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片 > 正文

瓷片的陶瓷残片

虚拟的学姐
大气的小天鹅
2023-05-01 01:36:46

瓷片的陶瓷残片

最佳答案
俭朴的摩托
安静的心锁
2025-04-07 00:52:51

又简称古瓷片,对于古代的陶瓷残片,有些人不屑一顾,完整的瓷器成了碎片,还有什么价值和收藏意义?其实,在瓷片中,隐含着莫大的学问。 特殊古瓷片具有较高科学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珍稀古瓷片往往成为填补科学空白的实证和古瓷窑考古重大发现的先导。因而能够拥有典型的珍贵瓷片,已成为收藏者引以自豪的财富和收藏水平的标志。瓷片与瓷砖的差异在于,瓷片和瓷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下面从三个方面去进行分析:1瓷片指的是墙面用的表面有次面的薄层贴片,而瓷砖则是指有瓷面的地砖。两者最明显的差异就是厚薄程度不一。2瓷片越光滑越好,而瓷砖要求表面有一定的防滑性。最佳的瓷片内部不存在一星半点气泡,否则很容易受冻碎裂,而瓷砖对内部是否存在气泡要求不高。3瓷片应当属于通体陶瓷,但不属于砖,而属于片;瓷砖是瓷,是由瓷土烧制而成的。 采用两次烧灼1、一次烧: 简单说就是粉料压制成型经干燥后印花,经由一次高温烧成(1080——1130℃)2、二次烧: 就是粉料压制成型经高温(1100——1160℃)烧成后再在素坯上淋釉印花,最后再经一次高温烧制而成。两次烧成较一次烧成,这样烧制出来的瓷片就会花色天然,产品质量好,生产的难度要低一些。3、抗菌瓷片: 就是将抗菌剂加入到陶瓷釉料中,经施釉和烧成后,在陶瓷釉层中分布,长期存在具有良好持久的抗菌性。4、印花工艺:现代内墙瓷片的印花方式,通常采用丝网印花和辊筒印花两种。辊筒印花应用激光雕花制板技术,较丝网印花花色愈加天然、真切、细腻,色泽愈加丰富,产品的内在和外在质量都有较大的进步。辊筒印花属于现代较为先进的印花技术,其技术含量高。5、吸水率是指陶瓷制品中的气孔吸附水分的多少占制品的百分比。6、单色铺贴: 整个墙面贴的瓷片都为一个色彩的图案。7、上下色铺贴: 是指用上下分歧的砖铺贴统一墙面,普通淡色砖为上色,贴于腰线砖之上,深色砖为下色,贴于腰线砖之下。8、地爬壁: 与瓷片配套的小地砖,一般为亚光,具防滑效果。9、辨别辊筒和丝网最简单的办法:辊筒印花的每一块砖的纹路不完全相同,但方向一致;丝网印花的每一块砖的纹路完全相同。10、底釉:是施在釉面砖坯上的一层釉料。11、闪光釉:指具有一定的构成,经由处理(或烧成)后发生的色彩和光泽等外观性质相似于某种金属的釉。12、生产小规格的瓷片不用太大吨位的压机,是因为大吨位的压机冲压小规格的瓷片会把砖压得太实,在烧成的过程中气体挥发不出来会导致变形,同时还会形成针孔等质量缺陷。13、瓷片反面的粉是制品入窑炉前避免粘贴辊棒而加的氧化铝粉,或者出窑后避免砖块彼此磨擦而涂刷的滑石粉,不影响使用。

最新回答
重要的乐曲
聪慧的荷花
2025-04-07 00:52:51

现在古瓷片的收藏市场才刚开始,属于低谷时期,估计很快就形成气候了,前几天刚看央二的第一时间,有个热眼看冷收藏,其中就专题报道了古瓷片的收藏市场,报道称现在普通古瓷在地摊上一片价格在300-500之间,如果是在成规模,像天津瓷房子这样能保真的商店就得500-800了,照这个形势看,古瓷片的收藏空间是很大的,因为还处在起步期,瓷片刚开始走进拍卖市场,去年的残瓷专场拍卖,100多片拍得600多万的价格,不过古瓷片的收藏,还是见仁见智,就看个人的投资和收藏眼光。
古瓷片的收藏中,以稀少、珍贵、典型的价格居高,典型的有宋代五大名窑,您的宋定窑瓷得看品相,如果是瓷片上带有刻花工艺的,市场价格就在2000左右,纯属个人意见。

鲤鱼毛衣
震动的音响
2025-04-07 00:52:51
如果不谈钱,只谈论中国古陶瓷的自身价值,我想能够有耐心交流这个问题、能够读下去的,就应就是那些真心热爱中国古陶瓷的民间藏家。即使你不属于这类“瓷痴”,而是只想进行古典艺术品投资(或投机),也就应有耐心关心一下这个问题,因为古陶瓷的经济价值是根源于将要说的这些价值的。同时,投资人也是构筑“中国古典艺术品市场”的主体,不可或缺。
我发现,绝大多数收藏家(不管是业余的还是专职的)最初都是因为对经济价值的强烈诉求而走上收藏之路的,普遍的想法是,我要得到那么一件价值连城的东西,卖掉后我就富可敌国了。但是,慢慢地就有一些人忘记(或者暂时忘记)了“初衷”,变成了痴迷于古陶瓷的瓷痴,“给多少钱也不卖”这句话就会有人轻易而真切的说出来。所以,古陶瓷自身必须有着某些巨大的“魔力”,蛊惑着人们背叛初衷、倾其所有。这种魔力,就是古陶瓷自身散发出来的价值。而且,古陶瓷自身的多重价值(复数),永远是对历史有必须认识深度的人而言的:对于投资人,古陶瓷只是一件“古典艺术品市场”的商品,价值的内涵就单调匮乏的多了。
历史价值
中国陶瓷源远流长,始于原始社会至今日而不绝,贯穿整部中华史各个历史时期,帝王将相、黎庶百姓,域外贵族各个阶层都在使用:生活用具,祭祀礼仪,观赏陈设,军事器具,邦交贸易,赏赉陪葬……广泛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什么是中国历史?除了抽象的文字记载,你能够直观、生动、全面、有序、具体地看得到摸得着的历史,恐怕除了古陶瓷,就再没有什么了。所以,每件中国古陶瓷,都是中国历史轨迹上某个角落的缩点。中国所有的古陶瓷加在一起,就成为了中国整体时空的全部历史。这对于熟知谙通中国历史的瓷痴们来说,看见一件能够理解的古陶瓷,就像是一个瘾君子吸了一口精神鸦片,其时的愉悦、享受、满足非此道中人难以体会。
这就是古陶瓷自身附属着的历史价值。
工艺价值
其实,所谓工艺价值,是古陶瓷文化价值的内涵。
我的理解,历史价值涵盖了文化价值,文化价值涵盖了工艺价值,工艺价值涵盖了艺术价值(审美价值),而古陶瓷这些自身所有的价值就奠定了市场价值、经济价值。
之所以把工艺价值单列出来讨论,是因为现今的社会环境之下,像传统上对古瓷认识片面、鉴别逻辑错误;由于伪专家心胸、担当、虚浮、潜力造成的影响;社会的撕裂、利益集团的打压;商业的炒作等,很多藏家在古瓷工艺研究中耗费了主要精力,过于纠结于每个时期古瓷生产的工艺,从而放大了工艺价值,成为了当今古陶瓷争议最大、最核心的领域!
那么,何为工艺价值?我的理解,工艺价值是指制作工艺与艺术成就。古陶瓷的制作工艺组成了当时的历史文化,历史文化也“规范、指引”了当时的古瓷工艺。原始社会从素面、无色彩纹饰的古陶器到简单图案装饰、彩色绘画,一相到釉色装饰,适宜和推动了当时的历史文化;宋元之交,主流瓷器由单一色釉到青花、多彩,器型由委婉含蓄到雄壮沉浑,艺术效果由幽美雅致到直观热烈,也都是历史文化变迁、要求的结果。
但是,由于当时时空所限、信息不畅、窑口不同、制匠各异等等复杂的原因,使得那个时期的每一件古陶瓷都有或大或小的差异,这是客观、真实的现实存在。一些所谓的“专家”却对此枉置不顾,提起汝窑务必是“蟹爪纹、梨皮釉、芝麻铮钉”,稍有不同就是“新仿、赝品、不到代”,即使是所有特征侥幸吻合,还得说“全世界只有67件半汝窑,你这要对,值好几个亿呢!”
在这种情况下,民间藏家们怎么办呢?于是就穷研各个时期的古瓷工艺,也就出现了很多盲人摸象式的片面鉴瓷标准,比如鉴别元青花,元青花的多层纹饰必是奇数层纹饰、元代青花的釉面有米线纹……
举个列子说明这种逻辑的荒谬性,你50岁的老婆头发都白了,那是不是说,你没见过的50岁的女人,要是头发没白,要么她就没有50岁、要么她就不是女人,难道你还要说,这女人压根就不是人!
于是,民间藏家纠结着古瓷工艺,一时凝视着手里的“宝贝”,竟如水中月、镜中花般飘忽不定……
但是,瓷痴们对工艺价值的鉴赏不同,他们用自己长期积累的经验一眼判定真伪以后,就用日积月累的对古瓷工艺的体悟去评判、鉴赏眼前古瓷的工艺价值,有时会轻叹一句:“真美啊!原先那时还有这么一种工艺!真是国宝啊!”如果你在这时走近他,问这件东西多少钱,他必须会回答“给多少钱也不卖”。
智者之所以成为智者,往往是因为“很傻”。
文化价值
什么是文化?这个概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我的理解,简单地说就是,对一个社会中人们的规范和指引。
每一个历史时期的人们都有特有的思维、举止,崇尚、嫌厌,审美、工艺,信仰、向往,宗教、艺术,道德、伦理……如果说古陶瓷的历史价值是给你打开以往一段尘封的、凝滞的时光,让你看到存在着那么一段历史的话,那么附着其上的文化价值,就是让你能够看到具体的、鲜活的、灵动的那段过去,甚而至于你能够看到那个时期的古人怎样奉茶品茗、如何对酒当歌,更甚而和那个时期的古人对话,你问“他”答。
古陶瓷形状的演变就是文化在历史中的积淀、传承、变化。每一个瓷痴,都是满怀好奇,探索历史、穷究真相的精神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