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磨瓷片九九瓷和九五瓷的不同
氧化铝含量不同,性能耐磨瓷片九九瓷比九五瓷高,耐磨瓷片九九瓷在耐磨陶瓷中不太常见。
氧化铝陶瓷分为高纯型与普通型两种。
高纯型氧化铝陶瓷系Al2O3含量在99.9%以上的陶瓷材料,由于其烧结温度高达1650—1990℃,透射波长为1~6μm,一般制成熔融玻璃以取代铂坩埚;利用其透光性及可耐碱金属腐蚀性用作钠灯管;在电子工业中可用作集成电路基板与高频绝缘材料。
普通型氧化铝陶瓷系按Al2O3含量不同分为99瓷、95瓷、90瓷、85瓷等品种,有时Al2O3含量在80%或75%者也划为普通氧化铝陶瓷系列。其中99氧化铝瓷材料用于制作高温坩埚、耐火炉管及特殊耐磨材料,如陶瓷轴承、陶瓷密封件及水阀片等;95氧化铝瓷主要用作耐腐蚀、耐磨部件;85瓷中由于常掺入部分滑石,提高了电性能与机械强度,可与钼、铌、钽等金属封接,有的用作电真空装置器件。
利用纳米技术开发的纳米陶瓷材料是利用纳米粉体对现有陶瓷进行改性,通过往陶瓷中加入或生成纳米级颗粒、晶须、晶片纤维等,使晶粒、晶界以及他们之间的结合都达到纳米水平,使材料的强度、韧性和超塑性大幅度提高。它克服了工程陶瓷的许多不足,并对材料的力学、电学、热学、磁光学等性能产生重要影响,为代替工程陶瓷的应用开拓了新领域。
1、zno陶瓷薄膜的制备方法
2、zno陶瓷薄膜低压压敏电阻的制备方法
3、保健纳米镀银陶瓷矿物粉清馨片
4、掺杂纳米二氧化钛陶瓷膜的制备方法
5、大颗粒球形纳米陶瓷粉末的生产方法和应用方法
6、大颗粒球形亚微米或纳米或纤维陶瓷复合粉体
7、大颗粒球形亚微米或纳米或纤维陶瓷复合粉体的制备方法
8、大块体致密纳米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9、带有纳米陶瓷涂层的液态金属容器和金属冶炼炉
10、氮化硅-氮化硼-二氧化硅陶瓷透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11、氮化金属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12、等离子体化学气相合成法制备碳氮化钛陶瓷粉体的工艺
13、等离子体化学气相合成法制备碳化硅陶瓷粉体的工艺
14、等离子体化学气相合成法制备碳化钛陶瓷粉体的工艺
15、低成本纳米微晶陶瓷制品的制备方法
16、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制备软磁与陶瓷纳米复合薄膜
17、多孔陶瓷负载的高活性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
18、多孔质陶瓷纳米级复合材料功能球及其生产工艺
19、二氧化钒及其掺杂物纳米陶瓷的制备方法
20、二氧化钒纳米粉体和纳米陶瓷的制备方法
21、复合金属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22、复相结构陶瓷材料及其工艺
23、改性层状结构粉体制备纳米复相陶瓷的方法
24、改性多孔结构粉体制备纳米复相陶瓷的方法
25、钙钛矿化合物晶状陶瓷粉的合成方法
26、高密度纳米陶瓷的制备方法
27、高能纳米陶瓷铅酸蓄电池
28、高频高介电常数微波介质陶瓷及其加工方法
29、高强度高韧性氧化锆基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30、激光熔覆纳米陶瓷涂层抗裂的处理方法
31、结构陶瓷用纳米晶氧化锆球状颗粒粉体的制备方法
32、介质陶瓷以及使用该介质陶瓷的谐振器
33、金属、陶瓷粉末精密粘性成形方法
34、具有穿透纳米孔的三氧化二铝陶瓷箔材料的制备方法
35、具有抗菌和活化水功能的特种陶瓷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36、具有微波吸收功能的碳纳米管或陶瓷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37、聚乙二醇凝胶法合成稳定的立方系纳米晶陶瓷粉
38、可以通过添加氧化钒变暗的透明玻璃陶瓷
39、利用多孔性材料实现陶瓷基板表面平坦化的方法
40、磷酸钙系生物陶瓷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
41、纳米tio 抗菌陶瓷的制备方法
42、纳米zro 可渗透玻璃陶瓷齿科修复体及其制造工艺
43、纳米zro2(y2o3)或cu复合功能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
44、光催化纳米涂层多孔陶瓷净化装置
45、活塞环表面的钛基纳米陶瓷覆盖层及其覆盖加工方法
46、纳米级陶瓷材料掺杂剂、高介抗还原多层陶瓷电容器介质材料及二者的制备方法
47、纳米结构金属丝网-陶瓷复合内衬金属管
48、纳米结构金属丝网-陶瓷复合内衬金属管的制备工艺
49、纳米结构陶瓷涂层材料的精密磨削技术
50、纳米金填充氧化物复合陶瓷薄膜的制备方法
51、纳米金属陶瓷的超声——电化学沉积方法
52、纳米金属陶瓷高耐磨耐空蚀贴片
53、纳米碳化硅-氮化硅复相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54、纳米陶瓷材料塑性形变装置
55、纳米陶瓷弹簧生产方法
56、纳米陶瓷的制造方法
57、纳米陶瓷粉体表面乳液聚合改性的方法
58、纳米陶瓷复合粉体及其制备工艺并用于制作节能器
59、纳米陶瓷生物助长器
60、纳米特制陶瓷阴极
61、纳米添加氧化铝陶瓷的改性方法
62、纳米氧化铝胶体功能陶瓷涂料生产方法
63、纳米银镀层陶瓷膜及其制备方法
64、镍内电极钛酸钡基多层陶瓷电容器纳米瓷粉及其制备方法
65、镍—氧化锆金属陶瓷的制备方法
66、奇冰石纳米熔块及纳米日用陶瓷
67、三维有序、孔径可调的多孔纳米陶瓷管的制备方法
68、三氧化二铝-碳化钛基纳米复合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69、生物陶瓷与生物降解脂肪族聚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70、适用于烘箱的自清洁陶瓷层和制造自清洁陶瓷层的方法
71、四方氧化锆陶瓷的烧结方法
72、碳纳米管增强的塑料或陶瓷基骨修复用复合材料
73、陶瓷颗粒增强铝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
74、微胞陶瓷或金属块体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75、钨青铜结构偏铌酸铅高温陶瓷的制备工艺
76、无机抗菌陶瓷及生产工艺
77、无铅压电陶瓷na bi ti0 纳米线的制备方法
78、稀土掺杂铈酸锶纳米晶陶瓷的制备方法
79、细晶高介陶瓷电容器介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80、压电陶瓷与纳米晶聚氯乙烯复合材料及制备
81、氧化铝基纳米级复相陶瓷的制造方法
82、氧化镁和氧化钇共稳的四方氧化锆多晶陶瓷及制备方法
83、氧化钕和氧化钇共稳定的四方氧化锆多晶陶瓷及制备方法
84、氧化锌压敏陶瓷纳米复合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85、一种li-si-ni-0基高介电常数陶瓷材料及其合成方法
86、一种不锈钢陶瓷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及制品
87、一种彩色发光陶瓷
88、一种氮化硅或碳化硅多孔陶瓷的制备方法
89、一种改性的陶瓷微滤膜
90、一种高光输出快衰减闪烁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91、一种高能脉冲电沉积陶瓷涂层的方法
92、一种高性能低成本氧化铝复合微晶陶瓷的制备方法
93、一种工件表层纳米陶瓷薄膜制备装置
94、一种金属陶瓷润滑剂及其制造方法
95、一种利用石油焦盐浴合成制备sic微纳米陶瓷粉体的方法
96、一种利用石油焦盐浴合成制备tic微纳米陶瓷粉体的方法
97、一种利用石油焦制备微米到微纳米级碳化物陶瓷颗粒的方法
98、一种利用盐浴合成法制备微纳米金属陶瓷复合粉体的方法
99、一种纳米二氧化硅陶瓷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100、一种纳米硅铅导电陶瓷材料及制作方法
101、一种纳米级多层陶瓷电容器介电材料的制备方法
102、一种纳米金属陶瓷复合粉体的制备方法
103、一种纳米晶添加氧化铝陶瓷材料及低温液相烧结方法
104、一种纳未级氧化物陶瓷粉末的制备方法
105、一种热压滤法制备纳米和纳米复合陶瓷涂层的方法
106、一种水处理用纳米多微孔陶瓷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107、一种水解硝酸氧锆制备二氧化锆纳米粉体工艺
108、一种陶瓷表面彩色纳米涂层的制备方法
109、一种陶瓷涂层的制备方法
110、一种陶瓷制品、陶瓷制品涂料及生产方法
111、一种以纳米材料制作高韧性陶瓷部件的超微粉碎装置
112、一种用工业丙烷制备纳米陶瓷颗粒材料技术
113、一种制备y2o3纳米粉及透明陶瓷的氢氧化铵沉淀法
114、以纳米tin改性的tic或ti(c,n)基金属陶瓷刀具、该刀具的制造工艺及刀具的使用方法
115、硬脂酸盐法制备纳米晶陶瓷粉
116、永久性自洁净纳米陶瓷釉
117、用反应合成法生产的纳米陶瓷粉末技术
118、用结晶纳米颗粒在支撑层上制造的功能陶瓷层
119、用于净化空气和水的二氧化钛光催化纳米涂层多孔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
120、用于陶瓷产品的嵌入颜料和纳米粒子形式的氧化物
121、用于硬组织修复的生物活性纳米氧化钛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122、在陶瓷表面上形成金属复合二氧化钛纳米粒子膜的方法
123、在涂料以及陶瓷铀中添加粉体纳米材料方法
124、制备钠米氮化铝陶瓷粉体的方法
125、制备钇铝石榴石纳米粉及透明陶瓷的碳酸氢铵共沉淀法
126、制造纳米结晶玻璃陶瓷纤维的方法
127、致密型陶瓷纤维高温结合剂及其配制方法
128、准纳米级二钡九钛氧化物微波陶瓷及其制造方法
129、自洁净陶瓷及其生产方法
生物陶瓷作为一种生物医用材料,无毒副作用,与生物组织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和耐腐蚀性,备受人们的青睐,在临床上已有广泛的应用,用于制造人工骨、骨钉、人工齿、牙种植体、骨髓内钉等。目前,生物陶瓷材料的研究已从短期的替代与填充发展成为永久性牢固种植,从生物惰性材料发展到生物活性材料。但是由于常规陶瓷材料中气孔、缺陷的影响,该材料低温性能较差,弹性模量远高于人骨,力学性能不匹配,易发生断裂破坏,强度和韧性都不能满足临床上的要求,致使其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
纳米材料的问世,使生物陶瓷材料的生物学性能和力学性能大大提高成为可能。与常规陶瓷材料相比,纳米陶瓷中的内在气孔或缺陷尺寸大大减小,材料不易造成穿晶断裂,有利于提高固体材料的断裂韧性。而晶粒的细化又使晶界数量大大增加,有助于晶界间的滑移,使纳米陶瓷材料表现出独特的超塑性。一些材料科学家指出,纳米陶瓷是解决陶瓷脆性的战略途径。同时,纳米材料固有的表面效应使其表面原子存在许多悬空键,并且有不饱和性质,具有很高的化学活性。这一特性可以增加该材料的生物活性和成骨诱导能力,实现植入材料在体内早期固定的目的。
美国的科学家研究了纳米固体氧化铝和纳米固体磷灰石材料与常规的氧化铝和磷灰石固体材料在体外模拟实验中的差异,结果发现,纳米固体材料具有更强的细胞吸附和繁殖能力。他们猜测这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
(1)纳米固体材料在模拟环境中更易于降解。
(2)晶粒和孔洞尺寸的减小改变了材料的表面粗糙度,增强了类成骨细胞的功能。
(3)纳米固体材料的表面亲水性更强,细胞更易于在其上吸附。
此外,人们还利用纳米微粒颗粒小,比表面积大并有高的扩散速率的特点,将纳米陶瓷粉体加入某些已被提出的生物陶瓷材料中,以便提高此类材料的致密度和韧性,用做骨替代材料,如用纳米氧化铝增韧氧化铝陶瓷,用纳米氧化锆增韧氧化锆陶瓷等,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我国四川大学的科学家将纳米类骨磷灰石晶体与聚酰胺高分子制成复合体,并将纳米晶体含量调节到与人骨所含的纳米晶体比例相同,研制成功纳米人工骨。这种纳米人工骨是一种高强柔韧的复合仿生生物活性材料。由于这种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力学相容性和生物活性,用它制成的纳米人工骨不但能与自然骨形成生物键合,而且易与人体肌肉和血管牢牢长在一起。并可以诱导软骨的生成,各种特性几乎与人骨特性相当。另外他们还构思将纳米固体陶瓷材料制造成人工眼球的外壳,使这种人工眼球不仅可以像真眼睛一样同步移动,也可以通过电脉冲刺激大脑神经,看到精彩世界;理想中的纳米生物陶瓷眼球可与眶肌组织达到很好的融合,并可以实现同步移动。
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磁性纳米材料最为引入注目,已成为目前新兴生物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特别是磁性纳米颗粒表现出良好的表面效应,比表面激增,官能团密度和选择吸附能力变大,携带药物或基因的百分数量增加。在物理和生物学意义上,顺磁性或超顺磁性的纳米铁氧体纳米颗粒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温度上升至40~45℃,可达到杀死肿瘤的目的。
德国学者报道了含有75%~80%铁氧化物的超顺磁多糖纳米粒子(200~400nm)的合成和物理化学性质。将它与纳米尺寸的SiO2相互作用,提高了颗粒基体的强度,并进行了纳米磁性颗粒在分子生物学中的应用研究,试验了具有一定比表面的葡萄糖和二氧化硅增强的纳米粒子。在卞列方面与工业上可获得的人造磁珠做了比较:DNA自动提纯、蛋白质检测、分离和提纯、生物物料中逆转录病毒检测、内毒素消除和磁性细胞分离等。例如在DNA自动提纯中,用浓度为25mg/mL的葡聚糖纳米磁粒和SiO2增强的纳米粒子悬浊液,达到了>300ng/μL的DNA型1-2KD的非专门DNA键合能力。SiO2增强的葡聚糖纳米粒子的应用使背景信号大大减弱。此外,还可以将磁性纳米粒子表面涂覆高分子材科后与蛋白质结合,作为药物载体注入到人体内,在外加磁场2125×103/π(A/m)作用下,通过纳米磁性粒子的磁性导向性,使其向病变部位移动,从而达到定向治疗的目的:例如10~50nm的Fe3O4磁性粒子表面包裹甲基丙烯酸,尺寸约为200nm,这种亚微米级的粒子携带蛋白、抗体和药物可以用于癌症的诊断和治疗。这种局部治疗效果好,副作用少。一前途无量的纳米技术。
另外根据TiO2纳米微粒在光照条件下具有高氧化还原能力而能分解组成微生物的蛋白质,科学家们进一步将TiO2纳米微粒用于癌细胞治疗,研究结果表明,紫外光照射10min后,TiO2纳米微粒能杀灭全部癌细胞。
其他方面的应用还有一些例子。
20世纪80年代初,人们开始利用纳米微粒进行细胞分离,建立了用纳米SiO2微粒实现细胞分离的新技术。其基本原理和过程是:先制备SiO2纳米微粒,尺寸大小控制在15~20nm。结构一般为非晶态,再将其表面包覆单分子层。包覆层的选择主要依据所要分离的细胞种类而定,一般选择与所要分离细胞有亲和作用的物质作为附着层。这种SiO2纳米粒子包覆后所形成复合体的尺寸约为30nm;第二步是制取含有多种细胞的聚乙烯吡咯烷酮胶体溶液,适当控制胶体溶液浓度;第三步是将纳米SiO2包覆粒子均匀分散到含有多种细胞的聚乙烯吡咯烷酮胶体溶液中,再通过离心技术,利用密度梯度原理,使所需要的细胞很快分离出来。此方法的优点是:①易形成密度梯度;②易实现纳米SiO2粒子与细胞的分离。这是因为纳米SiO2微粒是属于无机玻璃的范畴,性能稳定,一般不与胶体溶液和生物溶液反应,既不会玷污生物细胞,也容易把它们分开。
利用不同抗体对细胞内各种器官和骨骼组织的敏感程度和亲和力的显著差异,选择抗体种类,将纳米金粒子与预先精制的抗体或单克隆抗体混合,制备成多种纳米金-抗体复合物。借助复合粒子分别与细胞内各种器官和骨骼系统结合而形成的复合物,在白光或单色光照射下呈现某种特征颜色(如10nm的金粒子在光学显微镜下呈红色),从而给各种组合“贴上”了不同颜色的标签,因而为提高细胞内组织的分辨率提供了一种急需的染色技术。
生物材料应用于人体后,其周围组织有伴生感染的危险,这将导致材料的失效和手术的失败,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为此,人们开发出一些兼具抗菌性的纳米生物材料。如在合成羟基磷灰石纳米粉的反应中,将银、铜等可溶性盐的水溶液加入反应物中,使抗菌金属离子进入磷灰石结晶产物中,制得抗菌磷灰石微粉,用于骨缺损的填充和其他方面。
目前已发现多种具有杀菌或抗病毒功能的纳米材料。二氧化钛是一种光催化剂,普通TiO2在有紫外光照射时才有催化作用,但当其粒径在几十纳米时,只要有可见光照射就有极强的催化作用。研究表明在其表面会产生自由基离子破坏细菌中的蛋白质,从而把细菌杀死,并同时降解由细菌释放出的有毒复合物。实践中可通过向产品整体或部件中添加纳米TiO2,再用另一种物质将其固定化,在一定的温度下自由基离子会缓慢释放,从而使产品具有杀菌或抗菌功能。例如用TiO2处理过的毛巾,只要有可见光照射,毛巾上的细菌就会被纳米TiO2释放出的自由基离子杀死。TiO2光催化剂适合于直接安放于医院病房、手术室及生活空间等细菌密集场所。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纳米生物陶瓷材料研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从整体来分析,此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许多基础理论和实践应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如纳米生物陶瓷材料制备技术的研究——如何降低成本使其成为一种平民化的医用材料;新型纳米生物陶瓷材料的开发和利用;如何尽快使功能性纳米生物陶瓷材料从展望变为现实,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大力推进分子纳米技术的发展,早日实现在分子水平上构建器械和装置,用于维护人体健康等,这些工作还有待于材料工作者和医学工作者的竭诚合作和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平行视界原创,
01
锅的制造工艺,主要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拉伸锅,制作工艺最简单,成本最低。用于制作不粘锅具,一般是使用铝片,用拉伸机,拉伸而成。国内市场上最多的就是拉伸锅,价格低,生产门槛低。家庭作坊都能制造。锅体较薄,烧久了锅底甚至会变形凸起。
拉伸锅
第二种是仿压铸锅,工艺大体与拉伸锅类似,同样使用铝片,只是仿压铸锅的铝片较厚,使用锻压机压制,成本和门槛都有提高,一般中小型工厂都能制造。锅体厚度较拉伸锅有明显提升,跟真正的压铸锅厚度相仿。国内中端市场、美洲较为常见。
仿压铸锅
第三种是压铸锅,工艺相对复杂,需要将铝锭融化成铝水,再注入压铸机中,通过模具一体成型,锅体无铆钉,一般拉伸锅和仿压铸锅锅身都有铆钉存在,这也是最直观的判断方式。最常见于欧洲不粘锅具,工艺成本相对较高,锅体较厚,受热均匀,也不会变形。一般都是大工厂才有实力制造,而且多用于出口。
压铸锅
当然,制作工艺只是一方面,不能直接说明锅具的好坏,不粘锅还要看涂层和喷涂涂层的技术水平。
02
不粘锅涂层。
就目前市场上的不粘锅涂层,主要分成含氟涂层和陶瓷涂层。
市场上至少80%的不粘锅涂层是含氟涂层,聚四氟乙烯PTFE,或有机硅树脂,包括现在最热的麦饭石不粘锅,大部分也是此类涂层,而非石头。当然,你并不需要担心它有毒,只要是正规品牌的含氟涂层,都是无害的。比如杜邦、华福、ilag都是不错的涂层品牌,据我了解,像woll、wmf都是用杜邦的高端系列涂层。含氟涂层使用不能超过260度,会破坏其稳定性,对于正常烹饪来讲,是无需担心的,食物要是到200度,早就烧成焦炭了~~
三大进口涂层品牌
另一种便是陶瓷涂层,采用纳米陶瓷技术,靠分子紧密度达到不粘效果,真正不含PTFE PFOA,耐高温,耐腐蚀,耐磨,硬度高,唯一的缺点就是不粘效果不佳,持续性不好。
陶瓷涂层不粘锅
03
本文就不评价哪些锅好,哪些锅不好了。如果有读友想问哪款不粘锅好不好,可以关注我私下询问,我可以给你分析参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