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陶瓷学院好吗?
景德镇陶瓷学院是一所很好的二本类高校,现已更名为景德镇陶瓷大学。学校无论从师资力量、学科建设、专业开设等方面都很出色,具体为:
1、师资力量。学校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全球高倍引科学家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4人和第七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设计学)成员、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等高水平人才
2、学科建设。学校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3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精品教材1部
3、专业开设。学校设有57个本科专业,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8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涵盖了工学、艺术学、管理学、文学、理学、历史学等10个学科门类。
景德镇陶瓷大学简介。
景德镇陶瓷大学为全国唯一的一所以陶瓷命名的多科性高等学府,是全国首批31所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之一、94所具有资格招收享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攻读硕士(学士)学位留学生的高校之一;
是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和江西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现已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陶瓷人才培养、陶瓷科技创新和陶瓷文化艺术交流的重要基地。
以上内容参考 景德镇陶瓷大学——学校简介
目前根据教育部公开信息规定,已经没有明确的一批次、二批次的概念。景德镇陶瓷大学是一所理工类大学,有材料科学与工程、设计学、科学技术史等专业,建校112年。
学校简介
学校前身是1910年创办的中国陶业学堂,1912年更名为江西省立饶州陶业学校,1915年改为江西省立第二甲种工业学校,翌年在景德镇设立分校,1925年更名为江西省立窑业学校,1927年更名为江西省立陶业学校。1934年迁往江西九江,名为江西省立九江陶瓷科职业学校。1948年升格为江西省立陶业专科学校。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陶业专科学校撤销,同时在原校址、设备和部分专业教师的基础上,成立景德镇市陶瓷试验研究所(现名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1958年在景德镇陶瓷美术技艺学校、景德镇陶瓷工人技术学校、江西工业技术学校矽酸盐专业的基础上,成立本科建制的景德镇陶瓷学院。文革期间停办,1975年经国务院批准复校。1999年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并入学校。2016年更名为景德镇陶瓷大学。
学校介绍
景德镇陶瓷大学是全国惟一一所以陶瓷命名的多科性本科高校,是全国首批31所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之一、94所有资格招收享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攻读硕士(学士)学位留学生的高校之一,是“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和江西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现已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陶瓷文化艺术交流、陶瓷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学校有三个校区,占地2000余亩。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陶瓷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艺术文博学院等10个教学院(部),以及研究生院、国际学院、创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1个独立学院。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59.37万册,生均98.04册;馆藏电子期刊223324册;学位论文3768188册,音视频54771小时,电子图书1032575册。
截至2022年4月,学校有湘湖校区、新厂校区和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三个校区,占地20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近70万平方米;设有11个教学学院(部、系),59个本科专业,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8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有全日制在校生2万余人(含独立学院),其中,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1400余人。
截至2020年10月,学校设有11个教学学院(部、系)及研究生院、国际学院、创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独立学院,有57个本科专业。
学院录取分数线
1、2021年景德镇陶瓷大学在海南综合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67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15488 2、2021年景德镇陶瓷大学在贵州文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35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160073、2021年景德镇陶瓷大学在湖北历史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25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25736 4、2021年景德镇陶瓷大学在山西文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14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11776 5、2021年景德镇陶瓷大学在陕西理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20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75229
师资力量
截至2022年4月,学校现有专任教师946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人员517人,其中,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4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省级人选4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6人、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0人,“井冈学者”特聘教授3人、“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11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25人,以及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省突出贡献人才、省中青年文化名家、省“双千计划”人选等各类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200余人次。
学科专业
学校设有54个本科专业,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6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涵盖了工学、艺术学、管理学、文学、理学、历史学等10个学科门类。学校注重艺工并重、艺工商交融,突出"设计艺术和陶瓷工程”优势,构建形成了“艺术设计与陶瓷文化、陶瓷材料工程与机电、陶瓷经济与管理”三大优势特色学科群,精心培养从陶瓷材料、设计、制造到管理的全产业链高水平专门人才,其中,“设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美术学"学科入选省—流学科建设名单(“设计学"成为江西省高校学科联盟首批牵头学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10个专业入选省—流专业建设名单。
质量工程
学校6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专业入选省一流专业建设名单;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3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4个、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1个、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基地1个。
教学成果
截至2020年10月,学校有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国家级精品教材1部。2019年,学校获得江西省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16项,其中重点课题5项;6个项目获得江西省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成果二等奖。
创作平台
截至2020年10月,学校建有1个博士后流动工作站,2个国家级科研服务平台及31个省部级科研服务平台;拥有国家陶瓷质量检测中心、全国日用陶瓷标准化中心、中国陶瓷知识产权信息中心;设有省级院士工作站1个,2个高端学术平台。
科学研究
截至2020年10月,学校先后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及国家自然、社科、艺术基金等项目500余项,取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标志性成果,制定、修订国家(行业)标准130余项;300余项科研成果成功转化为生产力,其中,环境友好型陶瓷透水砖项目打破中国国外技术垄断,在江西、广东、山东、广西等产瓷区推广应用;学校教师课题组《用于水处理的高性能陶瓷膜》项目获全国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金奖(江西省唯一),《基于序列信息的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类型预测》项目获江西省自然科学二等奖(一等奖空缺)。
国际交流
学校先后与美、英、法、日、韩等国家或地区30多所高校及国际陶艺家协会等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互派教师讲学、互派学生修学访问、联合培养艺术人才;学校代表国家先后在法国卢浮宫、英国剑桥大学、希腊亚洲博物馆、法国大皇宫、纽约联合国总部等重要场所举办师生陶瓷艺术作品展,主办陶瓷工程、陶瓷艺术、陶瓷文化、陶瓷教育类国际研讨会(论坛)20余场次;1958年,学校开始接收外国留学生,先后培养了来自各大洲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3000余名留学生,其中,“JCI-WVU国际陶瓷艺术家工作室”项目被美国国务院出版的《中美关系200年》列为“中美民间交往的典范和新高潮”。
这个学校还不错,景德镇陶瓷学院里面的陶瓷专业全国最好。材料专业,可以算是配釉专业。教学质量还是很好的,这点你完全可以放心。最好的专业是陶艺和雕塑。
景德镇陶瓷大学重点专业
美术学B+、设计学B+、材料科学与工程C+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材料化学”“环境设计”“产品设计”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法学”“英语”“工商管理”“美术学”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动画、雕塑、视觉传达设计、陶瓷艺术设计
景德镇陶瓷大学介绍景德镇陶瓷大学是多科性高等学府,是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和江西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
学校有湘湖校区、新厂校区和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三个校区,占地20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近70万平方米;设有11个教学学院(部、系)及研究生院、国际学院、创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独立学院,57个本科专业,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8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有全日制在校生2万余人(含独立学院),其中,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1400余人。
景德镇陶瓷大学地址在江西省景德镇市湘湖镇湘湖村,该校是全国惟一一所以陶瓷命名的多科性本科高校,是全国首批31所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之一,是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
二、景德镇陶瓷大学介绍景德镇陶瓷大学是全国惟一一所以陶瓷命名的多科性本科高校,是全国首批31所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之一、94所有资格招收享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攻读硕士(学士)学位留学生的高校之一,是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和江西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现已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陶瓷文化艺术交流、陶瓷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
学校前身是1910年创办的中国陶业学堂;1947年设置专科建制的江西省立陶业专科学校,成为当时江西省五所专科高校之一;1958年设置普通本科建制的景德镇陶瓷学院,是原轻工业部所属的八大轻工本科院校之一。1998年学校管理体制转变为中央和江西省共建,以江西省管理为主。1984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权,2016年更名为景德镇陶瓷大学。
学校概况:学校现有湘湖等三个校区,占地2000余亩。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陶瓷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艺术文博学院等11个教学院(部、系)及研究生院、国际学院、创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独立学院——科技艺术学院。全日制在校生2万余人(含独立学院),其中研究生1321人(博士生78人),留学生近百人,已形成了“本-硕-博”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现有专任教师780人,其中高级职称人数339人、博士170人,拥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设计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高水平人才50余人,各类国家级艺术大师26人次,各类省级专家人才近200余人次。
学科专业:学校设有48个本科专业,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6个专业学位硕士点,覆盖了工学、艺术学、管理学、文学、理学、历史学等10个学科门类。学校在学科专业设置上,注重艺工并重、艺工商交融,突出“设计艺术和陶瓷工程”优势,构建形成了“艺术设计与陶瓷文化、陶瓷材料工程与机电、陶瓷经济与管理”三大优势特色学科群,精心培养从陶瓷材料、设计、制造到管理的全产业链高水平专门人才。“设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美术学”学科进入省一流学科建设名单,“设计学”成为江西省高校学科联盟首批牵头学科。在教育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设计学”“美术学”2个学科位列全国第十、江西省第一,“材料科学与工程”位列江西省第二,学校综合得分位列江西省第四。
教育教学:学校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1个、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精品教材1部、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4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3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1个、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基地1个。学校坚守“脑手并用、科艺结合”的人才培养理念,将“三创”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了第一第二第三课堂衔接互动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形成了创意创新创业“三创合一”的独特育人氛围。近年来,学生先后获得各类国家级奖项200余项,其中,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1项、银奖2项、铜奖4项、最佳创意奖、最佳人气奖及全国大学生机械设计大赛金奖、全国税法知识竞赛金奖、“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良好,自主创业率高,连续六年位列全省高校第一,学校荣获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优秀单位、先进单位。2018年,学校《“三创合一、艺工商融合”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再次彰显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特色。
科学研究:学校始终致力于陶瓷材料、生产工艺、装备技术创新研究,建成了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省首个)、陶瓷新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2个国家级科研服务平台和绿色陶瓷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29个省部级科研服务平台以及省级院士工作站1个。学校拥有国家陶瓷质量检测中心、全国日用陶瓷标准化中心、全国陶瓷信息中心和中国陶瓷知识产权信息中心,形成了全方位服务并引领陶瓷产业发展的完整支撑体系,取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标志性成果,制定、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130余项,推动现代陶瓷工业体系的构建和陶瓷产业的升级发展。学校与全国各大产瓷区、地方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300余项科研成果成功转化为生产力,推动了我国陶瓷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科技进步。环境友好型陶瓷透水砖项目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在江西、广东、山东、广西等产瓷区推广应用,为国家建设海绵城市提供材料支撑。2016年,学校教师课题组《用于水处理的高性能陶瓷膜》项目荣获全国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金奖(江西省唯一)、《基于序列信息的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类型预测》项目荣获江西省自然科学二等奖(一等奖空缺);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批科技部科技服务业行业试点单位(江西省唯一)。学校主办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陶瓷》、《陶瓷学报》和《中国陶瓷工业》等学术期刊,享誉国内外陶瓷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