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花押印是怎么兴起的?
元代的印章起源于岩画、古陶器、古瓷器,繁形于古押印,适用于宫廷、文人墨客、民间,统称为“元押”。它是一种不用执笔花押,而用印章签押的形式。
元代蒙古族入主中原后,在国内划分的4个民族等级中,地位最高的一二等蒙古人和色目人,他们大多不识汉字,所以在交往中“多不能执笔花押”,更不认识天书一般的篆书。于是,唐宋以来初露端倪的、简易明了的花押印顺流腾波而起,迅速由官方到民间普遍流行起来。
元代花押印的勃兴,自然应当列出一大串文人墨客的辉煌姓名:赵孟頫、吾衍、卢熊、杨遵、吴睿、柯九思、鲜于枢、虞集、张雨、吴镇、朱德润、苏大年、杨维祯、饶介、倪瓒、王蒙、顾瑛、宗濂、王冕、朱桂等。
上述元代文人经过漫长的探索,促成了自写自创的文人篆刻家的出现,确立了汉印审美观,使印章成为我国书画作品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比如赵孟頫在精神上追求自然、清远、古朴的艺术风格,更具特色并长期影响了元代的印章篆刻艺术。他在书画上提倡“贵有古意”,借古开今,在印章艺术上也同样提出这一主张。而汉魏印章所内蕴的书法美、章法美及风格美正是他所提倡和传承的艺术美学之路。
圆朱文印是赵孟頫倡导最力的一种独特印式。这种印式,线条细致,宛转如游丝,笔法工整圆润,布白均匀,印文与边栏一样幼细,有静穆稳定之感,和赵孟頫的绘画、书法,风格一致。
从赵孟頫遗留下来的篆书手迹,对照他的书画作品所用印章的文字可以看到,这类印章的篆文书体,与古玺印尽管形貌不同,却有其精神,可谓在传统印学基础上,变革当时印风,闯出了一条新路。他篆写过许多朱文印,优美典雅,确不同于以前一般细巧纤弱的朱文印。他篆的这种印,后来叫作“圆朱文印”,成为另一种新的典范,对后来的篆刻艺术产生了很大影响。
这些文字秀丽的印章蘸上朱红色的印泥,钤盖在书画作品上,与书法、绘画相互映衬,开启了文人在书画等各方面均用印章之先河。体现了赵孟頫这位大艺术家多方面的修养和对印章艺术书法美和章法美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