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陶瓷砖 > 正文

《中国陶瓷史》将我国瓷器产生的时间定于哪一时期

纯真的小鸽子
多情的心锁
2022-12-21 19:03:37

《中国陶瓷史》将我国瓷器产生的时间定于哪一时期

最佳答案
听话的板凳
高大的绿茶
2025-04-20 05:06:07

东汉,具行内权威资料,最早的瓷器出现在东汉。

这个时期的瓷器被称作原始青瓷,是指这个时期胎色灰白,质地坚硬,器表施薄釉的处于低级阶段的青釉瓷器,是由陶到瓷过渡阶段的产物。

这个时期,随着制陶工艺的逐步完善,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对制陶原料的深入了解,人们渐渐烧制出一些初步达到瓷器标准,但在一些方面又不够完善的瓷器,因此这个阶段的瓷器被称为“原始青瓷”。

最新回答
无心的大侠
温暖的早晨
2025-04-20 05:06:07

中国陶瓷发展史如下:

从传说中的黄帝尧舜及至夏朝(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是以彩陶来标志其发展的。其中有较为典型的仰韶文化、以及在甘肃发现的稍晚的马家窑与齐家文化等等,解放后在西安半坡史前遗址出土了大量制作精美的彩陶器。

从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之间的汉朝,艺术家和工匠们的创作材料不再以玉器和金属为主,陶器受到了更为确切的重视。

六朝时期(公元220年——581年),迅速兴起的佛教艺术对陶瓷也产生了相应的影响,在此季作品造型上留有明显痕迹。

唐代(公元618年至公元970年)被分认为是中国艺术史上的一个伟大时期。陶瓷的工艺技术改进巨大,许多精细瓷器品种大量出现,即使用当今的技术鉴测标准来衡量,它们也算得上是真正的优质瓷器。

陶瓷业至宋代(公元960——1279年)得到了蓬勃发展,并开始对欧洲及南洋诸国大量输出。以钧、汝、官、哥、定为代表的众多有各自特色的名窑在全国各地兴起,产品在色品种日趋丰富。

明朝统治从1368年开始,直到1644年。这一时期,景德镇的陶瓷制造业在世界上是绝对最好的,在工艺技术和艺术水平上独占突出地位,尤其是青花瓷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民国成立以后,各地相继成立了一些陶瓷研究机构,但产品除沿袭前代以外,就是简单照搬一些外国的设计,毫无发展可言。

扩展资料:

陶瓷生产特点:

陶瓷产品的生产过程是指从原料投入到陶瓷产品生产的整个过程。它是劳动者利用一定的劳动工具,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步骤,直接或间接地对劳动对象进行作用,使之成为有价值的陶瓷产品的过程。

在陶瓷生产过程中,如陶瓷坯料的平庸性、坯料的自然干燥等。你也需要大自然的力量。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自然过程的结合。

一般来说,陶瓷生产过程包括三个基本阶段:毛坯制造、成型和烧结。同时,根据陶瓷生产各个阶段的不同功能,陶瓷生产过程的组成可分为生产工艺准备过程、基本生产过程、辅助生产过程和生产服务过程。

作为一种大规模的社会化陶瓷生产工艺,与其他一些行业的生产工艺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陶瓷生产工艺是一种低连续性的流水式生产工艺。陶瓷原料从工厂的一端投入生产,经过不断的加工,最终成为成品。整个过程是复杂的,过程之间的连续性程度较低。

2、陶瓷生产过程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低。

3、陶瓷生产周期长。陶瓷产品的生产周期是指从原料生产开始到加工结束直至成品生产的全部日历时间。

4、在陶瓷生产过程中,石膏模型、沉降器、硼板等辅助材料的消耗较大。

5、陶瓷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如煤、天然气、电。

6、运输是陶瓷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陶瓷生产工艺使用的原料种类繁多,生产的半成品、成品及生产的剩余材料、废料等,具有大量的运输能力。

7、陶瓷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粉尘、固体废物和工业废水严重污染环境。目前,我国陶瓷行业使用的窑炉大多以煤和重油为能源,排放大量烟尘。

因此,企业应严格控制烟尘浓度和二氧化硫浓度,使其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尽量采用电阻式隧道窑或气窑,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8、陶瓷生产过程中的低专业化和协作水平。长期以来,陶瓷行业企业要求相互合作的水平不高,大、小、综合性的“全能”工厂比专业、辅助服务专业化、社会化程度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陶瓷 (陶器和瓷器的总称)

沉静的魔镜
单纯的网络
2025-04-20 05:06:07

《中国陶瓷史》是2006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店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叶喆民。《中国陶瓷史》是叶喆民以原作《中国陶瓷史纲要》为基础,补充近20年来的新发现和新认识,修订而成。该书图文并茂,内容生动、翔实,阐述了中国历代陶瓷工艺的发展历程,也反映了各个朝代的政治、经济、贸易往来等变迁。它还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灿烂历史。该书不仅可作为同业的研究和生产人员必不可少的参考书,也是一本爱国主义教育、提高民族自豪感的优秀教材。

热情的钢铁侠
魁梧的黑裤
2025-04-20 05:06:07

作为一个陶瓷古董经营从业者,我的搞明清瓷器也差不多三十年了。如果你想了解或者认知瓷器的话,有以下几本书,和几个方法适合初学。书籍:《明清瓷器鉴定》《中国陶瓷史》《故宫藏品大系》其中有瓷器的相关系列,例如青花,单色釉,粉彩等。

明清瓷器鉴定趋于理论解答,中国陶瓷史趋于整个陶瓷历史的叙述和各地窑遗址的介绍,故宫藏品大系中的瓷器部分,图很多,也有些许注解,比较适合看图增加兴趣。我觉得想了解瓷器,更应走进博物馆,例如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上海博物馆,苏州博物馆,南京博物院。这些馆内都有常设的瓷器展厅,藏品丰富,结合书上的内容,一定会让你拥有更多的收获,激发你的兴趣和乐趣。

陶瓷的书籍一般不太常见,图中有个红色标记一般人都不知道,陶瓷类的书籍非常非常的多,包括下面目录中的陶瓷书籍

陶瓷入门书籍目录:

《古玩鉴赏系列——中国艺术品收藏鉴赏(瓷器)》

《图解明清瓷器纹饰及工艺_明代部分)》

《学习瓷器鉴赏从瓷片开始》

《宋代官窑瓷器》

《宋代瓷器的紫口铁足和金丝铁线》

《宋辽金纪年瓷器》

《官民竞市的明万历青花瓷器》

《尘封的文明:西夏瓷器》

《中国历代景德镇瓷器 五代宋元卷》

《中国历代景德镇瓷器 明卷》

《中国古代瓷器珍品集锦》

《中国古代颜色釉瓷器》

《中国宋元瓷器图录》

《中国文物鉴赏丛书 瓷器鉴赏 傅正初》

《中国明代瓷器图录》

《中国清代官窑瓷器》

《中国清代瓷器鉴赏图录 (全)》

《中国瓷器鉴定与欣赏》

《中国瓷器(黑白版)》

《中国艺术品收藏鉴赏(瓷器).》

《中国青花瓷器纹饰艺术》

《元代纪年青花瓷器的研究》

《元代青花瓷器的呈色奥秘》

《元明清瓷器纹饰_番莲花_研究》

《岭南地区六朝墓葬出土青瓷器研究》

《德化瓷器展览》

《故宫博物院藏宋代官窑及明清仿官瓷器的显微特征》

《故宫藏传世瓷器真赝对比历代古窑址标本图录》

《明、清、民国官窑、名窑瓷器款识一览表》

《明代景德镇单色釉官窑瓷器之研究》

《明代瓷器工艺》

《晋唐瓷器》

《晚清官窑瓷器识真》

《景德镇出土元明官窑瓷器》

《景德镇明代御窑遗址出土瓷器分析研究 》

《瓷中极品珐琅彩瓷器》

《瓷器、精陶与彩陶》

《明代磁州窑瓷器》

《明洪武至宣德朝官窑瓷器的年款》

《明清民窑瓷器鉴定  顺治  康熙卷》

《元代青花瓷器相关问题的研讨:兼谈扬州出土的元代青花瓷》

《元明时期景德镇窑瓷器“云肩纹”发展研究》

《明清民窑瓷器鉴定:乾隆卷》

《明清民窑瓷器鉴定:咸丰、同治卷》

《明清民窑瓷器鉴定:干隆卷》

《明清瓷器押印印风》

《明清瓷器真赝对比鉴定》

《明清瓷器纹饰鉴定--松竹蔬果卷》

《明清瓷器纹饰鉴定--花鸟纹饰卷》

《明清瓷器纹饰鉴定--荷莲牡丹卷》

《明清瓷器纹饰鉴定--龙凤纹饰卷》

《明清瓷器纹饰鉴定--人物纹饰卷》

《明清瓷器纹饰鉴定--动物纹饰卷》

《明清瓷器纹饰鉴定--博古文字卷》

《明清瓷器纹饰鉴定--四季花卉卷》

《明清瓷器纹饰鉴定--图案纹饰卷》

《明清瓷器鉴定》

《明清瓷器鉴定三十讲 史树青》

《明清釉上彩绘瓷器》

《晋唐宋元瓷器真赝对比鉴定》

《瓷器造型分类名称解释上》

《磁州窑类型几种瓷器的年代与产地 刘涛》

《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国立博物院藏  中国清代瓷器》

《谈茶叶末釉瓷器》

《景德镇珠山出土的明初与永乐官窑瓷器之研究》

《景德镇瓷器鉴定》

《民国瓷器鉴定纹饰、款识、辨伪》

《民间清中晚期青花瓷器图鉴》

《汝窑与张公巷窑出土瓷器》

《泱泱瓷国:古代瓷器制作术》

《清代青花瓷器鉴赏 陆明华》

《釉下彩绘瓷器:特征、鉴定与辨伪》

《陈立立谈清代景德镇民窑瓷器》

《青花瓷器鉴定》

《青花瓷器鉴定》

《首都博物馆瓷器篇》

《马未都说收藏·陶瓷篇》

悦耳的高跟鞋
想人陪的鸵鸟
2025-04-20 05:06:07
从收藏角度来说,看瓷器种类,瓷器总体上分为两大类:

即单色釉瓷和彩绘瓷。单色釉瓷又分为素瓷和色釉瓷,二者均俗称为“一道釉”。中国明代以前是素瓷时代,明代以后才有了彩瓷的蓬勃发展。素瓷是指无论釉上和釉下都没有色彩的瓷器,没有绘制的花纹。素瓷是在通风状态下烧制而成的,由于釉中所含氧化铁的含量不同而导致不同的釉色。包括青瓷、黑瓷、白瓷、青白瓷四种。

青瓷:也叫绿瓷。釉中含有氧化铁,是最早出现的瓷器,发展到宋代时最著名的是龙泉窑。

黑瓷:也叫天目瓷。是在青瓷基础上增加了铁的含量烧制而成的。著名的有建窑和德清窑。

白瓷:由于含铁量低而形成透明釉。最著名的有定窑和邢窑。白瓷的出现使得在瓷器上作画成为可能,因此为彩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单身的帆布鞋
开心的香菇
2025-04-20 05:06:07

中国五大名窑分别为:钧窑 、汝窑 、官窑、 定窑、 哥窑。

1、钧窑:窑址在今河南省禹州市城内的八卦洞。享有“黄金有价钧无价”“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盛誉。钧瓷是中国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之一,以独特的窑变艺术而著称于世,素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和“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美誉。

2、汝窑:冠绝古今之中国瓷器名窑。窑址在今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宋时属汝州,故名。釉色主要有天青、天蓝、淡粉、粉青、月白等,釉层薄而莹润,釉泡大而稀疏,有“寥若晨星”之称。

3、官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官府经营的瓷窑,也泛指明、清时期景德镇为宫廷生产的瓷器。宋代官窑瓷器主要为素面,既无华美的雕饰,又无艳彩涂绘,最多使用凹凸直棱和弦纹为饰。

4、定窑:宋代北方著名瓷窑。窑址在河北曲阳涧磁村。始烧于晚唐、五代,盛烧于北宋,金、元时期逐渐衰落。盘、碗因覆烧,有芒口及因釉下垂而形成泪痕之特点。

5、哥窑:哥窑瓷胎色有黑、深灰、浅灰及土黄多种,其釉均为失透的乳浊釉,釉色以灰青为主。

扩展资料

中国五大名窑正式开创了烧制的实用器皿与观赏器皿的“瓷器”时代,事实上,在宋朝以前中国的烧制实用器皿与观赏器皿绝大多数都是陶器,是与瓷器不同的种类。

纵观中国陶瓷史,“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如雷贯耳,其珍品以极高的艺术成就闻名于世。

为积极响应国家文化遗产保护号召,推动五大名窑陶瓷艺术的发展与传承,北京荣会艺术中心以保护、传承、弘扬国粹艺术为己任,特邀五大名窑代表大师和著名陶瓷专家组成专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五大名窑

潇洒的指甲油
雪白的大雁
2025-04-20 05:06:07

叶喆民,字丹枫,1924年生于北京,满族。北京大学文学院毕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自幼随父麟趾教授学习陶瓷,后在故宫博物院师从陈万里、孙瀛洲二位先生,赴全国各大窑址考察,鉴定博物馆藏瓷。1977—1985年首先发现并认定汝窑窑址。现受聘为故宫博物馆客座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中国硅酸盐学会古陶瓷委员会顾问,中国古陶瓷学会顾问等。

著有《中国古陶瓷科学浅说》、《中国陶瓷史纲要》、《中国古陶瓷文献备考》、《寻瓷访古漫记(上篇)》、《汝窑聚珍》、《隋唐宋元陶瓷通论》、《中国书法史通论》、《饮流斋说瓷译注》等,以及有关论文百余篇。

微笑的山水
激情的耳机
2025-04-20 05:06:07
【景德镇瓷器】

·景德镇瓷器

◆瓷器产品简介 景德镇自五代时期开始生产瓷器,至今已有千年历史。景德镇素有“瓷都”之称。景德镇瓷器造型优美、品种繁多、装饰丰富、风格独特,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独特风格蜚声海内外。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合称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薄胎瓷人称神奇珍品,雕塑瓷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品。

◆郑和下西洋与景德镇瓷器据有关史书记载,古代东南亚、阿拉伯、非洲及欧洲地区的人十分喜欢中国瓷器,特别是景德镇的瓷器。公元1405年 (明永乐三年)开始,郑和七次下西洋,携带了大量瓷器,特别是景德镇瓷器,促进了中国陶瓷远销海外,扩大了中国陶瓷的声誉,也极大地推动了景德镇的陶瓷国际贸易。这些情况在《明史》和郑和随行翻译费信著的《星搓胜览》都有记载。郑和下西洋对发展中国的陶瓷生产 , 特别是发展景德镇的青花瓷来讲,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由于郑和七次下西洋,景德镇青花瓷、浙江青瓷、福建白瓷,扬名海外,并由东非传及欧洲,使中国瓷器,特别是景德镇青花瓷,名声大振,海外需求大量增加。当时不但海外商船相继到泉州,并派人到景德镇、杭州贩运瓷器绸缎等商品,而且明代国内不少大商人如李锦、潘秀、郭震等,大量装载瓷器等物出海销售,满足海外需求。当时巨商郑龙芝兄弟,拥有商船百艘,海员千余人,常到景德镇采购青花瓷、茶叶,去浙江采购绸缎,然后派遣海船运到东南亚、阿拉伯、东非各地销售,深受欢迎。后来,日本著名陶瓷考古学家三上次男率学者在东南亚、非洲考察了中国古代陶瓷输出亚非各国的大量碎片,著有《陶瓷之路》一书,称海上丝绸之路为陶瓷之路,也是古代景德镇陶瓷的国际贸易之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礼品与景德镇瓷器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景德镇曾烧制过供中共 领袖毛 泽 东使用的“毛瓷”、上海“APEC”用瓷。

◇1951年,景德镇制作的“水浒故事瓷盘”由当时的中共 领袖毛 泽 东作为国礼赠送给前苏联领 袖斯 大 林,后该瓷器为俄 罗 斯国家博物珍藏。

◇1970年,时任中共副总理的邓 小 平将景德镇的青花文具作为礼品赠给日本皇 太 子和日本首 相 福 田。

◇1972年,美国 总统泥 克 松访华,当时的中共国务院总理周 恩 来以景德镇的青花餐具赠与泥 克 松。

◇2002年,中共 总书记 江 泽 民 访美时,将景德镇的釉中彩“吉祥如意”餐具作为国礼赠送给美国 总统 布 什。

上述事件,景德镇官方将其作为荣耀,在介绍景德镇陶瓷历史和文化时大加引用和宣传。

·郭 沫 若与景德镇陶瓷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国科学院 院长 郭 沫 若曾以“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的诗句盛赞景德镇的陶瓷历史和文化。当时郭沫若的言辞在中国大陆有较大的影响力.,景德镇官方也将他的诗句作为宣传景德镇及景德镇瓷器产品的一种权威印在一些宣传性的出版物上。

【景德镇陶瓷文化宣传及陶瓷产品展示场所】

·中国陶瓷城 中国陶瓷城位于景德镇西郊,是当地政府招商引资建设起来的特大陶瓷产品交易基地。

·锦绣昌南中国瓷园 锦绣昌南中国瓷园位于景德镇市昌江以西的迎宾大道北头西面,属中国江南徽派古建筑风格,集陶瓷制作、商贸展览旅游、居住、休闲、物流集散,陶瓷文化研究与交流为一体的景观园区,是景德镇市十大旅游景观之一。

·景德镇瓷器友谊商店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计划经济时代,景德镇瓷器友谊商店曾经是外国游客旅景的必到之处,也是外国人购买景德镇瓷器产品的首选商店,位于景德镇市最繁华的珠山路。景德镇瓷器友谊商店建筑雄伟,外观十分气派,店内经营着代表当时景德镇制瓷工艺的高端陶瓷产品,是当年旅景外国人非常喜欢去的地方。许多外国人从友谊商店的陶瓷商品了解到景德镇当代陶瓷工艺水平的精湛。现今景德镇瓷器友谊商店已经不再经营景德镇瓷器。

·景德镇陶瓷馆 景德镇陶瓷馆位于市区的莲社北路,是景德镇陶瓷文化的一个重要展示区。该馆陈列有五代的青瓷、白瓷;宋代的青白瓷;元代的青花瓷、卵白瓷、釉里红;明代的青花瓷 、五彩瓷、斗彩、各类颜色釉瓷;清代的数十类精品陶瓷以及景德镇市现代各陶瓷工厂、陶瓷研究所和陶瓷名家的作品也都有收藏。景德镇陶瓷馆官方简介称该馆的陶瓷藏品真实地反映了景德镇历史发展的全过程,展示了历代景德镇陶瓷工人的聪明智慧和伟大创造。景德镇陶瓷馆非常出名,旅景的中外国游客一般都会去景德镇陶瓷馆参观游览。

·瓷器街 在景德镇市中心的休闲广场附近有一条很有名的小街道,地图标识为莲社南路,景德镇民间一般称它为瓷器街。在这条狭小街道的两边布满了经营景德镇瓷器的商铺,其中以金昌利陶瓷商厦规模最大。外地旅景人士很喜欢去这条街上逛,选购自己称心的瓷器产品。瓷器街是景德镇现代陶瓷文化的重要展示区。

·瓷都之争的缘由 对于“瓷都”到底是指中国的哪一个城市,目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并未给出特定的答案,也就是在代表政府的官方正式文件中并未象“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一样那么明确而且特定。近年中国几个较有影响的行业协会将中国的“瓷都”称号分别授给了景德镇之外的两个城市:福建德化和广东潮州。这一“封都”行为在景德镇的反响非常强烈,景德镇认为自己才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瓷都”。

·景德镇官方及民间对“瓷都”的理解和态度在中国乃至世界上大多地方一说到“瓷都”,一般都会定向指向江西省的景德镇,在景德镇当地,“瓷都”也是作为自己城市的代名词,并以千年的制瓷历史和雄厚的陶瓷文化加以佐证,景德镇官方网站也以“中国瓷都”冠名,并认为中国其他产瓷地号称“瓷都”是与景德镇争名。

坚强的大炮
冷静的荔枝
2025-04-20 05:06:07
景德镇四大名瓷之一的粉彩瓷是中国陶瓷史上的珍宝!粉彩瓷虽然名字里有个粉字,但并不是指狭义上的粉色,而是因为工匠在进行彩绘的时候,在颜料里参加了一种叫做玻璃白的物质,它与不同的色彩融合之后就会产生粉化作用。彩绘的部分会出现浓淡凹凸的变化,各种颜色都呈现出一种不透明的浅色调画面,粉润柔和,粉彩瓷因此而得名!景德镇粉彩瓷又叫软彩瓷,是清康熙年间在五彩瓷的基础上,结合珐琅彩瓷制作工艺创造出来的瓷器品种,以粉彩作为主要装饰手法,色彩柔和,造型雅致,是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瓷器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它的制作工艺发展到清代已经到达了历史最高峰,尤其是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从皇宫到民间,人们对瓷器的热爱已经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当时江西景德镇的制瓷水平在全世界首屈一指,各类瓷器精品层出不穷!跟大名鼎鼎的青花瓷相比,初出茅庐的粉彩瓷虽然年纪轻轻,但一经问世,就以她秀丽雅致的外观,在此期间站稳了脚跟。

害怕的人生
心灵美的滑板
2025-04-20 05:06:07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中国人早在约公元前8000-2000 年(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陶器。陶瓷材料的成份主要是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钾、氧化钠、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铁、氧化钛等。常见的陶瓷原料有粘土、石英、钾钠长石等。陶瓷原料一般硬度较高,但可塑性较差。除了在食器、装饰的使用上,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亦扮演重要角色。陶瓷原料是地球原有的大量资源粘土、石英、长石经过加工而成。而粘土的性质具韧性,常温遇水可塑,微干可雕,半干可压、全干可磨;烧至900度可成陶器能装水;烧至1230度则瓷化,可完全不吸水且耐高温耐腐蚀。其用法之弹性,在今日文化科技中尚有各种创意的应用。

 从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之间的汉朝,艺术家和工匠们的创作材料不再以玉器和金属为主,陶器受到了更为确切的重视。在这一时期,烧造技艺有所发展,较为坚致的釉陶普遍出现,汉字中开始出现“瓷”字。同时,通过新疆、波斯至叙利亚的通商路线,中国与罗马帝国开始交往,促使东西方文化往来交流,从此一时期的陶瓷器物中也可以看出外来影响的端倪。佛教也至此时传入我国。

六朝时期(公元220年——581年),迅速兴起的佛教艺术对陶瓷也产生了相应的影响,在此季作品造型上留有明显痕迹。公元581年隋朝夺取了权力,结束了长期的南北分裂局面,但它只统治到公元618年就被唐所取代。

唐代(公元618年至公元970年)被分认为是中国艺术史上的一个伟大时期。陶瓷的工艺技术改进巨大,许多精细瓷器品种大量出现,即使用当今的技术鉴测标准来衡量,它们也算得上是真正的优质瓷器。唐末大乱,英雄竟起,接踵而来的是一个朝代争夺局面,即五代,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公元960年。连年战乱中却出现了一个陶瓷新品种——柴窑瓷,质地之优被广为传颂,但传世者极为罕见。

陶瓷业至宋代(公元960——1279年)得到了蓬勃发展,并开始对欧洲及南洋诸国大量输出。以钧、汝、官、哥、定为代表的众多有各自特色的名窑在全国各地兴起,产品在色品种日趋丰富。由于东北的(辽)契丹族和(金)女真族的入侵,宋的统治者被迫南迁,再后则被蒙古族所灭。公元1280年,元朝建立,枢府窑出现,景德镇开始成为中国陶瓷产业中心,其名声远扬世界各地。景德镇生产的白瓷与釉下蓝色纹饰形成鲜明对比,青花瓷自此起兴文化在以后的各个历史时期也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

明朝统治从1368年开始,直到1644年。这一时期,景德镇的陶瓷制造业在世界上是绝对最好的,在工艺技术和艺术水平上独占突出地位,尤其是青花瓷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此外,福建的德化窑、浙江的龙泉窑、河北的磁州窑也都以各自风格迥异的优质陶瓷蜚声于世。随着明朝最后一个皇帝的自杀身亡,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入北京。从吴三桂召满清大军入关到1911年清室覆灭,满清统治垂二百余年。其中康熙、雍正、乾隆三代被认为是整个清朝统治下陶瓷业最为辉煌的时期,工艺技术较为复杂的产品多有出现,各种颜色釉及釉上彩异常丰富。到清代晚期,政府腐败,国运衰落,人民贫困,中国的陶瓷制造业日趋退化。

民国成立以后,各地相继成立了一些陶瓷研究机构,但产品除沿袭前代以外,就是简单照搬一些外国的设计,毫无发展可言。民国初,军阀袁世凯企图复辟帝制,曾特制了一批“洪宪”年号款识的瓷器,这批瓷器在技术上不可谓不精,以粉彩为主,风格老旧。由于内战频仍,外国入侵,民不聊生,整个陶瓷工业也全面败落,直到新中国建立以前,未出现过让世人注目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