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片 > 正文

我偶然间得到一块瓷器碎片,正面是青花,背面落款“宝山”

心灵美的草莓
快乐的蜡烛
2023-04-30 15:37:46

我偶然间得到一块瓷器碎片,正面是青花,背面落款“宝山”

最佳答案
鳗鱼香氛
长情的蜗牛
2025-04-22 11:17:06

瓷器钤印款式始于乾隆年间,兴于同治民国,早期常见青花钤印款,同治以后多为红色印款,瓷器凹文钤印款较少见,本人仅见过一块"乾隆年制"无色凹文款青花瓷款式瓷片,印文很浅,曾经推测,这一类款式是否与紫砂器的钤印款有联系无色凹文钤印款是不是有色钤印款的前身 你这款瓷片对考究钤印款的演变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如果你这块瓷片是乾隆以前的,就佐证了我的推测,可惜,不能上手一睹"峥嵘"在江河边经常可以拾到古瓷片,我还没有见过大海,海水能把沉船上的古瓷片冲到海岸,那古沉船一定就在附近"宝山"瓷片是吉语款,菩提保佑再拾一艘"宝船"

最新回答
淡定的母鸡
醉熏的鸡翅
2025-04-22 11:17:06

如果是业主的话,可以通知装修公司,责成装修工人进行整改,按照国家相关的施工规范要求重新进行施工,由此造成的人工及材料损失及工期延误由施工方承担。
如果是属于装修公司的话,需要先将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施工进行拆除整改,按照铺砖正常的辅料配置要求进行重新施工,至于对施工工人的处罚措施,可以依据公司的相关规定进行进行操作。

激昂的蜻蜓
友好的战斗机
2025-04-22 11:17:06
先说一下水的沸腾,是强烈的气化现象,水中溶解的少量空气,随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减小,变成气泡,气泡周围的碎由于达到了沸点,便变成水蒸气,气泡越变越大直至升到水面,水中溶解的气体起了类似"凝结核"的作用。
如果“凝结核”没有了,或者很少,那么,水只有表面一层可以蒸发,这样的液体温度可能超过了沸点,是极不稳定的,如果过热液体的外部环境温度突然急剧下降或侵入气泡,则会形成剧烈的沸腾,并伴有爆裂声,这种现象叫暴沸.暴沸的结果是使液体的温度回到沸点.暴沸有时是危险的,应当增加液体中的气泡.
而加入了碎瓷片,此片中有小孔隙,里面存有气体,水蒸发时,他们可以充当凝结核。
这是从别人那里看得 很有道理

尊敬的万宝路
大气的酒窝
2025-04-22 11:17:06
高迪打造的梦幻世界在这里成为了现实。无数的有艺术梦想的年轻人踏上了这片土地,追求自己的艺术家梦,无论是绘画还是建筑,这里都孕育了太多大师。久远的,现代的,还有许多即将成名的,只要来过巴塞罗那,没有人会质疑为什么是这里产生了那么多艺术大师。巴塞罗那让很多人来到了这里,就再没有离开过。

我深深地被《午夜巴塞罗那》所吸引,无论是夜晚月光下庭院里的西班牙吉他,还是兰布拉大道上的各式鲜花,从古埃尔公园的彩瓷长凳上恋爱中的年轻男女,到夕阳透过石头长廊的忽隐忽现的光亮,浪漫慵懒的气息无处不在。于是,我们便开启了一段暴走巴塞罗那之旅,计划用脚步去丈量高迪打造的这座梦幻世界。

接吻墙El muro del beso—— 加泰罗尼亚音乐宫Palau de la Música Catalana——凯旋门Arc de Triomf—— 古埃尔公园Parque Güell——文森之家——米拉之家Casa Milà——巴特罗之家Casa Batlló

巴塞罗那真不愧是艺术之都,即便是在大教堂旁,大师的作品也随处可见。你们猜到了吗?这是一道颇具设计感的门。据说其出自高迪之手。

离大教堂不远,有一栋高大的玻璃幕墙现代建筑,加泰罗尼亚建筑师行会COAC大楼。大楼外墙上的简笔壁画格外吸引眼球。

据说,这个简笔壁画出自毕加索之笔。但说实话,毕加索的东西俺不懂,看不出和幼儿园小朋友的画有什么不同。

都说法国人浪漫,但我来了巴塞罗那之后却被西班牙人的浪漫感染了,不同于法国人,西班牙人的浪漫更加热情和强烈。建筑师大楼后的一个小巷尽头,树立着一面马赛克墙,远看整面墙是正在热吻的四片嘴唇。

这面墙远看是两个人正在热吻,特别性感的丰唇,接吻的样子很完美。近看则发现,接吻的大图案是由无数小照片组成的,这些照片都是巴塞罗那市民们拍摄得很日常的,再普通不过的照片。这种由近及远的反差让人感到非常惊喜,很特别。

这面墙是为了纪念1714年巴塞罗那战役而建的,艺术家向市民征集照片,最终用4800幅红粉色系的不同照片做成瓷砖拼成了这堵墙。巴塞罗那人的浪漫很特别,纪念战争的方式竟然不是英雄纪念碑,而是接吻墙。

我们继续在老城区内漫步,不远处一个有趣的人脸雕塑立在路边,它由一块扁平的石头雕刻而成,叫“一片脑袋”,利用人们的视觉错觉,远处望去,呈现出一个立体的头像效果。最让我感到有趣的是,他竟然拖着一条大辫子。

在“一片脑袋”身后的小巷里,不经意看到一个阿拉伯风情的小穹顶,不由自主地奔过去。好漂亮的建筑呀!

加泰罗尼亚音乐宫Palau de la Música Catalana,建于1905年—1908年,是巴塞罗那震撼的现代派风格建筑之一。

音乐宫外墙用根据民歌创作的组雕装饰,囊括了传统的加泰罗尼亚元素和阿拉伯元素,色彩斑斓,十分夺目。

这就是高迪的老师、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蒙达内尔的代表作,一座有着百年 历史 的现代主义杰作。

很难想像这样一个建筑瑰宝竟然深藏在巴塞罗那老城区一个非常拥挤的街区的一条小巷中。音乐宫门前的窄巷几乎只能容得下一车通行,纵然用广角也很难拍出它的全貌。

音乐宫底层是由巨大的圆柱支撑形成的拱廊,以红、黄、绿、天蓝色等表现欢快活泼的明亮色彩作为主色调,正中的廊柱顶部还雕刻着一个王冠的徽章。

廊柱上密布着由马赛克拼成的色彩艳丽的花卉图案。

廊柱上这个被马赛克图案所包围的圆洞其实就是音乐宫的售票窗口,非常可爱,颇有点童心未泯的意思。

要想进入这座神奇的音乐厅参观,只能在周一到周五的9:00——15:30,参加每天7场次的参观团,在官方讲解员的导引下按规定路线参观,讲解的语言有加泰罗尼亚语、西班牙语、法语、英语和意大利语五种,每半小时交替换一种,英文的讲解最多。

遗憾的是,我们前往当天是周日,没有参观团,如果想入内,只能购买晚上的演出票。我们只好无奈地放弃了。

音乐宫的正门为红砖砌成的略带弧形的方形拱门,并以浮雕装饰,色彩艳丽,且精致。

布满马赛克拼图的圆柱、巨大的群雕和鲜艳细腻的壁画将整座建筑装扮得繁花似锦。

音乐宫的二层是一个半露天的阳台,阳台上有一排宝瓶柱护栏,美轮美奂;花柱上端支撑起三个孔雀屏状的小阳台。无处不在的马赛克拼图和绘画作品,整座建筑宛如一件精致的艺术品。

色彩艳丽的雕塑和陶瓷马赛克装饰是这里最突出的特色。二层阳台上有14根花柱,每个柱子都是由马赛克组成的不同花朵图案进行装饰。

柱顶端饰有花型柱头,如盛开的鲜花。据说,这里一共藏着三千朵玫瑰花,它们分散在屋顶、墙柱、玻璃上,就像是一座演奏者的秘密花园。

三层阳台的外面悬挂着瓦格纳、巴赫、贝多芬三位伟大作曲家的半身雕像。

三层露台再往上,则是一幅由马赛克拼成的现代歌舞主题壁画,这让我猛然间想到,这里原为巴塞罗那合唱团的大本营。

我们极力向后靠,力求将整座音乐宫收入镜头。在音乐厅两个外立面的交汇处的一根廊柱上,醒目地雕刻着一组根据加泰罗尼亚民歌和寓言故事创作的宏伟浮雕。这组雕塑突破了狭小地形的限制,强调了主入口的存在,凸显了音乐宫外立面的优美和典雅。

红砖立面外立面、花柱、浮雕、彩绘、马赛克拼贴不仅在视觉上产生相互碰撞和交织,同时融合了西班牙元素和阿拉伯元素的建筑风格,也令整座建筑成为一件标新立异的艺术品。

门厅内的咖啡厅是音乐宫唯一免费可以进入的地方,厅内的天花板装饰奢华,但红砖砌成的廊柱又显得是那样朴实纯净。

咖啡厅是参观者的集结处与解散处。比起外部的装饰,音乐厅的咖啡厅的装饰精致华美了许多:大理石的立柱、饰有精美马赛克贴图案和几何浮雕图形的顶棚、五彩缤纷的大型玻璃隔断、古色古香的古典灯柱……

这里除了咖啡,还有一些美味小吃,让人们在等候参观或欣赏音乐会之余用以消磨时光。

再次看到开满鲜花的柱子,让我们瞬间感觉自己走进了一个开满鲜花的咖啡厅。

四只猫咖啡馆位于附近一条狭窄巷道的深处。这里是众多艺术家和知识分子的聚集地,毕加索、达利、米罗和高迪都曾是这里的常客。毕加索还曾为四只猫制作宣传海报,后来这个海报成了今天餐厅菜单的封面。

为了享受免费时段,我们决定傍晚前赶到古埃尔公园Parque Güell,途径巴塞罗那城市中最大的绿肺——城堡公园 Parque de la Ciutadella。

城堡公园与凯旋门Arc de Triomf之间是一条笔直大道,大道两边是整齐的棕榈树,以及造型独特的路灯。行进中,我们还惊喜地发现路面上绘有这一区域的地图。

街道一侧的宏伟建筑是巴塞罗那法院。

巴塞罗那凯旋门作为1888年世界博览会的主要入口而兴建,是一栋用颜色浓烈的红砖砌筑的摩尔复兴风格建筑。金饰雕刻,古香古色,孤立高耸,所以看起来格外醒目而壮观。

凯旋门上的所有雕塑均为白色,与主体的红色形成鲜明的对比。前面的门楣上雕刻有“Barcelona rep les nacions”(巴塞罗那欢迎各国);背面的门楣石雕名为 “Recompense”;凯旋门有12尊女性雕像,这些女性雕像代表着荣誉和声望;顶端装饰着西班牙其他49个省的省徽。

在欧洲,很多城市都有自己的凯旋门,但巴塞罗那凯旋门结构严谨而又不失浪漫,特别是红色的凯旋门并不多见,可谓独具一格。

巴塞罗那凯旋门,比罗马的君士坦丁堡凯旋门更宏伟。临近傍晚时分,城堡公园凯旋门一带则是跑步和散步休闲和好去处。

乘坐了一段公交车后,我们终于抵达了我日思夜想的古埃尔公园Parque Güell,高迪设计的一个世外桃源。

迈进公园的大门,就像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在高低错落的地形上,高迪设计出了别具一格的走廊,它们建筑在山林之间,曲曲折折。

高迪成功地将大自然与建筑有机地结合成一个完美的整体,采用当地不加雕琢的棕色岩石砌成,结构复杂,但颇有原始风格,将艺术趣味和建筑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

走廊的支柱没有一根是笔直的,全像天然森林中的树干。造型基本都取自动植物,有的形似大象的腿,有的则宛如棕榈树,还有的是人体造型,而这些支柱的材料全部是采用当地的石材,虽然看上去粗犷质朴,但是却宛若天成。

古埃尔公园居山朝海,是一个开放式的空间,是高迪大师的倾心力作。这里原本只是一座光秃秃的小山。1900——1914年间,高迪在这块毫无色彩的画布上,任意挥洒、尽情泼墨,使这座“秃山”焕发了无限生机。

这座稍微偏离主干道,掩映在树丛中粉色的小楼,如今已经是一座高迪博物馆。虽然本身是由高迪的徒弟设计而成,但也充分体现了高迪的经典元素。再加上当天晚霞的映衬,更使这里宛若一处落在人间的童话世界。

沿着山路,我们来到了大平台广场,在这里我们见到了很多长椅,它们由多彩的碎瓷镶嵌而成,蜿蜒曲折,形似舞动的长龙,又像起伏的海浪,构成诗一般的意境。

用石头砌成的蜿蜒曲折的长椅,表面用马赛克碎片随意拼贴,有丰富的图案和细节,且隐含寓意。在这里,无论是空间形态,还是光影色彩,从整体到细节,都做得情趣盎然,美奂美仑,处处给人惊喜。

大平台的边缘,就是我最喜欢的,堪称是世界第一长度的流动型马赛克长椅。斑斓流动的长椅,除了创造出丰富的视觉感受,在此或坐或躺,都惬意十足。

来到高迪之城,我们总会在不经意间被打动。在这里的道路上走着,看着沿途这些色彩绚丽的颜色,给我们一种视觉上的享受。漫步其中,仿佛走在一个色彩斑斓的童话世界里。

马赛克长椅同时作为广场的围墙,随着我们一步步走近蜿蜒长椅的靠背,心里不由升起一种朝圣般的感受,那座蓝白相间的卡通高塔率先映入眼帘。

蓝白相间的高塔之下,则是一栋更为卡通的“姜饼屋”,屋顶上站着一个“小红帽”,四周围拢着许多小塔和突出物,尖顶下的圆形窗户上镶嵌着高迪的标志性十字架造。

当两个门房蓦地出现在眼前时,我们才知道,这才是古埃尔公园的正门。

这个门房绝对是世界上最漂亮的门房,门房上面饰以白色波浪形的陶瓷片,在蓝天和绿树的掩映下显得格外调皮,富有童趣,难怪都亲切地叫它们“糖果屋”。

这仿佛是从童话里走出来的一座房子,犹如覆盖着一层奶油的姜饼屋,包覆著亮丽釉彩。看到这可爱的房子,我更想睁大眼睛,带着探险的精神走进这个梦幻般的门房。

在蓝紫色晚霞的掩映下,五彩斑斓的古埃尔呈现在眼前,这不仅是高迪创造的一个奇迹,一个不老的乌托邦,一座献给上帝的游乐场!

这里处处能带给你惊喜。此刻的公园就像一个即将进入梦乡的童话世界,又像一件悬挂在空中的巨型艺术作品。

高迪用乡土材料,将建筑雕塑、休闲广场、道路走廊、公共设施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呈现出一个美轮美奂的城市空间。

随着天色渐暗,我们贪婪地再次远望,穿越巴塞罗那辽远的云层,那些密密麻麻的五彩缤纷的建筑远远地矗立在碧海蓝天下······

我们从傍晚,一直坐到了华灯初上。来到这里的游客都和我们一样,久久不忍离去。

巴塞罗那是大海的儿子,水是巴塞罗那建筑设计里重要元素,于是,这里以蓝色为基调,而蓝紫色天幕的衬托下,就像大海一样柔和而宁静。

在恋恋不舍中,我们沿路下到了一个拥有86根石柱的百柱厅。如此密集规律排布的圆柱阵容犹如森林,圆柱的顶部构建是很壮观的,凹凸如云波水澜的天花顶。

百柱厅顶部设计很漂亮,全部采用马赛克图案装饰,抬头看去,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震撼感。

百柱厅下方,就是著名的彩色大蜥蜴台阶。在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廊柱顶端儒同浪花般不断波动的精美的穹顶。

这就是古埃尔公园最著名的彩色大蜥蜴喷泉。喷泉由蜥蜴和变色龙两部分组成,表面采用马赛克瓷片拼接而成,色泽艳丽、造型生动。每到大雨磅礴的时候,蜥蜴和变色龙嘴中就会喷涌出从百柱厅下泄的流水,显得格外生动可爱。

代表加泰罗尼亚守护神的“变色龙”。最让我感到传神的是它的四只脚,那么用力,仿佛生怕自己掉下去一样。

代表加泰罗尼亚徽章的“巨型蜥蜴”。

台阶两侧的矮墙曲折蜿蜒,墙身上贴着五颜六色的瓷片,组成怪异莫名的图案,仿佛一条弯曲蜷伏的巨蟒。

待灯光完全亮起,五彩斑斓的墙壁便披上了一层暖的薄纱。

华灯初上,在暖的灯光照射下,蓝白相间的蘑菇塔,状若糖果的石头屋,让人恍若进入一个超现实的世外桃源。

公园外墙上用碎瓷片拼接而成的古埃尔公园的字样。

夜色中,我们沿着公园的外墙,一步步向山脚下走去。

前往餐厅的途中,我们在路边遇到了一座超级漂亮的建筑。看导航才知道,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文森之家Casa Vicens,是高迪的第一部重要作品,当年他只有26岁。

文森之家建于19世纪80年代,虽然已经历了130多个春夏秋冬,这栋归私人所有的建筑一直保持低调神秘的姿态,且至今仍是这么的充满活力,像一个打扮时髦新潮的年轻女郎,伫立在巴塞罗那的街头,流目顾盼,风情万种。

文森之家的外墙上大多瓷砖都是绿调,还有绿白两色西洋棋盘式样组合瓷砖图形,色调统一美观。

文森之家绝大部分的装饰设计都由黄绿色调金盏花图样的瓷砖呈现。据说,金盏花其实是高迪在文森之家的建筑地上寻获的原生于此的植物,这真的很符合高迪大师的性格,他的好多建筑细节都喜欢取材于大自然。

当初,此地茂密的棕榈树给了高迪极大的灵感,因此,文森之家的窗户护栏是令人叹为观止的棕榈树叶造型铸铁结构。

文森之家的外立面上布满了各式瓷砖,上面绘满了各种植物和花卉,让人感觉到处生机勃勃。

转角处,高迪打破传统建筑简单枯燥的直线交角,巧妙利用红砖凹凸堆叠的简单手法,搭配拱形花窗以及磁砖装饰,让平淡无奇的外情立面产生立体层次的丰富变化。

这是一栋属于摩尔风格的建筑,外表采用了大量的陶瓷砖,色彩十分艳丽。初见到花花绿绿的文森之家,有种遇见童话般的愉悦心情。

我们一步三回头地与这座梦幻般的建筑告别,我真想将它的每一处细节都深深地印在脑海中。

离开文森之家,没走多远,便是我们事先选好的一家当地居民喜欢光顾,朴素、实在的Taverna El Glop餐厅。也许是因为正逢晚饭时分,整个餐厅座无虚席,显得有些喧闹拥挤。

海鲜饭吃过好多次了,这次我们专门点了墨鱼海鲜饭。虽然黑乎乎的卖相不是很好,但墨鱼海鲜饭更鲜一些,也更有滋味一些。

在这里,墨鱼海鲜饭几乎是桌桌必点。我环视左右,欣喜地看到,邻座的两位台湾女孩吃得很开心,还特意露出漆黑牙齿,自拍了一张。

还点了一份烤猪排,中规中矩,没有任何惊喜。

晚饭期间,一查导航,发现餐厅离米拉之家Casa Milà、巴特罗之家Casa Batlló只有不到15公里。于是,我们决定消消食,步行前往。

步行来到一个路口,远远地就看到,一栋白色的建筑醒目地伫立在街角。整个墙体像波涛汹涌的海面,高低起伏不断,屋顶上树立着奇形怪状的烟囱和通风管道。这就是高迪的又一作品——米拉之家Casa Milà。

米拉之家是高迪设计的最后一处私人住所,多用流线结构,承袭了高迪一贯的怪异风格。来到近前,抬头仰望错落在波浪起伏的屋顶,仿佛置身于海洋。

波浪形的外观,白色的石材外墙如被海水长期浸蚀,又经风化布满孔洞的岩体;岩体上是扭曲回绕的铁条构成的黑色围栏,加上宽大的窗户,使人浮想联翩。

这是一栋怪诞的石头屋。它的与众不同之处是建筑外体的曲线设计。它的屋顶高低错落,墙面凹凸不平,设计奇特的大门,到处可见蜿蜒起伏的曲线,整座大楼特别富于动感。

穿过格拉西亚大道,在马路的另一侧,我们邂逅了一栋童话城堡般的建筑,这就是巴特罗之家Casa Batlló,一栋外形标新立异的公寓楼,高迪创作成熟期的代表之作。虽然同为高迪设计,但是风格差别很大,艳丽的色彩和夸张的造型,似乎更受当时贵族们的喜爱。

巴特罗之家已有100多年的 历史 ,并经历了多次整修。整栋楼的外墙面贴着彩色的马赛克,色彩鲜艳;屋顶的样子酷似龙鳞,处处充满了魔幻色彩。

外墙用彩色碎瓷片装饰,不仅色彩鲜艳,也比刷漆更耐久。受到贝壳形状启示的阳台围栏特别具有活物的生命感,是机器时代难得的一缕清风。

柔和的灯光使巴特罗之家多了几许温婉。抬头仰望,镶嵌彩饰的玻璃和构思独特的面具阳台,以及骨骼形状的立柱,无不增强了传奇氛围。

这座房子的阳台酷似外星人的眼罩,让我倍感炫酷。整幢建筑具有耀眼的美感,令人不禁要赞叹大师的奇思妙想。

二楼正中的大窗的支架,灵感来自于人骨,看起来虽然创意十足,但在一般人眼里确实有点儿恐怖和疯狂的感觉,因此,人们戏称它为骨头房。

入夜后,远远望去二楼的全宽彩窗,活像一张巨兽呲牙的大嘴,但我却丝毫感受不到一丁点儿的狰狞。

这一带被称之为不和谐街区Illa de la Discordia,分布着几座出类拔萃的百年建筑,它们自成一派,彼此风格形成巨大的反差,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

在巴特罗公寓左侧是一栋以摩尔式铁花格为装饰的,色彩缤纷的建筑,即阿马耶之家Casa Amatlle。

阿马特耶之家,原属于巧克力大亨安东尼·阿玛特耶。灯光下,闪闪发亮的阶梯形山墙上,妆点着美丽的粉红色图案,我怎么看都觉得酷似一块块包装精美的传统巧克力。

如今底层被改建成一个非常别致的咖啡馆Faborit, 入口处有销售西班牙最古老的巧克力——阿玛特耶巧克力的专柜,价格非常实惠。

繁复的浮雕花窗格外吸引眼球,也使整栋建筑更加美轮美奂。

位于街角处的狮子和桑树之家Casa Lleó Morera,始建于1864年,1902年改建。与当时许多建筑不同,它没有以业主命名,而是以装饰图案中的狮子和桑树来命名。如今底层是Loewe的旗舰店。

狮子和桑树之家与加泰罗尼亚音乐厅是同一个建筑师,他特别擅长使用花饰,各式各样的花卉植物雕饰,让外观显得明亮,同时充满清新的少女气息。

花柄瓷砖、浮雕、彩色玻璃都非常精致、优雅,完全演绎出蒙达内尔“花之建筑师”的风格。

和全世界所有 历史 悠久的文化古城一样,巴塞罗那也是天才和灵感,自由与创造的摇篮,这里甚至被称为世界前卫艺术的"麦加"。人们常说,若没有高迪那极富个性的作品,巴塞罗那将不再是巴塞罗那。

没有哪座城市像巴塞罗那,因为一个人而熠熠生辉,达芬奇、梵高、毕加索都在巴塞罗那留下了他们的踪迹,但都停留在平面的纸上,惟有高迪以一座座美轮美奂,鬼斧神工的建筑,让巴塞罗那成为一座令人向往的梦幻之城。

整个巴塞罗那是一座由高迪”托起的艺术之城。行走在巴塞罗那的大街小巷,处处都是这位鬼才留下的痕迹。

高迪这个疯狂又浪漫的天才,用自然的曲线勾勒出城市的轮廓,用卓越的建筑艺术赋予巴塞罗那新的生命,并留下了古埃尔宫、米拉之家、巴特罗之家和古埃尔公园等一座座不朽之作,像是上天遗落在巴塞的颗颗宝石,一刻不停地发着光。

巴塞罗那就是高迪的城市,高迪就是巴塞罗那这座世界名城的灵魂。

至此我们的伊比利亚半岛的自驾之旅将画上圆满的句号,然而,不曾想,受新冠疫情影响,我们原定于2月10日从巴塞罗那回国的航班被取消,临时改签又没有航班,无奈之下,我们本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选择一边继续在欧洲旅行,一边寻找回国机票。

下一站我们即将前往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 Prague。

冬日暖阳拔“牙”记(34)巴塞罗那:高迪打造的欧洲之花(上)

冬日暖阳拔“牙”记(三十三)巴塞罗那:高迪打造的光影神作

靓丽的手套
秀丽的火车
2025-04-22 11:17:06

之前去泰国就只看到了大皇宫,没看到其他寺庙总觉得有些许遗憾。在这样虔诚国度里,每一座寺庙塔身多镶有各种彩色的陶瓷片,都包含着各种很深远的意义。郑王庙就是曼谷的一座古寺,规模宏伟,在泰国仅次于大皇宫及玉佛寺,位列第三位。寺庙以佛塔著称,其中有一座“拍攀”大佛塔高达79米,因外形酷似法国“埃菲尔铁塔”,故而被戏称是泰国曼谷的“巴黎铁塔”。

金碧辉煌的大皇宫等著名泰国寺庙大都集中在湄南河的东岸,而在河的西岸却有着一座历史悠久特色的郑王庙。该佛塔建于1842年,造型精致、高耸在云霄,并且塔身还镶嵌有各种色彩的陶瓷片、玻璃和贝壳等美奂美仑的装饰图案,充满十分浓郁的佛教氛围,令人肃然起敬。

宝塔上面都是用瓷片拼贴而成的各种佛像,形象生动,雕工精美。据说这座寺庙与华裔的泰王有关。据传修建寺庙的瓷砖大都来自中国,当年中泰两国友好贸易往来,海运时怕船重量不够,就用一些碎瓷片来压船底,结果聪明又节俭的泰国人在修建这座寺庙的时候,全部利用来自中国的这些废弃碎瓷片来加以修饰,没想到竟然做出这些美轮美奂的建筑经典。

华裔泰王叫郑昭,名信。祖籍广东,因其早年丧父,后被昭披耶节基收做养子。13岁时郑信由养父举荐进宫当一名侍卫,后又被任命为达府太守及柏却武里的总督。1760年,大城王朝被缅甸侵略,大城失守后,郑昭率兵突围,终于收复失地。暹罗人民拥戴其为暹罗国王。郑昭于1767年登基,创建泰国。这座寺庙就是为纪念郑昭而建,由此可见泰中两国的历史情谊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