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片 > 正文

中国饮食文化特点

霸气的芹菜
光亮的小蜜蜂
2023-04-30 19:34:39

中国饮食文化特点

最佳答案
年轻的吐司
激动的项链
2025-04-20 05:26:36

中国的饮食特点是:风味多样,四季有别,讲究美感,注重情趣,食医结合。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也就形成了许多风味。中国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齐鲁、淮扬、粤闽四大风味。

最新回答
干净的鱼
懵懂的八宝粥
2025-04-20 05:26:36

据1987年版《尤溪县志》记载:“宋代时,常平乡和顺里的上仙和华口村开始生产陶器。明代中期,五十都的新桥(今新阳镇)开始生产瓷器。清代,五十都的林下、林尾,二十四都的清溪也开始生产陶瓷。民国时期,陶瓷业略有发展。新中国建立后,陶瓷业发展较快。”明嘉靖《尤溪县志》记载:尤溪陶瓷“粗而不精”。这些结论,均因历史上没有明确的文字记载,古窑址调查缺失之故,难免失之偏颇。1993年,县博物馆文物干部林洪湘同志,在梅仙镇半山村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了大范围的瓷器残片分布,后县博物馆又派陈长根、张文仁同志再次到该处复查,找到了窑址,证明我县于宋、元时期就具有较高水平的制瓷工艺。此项工作填补了全省古窑址普查尤溪县的空白。此后,我县文物工作者又在新阳镇瓷厂村、坂面乡的街面村等处发现了多处的古窑址,引起了省、市文物专家的广泛兴趣。现分述如下:
(一)梅仙镇半山瓷窑址
半山瓷窑址位于梅仙镇半山村西约1公里的前渡坂,该处为丘陵地带,距尤溪河边约50米。现存有三处窑床遗迹,均为龙窑。窑床长约45至50米,宽约15米。整个遗址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且有大面积窑瓷废品堆积。
1、窑址形制与年代:半山窑地表有明显的窑床遗址留存,并可发现窑室券顶砖。窑旁有一条长条形的废品堆,可以说明该窑应为券顶式龙窑。通过对瓷器标本的造型、釉色、装饰手法和窑址断面层分析,该窑制瓷时间跨度较长,持续生产时间大约从北宋中期到元代末为止。首先,采集器物标本酱釉罐,其釉色、器形、纹饰等,与尤溪城关北宋壁画墓出土的馆藏“酱釉编织纹盖罐”相一致,应为北宋时期的器物。因此,其上限应早于该墓葬。其次,从多件器物圈足分析,足壁厚,足径小,足端平削,足底有鸡心点圈足,部分器物底部施釉,足端无釉等,极富元代瓷器的特征,因而下限应为元代。
2、釉色特点:该窑虽以烧制青白釉、青黄釉为主,又兼烧酱、褐、黑、紫釉等,既突出本窑的特点,又多种工艺兼容。特别是珠光青瓷、茶叶沫釉、黑釉和仿哥釉产品等,做工考究,产量很大。其中该窑烧制的的黑釉盏,胎质深灰,含铁量较高,其主要目的是以胎来托釉,故釉色光亮如漆,玻璃质感强。
3、装烧工艺:半山窑的装烧方法多样。从窑具中分析,该窑的装烧工艺支、垫、套、叠、隔并用。常用的方法有:垫饼垫烧法、束腰支座支烧法、匣钵装烧法、砂圈覆烧叠置法、涩圈叠烧法等,可以说,这期间各地主要窑口的烧制方法,基本上都可在此窑找到。
4、装饰工艺:宋代我国各地陶瓷业发展很快,在装饰工艺上是以胎装饰和釉装饰并重,半山窑亦是如此。该窑胎装饰主要以压印纹饰为主,特别品种有压印编织纹,远远看去似珍珠地纹,煞是好看。还有压印菱形格纹,排列整齐,纹饰清晰。除外,亦见刻划花纹,纹饰较简单、抽象。特殊品种有青白釉碗和青黄釉碗。前者碗心刻划月华锦,后者器内则用篦状工具刻划精细图案。刀锋犀利,刚劲有力。其它技法尚未发现。釉装饰即以釉本身的变化来装饰器物,釉色大体有青白、青黄釉和酱、褐、黑、紫釉等,品种较丰富。其中除紫釉工艺较为粗糙、釉面无光泽外,余者釉色还算成熟。另外,还有仿哥窑“金丝铁线”(开大片)和“鱼子纹”(开小片)等开片釉。其中青黄釉开片中有大量细小气泡,晶莹剔透,恰似繁星,富有特色。
5、器物类型:该窑烧制的器物类型多为生活日用器具,主要以碗为主,罐、壶也多见,兼烧盘、盏、钵、盖罐等。
6、半山窑产品内外兼销,以内销为主。其根据:⑴本身窑场规模较大,其窑弃物分布范围广,产品数量多,当地销售不了。⑵当时青白釉、珠光青瓷的日常生活用具主要用于外销。据记载:当时日本及东南亚一带大量需要这种釉色器具。本省同安、厦门等地曾有该产品外销,半山窑有可能随大流而生产此类产品。(参见《福建历史文化与博物馆学研究》1993年)⑶该窑位于闽江支流之一的尤溪河畔仅50米左右,交通便捷,产品可通过水运直达福州、马尾等地外销。
(二)新桥瓷厂
新桥瓷厂又名新桥碗厂,始建于明代成化二十一年(1485)。新中国成立后,依行政区划改称南芹碗厂。1951年,改称公私合营南芹碗厂。1958年转新桥公社社办企业,更名新桥瓷厂。1972年起,该厂逐步更新设备,引进了新技术,改进了原料配制工艺,提高了产品质量。产品获“声如磬,白如玉,明如镜”的美称,成为福建省外贸部门和厦门轻工业进出口公司定点厂。主要烧制产品有:金瓜杯、大中杯、汉汤碗、汤戈、盖碗、新芳花瓶、萱花瓶、圆口花盆、甲碗、啤酒杯、咖啡杯等,产品销往13个国家和地区,小部分销往国内各省市。原有窑址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被新窑所代替,无法考证。
(三)杨厝瓷窑遗址
杨厝窑遗址在尤溪一都(今新阳镇)。明代中期,五十都龙益等地的瓷匠来到南芹建窑制瓷。清代时,德化县三班、浔中和雷锋村的村民逃荒到尤溪一都杨厝自然村安家,利用当地高岭土资源建窑办厂,生产日用瓯、碗、杯、盘、匙、碟、灯马、香炉等。清代末期,杨厝相继又建有五房山、新窑仔、弯仔头瓷窑。民国38年(1949)杨厝又增设了垄仔头和溪仔边瓷窑。以上窑址尚未考察清楚,窑址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各地基本建设的需要,相当一部分已被毁坏。
此外,尤溪县境内清代末至民国初时期,还建有台溪乡的清溪瓷窑、东山村的北岭瓷窑、溪尾乡大宁村的文坑瓷窑等。由于工艺较粗,均未形成规模。
(四)坂面乡街面村窑址:
2003年夏天,因街面电站库区建设需要,三明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文博副研究员李建军先生一行,在县博物馆陈长根副研究员、张文仁馆员、叶礼明助理馆员的陪同下,对库区进行了多次的文物普查和复查,发现了宋、元至清代时期的古窑址多处,其中有发掘价值的有2处。因位于尤溪县、德化交界处,对于研究其与著名的德化窑的关系有着重要意义。
1、街面村窑址:窑址位于坂面乡街面村部后山,依山坡而建,建筑形制为龙窑。窑址遭受一定的破坏,但地上瓷片、窑具残块随处可见,尤其是瓷器废片比比皆是。从瓷器标本可以看出此窑专烧罐、钵等日常生活用具。窑址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分布范围广,生产规模大,延续时间长,从所采集的瓷器标本推断年代为南宋—清代时期。最可贵的是,在此窑址上发现了擂茶钵残片标本,它对研究本市擂茶发展,有重大的参考价值。
2、乌暗坑窑址:窑址位于乌暗坑山坡的大片桔子园内,依缓坡而建。但在约2500平方米 的范围内,瓷器残片、烧瓷匣钵、窑具及窑炉红烧土等随处可见,周围有大面积的窑弃物分布,并还保留着龙窑窑床和作坊墙基。瓷器品种主要有碗、杯、罐、钵等日用器具,釉色有青白瓷、酱油和黑釉等。年代初步推断为宋元时期。

霸气的大叔
忧虑的麦片
2025-04-20 05:26:36

在家居装修的时候,总少不了各种瓷砖。其实瓷砖的种类有很多种,各自的特点也不一样,要了解各类瓷砖的特点才能打造适合自己的家居风格。

瓷片 瓷片是一种用于镶嵌桌几床柜作装饰的瓷制品,亦称“镶嵌瓷”。多长方形,或圆、椭圆、菱形,上面雕刻或绘制花卉动物之类,亦有书写诗词、吉语的。

抛光砖 抛光砖是通体砖坯体的表面经过打磨而成的一种光亮的砖,属通体砖的一种。相对通体砖而言,抛光砖表面要光洁得多。抛光砖坚硬耐磨,适合在除洗手间、厨房以外的多数室内空间中使用比如用于阳台,外墙装饰等。在运用渗花技术的基础上,抛光砖可以做出各种仿石、仿木效果。

仿古砖 仿古砖是从彩釉砖演化而来,实质上是上釉的瓷质砖。与普通的釉面砖相比,其差别主要表现在釉料的色彩上面,仿古砖属于普通瓷砖,与磁片基本是相同的,所谓仿古,指的是砖的效果,应该叫仿古效果的瓷砖,仿古砖并不难清洁。唯一不同的是在烧制过程中,仿古砖技术含量要求相对较高,数千吨液压机压制后,再经千度高温烧结,使其强度高,具有极强的耐磨性,经过精心研制的仿古砖兼具了防水、防滑、耐腐蚀的特性。

七大妙招叫你如何挑选合适油漆

庭装修过程中,油漆工程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在购买时,如何辨别油漆的质量是广大消费者比较头疼的一件事,下面,我们就为大家讲解下购买油漆时需考虑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七大妙招叫你如何挑选合适油漆

1、尽量在专卖店或者大型卖场购买油漆,注意从包装的优劣来辨别好坏;关注油漆是否符合环保标准;不可贪图便宜而而购买假冒油漆或劣质油漆。

2、选同一品牌,底漆与面漆最好选用同一品牌或配套的油漆,以防止底漆与面漆之间产生化学反应。

3、重点了解涂料公司的实力,应考虑品牌知名度高、广告投入大的涂料。这类涂料对口碑较为看重,质量有一定保证。消费者使用起来也较为放心,譬如:多乐士、立邦等。

4、涂料的外包装是否规范,有无使用说明书与合格证,有无生产企业厂址,有无各种虚假的标志。正规厂商所生产的产品包装规范,质量有保障。

5、开罐效果,涂料开罐后如果发现严重返稠、结块、沉淀、分层、有异味等现象,则质量不好或已变质,如果外观均匀细腻,搅拌时呈流动状态,则是好的涂料。

6、别忘看产品的保质期,尽量选择离有效期时间较长的涂料。

最后,在施工过程中,如果遮盖力强、流平性好,则是好涂料;否则就是低档涂料。

涂刷油漆时一次刷得太厚,会让墙面变得粗糙、有皱纹。此外,在非常热或非常潮湿的天气里刷油漆,导致表层干燥速度比底层快,也会让墙面产生皱纹。另外,油漆如果经常受到阳光曝晒,或是受到暖气、热水器、煤气灶等热源影响,也会导致墙面泛黄变色。对于这些地方,建议选用具有抗老化、耐晒的油漆。所以这些产生皱纹和泛黄等现象都是我们在使用油漆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客厅家具的前世今生及实用挑选攻略

还记得上一次和家人围坐在客厅是什么时候?你是否也希望在忙碌工作一天之后,懒懒的靠在沙发上看上一集想看的韩剧?或者只是和家人一起聊聊天,喝喝茶。客厅空间承载着很多家庭功能,所以为客厅选一款心仪的家具是非常必要的。

客厅家具的前世今生及挑选攻略

客厅空间的变化:

A、过去

在封建时期房子多为四合院建筑,因此面积比较大,修建客厅一般为院落的中间,东西为起居厢房。客厅的空间非常大,空间正中摆放条案,再放置八仙桌,桌子两旁在摆放两把太师椅,太师椅中间带茶几,厅堂中挂书画。这就是古代常用的家具摆设方式。

B、现在

现在社会居住空间都是楼层式的室内面积相对狭小,因此客厅空间的变化的非常大的,主体是由沙发、茶几、电视柜、电视背景墙等构成一个空间。 与之过去相比,整体布局是完全不一样的,不单单的为了会客那么简单,增加了更多的文化娱乐性,更多的功能性。

C、未来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成熟高科技会进入我们家具行业,未来客厅家具将会智能化,多功能化,向多元化发展。

客厅家具的摆设:

由于客厅是一个综合性的家具空间,因此客厅的家具与布置各功能的需要,并且与客厅的整体布局相协调,体现实用性与装饰性的统一。其次,客厅家具的布置要遵循"少而精"的原则,空间的大小和格局要合理安放,充分考虑客厅的通风,采光和行走路线的需要,力求留有较多的活动空间,使空间与环境产生协调的美感。

客厅中的家具不外乎沙发、茶几、视听家具等,在会客和视听间没有独立设置的情况下,面向电视主墙面布置沙发和视听家具,这种方式在当今是最好和最普遍的。在开放式的客厅布置就餐具的情况下,要考虑餐桌和餐椅,吧台,酒柜的摆放,通常餐桌放在离厨房不远处,餐椅不宜过高,以免遮挡视线,餐桌的大小要与环境相协调。

现代人追求简洁,明快的理念,需求宽敞,明亮的客厅,尽可能从节约空间出发,同时达到现代审美的需求。

客厅家具及物品的尺寸:

电视柜:深度:450~600mm 高度:600~700mm

单人沙发:长度:800~950mm深度:850~900坐垫高:350~420背靠:700~900mm

双人沙发:长度:1260~1500mm深度:800~900mm

三人式:长度:1750~1960mm深度:800~900mm

四人式:长度:2320~2520mm深度:800~900mm

茶几:小型长方形,长度:600~750mm 宽度:450~600mm 高度:380~500mm

中型:长方形,长度:1200~1350mm宽度:380~500mm或者600~750mm

正方形,长度:750~900mm高度:430~500mm

大型:长方形,长度:1500~1800mm宽度;高度:600~800mm高度:330最佳

圆形:直径:750,900,1050,1200高度:330~420mm

方形:宽度:900,1050,1350,1500mm高度:330~420mm

空间、人、家具的人机工程学问题分析:

客厅家具空间的布置方式和密度并不是随意的,在对家具功能空间进行规划时,必须为人们留出最基本的活动空间。如人们在座位上的坐、起等动作不能发生拥挤与冲突,开门窗时不会发生碰撞家具的情况。在客厅家具功能空间规划时,必须尽可能地保证空间的流畅,否侧会给人们生活带来不便或使人产生不舒服的感受。

1)两个较高家具之间(例书橱几与书桌之间),一般应有600~750mm的间隔。

2)两个矮家具之间(例如茶几与沙发之间),一般需要450mm的距离

3)当座椅背置于房间的中部时它与墙面间的距离宜大于700mm否则在出入座位时将感到不方便。其座位后要考虑他人的出入,则在座位后要留600mm的距离。

4)当采用折叠式家具(或多功能家具)时,如沙发床、折叠桌等,应备有与家具扩充展开面积适应的空间。

5)站在柜前操作时,需要600mm左右的空间,而当人蹲在柜前时则需要800mm左右的空间才能方便的操作

舌尖上的中秋 怎样挑选适合您的餐桌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节马上要到了,在这个讲求美食的时代里,餐桌的地位越发显得重要。餐桌一直是餐厅中的主角,旧时的餐桌通常为长方形,人们的坐次表现出在家中地位的高低。而在今天这个讲求个性风格的时代里,现代餐桌不再以一些规则限定人们对它的选择。

舌尖上的中秋 怎样挑选适合您的餐桌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餐桌,以原木色泽的为最多(分为实木和人造板两种;另外,透明玻璃面餐桌底座为大理石或金属等材质的餐桌也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如何在这多姿多彩的餐桌世界中选择适合您的一款呢?我们在这里谨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首先要确定用餐区的面积有多大。不论是具有专门的餐厅还是客厅、书房兼任餐厅的功能,首先要确定所能占用的用餐空间的最大面积是多少。如果房屋面积很大,有独立的餐厅,则可选择富于厚重感觉的餐桌以和空间相配;如果餐厅面积有限,而就餐人数并不确定,可能节假日就餐人员会增加,则可选择目前市场上最常见的款式——伸缩式餐桌,即中间有活动板,平时不用时收在桌子中间或拿下来,不要为了一年仅三四次的聚会而买一个特大号的餐桌。

面积有限的小家庭,可以让一张餐桌担任多种角色,如既可以当写字台,又可以当娱乐消遣的麻将台等。在没有独立餐厅的家庭里,首先要考虑的是餐桌能够满足家庭所有的成员吗?它收拾起来是不是很方便。因此目前市场上多见的可折叠的餐桌比较适合选用。

其次可根据居室的整体风格来进行选择。居室如果是豪华型装修的,则餐桌应选择相应款式,如古典气派的欧式风格;如果居室风格强调简洁,则可考虑购买一款玻璃台面简洁大方的款式。另外,老餐桌也不一定非得丢掉,在如今讲求自然风格的潮流下,如果您拥有一款实木的老式餐桌,则可以把它搬入新家,只要在上面铺上一块色泽与装修协调的桌布,也另有一份雅致。

餐桌的'形状对家居的氛围有一些影响。长方形的餐桌更适用于较大型的聚会;而圆形餐桌令人感觉更有民主气氛;不规则桌面的,如像一个“逗号”形状的,则更适合两人小天地使用,显得温馨自然;另有可折叠样式的,使用起来比固定式的灵活。

餐桌是格外需要烘托的。有人说一张餐桌就是一个任由您打扮的模特。为了要显出它独特的风格,可选择不同的桌布,如简朴的麻质桌布表现出一种传统风味,鲜艳明亮的桌布则能令人感到一种欢快活泼的气息。另外,餐桌上方配以合适的灯具,既能让人领略美食的“色” 之美,又能营造出一种迷人的氛围。在精心打扮的餐桌旁和亲朋好友一起享用一顿精心烹调的晚餐,浓浓乐趣,尽在其中。

新宝贝计划 怎样为学龄前幼儿挑选餐椅

为宝宝选购一款适合的餐椅是必要的,宝宝使用餐椅可以培养培养宝宝良好的参与感,容易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以后吃饭不用追着宝宝喂饭。另外,让宝宝使用餐椅可以更多地锻炼宝宝的抓握能力,手臂也得到锻炼。

新宝贝计划 怎样为学龄前幼儿挑选餐椅

一、如何选择餐椅

购买信誉卓著、有完善售后服务的品牌

选择品牌和服务,对消费者来说有保障(有些厂家承诺终生维修),更可以让孩子获得安全舒适的就餐感受。

选择组合式餐具比较好

组合式的餐椅不仅可以与大人一起进餐还可以分开单独使用,分开的餐椅还可以给宝宝作其他用途。

选择实木的餐椅

选用环保油漆的实木餐椅,手感很好,宝宝使用起来最为舒服。同时最好是方便调节高度的那种,那样宝宝使用起来更方便。

二、选择餐椅需要注意的几点?

检查保护装置

保护装置一般是由腰带和一根可以从两腿之间穿过的安全带构成的,可以把孩子固定在餐椅上,不至于滑落。用一只手把安全带打开再系牢,看看好不好用以及对于宝宝是否舒适。

检查一下托盘的下面和边缘

要看看是否光滑,有没有小洞或者是缝隙,以免宝宝把手指伸进去拿不出来或者被夹伤。检查托盘,托盘的外沿高出一截可以防止小碗等掉到地上。

看一下底垫的面料

座垫的面料最好是禁脏的,因为宝宝可能经常把饭粒或者其他东西掉落进去。座垫最好能将餐椅完全包裹起来,没有缝隙。

确保坚固

在挑选餐椅时,如果餐椅上有小脚轮,先把它锁住,然后从不同的方向推餐椅,检查坚固程度。尽管选择一款可以伸展开的餐椅可能会比较省地方,但是坚固、稳定是第一位的。

小户型也能大享受 室内家具巧选择

小户型精彩、紧凑、精致,但同时空间局促、家具不易摆放。要想把小户型家居打造得功能完善、美观大方,可以从空间布局、色彩、家具以及软装饰等处理手法上予以重视,只要处理得当,小户型也可以变得很“大”。

小户型也能大享受 室内家具巧选择

从家具的功能上考虑可以选择以下几种类型的家具:

(1)隐蔽式家具它是一种既不易觉察,又具有家具功能的贮藏空间,它能与一般的家具巧妙配合,是人们因地制宜,精心设计的产物。隐蔽式家具主要有居室壁框型、卧室壁面型、二层阁壁柜、凹入空间型、床柜型等。

(2)移动式家具:对狭小的现代空间来说,第一寸空间都很重要,灵巧的家具是必备的生活用品,有轮子的家具机动性强,身型矫健,可以在任何空间里展现它的独特魅力。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小型的滚轮家具有茶几、座椅、CD柜、电脑桌、电视柜等。在客厅的沙发之间,安放一个活动的茶几,当客人来访时,可以很方便地传递茶点。富于机动性的电视柜,也可以随着主人坐卧的角度而变换位置和方向,十分符合人体工程学。

(3)多功能家具如果你的居室不是足够大,那么就一定要考虑家具的多功能化。一间漂亮的客厅变成一间实用的卧室,一间零乱的儿童房变成规矩的书房一间舒适的客厅变成温馨的餐厅。所有这些只需要挪动一些家具或改变一些家具、家具是这个充满想像力的家的主角,它可使你的家变幻无穷,也可以为你带来不同的新鲜感。尽管它可能会使你的家有些杂乱无章,但充满生活气息的小巢或许会给你的生活带来无尽的快乐与满足。

(4)折叠式家具折叠式家具不仅体积小,而且易于折拆,方便搬运,很适于小户型家居使用。家具的材质也以轻巧为好,以便于移动、组合。

从家具的造型上考虑可以选用以下几种家具:

(1)小型家具在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小型家具是您的首选。小型家具比一般家具要占用较少的使用面积,令人感觉空间似乎变大了。小客厅首选的家具是低矮型的沙发。这种沙发有低矮的设计,没有扶手,流线型的造型,摆放在客厅中感觉空间更加流畅。根据客厅面积的大小可以选用三人、两人或1+1型的,再配上小圆桌或迷您型的电视柜,让空间感觉变大不少。

(2)含有曲线造型的家具家具的曲线造型会给人一种动感,使室内空间显得活泼。在一个平凡无奇的居室中点缀一两件造型活泼、色彩艳丽的曲线家具、立刻让房间充满生趣。曲线家具的空间适应性非常强,因为它可以自由组合而且造型号轻巧活泼,无论是大空间还是小空间,四方的空间还是不规则的空间都能摆放。如圆形桌和圆型椅,令空间融会通畅,变得更加宽敞。有棱有角的家具,把空间分割得很零碎,看起来空间更显得凌乱。

激情的母鸡
高挑的山水
2025-04-20 05:26:36
======================

文/王一凡
摄影/编辑: 许永杰

来源:《我眼中的陕西》

======================

        在英文中,“China”一词,既可以翻译为“中国”,也可以翻译为“瓷器”。走到世界任何一个国家,提到中国,人们想到的首先是瓷器。众所周知,中国是瓷器的故乡,而瓷器,则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献出一颗精致绝伦的艺术明珠。

        中国的瓷器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成的,原始的瓷器起源于公元3000多年以前,到了宋代发展至鼎峰时期,名瓷名窑已遍及大半个中国,其中最有名的耀州窑、定窑、钧窑、磁州窑、龙泉窑和景德镇窑并称为宋代的六大窑系。

        岁月悠悠,这些窑系在历史的长河中几经沉浮,但窑火不断,匠心不改,即使是在一千多年以后的今天,我们依然可以在远离城市的一处小镇上,见到那朴拙而精湛的制瓷工艺,仿佛时间的脚步在那熊熊的炉火中从未行走过一般。

      今天,我们要向大家介绍的,正是这样的一座古镇——陈炉古镇。一千多年以来,这里的炉火灼灼不熄,从宋元一直延续至今天,是耀州窑唯一尚存的制瓷旧址。在这里,传统的制瓷手艺代代相传,犹如那永不熄灭的炉火一般。

                      耀州瓷
        大约是从唐代起,在陕西铜川一个叫作黄堡的地方,开始逐渐有规模地兴起了制瓷业,并在宋代开始走向鼎盛,因为这里曾隶属于耀州府辖,所以称为“耀州瓷”。
          耀州瓷之所以之会在这一带形成气候,首先因为这一带山上到处沉积着一种叫作高岭土的非金属矿物质。这种高岭土土质松软,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耐火性,非常适合用作陶瓷的原料,为制瓷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加之这一带盛产煤矿,又为制瓷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燃料,成为耀州瓷器可以扎根于此炉火不断的天然保障。
        在西安的碑林博物馆里,收藏着一块宋代的《德应侯碑》。石碑很小,看起来很不起眼,但却是我国最早记录耀州窑制瓷盛况的窑神碑。“巧如范金,精比琢玉”是耀州瓷器巧夺天工的制作工艺,“烈焰中发,青烟外飞”形容的则是炉火旺盛的烧瓷场面。
        那个时候,沿着漆水河两岸,分布着大大小小诸多的窑场,在《同官县志》里记载:“南北沿河十里,皆其陶冶之地,所谓‘十里窑场’是也。”由于窑炉众多,在北宋时期,一度出现了烧炉用的柴火无处可寻的现象,所以制瓷工因地取材,于是从此以后一千多年以来,黑色的煤才成为耀州瓷制瓷工艺唯一的燃料。
        后来,黄堡窑因为战争的侵扰与资源的日渐匮乏,耀州窑池逐渐向东开始迁移,在一个远离战争的镇子上继续发展制瓷业,这个镇子就是陈炉镇。

                陈炉古镇
        陈炉镇三面环山,寂静安宁,但这里山石多,坡地多,先民们为了生存方便,依山箍窑,在山坡上形成了层层叠叠的窑炉与民居。走在陈炉小镇上,脚下踩的道路都是下面一家的房顶,当地有句话形容说“你家的窑背我家的院,院内再把房子建”,基本上站在这家的院里低下头那一家院子里的景象可以一览无遗。这种罕见的村落格局,正是当初先民迁至此处后,依山而居形成的。

        耀州窑迁移至此以后,在这里再一次创造了耀州窑发展的空前盛况。“陈炉镇”的名字,得来于这里曾经处处“陶炉陈列”的奇观景象。“陶场南北三里,东西延绵五里,炉火杂陈,彻夜明朗”记载的是陈炉那彻夜连绵的炉火,陶瓷的高温与熊熊的烈火映照着方圆数十里辉煌灿烂宛如白昼,创造了历史上“炉山不夜天”的奇景壮观。

          朴拙精湛的制瓷工艺
        陈炉古镇的制瓷工艺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但至今这里仍有十多间私人的瓷坊,他们传承和保留了耀州瓷传统的制瓷工艺,让陈炉的炉火依然熊熊不灭。
          走进小镇,沿着忽高忽低的山路,就会有一家传统的瓷坊与你不期而遇,开放式的制作车间可以清楚地展示制瓷工娴熟的技艺与一件耀州瓷器的制作过程。
        完成一件精致的瓷器,前后需要72道工序,非常繁复,需要极其精湛的技艺与多少年淬炼的功夫,而真正能展示在我们眼前的,其实只是相对比较简单的工序。

        拉坯工艺看上去很简单,实际上工人师傅要凭借自己的经验把握方圆大小,手的力度还要均匀,要不然坯子就会歪斜。在生产陶瓷的工序中,手拉坯是最难学的,清代进士崔乃镛作诗“一轮旋转地浮空,范土为形物象工”来形容手拉坯工艺。陈炉有个民谣“金娃娃,银娃娃,顶不住咱这泥娃娃,金银棍,粮食囤,扛不住咱这搅轮子棍”,说的都是拉坯技术的不易掌握与至关重要。

        拉好坯后,用割线快速地割下,一个毛坯就形成了。做好的毛坯先要晾晒,晾到半干的时候再修坯。在陈炉修坯讲究的是“修外不修里”,因为工人师傅在拉坯的时候就把里边做得非常完美,这是南北陶瓷的区别,也体现出工人师傅拉坯技艺的高超。修好坯后,先上一层化妆土,起遮瑕的作用,然后上釉,上完釉后就可以装饰描绘了。
          陈炉的装饰手法很多,像绘画,刻花、剔花、粘贴、镂空、浮雕等等,这里展示的是绘画工艺,完成这项工艺的一般都是陈炉心灵手巧的女人。她们所用色料是氧化钴,因为干坯的吸水性特别强,所以运笔一定要快,讲究的是一气呵成。工人师傅的面前没有任何的参照物,都是凭借自己的经验画自然界的花鸟鱼虫,手法是相当的娴熟。
        这里便是那燃烧了一千多年熊熊不灭的陈炉炉火,制好的坯子,放在一个叫作匣钵的容器里,再放去炉里烧制。烧瓷的窑炉由四个部分组成,前面是火膛,用来烧煤,后边是窑床,摆放匣钵里的坯子,上面还有通风口和烟囱,把坯子摆放好后,把窑口封上,留上下两个孔,上面的是通风口,下边的是观察火候和添加燃料的(便是照片上可以看到的这个口)。工人要怎样得知这一窑瓷器是否烧成呢?他们用黄土做成许多十多公分的陶棒,顺着窑底纵向摆放到窑口,经过不断地添加燃料,陶棒从窑口处依次融化,待最后一根陶棒融化后就可以罢火停烧,等待自然的冷却,然后打开窑口,瓷器基本上也便烧成了。
        这是最传统的烧窑工艺,使用的还是煤做燃料。随着天燃气的普及,陈炉人也开始使用这种新兴燃料烧制瓷器,天然气因为可以控制温度,一般烧制出来的次品数量很少,但精品也很少,真正的精品,一般还是出在这种使用煤炭的窑里,这种窑的最高温度可达1360度。
    青釉淡着之下的艺术珍品
        耀州瓷最具代表的便是青瓷,色泽清幽,十分淡雅。它的刻花、剔花工艺独冠群窑,刀锋俊俏,线条流畅,形成的纹饰凹凸鲜明,立体感强,画面栩栩如生,所以才有了“巧若范金,精比琢玉”的美称。

        这件瓷器名叫玉壶春,它是根据唐代佛院的净水瓶演变而来,瓶身呈s形曲线,把它颠倒过来好似人的心脏,寓意敞开心扉,是友谊的象征。诗人王昌龄有句诗说“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中的玉壶,指的便是此壶。

        这是九龙瓶,所采用的是浮雕的制瓷技艺,九条真龙缠于瓶身之上,寓意九五之尊。

                  耀州四绝
        耀州瓷刻花青瓷最具代表,其中有四绝,分别是倒装壶、凤鸣杯、公道杯和良心杯是耀州瓷中的精品,每一件都外形精美,但是又都暗藏玄机。

          这个瓷壶便是非常有名的倒装壶,也被称作壶王。提梁处是腾飞的凤凰,寓意飞鸿腾达,壶身是缠枝牡丹,寓意年年富贵,壶口处是一只母狮子在哺乳小狮子。这把壶囊括了凤凰鸟中之王,牡丹花中之王,狮子兽中之王,故又称提梁三王壶。提梁底部有金元宝,寓意财源滚滚来,底部的莲花底座,寓意稳坐高台。这看上去雍容华贵的瓷壶,但是你却找不到它的盖子,翻过壶身,只在底部有一个梅花小口从这里注入水,将壶身翻过来,水却不会从底部的梅花口流出,将壶身略倾斜,却见水从狮子的口中却缓缓流出来。
        这其中的机关到底是什么呢?天机不可泄露。

        这是为女皇武则天定制的凤鸣壶。
        据说当年,武则天梦见一只凤凰穿梭于牡丹花从中,翩翩起舞,非常美丽,寓意也好,就命耀州窑的能工巧匠烧制了这把凤鸣壶。它的造型也是凤凰,壶身也刻有牡丹花。但这还仅仅只是从表面上去看这只壶,这只壶的奇特之处在于将水倒入壶中,轻轻晃动壶身,就会有一个类似凤凰鸣叫的声音从壶嘴里传出来,所以,才被称为凤鸣壶。

        这个叫作公道杯,是唐王室的传家宝。据说是唐玄宗在寿王和杨玉环的大婚上曾将此杯赠予两位新人。杯心直立一龙首,外底部有个小孔,注入半杯水,平平稳稳的,不会有什么变化,但是如果继续添加水的话,水却从外底部的小孔中漏出来了,而且会漏的一滴不剩。当年冰雪聪明的杨玉环一看到这个杯子,立即明白了父皇的用意思,“满招损,谦受益”正是这个杯子里的寓意。
        常看武侠电视剧的人都应该知道这把壶,这把壶称为良心壶,又称两心壶,或者阴阳壶。壶身是寿星的造型,寿星肩部有一个孔,是一个明孔,但是在寿星拐杖的底部还暗藏一个孔,不容易被人观察到。分别向这两个孔中注入两种不同的液体,有的时候在与人把酒的时候可以玩一些小心机,便是这把壶里的玄机。
陈炉古镇里独有的艺术魅力

        走在陈炉高低起伏的山路上,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家家户户门外面用各种罐罐垒成的院墙。这些罐罐大都是在烧制瓷器时装坯子用的匣钵,烧上几回以后裂开了缝,便被老百姓拿回家,垒在自家的院子里,久而久之便形成了陈炉独有的“罐罐墙”。
        这些罐罐的颜色主要以橙色和黑色为主,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看上去还真有一种油画的味道。陈炉八景之一“层洞错杂宛花城”,就是形容居民们在最高一层的罐罐上种上花,待到花全部盛开的时候,一层一层的,那是相当的美丽与壮观。

        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对陈炉的窑洞群落情有独钟,他在一篇散文中这样写到:“这层层叠起来,真可谓人上有人,巷上有巷,墙壁是瓷的,台阶是瓷的,水沟是瓷的,就连地面也是竖着的瓷片一页一页铺成的,站在这里一声呐喊,响声里便有了瓷的律音,空清而韵长,使人油然想起古罗马的城堡。”置身于这样的美景中是特别享受的,犹如置身于一个从未被发掘的世界,这个世界由古朴的艺术品堆砌而成,在这里,可以全然是忘记了人间的样子。

                  瓷片铺路
        走在陈炉的小道上,就好像走进了一座巨大的迷宫,忽上忽下,道路曲折迷离,走着走着,你自己就会将自己迷失在这个宫殿里,因为你的脚下,那从未见过的瓷片艺术,早已让你忘记了前行的方向,追着那些瓷片铺成的小路,忘我地进入了一个瓷片铺成的艺术殿堂。

     

        陈炉人是天生的艺术家,他们将残次的瓷器铺满了陈炉的每一条道路,排列成各种不同的造型,古朴而美观,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灼着的光泽,灵动而瓷韵浓厚,成为陈炉独有的脚下的艺术。
          房顶上的景观
        除了脚下的艺术,在陈炉,仔细地观察每一户人家的房顶,你会发现,那里更是一座精美绝伦的艺术天堂。

        陈炉的瓷器之所以流传千年而炉火不断,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陈炉拿出去的瓷器,样样都是精品。但是,烧炉的过程中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偶尔出现残次品也是在所难免的事情。那么如何处理这些残次品呢?天然艺术家的陈炉人,在罐罐垒墙,瓷片铺路的艺术创造之后,他们用这些残次品,完美地装扮了他们的屋顶,让他们的屋顶成为陈炉又一道美丽的艺术景观。
        随着时代的变迁,陈炉人也正在以他们新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融入进新时代的脉博之中。然而,古老的传统,精湛的技艺,与独具匠心的精神以及独一无二的陈炉艺术,却犹如那千年不灭的炉火,将在陈炉这片土地上永远留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