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片 > 正文

瓷砖上翘变形窑炉怎么处理

粗犷的汽车
英勇的咖啡
2023-05-12 13:01:46

瓷砖上翘变形窑炉怎么处理?

最佳答案
健康的白猫
醉熏的音响
2025-04-05 04:53:18

摘自瓷砖常见变形缺陷的解决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影响变形的因素很多,如坯体配方、成型、干燥制度等,但对于瓷质砖(或二次烧成的素烧)来说,影响最大的因素还是烧成制度,主要是由于辊道上下温差设定不合理和窑压设定不合理等因素所致。

角上翘,长度约3cm,其余表面是平直或只有少许下凹,这种缺陷是由于烧成后期辊道平面上下温差过大所致,缺陷多发生在烧成的最后2-5min。也可能是由于预热带的辊棒上下温差过大所致。

 解决办法:

1、烧成带产生变形的方法

1)、如果出窑产品尺寸正确,降低烧成带最后2-3组(箱)辊棒上部的温度(5-10℃或更多),并对等升高辊道下面的温度。

2)、如果烧成后尺寸偏大,则仅升高辊道下面的的温度5-10℃或更多(视调节效果而定)。

3)、如果烧成后产品尺寸偏小,则仅降低辊道上面的温度5-10℃或更多(视调节效果而定)。

2、预热带产生变形的解决方法

1)、提高中温区(700~1000℃温度区域)辊道上部温度5~10℃或更多(视调节效果而定),同时对等降低辊道下部的温度。

2)如果是由于预热带的挡火闸板放得过低,使辊道上部的温度过低导致变形,只要适当提升挡火闸板即可。

3、可通过调整抛光机各项参数进行解决(篇幅限制,这里不详细列举)

二、角下弯

角下弯正好与翘角缺陷相反,它是坯体的四角都下弯,长度约3cm,其余表面是平直或只有少许上凸,这种缺陷发生于窑的中间或两侧,它是由于烧成后期辊道平面上下温差过大所致,也可能是由于预热带温度不合理所致。

解决办法:

1、烧成带产生变形的方法

1)如果出窑产品尺寸正确,降低烧成带最后2-3组(箱)辊棒下部的温度(5-10℃或更高)并对等升高辊道上面的温度。

2)如果烧后尺寸偏大,则仅升高辊道上面的温度5-10℃或更多。

3)如果烧后尺寸偏小,则仅降低辊道下面的温度5-10℃或更多。

有时,仅靠近窑墙的一出现角下弯现象,这种情况可能是该侧的烧成带温度偏低所致(也可能是辊棒所致),这时可降低该侧的助燃风压,同时检查该侧的窑底是否堆积较多的烂砖,造成蓄热过大,窑底温度偏离,同时还要检查该侧辊棒孔处是否漏风。实际操作中,把辊道的下层抽力减少,加大上层抽力,也能取得好的效果。

2、预热带产生变形的解决方法

1)、降低中温区(700~1000℃温度区域)辊道上部温度5~10℃或更多(视调节效果而定),同时对等提高辊道下部的温度。

2)根据实际经验,把辊道窑的下层抽力减小,加大上层抽力,也能取得较好效果。

3)调整砖坯入窑速度,拉疏入砖间距。

三、上翘边

坯体沿进入窑方向平行的两边向上弯,与之垂直方向的两边变形不明显,产生的原因是烧成带前期(850-900℃或比最高烧成温度低50-100℃温度区)辊道上下温差不合理。

解决办法:

在该区域提高辊道上面温度5-10℃或更多,同时,对等降低辊道下面温度,使其略呈下凹,但绝不能上凸,这样利用坯体在高温下软化,凸出维持平衡,坯体因重力作用而恢复平直。

四、凹面

坯体边缘逐降下凹,凹面既可能是预热带辊道上下温差不合理所致,也可能是烧成带辊道上下温差不合理所致。

解决办法:

1、预热带生产变形的坯体

1)、调整坯体配方,降低坯体的烧失量,

2)、适当降低坯体的球磨细度

3)、提高成形压力,减少粉料含水率,从而提高坯体的致密度,控制粉料粒度和提高填料均匀性;

4)、根据坯体变形的情况,调节预热带辊道上下温差,坯体下凹时,提高辊道上面温度或降低辊道下面温度,如果坯体上凸,方法相反;

5)、减小温度梯度,调整烧成曲线或降低辊棒速,延长整个烧成周期。

2、在烧成带产生变形的坯体

1)、如果出窑生产尺寸正确,降低辊道上面温度5-10℃或更多,并对等提高辊道下面温度:

2)、如果出窑产品尺寸偏大,则仅升高辊道下面温度5-10℃或更多。

3)、如果出窑产品尺寸偏小,则仅降低辊道上面温度5-10℃或更多。

五、扭曲

坯体与窑轴平行的两边发生变形,距边缘7-8cm处上产,随后距边缘3cm处下弯。

形成原因:

1、可能是坯体烧成之初,由于辊道下面温度较高,瓷砖呈凸变形,这样瓷砖的两侧就成为瓷砖的支持边,中部几乎悬空,当到达高温区,瓷砖底发生软化,坯体的左右两侧无法承受重力和辊棒传动中对它的作用而开始上翘,同时支撑也随道瓷砖的变形而转移,当瓷砖两边上翘到一定程度后,又由于受重力作用而开始下弯,从而开成扭曲。

解决办法:

1、先按角下弯缺陷加以处理,直到坯体转为上翘时,再按上翘边缺陷处理解决。

2、可能是角下弯缺陷的扩大,常在烧成带最后5-10min内发生,此时通常按角下弯缺陷处理办法来解决。

3、可能是急冷或急冷刚开始时,坯体在前进中互相挤压所致,可通过调节调速电机的转速和瓷砖排列的间隔来克服。

六、“海鸥翅”变形

造成"海鸥翅"变形的原因,可能是在烧成带的中部和未端,由于辊道上部的温度过高,使瓷砖变形成凹面,此时,瓷砖的中部成为辊棒上优先支撑区域,由于重力和砖传动中产生的应力,使砖坯的中部逐渐上凸,直到烧成带结束,形成"海鸥翅"变形。

解决办法:

解决这种变形,必须避免由于机械原因或温度过高所导致的凸变形,然后适当升高辊道下面的温度,在烧成带的中部和未端设定适当温差,约为25-30℃,如果需要,在烧成带前端也可同样设定温差。

七、不规则变形

发生在窑炉中的不同位置,有时发生在某一特定位置,并成为同一缺陷形式,但长时间观察仍无规律性。

产生成因:

由于粘棒,辊棒弯曲变形或有辊棒不在同一水平线上,传动不平衡,坯体入窑前已发生下凹或上凸变形等,然后发生瓷砖挤压。

解决办法:

1、定期打磨辊棒,在辊棒上涂氧化铝保护层,在瓷质砖的背面也涂上一层氧化铝粉浆(或高铝粉)这样既可防止坯底高温下生产的液相与辊棒粘结,又可使坯底相对硬,上部相对软,减弱力偶的扭曲作用,降低其变形程度,调整烧成曲线,避免早期变形。

2、停窑时间出现变形,应检查各组烧嘴的煤气压力是否正常或明显不同。

八、同排砖行走不整齐引起的局部下弯、上翘变形

同时出窑的一排砖,其中有一件砖的后角下弯变形(此砖在烧成区时,略比其他砖走得慢),或者上翘变形(此砖在烧成区时,略比其他砖走得快),如下图:

解决方法:

1、烧成克服法

1)、在窑炉入口安装挡砖机,按所需调节同排砖之间的入砖速度,使之经过烧成区进入急冷带时,基本保持一致。

2)、调节窑炉前温区的辊下喷枪,保证各喷枪达到均衡燃烧,减少区域间的温度起伏。

3)、入急冷区前适当将砖距拉密。

2、抛光克服方法

(1)、此变形砖在抛光过程中,如果调节不合理容易造成压烂砖,破损大。

(2)、第一、二单元刮刀可适当减小一些压力,使之首先削刮变形突起部分,然后在下一道工序中补充刮平。

九、上下急冷温度不平衡造成边、角下弯变形

变形特征:急冷管风闸开度过大、底管开度过小,会造成坯体底面收缩不一致的下弯变形,如下图:

解决方法:

1、开大辊下(底)急冷风管闸或关小辊上(面)急冷风管闸,可解决上图所示的下弯变形。反之可解决上图的上翘变形。

2、抛光车间可以按照拉慢速度、将最后单元刮刀尽可能下深、加装异形刮刀中刮坯体中间、将变形的边首先入抛光机,使龟背边削磨多一些。

最新回答
火星上的冥王星
干净的麦片
2025-04-05 04:53:18

陶瓷辊道窑孔砖用高铝砖更合适一点,内层:高温莫来石轻质高铝砖或高铝聚轻球砖,115-230mm。非烧成带可降低材质档次、减小容重,或用黏土耐火砖+轻质黏土砖。
外层:高铝纤维毡或硅酸铝纤维毡(即陶瓷棉),70-200mm。或考虑硅藻土砖、珍珠岩等材料。总厚度:一般300-350mm。
辊孔砖:辊孔砖是两个全孔,两个半孔。一般由辊孔砖承载上窑墙的重量,密封性好,另一种安装方式是耐热钢承载上窑墙,便于维修,用7字形砖弥补密封情况,而辊孔砖不承重就可以用轻质材料。
窑顶用耐火材料有使用条件和要求:耐高温、积散热小、有强度、不漏气。
窑顶用耐火材料的选择:采用高强度的轻质耐火材料。断面大,吊顶,小于800mm的小断面窑就可以直接用大盖板砖。高温段用莫来石轻质高铝砖,非烧成带可降低材质档次、减小容重,或用黏土耐火砖+轻质黏土砖。保温层高铝纤维毡或硅酸铝纤维毡(即陶瓷棉),或考虑硅藻土砖、珍珠岩等材料。
窑顶用耐火材料的吊顶形式一:耐热钢穿轻型吊顶砖。
窑顶用耐火材料的吊顶形式二:T型吊顶砖加薄盖板砖。
窑顶用耐火材料的吊顶形式三:轻型耐火砖夹耐热钢板用高温粘结剂粘合构成组合吊顶
瑞道耐材回答,望给大家有所帮助。

糟糕的蜜粉
欣慰的大叔
2025-04-05 04:53:18
窑炉(kiln;furnace;oven)是用耐火材料砌成的用以烧成制品的设备,是陶艺成型中的必备设施。人类上万年的陶瓷烧造历史,积累了丰富的造窑样式和经验。从原始社会的地上露天堆烧、挖坑筑烧到馒头状升焰圆窑、半倒焰马蹄形窑、半坡龙窑、鸭蛋形窑,再到现今的室内气窑、电窑,窑炉科技在不断改良发展中。
种类
按煅烧物料品种可分为陶瓷用窑炉、水泥窑、玻璃窑、搪瓷窑等。前者按操作方法可分为连续窑(隧道窑)、半连续窑和间歇窑。
隧道窑
1、按热原可分为火焰窑和电热窑。
2、按热源面向坯体状况可分为明焰窑、隔焰窑和半隔焰窑。
3、按坯体运载工具可分为有窑车窑、推板窑、辊底窑(辊道窑)、输送带窑,步进梁式窑和气垫窑等。
4、按通道数目可分为单通道窑、双通道窑和多通道窑。
5、一般大型窑炉燃料多为重油,轻柴油或煤气、天然气。
柴窑:以柴为燃料,是古代窑业的遗传,各种龙窑、馒头窑、葫芦窑等形式窑炉均属柴窑范畴。因其燃烧需耗用木材,不利于环境资源的保护,除了一些传统陶瓷产地外已鲜能见到。
煤窑:是以煤为燃料的工业用窑,曾被大量使用,后因能耗高污染大而弃用或改良用煤气或重油、轻柴油来作为燃料。
电窑:以电为能源,多半以电炉丝、硅碳棒或二硅化钼作为发热组件,依靠电能辐射和导热原理进行氧化气氛烧制。电子程序调控,操作简单,安全性能好,适用于各种工作场所,电窑是许多陶艺工作室必备的烧成窑炉。
气窑:以液化气、煤气或天然气为燃料,火力强,污染小,适用不同烧成气氛的烧制,是现今使用最广泛的窑炉。
结构
窑炉通常由窑室、燃烧设备、通风设备,输送设备等四部分组成。电窑多半以电炉丝、硅碳棒或二硅化钼作为发热元件。其结构较为简单,操作方便。
此外,还有多种气氛窑、电瓷窑炉等。窑炉结构是否合理,选型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产量和能量消耗的高低等,是陶瓷生产中的关键设备。
发展趋势
面对传统能源储量日益减少,能源价格飙升,陶瓷行业节能形势十分严峻,围绕这一新课题,国内外陶瓷行业正在抓紧研究开发新型的烧成方法,形成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如陶瓷微波烧成新工艺。据有关资料报道陶瓷微波烧成理论的研究取得成果,已有多项陶瓷品种进入实施阶段,如特种陶瓷制品,象小件陶瓷齿轮、刀具,密封环等均可由微波烧成工艺烧制。陶瓷微波烧成工艺具有节能、烧成周期非常短等优点。特别是高温乃至超高温烧成1350℃~1600℃的精细陶瓷制品,传统烧成方法需要几小时至十几小时,采用微波烧成仅需几分钟即可完成,其速度之快令人惊叹。2017,在国际上宇宙航天事业需大量的超高性能的精密陶瓷器具与部件,这对于微波窑炉与烧成技术发展提供了发展的新机遇。全自动控制钟罩窑窑炉也取得了新进展。钟罩窑顾名思义,即窑炉外形如一座高大的钟。烧成时需将窑体罩在高大的产品上,然后点火烧成。烧成完毕再将钟罩吊起来,放在一旁。钟罩窑特别适用于烧成特大型卫生洁具与绝缘子电瓷等产品。
2018,各国陶瓷窑炉业扎根于本国实际需求,炬星坚持以高新科技创新,独立自主开发研制新型窑炉,在许多方面做得很成功,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与参考。

苗条的狗
激动的鸵鸟
2025-04-05 04:53:18

窑炉的改进和烧窑技术的提高,也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因素。

这时期浙江一带已广泛地采用龙窑。浙江一带多丘陵,非常适宜建造形似长龙的龙窑。

经过长期的摸索,东汉的龙窑加长了窑身,这不仅增加了坯件的装烧量,还能利用坯件的叠烧,增大对流动火焰的阻留,延长了对坯体的烧烤时间,提高了热效率,因此窑温得以升高,大致可以达到1300度,分布也较均匀,为瓷器的最后烧成创造了必要条件。

又因为龙窑升温快,冷却也快,恰好符合了青釉瓷和黑釉瓷的烧成要求。

这两种釉中都含有较高的氧化铁,都宜在还原气氛中烧成,升温快,又能迅速冷却,可以减少铁的二次氧化,从而保持了它纯正的釉色。

青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