国际单位制中表示电压的基本单位,简称伏,符号V。
R是电阻。电阻(Resistance,通常用“R”表示),是一个物理量,在物理学中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导体的电阻越大,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
不同的导体,电阻一般不同,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特性。电阻将会导致电子流通量的变化,电阻越小,电子流通量越大,反之亦然。而超导体则没有电阻。
扩展资料:
电流、电压、电阻的规律
1、串联电路
假设n个用电器串联:
电流:I总=I1=I2....=In(串联电路中,电路各部分的电流相等)
电压:U总=U1+U2....+Un(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
电阻:R总=R1+R2....+Rn(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
2、并联电路
假设n个用电器并联:
电流:I总=I1+I2....+In(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电压:U总=U1=U2....=Un(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并等于电源电压)
电阻:
(总电阻倒数等于各部分电阻倒数之和)。当2个用电器并联时,有以下推导公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伏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阻
电容器容量表示法
一、直接表示法
1、标有单位的直接表示法。这种表示法通常用字母m简称:毫法(10-3法拉,注:10的-3次方,下同);μ简称:微法(10-6法拉);n简称:纳法(10-9法拉)和p简称:皮法(10-12法拉)来指示电容器的容量大小。如4n7表示4700 pF;6P8表示6.8 pF;另外,有些是在数字前面冠以R,则表示为零点几μF的电容,如R33则表示为0.33μF的电容。
2、不标单位的直接表示法。在这种表示法中,如果用一位到四位大于1的数,则容量单位为pF。若用零点几或零点零几表示的,其单位一般是μF。如2200则表示该值为2200 pF;0.047表示0.047μF。
二、数码表示法
电容器的数码表示法,一般用三位数来表示容量的大小,其单位为pF,前面的两位数表示电容值的有效数字,第三位数表示有效数字后面要加多少个零(即乘以10X,X为第三位数字)。若第三位数用“9”表示的话,则说明该电容的容量在1~9.9 pF之间,这个“9”就是10-1的意思。如223为22×103(pF)=22000 pF=0.022μF。又如339则为33×10-1(pF)=3.3 pF。在电容器中,采用数码表示法是最常见的。
三、色环表示法
色码表示法跟数码表示法相似。不同的是,它标的不是数字,而是用某种颜色代表某个数码。颜色黑、棕、红、橙、黄、绿、蓝、紫、灰和白分别代表0、1、2、3、4、5、6、7、8和9。沿着引线方向,第一、二种颜色代表的数码表示容量的有效数字,第三种颜色代表的数码则表示有效数字后面添加的“0”数,其单位也是pF。如沿着引线方向,第一色环的颜色为棕,第二色环的颜色为黑,第三色环的颜色为黄,则其数码为104、即0.1μF。
H表示
高度
D表示宽度
V表示容积
W表示重量
G可能表示的也是重量克,因为你看左边的W重量单位是G(克)右边的G可能就是重量的意思,你说呢?希望能够帮到你!
我的回答你还满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