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片 > 正文

天津瓷房子门票多少钱

害怕的眼睛
傲娇的大炮
2023-04-30 17:23:42

天津瓷房子门票多少钱

最佳答案
外向的小蘑菇
超帅的电源
2025-04-21 08:18:18

1、瓷房子门票35元,60岁应该没有优惠,优惠政策如下:12米以下儿童、80周岁以上老人、南开大学学生(本科,需出示学生证)、残疾人、现役军人军官都是免票,其他学生凭证20元开放时间 9:00-18:002、天津有两处瓷房子,赤峰道这个对外开放,就是上面的门票价格,五大道还有一处,就在疙瘩楼那儿,以前是餐馆现在整修还没有对外开放,但可以看外观,也是贴着各种瓷片。瓷房子每个人喜好不一样,看点评也是褒贬不一,如果只看外景是不需要买票的,想深入了解可以买票进去,最好听听讲解,会长知识加深记忆。

最新回答
单身的铃铛
自由的百合
2025-04-21 08:18:18

原标题:网传土豪建98亿元瓷房子 专家提醒外贴瓷器价值有限
近日,一条“苏州吴江土豪用多件古董建造了一座价值98亿元瓷房子”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热传,引发众多网友转发,有人感慨“此房一出,世上再无豪宅”。记者核实得知,瓷房子确实存在,不过并不在吴江,而是在天津,其主人是天津的一名“收藏狂人”。有专家表示,瓷房子外墙所贴的许多瓷器都是明清和民国的民窑瓷器,收藏价值并不大。
微信疯传
吴江土豪瓷房子值98亿
“瓷房子,是苏州市吴江区一座用多件古董装修而成的法式洋楼。瓷房子主人兼设计者张彬用自己收藏和搜集的四千多件古瓷器、四百多件汉白玉石雕、四十多吨水晶石与玛瑙,大量古瓷片装饰而成,如今,这座房子身价已高达98亿元。”
近日,一条图文并茂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疯传,在这条消息的介绍中,这座瓷房子装饰用的瓷片没有一片现代瓷,其中还不乏钧窑、汝窑等五大名窑的瓷片。瓷器涵盖了各个历史时期,有晋代青瓷、唐三彩,宋代钧瓷、龙泉瓷,元明青花、清代纷彩等各个时代的精品。
除此以外,瓷房子还拥有世界上最长的瓷龙,世界上最昂贵的下水管道,世界上最大的三彩琉璃狮,还有恐龙蛋等珍贵藏品……这些都让瓷房子成为了一座“天价之屋”。
记者核实
房主为天津一收藏狂人
昨天,现代快报记者向吴江当地的相关部门进行核实,并没有听说吴江有这样的房子。
就在记者多方求证的时候,记者的一位朋友孙女士说,她曾经去看过瓷房子,不过不是在吴江,而是在天津。孙女士说,2009年,她去天津出差,一天晚上闲逛到一处当年的租界区域,远远看到一座法式风格洋房,但是房子的颜色和周边房子都不太一样。走近一看才发现,房子上贴满了各种瓷器,“看上去很奇怪”。
在百度百科中,一条名为“瓷房子”词条证实了孙女士的说法。瓷房子,是天津市赤峰道一座用多件古董装修而成的法式洋楼。房子的主人不叫“张彬”,而是天津一名收藏狂人张连志。据介绍,这座瓷房子是张连志用他自己多年收藏的古瓷器、汉白玉石雕、水晶石与玛瑙,以及数以万计的瓷片等作为装修材料建造而成。
专家分析
房子外贴瓷器价值有限
记者在网上搜索后发现,从2007年至今,关于瓷房子的价格的描述已经更改了好几次,2007年为5亿元,2009年变成了25亿元,今年4月份,在“中国网”的一篇报道中,瓷房子的价值又变成了98亿元。
那么,瓷房子真的如传言所说,价值98亿元吗?在《财经时报》2006年11月的一篇报道中,张连志曾表示“瓷房子造价究竟有多高,连他自己也无法估算”。
昨天,记者采访了苏州一家博物馆的相关负责人,他告诉记者,他并没有去天津亲眼看过这座瓷房子,不过从网上流传的上来看,很多瓷器都是明清和民国时期的,且是出自民窑而并非官窑,“实话实说,中房子外面贴的那层瓷器,价值并不是很大。”该负责人坦言,如果仅以上述这些瓷器的品质和价值来判断,98亿的价格明显是被夸大了。

感性的超短裙
调皮的荔枝
2025-04-21 08:18:18

对于现代人来说,房子是必备的生活和生存基础,能够在城市中拥有一套住房,是大多数年轻人的奋斗目标,同时也是成家立业的起步条件。可是您也许不知道,房子的种类有很多,古往今来,曾出现过许多有趣的房子,它们都是以何种材质建成的?

房子是指供人类居住或从事社会活动的建筑物,毫无疑问,对于人类来说,房子的作用实在太大了,如果没有房子,我们会整日露宿街头,在风霜雨雪中挨饿受冻,大大的影响了生活质量,甚至可能危及到生命。

现代人所造房子的种类有很多,如农村的土坯房、瓦房、窑洞、或者是城市中的公寓,楼房,别墅等等,都满足了人类的居住条件,继而令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不过有趣的是,在古代与近代时期,勤劳智慧的先民们曾造出过不少有特色的房子。至于它们都是什么?我们还要一一阐述。

1瓷房子

瓷房子位于天津市和平区赤峰道72号,是当地一幢举世无双的建筑,素有“瓷美楼奇”之称。瓷房子的主人是张先生,为我国著名的古玩收藏家。在2000年时,张先生斥资3000万元买下一座小洋楼,准备将其建造成一座瓷楼,用于弘扬中华民族的瓷器文化。起初的时候,他只是想把屋檐贴上瓷片,不过在朋友的建议之下,张先生突然来了灵感,随即将自己收藏多年的唐三彩、宋元官窑、明清珍品拿出打碎成了瓷片,然后将房子全部贴上了古瓷,才造出了如此震撼的建筑。

据初步统计,整座瓷房子共使用了4000多件古瓷器,400多件汉白玉石雕,7亿多片古瓷片,13000多个古瓷盘和瓷碗,以及20多吨的水晶石与玛瑙等等,绝对称得上是一座价值连城的豪宅。如此独出心裁的创意,巧妙地将中国古典艺术元素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风格相结合,甚至被评为“全球十五大独特设计博物馆”。

2玉房子

在贵州省罗甸县红水河镇地区,有一个不起眼的小村落,名为关固村。该村一位李姓村民家中盖新房,于是便请来了众多亲戚,帮忙上山采石做屋基。在亲戚之中,正好有一位地质大学采矿专业的大学生,他慧眼独具,发现关固村山上的岩石在阳光下极为透彻,便取样进行化验,结果发现,该岩石正是一种价值很高的玉石,后因其价值较高,故此在玉石界被称为罗甸玉。

此事一经传开,立马引起了当地不小的轰动,村民们纷纷放下手中的工作,带着镐头与锤子上山采石变卖,一度引起了极大的混乱,最终不得不由政府出面进行严格管控,这才保证了山上玉石资源的合理开采。不过有趣的是,李家的房子建成之后,并没有因为以玉石垒砌的墙体而拆毁,反而还成为了当地一个重要的景点,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玉房子”。

3楠木房子

在湖北省恩施市地区,有一座著名的天价老宅,它被称为“楠木老屋”。这座楠木老屋的主人是一位独居老人,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只能靠着低保生活。当时村里为了发展建设,决定对老屋进行拆迁,可是老人对于祖传的房屋感情十分深厚,于是便请来专家对老屋进行考察。考察的结果十分惊人,老屋居然有近400多年的历史,更重要的是,整栋屋子的建筑材料,居然都是金丝楠木,其价值估计在120亿左右。

金丝楠木是古代皇家建筑专用的木质材料,其物理性质颇为神奇,不仅坚韧耐腐,而且能够防止虫蛀,最重要的是,即使经历了几百年,金丝楠木也能发出阵阵沁人心脾的香气。现如今,这座楠木老屋已经被老人无偿献给了国家,它被整体搬到了恩施侗乡自然风景区之内,成为了中国境内唯一一座金丝楠木建筑,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4银楼

在2008年7月20日,素有“中国银都”之称的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举行了中国银都白银艺术博物馆揭牌暨中国白银第一坊开园庆典仪式,令“中国第一银楼”与世人见面。“中国第一银楼”总面积为140平方米,楼高两层,一楼为柱式空透建筑,中间铸有一大型鎏金神龟,二楼雕梁画栋,有门窗隔壁,皆采用鎏金、银打造,极具奢华质感。

令人难以想象的是,这一座巨大的银楼,除了顶上的瓦片之外,其余所有的构件全部用银片进行装饰包裹,就连窗上的镂空雕花亦是如此,其共耗费5万多两白银,主要来源于全国各地银加工所搜集的废渣、废料、废液等。

5铜房子

公元1885年,正值慈禧太后50大寿,为了能够讨好老佛爷,朝廷官员便在颐和园万寿山佛香阁西侧建造了一座铜亭,亦被称为“童亭”、“宝云阁”,有祈福太后童颜永驻、万寿无疆之意。据史料记载,铜亭所耗费的铜材,都是由铜钱所化,共有40万斤之多。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该建筑在清廷遭受洋人入侵时,同样未能逃过洗劫,宝云阁的门窗甚至钉铆都被拆卸,唯独留下了一座骨架。时至今日,宝云阁已经被彻底翻修,原构件大多被追回放归原处,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

6河姆渡草房子

在1973年时,考古工作者曾在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面积达5万平方米的叠压层,并在一期文化遗址中发现了较有规律的排桩25排以上,被称为是“干栏式建筑遗址”。

干栏式建筑是以地下木桩为地基,其上架设大、小梁承托地板,构成架空的基础,并在基础之上立柱架上面覆草顶的一种建筑。此建筑草房子类型,是河姆渡先民建筑的普遍样式,不仅有利于通风防潮,而且还能防止兽类侵扰,是古代先民勤劳智慧的结晶。

7象骨房

1982年时,考古工作者曾在哈尔滨闫家岗附近,发现了一处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遗址。经过初步测定,该遗址面积共4200平方米,距今约22万年左右。值得注意的是,在遗址中还有两处古人类居住场所,从其造型与残骸来看,该居住场所,应是由兽骨和猛犸象骨骼作为梁柱而拼合的房屋,属于一种特殊的古人类建筑。

猛犸象是一种生活在公元前180万年至公元前1万年的生物,猛犸象的灭绝也标志着冰川时代的结束。作为远古时代一种庞大的生物,猛犸象为当时的古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其巨大的骨骼也被用于生产生活。此次发现猛犸象骨头所制成的房子,还属于考古界中的首例,对研究古人类生活方式与猛犸象灭绝原因有着积极的作用。

说到这里,小编还是要感叹一句,人类的智慧确实伟大,在与自然斗争的千万年中,人类所创建的房子给了自己遮风挡雨的庇护,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能够在房子的庇护之下,迅速发展至今,成为地球上的主宰者。

淡然的火龙果
呆萌的汽车
2025-04-21 08:18:18
似乎已成习惯,居住在天津赤峰道上的居民每天散步遛弯时总会到“古瓷房子”前驻足欣赏一番。在邻居们好奇而日复一日的关注下,一幢散发着欧洲风情的法式小洋楼一点点披上古瓷片织成的“中式外衣”,变得古色古香起来。
经过四年精心打磨,如今房子的外观贴瓷装饰工作已经竣工,名声日隆,关注群也早已不仅是附近居民,很多到天津旅游的人也会来这里一睹奇观。近日,英国BBC、法国路透社等国外媒体的记者们也纷纷来这里一探究竟。这座房子的主人,也因这一举世无双的创举而备受瞩目。
缘起母亲嫁妆的收藏生涯
瓷房子的主人名叫张连志,于1957年4月4日出生于旧时天津意大利租借地的一个儒商世家。由于祖上就是文化世家,张连志的父母都有收藏文物的爱好。母亲出嫁时,陪嫁便是一幅清朝名画,这幅珍贵的名画张连志迄今保护得完好无损。
可以说,他最早的藏品就是母亲的嫁妆——一对镜子、清代八音盒和清代汉白玉山石盆。从刚刚接触藏品起,张连志便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兴奋和激动,这种感觉仿佛已在体内等待千年,一旦点燃,便一发不可收拾。此后,母亲留下的几个明清时期打着锔子的盘与罐、孩提时代玩过的小铜锅炉、老电话等都被他一一珍藏起来。
张连志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暗室里卷胶卷。“我每做一件事,都要做到极致,做到最好。”在漆黑一片的暗室里,用不着光和眼睛,他用手,凭感觉的指引去触摸、对接,一人供十人打扣。正是凭着做事就要做到极致的这股执著劲儿,后来张连志将他所钟爱的收藏爱好越玩越专业。
80年代初,张连志开始下海经商,1992年创办了粤唯鲜酒楼,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粤唯鲜文化产业投资集团。如今,他作为一位收藏家的名声早已压过了他成功企业家的身份。事实上,在有了可观的财富后,张连志的确是满世界地搜寻古董,把心思更多地用于收藏了。他对文物收藏的痴狂,已如同“毒瘾”深植体内,势必与他纠缠一生。时至今日,他的藏品包罗万象,从夏商一直到明清各个朝代的瓷器、石雕、门楼、家具等一应俱全,20多年的累积之下,古董堆满了4个大仓库。
和古董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张连志坦言,尽管他的收藏广泛,藏品成千上万,但最让他痴迷的还是瓷器。他说他永远记得小时候打碎一个碗后,总会拿着破碎的瓷片去找工匠修补,看老师傅熟练地打锔子,锔完一抹白灰,滴水不漏,当时觉得真是神奇,于是后来自己也学着这样做。
由此而起,在年复一年中,一件件从远古走来、经历了风霜雪雨的破碎瓷片在他的手中被不断复原,而他也在这个过程中体味着历史的变迁,深化着对中华民族历史及文化的认识。几十年过去了,小时候打锔子的碗在不经意间成了某个过程的最好见证——有过程的才是美丽的,张连志一直醉心于这个过程。
在温哥华的一家古董店,一件古老的花觚打动了张连志,他拿起来反复把玩,爱不释手。但这只花觚的残破也确实破坏了美感,他只好迟疑着割爱放下。但奇怪的是出了古董店后那只花觚却总是不肯从他的眼前、他的心中离去。没办法,他最终又回到古董店,买下了那只花觚。在反复观看之下,他发现那破口不像来自远古,从那破口中他仿佛看到了曾经发生在这个物件上的一段故事,于是产生了复原这个故事的念头。
过了很久,当他在西雅图的一家古董店里翻拣破碎的瓷片时,总有几小块瓷片往他的眼睛里跳,直觉告诉他,某个故事可能要复原了,于是买下了这几片古瓷碎片。回到家后,他拿出这几块碎片,果然与那个在温哥华买回的残破了的花觚的破口连接得天衣无缝。但遗憾的是,只差比小手指甲还小的一小块对不上。于是他再次回到西雅图的那家古董店,在一大堆碎瓷片中反复翻找,可惜没有收获。他不死心,后来又一连去了几次,老板觉得这个人很奇怪,问他找什么,张连志把自己的心思告诉了这位古董店老板,希望对方帮忙。老板笑他太痴狂,说:“那么小的一小块瓷片,谁会留意呢!一定是找不到了。”直到现在那件花觚依然有小小的一点残破,这成了他收藏中最大的遗憾。
正是由此而起,张连志收藏的古瓷片越来越多,后来便利用这些古瓷片盖了一面古瓷墙作为蕴华博物馆的装饰,引起了当时国内外参观人士的啧啧惊叹。
2002年,张连志在地处繁华闹市区的地方买了一幢小洋楼,这个建筑面积近4000平方米的法式小洋楼与张学良将军的府邸曾经一箭之遥。张连志想,如果法式小洋楼的墙壁上也贴上古瓷,会形成怎样的效果呢?灵光一现的念头就这样在脑海中爆炸并定型,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一开始他只是想用瓷片装饰院墙,效果出奇的好。后来尝试将瓷片贴在房子上。来这里参观的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建议用瓷片装饰墙壁,他又将瓷片当作壁画贴在房间里。经过四年多努力,张连志将仓库中珍藏几十年的瓷器悉数拿出来,以斥资近3000万元买来的法式小洋楼为模板,完成了他以瓷片为设计符号的古典梦幻之旅。
四年时间,张连志将这座法式小楼从内到外变成了蕴涵浓郁中国文化符号的瓷房子,完成了一次异乎寻常的东西方跨界。“有人说我疯了,把这么珍贵的瓷片随意粘到墙壁上。”张连志笑着说,“可是,我觉得它很有意义,我收藏了许多东西,摆在家里自己欣赏有什么意思?我要让大家都来关注中国文化,让大家都能意识到中国瓷器的魅力。”在张连志看来,瓷房子不仅仅是随性所至的建筑,更多的是一份文化标志,“我想把瓷房子做到极致,尽力做到完美。”

开心的大碗
隐形的御姐
2025-04-21 08:18:18
4000多件完整的古瓷器,400多件汉白玉石雕和20多吨水晶石与玛瑙,近百只随处可见的瓷猫枕……这些宝贝没有“躺”在展览台上,而是都上了墙———成了一座位于天津的法国房子的漂亮衣裳。如今,经过5年的精心打扮,这座价值超过5亿元的“瓷房子”已经整体竣工,不久将对公众开放。
“瓷房子”浑身是宝
“瓷房子”位于天津市和平区赤峰道上。近日,记者来到那里,站在墙外看到,近十米长的围墙全都是用瓷瓶垒起来的,瓷瓶与瓷瓶之间的缝隙用水晶石填充。记者粗略数了一下,一共用了630多个瓷瓶,且大都以元青花为主。穿过大门,来到院中,整栋建筑被数条古瓷片粘贴的龙形浮雕缠绕,高大的洋楼楼体上全都贴满了碎瓷片。二楼的凉亭上,全都被完整的古瓷盘所覆盖,中间的一圈全都是世间少有的鱼纹盘。
房主“血拼”拍卖会
房主张连志的助手林朋艳向记者介绍了“瓷房子”的建造过程。这栋建筑面积近4000平方米的法式小洋楼,曾是法租界里很有名气的房子。5年前,张连志买下这栋别墅,随后,他两次请专家将楼体重新浇注修葺,防止由于地理原因造成房屋的下沉,增加抗震能力。
瓷器涵盖了各个历史时期,有晋代青瓷、唐三彩,宋代钧瓷、龙泉瓷,元明青花、清代纷彩等各个时代的精品。为了寻找这些瓷器,张先生跑遍了大江南北,有时他还远赴国外。
“二楼阳台天花板上中间的那个血粉盘,是元代官窑孤品,张先生在加拿大的一个拍卖会上,与竞拍对手展开了‘决战’,最终以100多万元的价格买回。”为了准备这些瓷器,张先生用了近20年的时间。”

无语的小伙
孤独的野狼
2025-04-21 08:18:18
4亿多片古瓷片、5000多个古瓷瓶和4000多个古瓷盘碗、20多吨水晶石与玛瑙、400多件汉白玉石雕、近百只瓷猫枕把一座法式洋楼装饰成一座价值连城的瓷房子
天津很有味道,当然,这种味道不仅仅只是香喷喷的狗不理包子和说学逗唱的相声,比如,还有天津的小洋楼。曾经的法、美、德、意、日、俄等九国租界让天津成为万国城市博物馆。
现在,天津又增添了一个新味道,非常有特色的、别人无法克隆的中国古瓷博物馆———瓷房子。
人们说,把数以亿计的珍贵古瓷片镶嵌到一栋老房子上,这行为疯得不可救药了,于是干脆就叫这栋房子———疯狂的瓷房子。
说这房子疯狂,不无道理。2005年,一个元青花大罐在伦敦拍卖会上以235亿元成交。房子的主人张连志把价值连城的元青花、明青花、明五彩瓷片像用砖头、瓦块一样装修房子,你能说他不疯狂吗?

欣慰的月亮
勤劳的人生
2025-04-21 08:18:18
是啊,瓷房子博物馆刚刚被美国媒体评为世界十五大设计独特的博物馆之一,与法国卢浮宫齐名,瓷房子上面镶嵌着7亿片古瓷片,都是真品,其中钧瓷一小片就价值上万,真是中国的骄傲。近几年古瓷片收藏大热,真假难辨,瓷房子里的古瓷片都是真的,可真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