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干压成型与半干压成型的区别
陶瓷压制成型之前,都是先把配方中各种原料经配料、研磨、制粉等工序把原料制成压型粉料。
干压成型就是用粉料水分接近零的制成粉料进行压型;半干压成型所用的制成粉料中要求含有一定水分,生产中一般5—7%。
特种陶瓷的主要成型方法可分为:
① 压力成型方法,如干压成型、冷等静压成型、干袋式 等静压成型等。
② 可塑成型方法,如可塑毛坯挤压、轧膜成型等。
③ 浆料成型方法,如料浆浇注、离心浇注、流延成型、 热压铸等。
④ 注射成型。
⑤ 其他成型方法。如压滤法、固体自由成型制备技术、 直接凝固注模成型、温度诱导成型、电泳沉积成型等。
陶瓷在生活中还是较为常见的,不少人对于陶瓷是如何制成的很是好奇。那么,陶瓷是怎样炼出来的呢?
陶瓷是怎样炼出来的?
一、选材
制作一个好的瓷器,选材是第一步,通过一系列的步骤将陶土中的杂质都去掉,才能保证陶器的质量。同时,淘好的陶泥并不能立即使用,要将其分割开,摞成柱状或者砖状,以便于储存和拉坯。
二、制坯
“制坯”,顾名思义,就是将陶泥原材料通过各种各样的技法捏塑成型,这是一个陶器工艺品最初的原型,也是决定其实用性能的过程。
1、拉坯成型法:将摞好的陶泥放入大转盘内,通过旋转转盘,用手及拉坯工具,将陶泥拉成陶坯。适用于制作圆形、弧型等浑圆的造型,比如盘子、碗、罐子等等。
2、泥板成型法:利用陶土碾成、拍成或切割成板状,来镶控制作器物的方法,叫做泥板成型法,传统的紫砂器就是用泥板成型来制作的。
3、泥条盘制法:用泥条盘制法制作陶艺,泥条可以自由地弯曲与变化,方便制作一些比较复杂的、不太规整的、较随意的陶塑,是陶艺成型技法中最为方便、造型表现力最强的技法之一。
4、徒手捏制法:顾名思义,就是陶器制作匠人们根据需要徒手捏成陶器的造型,这种技法不仅可以直接的表达作者的构想,更能体现作者的工艺水平。
5、模具注浆法:用干燥的石膏模具,将制备好的坯浆注入模具中,制成所需要的坯件,这是制坯过程中最为简单的一种技法。
三、彩绘
用各种人造着色无机化合物、天然着色矿物或金属着色材料,在陶瓷制品上画出花纹装饰的过程即称作彩绘,彩绘一般分为釉下彩和釉上彩两种。
1、釉下彩:直接在成型的泥坯上进行彩绘,然后上釉入窑烧制,釉下彩陶主要包括青花、釉里红等。
2、釉上彩:在已经烧好的瓷器釉面上进行彩绘,二次入窑低温烧制。釉上彩陶主要包括斗彩、釉上五彩、粉彩、墨彩、珐琅彩等。
四、施釉
釉是附着在陶体表面的玻璃质层,使陶器表面光滑,不透水,易清洁,并提高陶瓷的装饰性。画好的陶坯,表面粗糙,上好釉后则全然不同,光滑而又明亮。
1、荡釉:将釉浆注入坯内,并轻轻晃动,使上下左右均匀上釉,然后迅速倒掉过剩的釉浆。
2、蘸釉:将瓷坯浸入釉盆里,当口沿与釉面平齐时立即提出瓷坯。
3、涂釉:涂釉又称刷釉,方法是用毛笔或刷子蘸取釉浆均匀的涂在釉体表面,多用于长方形或有棱角的器物。
五、烧窑
陶瓷器烧制基本都在窑炉内进行,其中陶器的烧成温度为600—1100度,瓷器的烧成温度为1250度—1450度。同时,在烧窑时,窑内空气供给充分与否,烧出的瓷器色调也不同,其中空气供给充分的称为氧化焰,不充分的称为还原焰。
(1)旋压成型旋压成型是日用陶瓷的常用成型方法之一。它主要利用作旋转运动的石膏模与只能上下运动的样板刀来成型。
(2)滚压成型滚压成型是由旋压成型演变过来的,滚压与旋压不同之点是把扁平的样板刀改为回转型的滚压头。
(3)塑压成型塑压成型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日用陶瓷生产中开始使用的一种新型成方法。80年代后期国内瓷厂在唐山瓷区首先使用。此方法成型原理是利用液压机籽上下工作模中的可塑泥饼挤压成型,然后再对下工作模中通入压缩空气使其脱离下工作模,再将上下工作模分离,然后向上_T作模内进行充气使坯体脱离上工作模落入托板上,再进行干燥处理而获得半成品坯体。
影响塑压成型的因素很多,主要有:①塑压模的致密度。要求塑压模的强度商,致密度不能太高。②塑压模的透气性。要使模具具有所需的透气性。③模具的尺寸、形状和定位要严格控制。
旋压成型操作要求高制品变形率高(主要是由于旋压成形要求坯泥的含水量稍高(以求排泥阻力小些)、成型时,与样板刀接触的坯体表面不光滑,这就不得不在成型赶光阶段添加水分来赶光表面、成型的排泥是混乱的等造成的),这些都造成旋压成形将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②滚压成型是当今大多数日用瓷厂都采用的成型方法,但石膏模消耗大,且叉由于石膏模质量问题,使素坯表面必须水修,影响产品质量,所以可发展多子L塑料模代替石膏模。③塑压成型的产品质量好,又可成型各种异形产品,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成形技术,但塑压成型对模具的要求很高,所以我们要加大对模具的研究使塑压成型成为一种实用的成型技术。
二、制模
三、成型
成型就是用干燥的石膏模,将制备好的坯料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制成所需要的坯件,目前德化产区常用的成型法有可塑成型、注浆成型、干压成型和等静压成型四种方法。
四、干燥
五、施釉
施釉,德化俗称“上釉”、“蘸釉”。有生坯施釉法和素坯施釉法两种,根据不同产品及坯件大小、厚薄和釉料性能,采用浸釉、浇釉、刷釉、喷釉。
六、装烧
装烧是制瓷工艺中一道很关键的工序。经过成型、上釉后的半成品,只有在高温的作用下,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最后显气孔率接近于零,才能达到完全致密程度的瓷化现象,称之为“烧结”。这个过程称之为“装烧”。
七、装饰
德化陶瓷装饰源远流长。新石器时代有印纹陶;魏晋时代有青釉陶;唐、宋、元时代有篾划、印花、刻花;明、清时代有浮雕、通花、青花、贴花;民国时期有古彩、新彩;以至当代的喷花和艺术釉等,制工精细,色彩艳丽,具有朴实豪放的特点。
八、包装
定义及原理:一种陶瓷制品的成型方法,首先把粉碎好的粉料与有机塑化剂溶液按适当配比混合制成具有一定黏度的料浆,料浆从容器同流下,被刮刀以一定厚度刮压涂敷在专用基带上,经干燥、固化后从上剥下成为生坯带的薄膜,然后根据成品的尺寸和形状需要对生坯带作冲切、层合等加工处理,制成待烧结的毛坯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