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光砖贴墙如何防止脱落
1、贴砖前清理基层面
如墙面上有石灰膏、乳胶漆、壁纸等装饰物,或地面上有污物,一定要清理干净,否则水泥砂浆与基层粘结不牢另外,如果墙体自身有裂缝,应做妥善处理后才可贴砖,以免日后基本结构裂缝变大导致墙面砖开裂或脱落;还有,对于平整度或垂直度差距太大的地面、墙面,还要用水泥砂浆进行找平处理。铺前还要比较瓷砖的色彩差异。
2、墙面砖要充分浸水
因为墙面砖有着较高的含水率,在粘贴时必须考虑到它的这一特性。贴砖前基层应充分浇水湿润,否则,砂浆中的水分被干燥的基层和瓷砖迅速吸收而快速凝结,会影响其粘结牢度。否则,墙砖会从水泥里吸收水分,使水泥无法起到粘贴剂的作用。
3、铺地砖要先铺平地面
将未涂水泥的地砖铺在地面,敲平后,将水泥浆涂满地砖,铺于地面,四块砖的对角位置齐平。而铺设的顺序也有讲究。贴地面砖应由内向外贴,如地面有坡度或有地漏,应注意按排水方向找坡墙砖应从下向上铺贴,为美观起见,最底层的砖应后贴。墙砖贴完后再压地砖。另外,一面墙不能一次贴到顶,以防瓷砖自重较大,引起塌落。铺完地砖短时间内不要踩踏。
4、瓷砖尽量多泡
夏天,由于材料较之平常更为干燥,所以对于地理的材料,要延长泡水处理的时间,使其水分接砖、瓷砖等需要经泡水处近饱和状态。这样,就不会出现在粘接时由于瓷砖干燥而从水泥中吸水的情况,从而发生与水泥粘接不牢固,出现空鼓、脱落现象,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抛光砖和玻化砖差不多,下面小班我直接用玻化砖解释,玻化砖是通体砖坯体的表面经过打磨而成的一种光亮的砖,属通体砖的一种。吸水率低于0.5%的陶瓷砖都称为玻化砖。玻化砖质地致密、表面少有孔隙、背面光滑、吸水率低、背面含有脱模剂残留,由于几乎没有微孔或凹坑可以“锁”住水泥砂浆,普通水泥砂浆很难渗透附着难以形成有效牢固的砂浆嵌锁机理。因受热或者结构变形引起应力变化(内应力、剪切力),都会导致粘结失败。另外吸水率低的瓷砖因为坯材较硬,密度较高,重量重,粘结也容易出现问题,导致粘结不牢出现脱落。这种特性增大了对粘贴材料的要求。
吸水率=瓷砖吸水率就是将瓷砖放在水中充分吸水后,所增加的水的质量与原干燥瓷砖质量的比率。
吸水率高的瓷砖是因为坯材的密度较松,导致砖的品质不太好,容易产生开裂,贴在墙上就会有脱落的危险。但吸水率低并不代表不会脱落,吸水率低的瓷砖因为坯材较硬,密度较高,重量重,粘结也容易出现问题,导致粘结不牢出现脱落。
所以,粘贴玻化砖或者抛光砖最好用界面剂(比如班力仕那种7号粘结剂)先涂刷在砖背面再用水泥砂浆或者瓷砖胶粘贴,这样粘结力更强,不易造成空鼓脱落。希望能帮到你。
看看这大面积白色墙皮,瓷砖怎么可能贴得牢,根本不能长时间使用嘛!所以贴墙砖一定记得要铲墙皮,不然被坑了你都找不到人说理。
又找了个装修师傅看了看,人家说要重装,因为面积太大了,可现在不方便重装,就暂时用膨胀螺丝做了简单的固定。
下面来总结几点墙砖使用时间短,易脱落的原因:
1、墙砖质量问题
墙砖的吸水率和粘合力是有直接关系的,但并不是吸水率越高就越好,水分如果不够,会和水泥收缩得不一致,就会导致瓷砖的脱落。
2、基层工作没做好
基础的问题往往是最常见的。我们在装修新房的时候都会铲墙皮,但大多数人都是简单铲铲,或者是刷墙固。但墙固不管刷多少,墙皮不铲干净,就会大大影响墙面摩擦力和粘合力。
还有,墙面浇水不够,瓷砖的清理不到位,都会留下隐患。
3、瓷砖没干就收到磕碰
当水泥砂浆还没彻底与墙面粘合并且干透的时候,最好不要让它受到碰撞,会使砂浆出现缝隙,致使粘贴不牢固,日后就可能会掉。
4、瓷砖间的缝隙
墙砖之间需要预留缝隙,因为热胀冷缩的作用会使它们互相挤压,从而导致断裂或者脱落。墙砖背后的水泥砂浆不要用太厚,这样不但会影响空间整体效果,而且热胀冷缩会很不稳定,就会加速瓷砖的脱落。
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作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