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片 > 正文

明清瓷片如何区分

香蕉糖豆
笑点低的灰狼
2023-04-01 04:08:36

如何辨别明清瓷器?

最佳答案
满意的自行车
尊敬的帅哥
2025-04-19 08:00:35

如何辨别明清瓷器,笔者从明清瓷器的造型和纹饰特征为你支几招。明清两代瓷器的造型更加符合实际生活的需要。所以,瓶、罐、壶、盘、碗等器物都有多种形式。青花瓷器为明、清两代瓷器生产的主流,历经四百年盛烧不衰。不同时期使用不同的青料并由此产生不同的色调效果与风格,这已成为判断瓷器年代的重要依据。永乐、宣德青花瓷器在造型、纹饰上受到了西亚银器、铜器的影响,执壶、花浇、折沿盆、烛台、钵等都具有西亚风格。梅瓶、扁瓶、天球瓶以及各式罐、盘、碗、瓶等是这一时期常见的器形。纹饰中以龙凤纹占主要比重,并贯穿于整个明、清时代。正德瓷器因明武宗的妃子信奉回教,故瓷器装饰上的显著特点是阿拉伯文较多嘉靖瓷器造型的特点是葫芦瓶较多,方的、圆的、上圆下方的、高的、矮的、大的、小的,应有尽有。此外,方形器物较多。由于世宗信奉道教,故纹饰上道教色彩浓厚,典型的纹饰有八仙人、云鹤八卦。缨络纹也是这时期常见的纹饰。康熙时期民窑瓷器有很大的发展,外销数量很大,欧洲收藏有大量康熙民窑的瓷器,甚至有些被用作餐具。双耳盖瓶等具有欧洲瓷的造型特点。人物纹、山水纹凤尾樽、棒棰瓶比较多见。康熙青花由于使用云南珠明料,蓝色明亮,层次较多,具有水墨画的效果。五彩瓷器始于明代宣德年间,嘉靖、万历时期得到了很大发展。而到康熙时期,釉上蓝彩取代了釉下青花、黑彩、紫彩、金彩大量使用,另外红、绿、紫彩还可分化出深浅不同的色调。纹饰题材几乎无所不包,人物、鸟兽、花草、虫蝶生动而艳丽,达到了历史上五彩瓷器的发展高峰。一线国企拍卖公司北京翰海秋拍藏品征集正在进行中,同类型藏品征集数量有限,本着先入为主的原则,那么你对这家成交率顶先得国有拍卖公司有了解过吗?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1月,是经国家文物管理部门批准,由国内文物经营系统组建成立,从事综合文物艺术品拍卖的专业公司。为国有企业,注册资本人民币1000万元。公司拥有众多善于此业经营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常设有国家级鉴定专家组成的拍卖品审鉴机构。迄今翰海已举行大中型艺术品拍卖会百余场,拍品数量总计超过13万件,拍卖项目涵盖中国书画、古籍碑帖、油画雕塑、陶瓷玉雕、竹木牙角、金铜佛像、木器家具、当代工艺品等。总成交额超过88亿元人民币,成交率达70%以上,其中优秀文物艺术品所占比例超过30%,国家认定的一、二级文物珍品占10%左右。从2002年起,翰海公司连续被中国拍卖行业协会授予行业最高资质的“AAA”级拍卖企业,北京市工商管理局认定的“守信企业”十年间,翰海公司先后举办过16场大规模、高档次、按国际标准操作的艺术品拍卖会及26场中小型大众收藏拍卖会。艺术拍品涉及门类广泛,品种众多。曾成功举办《中国近现代书画》、《中国古代书画》、《中国古董珍玩》、《玉器专场》、《中国成扇》等拍卖专场,拍品总计超过6万件,总成交率超过70%,总交易额达35亿元。短短10年来,翰海已成为国内艺术品拍卖企业中信誉度强、操作规范,最具竞争实力的龙头企业之一,并受到海内外各界的广泛关注。藏品甄选范围如下:一、甄选对象中国境内的艺术品客户。二、甄选标准(一)甄选类别瓷器、玉器、金银铜器、木器、中国字画、油画、珠宝、竹木牙角雕、金石篆刻、雕塑、纺织(十字绣除外)、工艺品、文献、邮品、票证、徽章、奇石标本、珠宝首饰、杂项等。(二)体积重量每件物品的体积不得超过40×50×60厘米,重量不得超过5公斤。如体积重量超限,需额外加收费用。(三)特别说明禁止征集下列物品:国家禁止买卖的文物或者禁止出境的文物;国有文物,非国有馆藏珍贵文物,具有收藏价值的国有不可移动文物中的壁画、雕塑、建筑构件等等;械具、刀具、锐器、钝器,易燃、易爆物品;体积、重量超出规定标准的物品。

最新回答
眼睛大的冬瓜
大力的棒球
2025-04-19 08:00:35

【明代瓷器的特征】

1、造型丰满、浑厚、古朴,器型线条柔和、圆润,给人以质朴、庄重之感。

2、胎体,琢器指立体造型,如瓶、尊等,都较厚重。圆器指平面造型,如盘、碗等,其胎体也较清代厚重。明代青花资器早期晕散,中期漂亮,晚期发灰、暗淡。明代所有瓷器露胎处(底足、器口等)多有火石红痕迹的现象。

3、器足,大件器足,多为砂底,永乐、宣德大盘均为白砂底。明代早期和晚期的圆器足底,常有塌底、沾砂、放射状刮削跳刀痕,到末期更为明显。器足形状有直圈足、内敛圈足、卧足、台阶式圈足、外倾内斜削式圈足、直切圈足、壁形足、平削圈足、深圄足、浅圈足、刮削平足等。

4、款识,明代以前景德镇瓷器多不书款,永乐以后开始在官窑器物上书写本朝年号款,除永乐、宣德、弘治、万历有篆书外,其余多为楷书款,以六字双行和四字双行为主,亦有极少数为单行横款、环形款、竖款。

【清代瓷器的特征】

1、清代瓷器的造型,顺治、康熙时,古拙、丰满、浑厚,雍正时的秀巧隽永,乾隆时则显规整,嘉庆、道光以后则稚拙笨重。

2、胎体,琢器类,一般薄厚适中,圆器类则有厚有薄。康熙时,胎体体重,质地坚硬细密。雍正时有胎质轻薄、细润,洁白度高。道光以后的胎体厚笨、质地粗松。清代的琢器类腹、颈部接痕极为少见。

3、大件器物和早期器物,多为光滑的砂底。顺治、康熙时瓷器足型较为多样,有双圈层底、斜削式底、二层台式底、卧足、滚圆泥锹背形足等。

4、景德镇宫窑多署皇帝年号款,民窑有干支年款、吉祥语款、私家款及图记款等。康熙楷多篆少,雍正楷、篆并用,乾隆以后篆多楷少。晚期同治、光绪、宣统三朝,又以楷书款为多,外围以圆圈或方框格式。民窑款识,多随意乱写,字体草率。

高大的蓝天
傲娇的溪流
2025-04-19 08:00:35
一是观察明清瓷器是否符合那个朝代的器形特点,不符合的是仿品。如明代的青花瓜棱圆罐,器形大多矮胖敦厚,清代的青花瓜棱圆罐,器形则上下修长,且是磨口。再比如明代成化年间的斗彩鸡缸杯、清代康熙年间的棒槌瓶,虽然后朝也有仿制,但在器形上与前朝都有一定差别。把握了这些差别,便可分辨出是真品还是后朝仿制品。

二是观察明清瓷器各部分比例是否协调。明清瓷器各部分比例处理恰到好处,仿品一般很难做到。

三是观察明清瓷器外观线条是否流畅,过度自然,给人以美感。如果外观线条僵硬,处理草率,过度不自然,则基本可断为仿品。从器形上鉴别古瓷器真伪,最好是拿被鉴别对象与某一历史时期的典型器物相对照,仔细观察口沿、耳、肩、腹以及圈足是否相符,从而得出鉴别依据。

甜美的战斗机
虚心的指甲油
2025-04-19 08:00:35
明清瓷器在瓷胎方面的区别

明代瓷器胎骨颜色与元代相同,皆为白色,但更白一些,明代早期、中期胎质较为精细,胎壁也稍薄一些,而晚期胎质逐渐转为粗糙,胎壁也变厚一些。

但从瓷胎总的情况来看,明代瓷器胎土比元代淘洗得要精细,故瓷胎内所含杂质较元代少些,因而在一些器物的沙底上所呈现的火石红色氧化铁红斑的现象也有着明显的减少,器物的胎壁比元代也相应变薄了。

清朝瓷器的瓷土一般都淘洗得比明朝精细一些,因而胎骨内所含杂质较少。明朝瓷器胎骨上所反映出的那种氧化铁红色斑点的现象此时就比较少见了。另外这时瓷胎的胎质坚密以及洁白透明程度都超过了明代。(但由嘉庆时期开始资器的胎质逐渐趋向粗松)。

明清瓷器在瓷釉方面的区别

明代景德镇瓷器在瓷釉方面有了较大发展,制釉工艺技术得到了提高。这时的釉质比以往更为紧密、精细,釉色品种大为增加。瓷器之釉由元代比较单一的白釉、红釉、蓝釉,逐渐过渡到种类繁多的各种颜色一道釉。红釉在这时期已烧制成功,颜色已变得鲜艳了。同时又出规了黄釉、绿釉、彩釉、洒蓝釉、豆青釉、孔雀绿釉等釉色.

清朝景德镇瓷器在瓷釉的烧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时它不仅继承了历代的一些釉色,而且还创造出许多新的釉色品种,烧制的釉色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青釉、白釉、红釉、黄釉、蓝釉、绿釉、黑釉、紫釉以及炉均种,茶末釉、窑变红釉等,品种非常齐全。属于以上这些种类的单一色釉,一般都称之为“一道釉”或“一色釉”。

当时烧制一色釉的工艺技术是比较高的。一种釉色可以烧成若干不同的品种,如红釉中就可分为:祭红、变窑红、豇豆红、芸豆红、郎窑红、珊瑚红、抹红、胭脂红等。蓝釉可分为:霁蓝、天蓝、砖蓝、洒蓝、孔雀蓝等。绿釉可分为:水绿、瓜皮绿、孔雀绿……等。由于当时烧制一道釉器物,无论是瓷彩的配料,还是烧制的火候,都掌握的非常好,所以烧制出同种颜色的器物,颜色基本上一致,仅此一点就足以说明清朝瓷器在质量方面和工艺水平方面都已经远远超过了以前。

清时的白釉瓷器与明朝的也有所不同。清朝的白釉一般可分为洁白的和白中微闪青两种,同时在施釉方面一般都施的比较薄,瓷釉和瓷胎结合得也比较紧密,俗称贴骨釉,这和明朝时期白釉的那种白中微闪黄、白中闪青及施釉肥厚的特征有所不同。

明清瓷器在纹饰方面的区别

明代瓷器在花纹装饰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其装饰方法和元代基本相同,依然是以绘画纹饰为主,也也有少量的刻划纹饰。在纹饰的绘画上明代比元代更趋于工整精细,但绘画中所表现的生动豪放风格却不如元代。

①龙纹 这时候的龙纹,龙头较长,嘴部突出,两眼均在同一侧面斜点。此时龙纹有猪嘴龙之称,其龙爪大多数都为三、四、五爪,如若风车形,龙发向上,所画龙鳞也比较简单。

②八宝纹 明代绘画八宝纹其顺序与元代有所不同。明早期、中期八宝纹顺序大多为“轮、螺、伞、盖、花、鱼、罐、肠”。晚期的顺序多为:“轮、螺、伞、盖、花、罐、鱼、肠”。

②明代画儿童,一般头顶后部特别大,比例不大合理。

清代由于瓷器彩色的发展,使得瓷器绘画这一花纹装饰方法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清代彩绘瓷器数量相当多。清代初期,瓷器绘画的风格和明代晚期近似,大部分为写意画,初期以后瓷器的绘画大多变为工笔画,这与当时纸绢画的风格是相一致的。这种绘画,线条柔和、画面精细、布局规矩,但缺乏明代及清初写意画那种线条流利、画面自然、生动、豪放的风格。

在绘画题材方面,清代与明代相比,更加广泛丰富,主要内容有:花鸟、花果、草虫、云蝠、云龙、龙凤、鱼藻、八宝、山水、人物、仕女、楼台殿阁、历史故事等无所不包,无所不有,其中一些花纹图案与明代有所变化和不同。

龙纹 清代的龙纹,龙头比较大,如同杯子头,龙角比较明显和突出,龙须较多,两只眼睛点的立体感较强,下唇伸出较长,龙身较短,比较短笨,龙爪分为四爪、五爪(官窑一般是五爪龙,民窑为四爪龙)。龙爪皆粗壮有力,形式如同鸡爪一样。

八宝纹 这时八宝纹的顺序和明晚期相同,即轮、螺、伞、盖、花、罐、鱼、肠。

文宇装饰 清代比较盛行文字装饰,有名人的诗、词、歌、赋,也有像出师表、赤壁赋的长篇文字,另外还有“喜”、“寿”、“福”字等。

这时,特别是中后期,由于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往来日多,在瓷器上出现了西洋人物、洋狗、洋房、西方船舶等内容的东西。这些西洋纹饰主要绘在出口瓷和一些珐琅彩瓶瓷上。

另外,在清代除绘画的纹饰外,在瓷器上还有少量的刻划、镂空、堆塑、模印等纹饰。

魔幻的洋葱
彩色的电话
2025-04-19 08:00:35
楼主问瓷器分类,应该是问瓷器的窑别。

按民窑与官窑分,是一种大的分类。

往下细分,出现过的著名的民窑,宋五大名窑:柴汝钧哥定。

烧制时间 是最常用的一种分类和命名方法。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划出“朝”,如唐瓷、宋瓷、明瓷、清瓷等;二是划出“年代”,一般用于明、清瓷器,如明洪武窑、明宣德窑等。

烧制地点 指总的烧制区域。如“越窑”泛指浙江余姚、上虞、绍兴地区的窑址,“耀州窑”泛指陕西铜川市的黄堡镇、陈炉镇、立地坡、上店及玉华宫等窑址。

烧制特征 胎质、釉色、装饰、形制和铭文是构成瓷器的五大要素。其中,釉色又是区别瓷器类别的一个重要标准。我国陶瓷在发展中经历了单色釉到多色釉(彩釉)的过程。单色釉包括青釉、白釉、红釉、蓝釉、黄釉、绿釉、黑釉等,而青釉又可分为粉青、天青、豆青等,白釉分甜白、青白,红釉有霁红、牛血红、豇豆红等。多色釉包括两种:一种用釉色与形状不一的色块构成釉面,如均釉等;另一种用釉彩勾勒图案,如青花、粉彩等,习惯上又称为“彩瓷”。彩瓷具体又可分为釉上彩、釉下彩和双层夹彩三种。

烧制窑别 是我国封建等级制度最生动形象的反映。官窑器泛指官办窑厂专为皇室烧制的产品,始于唐五代,明清时盛况空前。民窑器则是民间窑厂烧制的各种产品。官窑器工艺精美、端庄华贵,民窑器则显得洒脱、生动

潇洒的向日葵
烂漫的星月
2025-04-19 08:00:35

元明清瓷器是现代人们收藏鉴赏的重点项目。由于元明清瓷器是生活用瓷和艺术瓷的极盛时期,历时很长,品种繁多,涉及古陶瓷的年代、窑口、器型、纹饰、用途、胎釉品质、彩瓷品种、底足工艺、款识、做旧手法等许多内容,对其中每一项的研究都可以说是专门学问。今天就和大家简单说说明清民窑瓷器鉴定的方法。

一是观察明清瓷器是否符合那个朝代的器形特点,不符合的是仿品。如明代的青花瓜棱圆罐,器形大多矮胖敦厚,清代的青花瓜棱圆罐,器形则上下修长,且是磨口。再比如明代成化年间的斗彩鸡缸杯、清代康熙年间的棒槌瓶,虽然后朝也有仿制,但在器形上与前朝都有一定差别。把握了这些差别,便可分辨出是真品还是后朝仿制品。

二是观察明清瓷器各部分比例是否协调。明清瓷器各部分比例处理恰到好处,仿品一般很难做到。

三是观察明清瓷器外观线条是否流畅,过度自然,给人以美感。如果外观线条僵硬,处理草率,过度不自然,则基本可断为仿品。从器形上鉴别古瓷器真伪,最好是拿被鉴别对象与某一历史时期的典型器物相对照,仔细观察口沿、耳、肩、腹以及圈足是否相符,从而得出鉴别依据。

马未都鉴定瓷器

收藏古瓷,首先要对不同时代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状况有所了解,因为各个时期陶瓷器都有不同的特征,无论在造型、花纹、胎釉、款识以及制作工艺方面都存在一个由早到晚的演变过程,这是鉴别古陶瓷的基础。马未都鉴定瓷器时可以从器形、胎质、纹饰、款识、底足等五个方面进行识别。

器形:陶瓷鉴定,造型是一个重要依据。它有明显的时代性,直接反映出不同社会时期人们的审美观。古董瓷鉴定可以通过传统的实物上手目测鉴定方法来判断,眼力鉴定,此种鉴定方法是通过一些对于瓷器有丰富研究以及鉴赏经验的鉴定专家或资深收藏者来进行鉴定。通常在鉴定古董瓷器可以通过瓷器的款识、器身上的纹饰、器型、胎釉等方面入手。

款识:每个朝代款识的书写都不相同,官窑跟民窑的款识也是不相同,现今的传世藏品以及仿品都是以明、清两代的瓷器较多,这些明、清的官窑绝大部分都有年款和年代特征。比如说,明代款识就有“永乐款少、宜德款多、成化款肥、弘治款秀、正德款恭、嘉靖款杂”一类的说法,所以,款识是鉴别断代的方法之一。古董瓷器鉴别真伪的几个简单小办法

纹饰:每个朝代根据当时的民风,特别是当朝帝王的喜好,会体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无论是器身纹饰的题材、内容、手法以及工艺技术等,都会有不同的表现,固然,纹饰也是判断瓷器年代的重要方法之一。例如:明代初期,永宣时期的瓷器中的青料会有晕散以及下凹的斑痕等当时特有的现象,这是后代的仿品都无法准确仿造再现。清朝雍正时期仿的永宣年间的器物,通常会用复笔加重点染青花的方法来刻意仿较永宣青花的效果,但是因为钴料的不同,也就没办法克服色彩漂浮的弊端。又比如,成化斗彩瓷器的纹饰当中有种“花无阴面,叶无反侧”的现象,画人物时衣服的纹路不加渲染,表里不分,如同着着单衣。这些细微的时代特征,通常会被后朝及现代仿造者忽略。

器型:每个朝代因为民风不同,在器型有也会有一定的区别,就如同我们常说的“明大粗”的说法,明代风格相对比较粗矿,在于器型上也是比较喜欢粗矿型的,旁边器型都会比其他年代来的大粗的感觉。古董瓷器鉴别真伪的几个简单小办法

胎釉:古有“胎为骨,釉为衣”的说法。我们在鉴别胎质的时候,可从器物底物没有施釉的地方入手,分辨胎土淘炼的纯净度以及烧结的缜密程度。因为每个时代淘炼的方法有区别,明代以前的相比清代、民国时期,胎土中的金属含量以及杂质为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