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陶瓷砖 > 正文

陶器 瓷器 炻器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光亮的紫菜
粗犷的冥王星
2023-03-31 21:39:34

陶器 瓷器 炻器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最佳答案
健壮的巨人
正直的帅哥
2025-04-05 15:55:51

陶器是普通黄泥胎,普通火烧制的,大概是90多度就行。瓷器是石灰岩泥胎烧制,火的温度是在400~700度之间。炻器是把较坚硬的石头粉末烧制而成。相同点都是火烧制的。不同点是材料不同。

陶器和瓷器的主要区别表现在:

(1)陶器的胎料是普通的粘土,瓷器的胎料则是瓷土,即高岭土(因最早发现于江西景德镇东乡高岭村而行名);

(2)陶胎含铁量一般在3%以上,瓷胎含铁量一般在3%以下;

(3)陶器的烧成漫度一般在900℃左右,瓷器则需要1300℃的高温才能烧成

(4)陶器多不施釉或施低温釉,瓷器则多施釉;

(5)陶器胎质粗疏,断面吸水率高。瓷器经过高温焙烧,胎质坚固致密,断面基本不吸水,敲击时会发出铿锵的金属声响

炻器的烧制温度在1180-1210度之间,是介于陶和瓷之间的,

炻器:

炻器这个名称来源于欧州,原意是石器。日本人在翻译时为了表明它不是用石头加工成的,而是经过烧制的,所以加上‘火’字旁,写作炻器。炻器是介于陶器与瓷器之间的陶瓷制品。特点是坯体坚硬,机械强度较高。按原料所含的杂质,坯体可呈灰白到红棕色。如砂锅和耐酸陶瓷等。炻器坯体的气孔率很低,其坯体细密,达到了烧结程度,吸水率通常小于6%,炻器与瓷器的区别在于炻器坯体多数都带有颜色且无半透明性。

按其坯体的细密性,均匀性以及粗糙程度可将炻器分为粗炻器与细炻器两大类。粗炻器常见于工业用的耐酸化工陶瓷,建筑陶瓷和缸器,细炻器常见于日用炻器和陈设品。驰名中外的宜兴紫砂陶即是一种不施釉的有色细炻器,它是用当地的紫泥做成, 自古以来素有“注茶越宿,暑月不馊”的赞语。一般生产日用炻器的工艺与瓷器接近,也是由粘土,长石,石英等原料制成。与瓷器相比,坯料中粘土用量较多,对杂质控制不如瓷器那样严格,而长石的用量比瓷器少得多。炻器中有时也加入高岭土、废瓷粉和滑石,有利于热稳定性和强度的提高,并增大烧结范围。炻器的烧成温度根据其熔剂量的含量不同可低到1160℃,高到1210℃,可以用低温易熔釉分两次烧成,也可以用高温生料釉一次烧成。根据国内外的统计资料,炻器坯料的化学成分变化范围大致如下:sio2 55~65%;Al2O3 25~35℃;熔剂氧化物总量5—8%。炻器的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比瓷器好得多,在国际市场上已越来越多的被采用。

日用炻器的装饰,常见的有色釉和釉下彩绘。如谷黄釉,浅色咖啡釉,棕红釉,淡黄釉等。籼下彩绘常采用筒笔图案,这种装饰法成本低,效果也较好。与瓷器相比,导热性较瓷器差,热稳定性较瓷器好,强度较高。

陶器与瓷器的不同:

“陶瓷”是人们惯用的统称,其实陶与瓷无论从外表和本质上都有区别。

陶的出现比瓷早,根据史籍记载,几千年前,我国就在烧制陶器.史书载述:“神农耕而作陶”;《史记>)有云,“黄帝命宁封为陶正”,足见远古时代,我国便有了陶器。从出土文物考证,早在新石器时代,即公元前三千五百年至公元前一千五百年间,我国便已经有了彩陶工艺。公元前一千五百年至公元前一千年间,又有了青黄釉的陶器.直到魏晋时代,才进一步创造了瓷器.

陶与瓷的构造也不同,陶器胎体原料是粘土或青土.精陶器制作原料除粘土外,还加入有适量的长石和石英,泥料要经过充分陈腐和捏练.瓷器的原料主要是瓷土,粘土,瓷石,长石,石英等。原料要经过精选,淘洗,粗粉碎、细粉碎、搅拌、除铁质等工序之后,再经过压滤,脱水、陈腐,捏练才能制造瓷坯,他们的烧成温度也各有差异,陶瓷入窑后,在摄氏900—1200℃温度下烧成,低的只有六百至七百摄氏度.瓷器一般则在1300—1400℃的高温之下烧成。与此相应,陶的釉彩属低温釉,瓷器用的釉属高温釉。瓷和陶的物理特性也迥然不同,瓷器较之陶器胎体坚硬密实,敲击声清脆,洪亮、吸水率小而颜色洁白,半透明,化学稳定性好,机械强度也好。而陶器质地较疏,敲击声哑,吸水率高,其颜色有杂色属不透明体,化学稳定性差,机械强度也差。

瓷器和陶器的根本区别在于:瓷器的坯体是完全烧结的,气孔率很小,机械强度大,烧成温度较高;而陶器坯体烧结程度较差,气孔率较大,烧成温度也较低。如果把瓷器打破,它的断面是光洁,致密的,而陶器的断面却显得粗糙,疏松。

广义地讲,瓷器是从陶器发展而来的,可以说没有陶器的发明与发展就不可能有瓷器。

瓷器出现以后,陶器还是在继续生产,不是有了‘瓷’面代替了“陶”,而是各自独立发展。

最新回答
悲凉的黑猫
贪玩的爆米花
2025-04-05 15:55:51

炻器。炻器在中国古籍上称“石胎瓷”,坯体致密,已完全烧结,这一点已很接近瓷器。但它还没有玻化,仍有2%以下的吸水率,坯体不透明,有白色的,而多数允许在烧后呈现颜色,所以对原料纯度的要求不及瓷器那样高,原料取给容易。陶器、瓷器、炻器中强度最高的是炻器。瓷器是由瓷石、高岭土、石英石、莫来石等烧制而成,外表施有玻璃质釉或彩绘的物器。瓷器的成形要通过在窑内经过高温(约1280℃-1400℃)烧制。陶器由粘土或以粘土、长石、石英等为主的混合物,经成型、干燥、烧制而成的制品的总称。陶瓷艺术就是指烧中国陶器制工艺及其造型、釉色和装饰等所呈现的艺术特点。

高挑的冬瓜
舒适的花卷
2025-04-05 15:55:51
主要区别在于吸水率。吸水率小于0.5%为瓷,大于10%为陶,介于两者之间的为半瓷。我们常见的各种抛光砖、无釉锦砖、大部分卫生洁具是瓷质的,吸水率E≤0.5%仿古砖、小地砖、水晶砖、耐磨砖、哑光砖等是炻质砖,即半瓷砖,吸水率0.5%≤10%瓷片、陶管饰面瓦、琉璃制品等一般都是陶质的,吸水率10%.吸水率是陶瓷制品中的气孔吸附水分的多少占制品的百分比。

另外,陶器的胎料是普通的粘土,瓷器的胎料是瓷土(高岭土)。陶器的烧成温度约在900度左右,瓷器则需要1200度左右才能烧成。陶器不施釉或施低温釉,瓷器则多施釉。陶器胎质粗松,断面吸水率高,瓷器经过高温焙烧,胎体坚固致密,断面基本不吸水,敲之会发出清脆的金属声响。

造陶往往是就地取材,有什么土就用什么土,但制瓷要精选的土,尤其是采用景德镇人发现的高岭土。高岭土对于提高瓷的光洁性、致密性、白度、硬度等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瓷对陶的提升,更在于“美”上,瓷由于烧纸的温度高,因此在致密性、光洁性、硬度、反渗水性等方面都要大大地优于陶。正是因为瓷的这些特性,才能在瓷上描画出精美团和丰富的色彩来。

“炻瓷又称‘石胎瓷’,介于瓷与陶之间,具有很高的强度和良好的热稳定性,且无铅、无毒,优质环保。

什么是炻器?

炻器这个名称来源于欧州,原意是石器。日本人在翻译时为了表明它不是用石头加工成的,而是经过烧制的,所以加上‘火’字旁,写作炻器。炻器是介于陶器与瓷器之间的陶瓷制品。特点是坯体坚硬,机械强度较高。按原料所含的杂质,坯体可呈灰白到红棕色。如砂锅和耐酸陶瓷等。炻器坯体的气孔率很低,其坯体细密,达到了烧结程度,吸水率通常小于6%,炻器与瓷器的区别在于炻器坯体多数都带有颜色且无半透明性。

按其坯体的细密性,均匀性以及粗糙程度可将炻器分为粗炻器与细炻器两大类。粗炻器常见于工业用的耐酸化工陶瓷,建筑陶瓷和缸器,细炻器常见于日用炻器和陈设品。驰名中外的宜兴紫砂陶即是一种不施釉的有色细炻器,它是用当地的紫泥做成,自古以来素有“注茶越宿,暑月不馊”的赞语。一般生产日用炻器的工艺与瓷器接近,也是由粘土,长石,石英等原料制成。与瓷器相比,坯料中粘土用量较多,对杂质控制不如瓷器那样严格,而长石的用量比瓷器少得多。炻器中有时也加入高岭土、废瓷粉和滑石,有利于热稳定性和强度的提高,并增大烧结范围。炻器的烧成温度根据其熔剂量的含量不同可低到1160℃,高到1350℃,可以用低温易熔釉分两次烧成,也可以用高温生料釉一次烧成。根据国内外的统计资料,炻器坯料的化学成分变化范围大致如下:sio2 55~65%;Al2O3 25~35℃;熔剂氧化物总量5—8%。炻器的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比瓷器好得多,而且由于可以采用质量较为低劣的粘土原料,因此成本也较瓷器低廉,故宜用来生产旅馆瓷。由于可以达到通过洗碗机,消毒机,蒸煮,烘烤等要求,在国际市场上已越来越多的被采用。

日用炻器的装饰,常见的有色釉和釉下彩绘。如谷黄釉,浅色咖啡釉,棕红釉,淡黄釉等。籼下彩绘常采用筒笔图案,这种装饰法成本低,效果也较好。与瓷器相比,导热性较瓷器差,热稳定性较瓷器好,强度较高。此外炻器可使用材质较差的原料制造,价格较瓷器低廉。并适宜机械化洗刷

大方的枫叶
细心的草莓
2025-04-05 15:55:51
粗陶(brickware or terra-cotta), 细陶 (potttery),炻器 (stone Ware),半瓷器 (semivitreous china),以至瓷器(130relain),原料是从粗到精,坯体是从粗松多孔,逐步到达致密,烧结,烧成温度也是逐渐从低趋高。

粗陶是最原始最低级的陶瓷器,一般以一种易熔粘土制造。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在粘土中加入熟料或砂与之混合,以减少收缩。这些制品的烧成温度变动很大,要依据粘土的化学组成所含杂质的性质与多少而定。以之制造砖瓦,如气孔率过高,则坯体的抗冻性能不好,过低叉不易挂住砂浆,所以吸水率一般要保持5~15%之间。烧成后坯体的颜色,决定于粘土中着色氧化物的含量和烧成气氛,在氧化焰中烧成多呈黄色或红色,在还原焰中烧成则多呈青色或黑色。

我国建筑材料中的青砖,即是用含有Fe2O3的黄色或红色粘土为原料,在临近止火时用还原焰煅烧,使Fe203还原为FeO成青色,陶器可分为普通陶器和精陶器两类。普通陶器即指土陶盆.罐、缸、瓮.以及耐火砖等具有多孔性着色坯体的制品。精陶器坯体吸水率仍有4~12%,因此有渗透性,没有半透明性,一般白色,也有有色的。釉多采用含铅和硼的易熔釉。它与炻器比较,因熔剂宙量较少,烧成温度不超过1300℃,所以坯体增未充分烧结;与瓷器比较,对原料的要求较低,坯料的可塑性较大,烧成温度较低。不易变形,因而可以简化制品的成形,装钵和其他工序。但精陶的机械强度和冲击强度比瓷器.炻器要小,同时它的釉比上述制品的釉要软,当它的釉层损坏时,多孔的坯体即容易沾污,而影响卫生。

精陶按坯体组成的不同,又可分为:粘土质、石灰质,长石质、熟料质等四种。粘土质精陶接近普通陶器。石灰质精陶以石灰石为熔剂,其制造过程与长石质精陶相似,而质量不及长石质精陶,已很少生产,而为长石质精陶所取代。长石质精陶又称硬质精陶,以长石为熔剂。是陶器中最完美和使用最广的一种。近世很多国家用以大量生产日用餐具(杯、碟盘予等)及卫生陶器以代替价昂的瓷器。热料精陶是在精陶坯料中加入一定量熟料,目的是减少收缩,避免废品。这种坯料多应用于大型和厚胎制品(如浴盆,大的盥洗盆等)。

炻器在我国古籍上称“石胎瓷”,坯体致密,已完全烧结,这一点已很接近瓷器。但它还没有玻化,仍有2%以下的吸水率,坯体不透明,有白色的,而多数允许在烧后呈现颜色,所以对原料纯度的要求不及瓷器那样高,原料取给容易。炻器具有很高的强度和良好的热稳定性,很适应于现代机械化洗涤,并能顺利地通过从冰箱到烤炉的温度急变,在国际市场上由于旅游业的发达和饮食的社会化,炻器比之搪陶具有更大的销售量。

半瓷器的坯料接近于瓷器坯料,但烧后仍有3~5%的吸水率(真瓷器,吸水率在0.5%以下),所以它的使用性能不及瓷器,比精陶则要好些。

瓷器是陶瓷器发展的更高阶段。它的特征是坯体已完全烧结,完全玻化,因此很致密,对液体和气体都无渗透性,胎薄处星半透明,断面呈贝壳状,以舌头去舔,感到光滑而不被粘住.硬质瓷具有陶瓷器中最好的性能。用以制造高级日用器皿,电瓷、化学瓷等。

软质瓷(soft porcelain) 的熔剂较多,烧成温度较低,因此机械强度不及硬质瓷,热稳定性也较低,但其透明度高,富于装饰性,所以多用于制造艺术陈设瓷。至于熔块瓷 (F

陶瓷生活用品

ritted porcelain) 与骨灰磁 (bone china),它们的烧成温度与软质瓷相近,其优缺点也与软质瓷相似,应同属软质瓷的范围。这两类瓷器由于生产中的难度较大(坯体的可塑性和干燥强度都很差,烧成时变形严重),成本较高,生产并不普遍。英国是骨灰瓷的著名产地,我国唐山也有骨灰瓷生产。

特种陶瓷是随着现代电器,无线电、航空、原子能、冶金、机械、化学等工业以及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新能源开发等尖端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而发展起来的。这些陶瓷所用的主要原料不再是粘土,长石,石英,有的坯休也使用一些粘土或长石,然而更多的是采用纯粹的氧化物和具有特殊性能的原料,制造工艺与性能要求也各不相同。

热情的巨人
隐形的汉堡
2025-04-05 15:55:51
陶瓷都很容易碎的 我还给你发一些关于陶瓷的知识吧,

“陶瓷”是一种通称,“陶”和“瓷”在质地上、物理性能上有很大区别。中国是最早制造陶器的国家之一,是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陶器的出现大约在距今1万年左右,中国进入新石器时代,开始了定居生活,盛水、蓄物等日常生活的需要,促使了陶器的发明。中国陶器的分布比较广泛,主要集中的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其中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文化类型,以彩陶为特点,也称“彩陶文化”,它派生出半坡和庙底沟两个类型,装饰图案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马家窑文化是新石器晚期的文化类型,比仰韶文化略晚,距今约5000年。黑陶是继彩陶之后的又一伟大创造发明,距今约4000年的龙山文化时期,出现了工艺独特的蛋壳陶。近些年来,山东、河北一带多有仿制,有较高的收藏价值。秦汉时期的陶俑,是我国古代人物雕塑的高峰,使制陶技术和艺术达到了很高的境地。此外,唐代的三彩器、明清两代的紫砂器等,都是中国陶器文物的重要内容,很值得深入收藏和研究。

陶瓷(Ceramics),陶器和瓷器的总称。陶瓷的传统概念是指所有以粘土等无机非金属矿物为原料的人工工业产品。它包括由粘土或含有粘土的混合物经混炼,成形,煅烧而制成的各种制品。由最粗糙的土器到最精细的精陶和瓷器都属于它的范围。对于它的主要原料是取之于自然界的硅酸盐矿物(如粘土、长石、石英等),因此与玻璃、水泥、搪瓷、耐火材料等工业,同属于“硅酸盐工业”(Silicate Industry)的范畴。

陶瓷的发展史是中华文明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陶瓷的发明和发展更具有独特的意义,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不同艺术风格和不同技术特点。英文中的"china"既有中国的意思,又有陶瓷的意思,清楚地表明了中国就是"陶瓷的故乡"。changaiyin

早在欧洲人掌握瓷器制造技术一千多年前,中国人就已经制造出很精美的陶瓷器。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应用陶器的国家之一,而中国瓷器因其极高的实用性和艺术性而备受世人的推崇。

所谓陶器和瓷器是指用可塑性制瓷粘土和瓷石矿做胎体,用长石和石英等原料制釉,并且通过成型、干燥、烧制而成的制品,主要有日用、艺术、和建筑陶器等三种。考古发现已经证明中国人早在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8000)就发明了陶器。原始社会晚期出现的农业生产使中国人的祖先过上了比较固定的生活,客观上对陶器有了需求。人们为了提高生活的方便,提高生活质量,逐渐通过烧制粘土烧制出了陶器。

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近百年来又出现了许多新的陶瓷品种。它们不再使用或很少使用粘土、长石、石英等传统陶瓷原料,而是使用其他特殊原料,甚至扩大到非硅酸盐,非氧化物的范围,并且出现了许多新的工艺。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的文献已将“Ceramic”一词理解为各种无机非金属固体材料的通称。因此陶瓷的含义实际上已远远超越过去狭窄的传统观念了。

迄今为止,陶瓷器的界说似可概括地作如下描述:陶瓷是用铝硅酸盐矿物或某些氧化物等为主要原料,依照人的意图通过特定的物理化学工艺在高温下以一定的温度和气氛制成的具有一定型式的工艺岩石。表面可施釉或不施釉,若干瓷质还具有不同程度的半透明度,通体是由一种或多种晶体或与无定形胶结物及气孔或与熟料包裹体等微观结构组成。

陶瓷工业是硅酸盐工业的主要分支之一,属于无机化学工业范围.但现代科学高度综合,互相渗透,从整个陶瓷工业制造工艺的内容来分析,它的错综复杂与牵涉之广,显然不是仅用无机化学的理论所能概括的。

陶瓷制品的品种繁多,它们之间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物理性质,以及制造方法,常常互相接近交错,无明显的界限,而在应用上却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很难硬性地归纳为几个系统,详细的分类法各家说法不一,到现在国际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分类方法。常用的有如下两种从不同角度出发的分类法:

(一)按用途的不同分类

1.日用陶瓷:如餐具、茶具、缸,坛、盆、罐、盘、碟、碗等。

2.艺术陶瓷:如花瓶、雕塑品.陈设品等。

3. 工艺陶瓷:花瓶 花盆 花插 套餐系列 灯座 园林陶瓷 树脂工艺 器皿等

4.工业陶瓷:指应用于各种工业的陶瓷制品。又分以下6各方面:

(1)、建筑一卫生陶瓷: 如砖瓦,排水管、面砖,外墙砖,卫生洁其等;

(2)、化工陶瓷: 用于各种化学工业的耐酸容器、管道,塔、泵、阀以及搪砌反应锅的耐酸砖、灰等;

(3)、化学瓷: 用于化学实验室的瓷坩埚、蒸发皿,燃烧舟,研体等;

(4)、电瓷: 用于电力工业高低压输电线路上的绝缘子。电机用套管,支柱绝缘于、低压电器和照明用绝缘子,以及

电讯用绝缘子,无线电用绝缘子等;

(5)、耐火材科: 用于各种高温工业窑炉的耐火材料;

(6)、特种陶瓷: 甩于各种现代工业和尖端科学技术的特种陶瓷制品,有高铝氧质瓷、镁石质瓷、钛镁石质瓷、锆英

石质瓷、锂质瓷、以及磁性瓷、金属陶瓷等。

(二)按所用原料及坯体的致密程度分类可分为:

土器 (brickware or terra-cotta), 陶器 (potttery),炻器 (stone Ware),半瓷器 (semivitreous china),以至瓷器(130relain),原料是从粗到精,坯体是从粗松多孔,逐步到达致密,烧结,烧成温度也是逐渐从低趋高。

土器是最原始最低级的陶瓷器,一般以一种易熔粘土制造。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在粘土中加入熟料或砂与之混合,以减少收缩。这些制品的烧成温度变动很大,要依据粘土的化学组成所含杂质的性质与多少而定。以之制造砖瓦,如气孔率过高,则坯体的抗冻性能不好,过低叉不易挂住砂浆,所以吸水率一般要保持5~15%之间。烧成后坯体的颜色,决定于粘土中着色氧化物的含量和烧成气氛,在氧化焰中烧成多呈黄色或红色,在还原焰中烧成则多呈青色或黑色。

我国建筑材料中的青砖,即是用含有Fe2O3的黄色或红色粘土为原料,在临近止火时用还原焰煅烧,使Fe203还原为FeON成青色,陶器可分为普通陶器( cmmon,pottery)和精陶器(Fine earthenware)两类。普通陶器即指土陶盆.罐、缸、瓮.以及耐火砖等具有多孔性着色坯体的制品。精陶器坯体吸水率仍有4~1 2%,因此有渗透性,没有半透明性,一般白色,也有有色的。釉多采用含铅和硼的易熔釉。它与炻器比较,因熔剂宙量较少,烧成温度不超过1300℃,所以坯体增未充分烧结;与瓷器比较,对原料的要求较低,坯料的可塑性较大,烧成温度较低。不易变形,因而可以简化制品的成形,装钵和其他工序。但精陶的机械强度和冲击强度比瓷器.炻器要小,同时它的釉比上述制品的釉要软,当它的釉层损坏时,多孔的坯体即容易沾污,而影响卫生。

精陶按坯体组成的不同,又可分为:粘土质、石灰质,长石质、熟料质等四种。粘土质精陶接近普通陶器。石灰质精陶以石灰石为熔剂,其制造过程与长石质精陶相似,而质量不及长石质精陶,因之近年来已很少生产,而为长石质精陶所取代。长石质精陶又称硬质精陶,以长石为熔剂。是陶器中最完美和使用最广的一种。近世很多国家用以大量生产日用餐具(杯、碟盘予等)及卫生陶器以代替价昂的瓷器。热料精陶是在精陶坯料中加入一定量熟料,目的是减少收缩,避免废品。这种坯料多应用于大型和厚胎制品(如浴盆,太的盥洗盆等)。

炻器在我国古籍上称“石胎瓷”,坯体致密,已完全烧结(sintering),这一点已很接近瓷器。但它还没有玻化(Vitrification),仍有2%以下的吸水率,坯体不透明,有白色的,而多数允许在烧后呈现颜色,所以对原料纯度的要求不及瓷器那样高,原料取给容易。炻器具有很高的强度和良好的热稳定性,很适应于现代机械化洗涤,并能顺利地通过从冰箱到烤炉的温度急变,在国际市场上由于旅游业的发达和饮食的社会化,炻器比之搪陶具有更大的销售量。

半瓷器的坯料接近于瓷器坯料,但烧后仍有3~5%的吸水率(真瓷器 true porceiain,吸水率在0.5%以下),所以它的使用性能不及瓷器,比精陶则要好些。

瓷器是陶瓷器发展的更高阶段。它的特征是坯体已完全烧结,完全玻化,因此很致密,对液体和气体都无渗透性,胎薄处星半透明,断面呈贝壳状,以舌头去舔,感到光滑而不被粘住.硬质瓷 (hard porcetain) 具有陶瓷器中最好的性能。用以制造高级日用器皿,电瓷、化学瓷等。

软质瓷 (soft porcelain) 的熔剂较多,烧成温度较低,因此机械强度不及硬质瓷,热稳定性也较低,但其透明度高,富于装饰性,所以多用于制造艺术陈设瓷。至于熔块瓷 (Fritted porcelain) 与骨灰磁 (bone china),它们的烧成温度与软质瓷相近,其优缺点也与软质瓷相似,应同属软质瓷的范围。这两类瓷器由于生产中的难度较大(坯体的可塑性和干燥强度都很差,烧成时变形严重),成本较高,生产并不普遍。英国是骨灰瓷的著名产地,我国唐山也有骨灰瓷生产。

特种陶瓷是随着现代电器,无线电、航空、原子能、冶金、机械、化学等工业以及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新能源开发等尖端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而发展起来的。这些陶瓷所用的主要原料不再是粘土,长石,石英,有的坯休也使用一些粘土或长石,然而更多的是采用纯粹的氧化物和具有特殊性能的原料,制造工艺与性能要求也各不相同。

陶瓷专业名词

[编辑本段]

为使艺术陶瓷投资、收藏爱好者,能更好地了解、掌握艺术陶瓷的一些基本知识,特将陶瓷专有名词编辑汇总如下。

青花:瓷器釉彩名。白地蓝花瓷器的专称。典型青花器系用钴料在瓷坯上描绘纹饰,然后施透明釉,在高温中一次烧成。蓝花在釉下,因此属釉下彩。青花瓷器是中国陶瓷史上一朵艳丽的奇葩,其制作方法是先把青料在素胎上绘成各种图案纹饰,然后上釉在高温下(1200度以上)一次烧成。它色泽清新,纹饰优美,历久不衰。青花以简练的笔法和单纯的色彩表达了丰富的艺术语言,有着感人的艺术吸引力;在表现方法上,是以同一颜色的各种深浅不同的色调及笔触线条来表现对象,与国画基本相似,它表现的内容题材、形式、手法都极为广泛。

青花瓷的特点是明快、清新、雅致、大方,装饰性强,素为国内外人士所珍爱;并且在世界的制造瓷器的工艺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斗彩:是一种以釉下青花、釉里红和釉上多种彩结合而成的品种。斗彩创烧于明成化时期,是釉下彩(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的一种装饰品种。先在胎上画好图案的青花部分,罩上透明釉,入窑焙烧;烧成后,在留出的空白处用低温彩料填绘,再入烘炉中烘烤,即成斗彩。青花是构成整个斗彩画面的主色,釉上彩只是略加点缀而已。由于釉上釉下,给人以丰富的热烈、鲜明清新之感,有很好的艺术效果。青花在釉下勾勒纹样的全部或大部分轮廓线,釉上填五彩,高、低温二次烧成,青花在彩绘中有决定其他色彩的作用。也有从“斗彩”字义来解释的。用釉下青花勾绘花纹轮廓,釉上用彩填绘,使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结合在一起,互相争奇斗艳。“斗”,意即凑在一起,故称之为“斗彩”。

斗彩的特点是:静动兼蓄,对比鲜明,既素雅又堂皇。这种装饰已显示出丰富的表现力和它的特色。

釉里红:又名釉下红,起源于宋代均窑的紫红斑釉。它可单独装饰,也可把青、红色料结合使用(此装饰叫青花釉里红),釉里红呈色稳定敦厚,在我国传统习惯上,常以这种色彩象征吉祥康乐和繁荣昌盛,是别有特色的传统艺术 釉里红瓷和青花瓷一样,是景德镇元代陶工的杰出创造。它俩不但降生的时代相同,而且在工艺制作、装饰题 材与画风等方面都极为相似,可谓一对惹人喜爱的孪生姐妹。然而,由于釉里红有严格的煅烧条件,烧成范围狭窄, 比起青花来要娇嫡的多,所以其品种、产量及所产生的影响就不如青花瓷了。但它具有青花不备的那种红宝石般的富 丽感,加上难于烧成而导致的"物以稀为贵"的原因,历来又显得十分名贵。

中国传统习惯上,常常以红色代表吉祥与富贵,而且釉里红的呈色稳重,敦厚,既壮丽,又朴实,这都是深受人们喜悦乐用的因素。烧成后的特点是沉着,热情。

粉彩:也叫“软彩”,是釉上彩的一个品种。所谓釉上彩,就是在烧好的素器釉面上进行彩绘,再入窑经摄氏600度-900度温度烘烤而成。我国传统的釉上彩,到了清代康熙五十二年(1713),官窑匠师在珐琅彩的启发和影响下,引进了铜胎珐琅不透明的白色彩料,在工艺上又借鉴了珐琅彩的多色阶的配制技法,创造出了“粉彩”釉上彩新品种。这种白色彩料,俗称“玻璃白”。由于玻璃白和五彩彩料的融合,使各种彩色产生了“粉化”。红彩变成粉红,绿彩变成淡绿,黄彩变成浅黄,其他颜色也都变成不透明的浅色调,并可控制其加入量的多寡来获得一系列不同深浅浓淡的色调,给人粉润柔和之感,故称这种釉上彩为“粉彩”,在表现技法上,从平填已进展到明暗的洗染;在风格上,其布局和笔法,都具有传统的中国画的特征。

从装饰的艺术效果来看,具有秀美、俊雅、持重、朴实而又富丽堂皇的特点。凡绘画中所能表现的一切,无论工笔或写意,用粉彩几乎都能表现。用这种方法画出来的人物、花鸟、山水等,都有明暗、深浅和阴阳向背之分,增加了层次和立体感,从而形成了淡雅、精细、填色和洗染、烧成等工艺步骤。

古彩:又名硬彩,五彩,是以红、黄、绿、蓝、紫等各种带玻璃质的彩料,按图案纹饰需要施于釉上,在瓷胎上用生料、钒红勾线,用单线平涂的方法, 再在“彩炉”(在800-900 度之间烧成)二次焙烧而成的一种古彩。由于它红绿分明,层次较少,彩色鲜明透彻,故称硬彩。古彩的色彩明净晶莹,色调对比强烈,形象概括夸张,线条刚劲有力,具有浓厚的民族艺术风格。

古彩所描绘的对象甚多常见的有人物、山水、龙风、鸳鸯、松柏、灵芝、花草等。古彩瓷在历次世界性的博览会上,受到广泛的称赞。是景德镇陶瓷技术的优秀传统之一。就年代说,包括大明彩和康熙彩;就色彩说,有三彩、五彩和红绿彩。其技法特点是单线条平面,线条刚劲有力,笔划简练生动,色彩对比强烈,形象概括夸张,民间风格浓厚,装饰性强。

新彩:旧称洋采,出现于清末,是从国外引入的一种陶瓷装饰方法。先用五彩颜料在白瓷表层绘以各式画面或图案,再入彩炉烘烤,这种瓷器,称新彩瓷。新彩瓷,系清末民初逐步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品种。建国后,几经改进,使新彩装饰技法得以丰富和发展,并与现代工艺技术相结合,成为广泛采用的装饰形式。景德镇现时流行的新彩中除颇有中国写意画风格的扁笔新彩外,还有鲜艳明快的刷花、喷彩,规整秀丽的平印、丝印贴花等。经过一系列改革创新,装饰格调已形成了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地方特色。新彩包括贴花、绘画、刷花、喷花、印花、薄膜移花、描金加彩、套色印金、腐蚀金彩和各色电光彩等。其特色是色彩丰富,装饰多样,毛坯造型秀丽,花纹生动,格调新颖

颜色釉:是用含有着色金属元素的原料配制的呈色优美的釉料。釉料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为着色剂,在一定温度与气氛中烧成,会呈现不同色泽的釉,成为颜色釉。它有三种划分方法:一是按烧成温度分类,分高温颜色釉(1300度左右)、中温颜色釉(1200度左右) 和低温颜色釉(1000度左右),若以1250度为界,分为高、低两种。二是按烧成后的火焰 性质分为氧化焰颜色釉、还原焰颜色釉两种。三是按烧成后外观特征分类,可分为单色釉、复色釉(花釉)、裂纹釉、无光釉、 结晶釉等.

颜色釉与普通色釉的不同在于颜色釉的特殊烧制工艺和配方。颜色釉的釉面,必须经过125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煅烧 ,才能显现出它光若流油,色若虹霞,纹若流云飞瀑的独特魅力。颜色釉五彩缤纷种类繁多。青色的如:豆青、影青、粉青、龙泉天青等;红紫色的如:祭红、郎窑红、均红、玫瑰紫、美人醉、釉里红、火炎红等。黄色的如:钛黄、象牙黄、蟮鱼黄、粉黄等。绿色的如:翠绿、孔雀绿、金星绿、哥绿等;黑色的如:乌金、铁 锈花、无光黑。其他还有结晶釉、窑变花釉、茶叶末、钛花釉、裂纹釉、唐三彩、龙泉釉、 蜡光釉、金砂釉、变色釉、 "三样开泰"、霁蓝釉等。 另外还有低温颜色釉如:西洋红、胭脂红、孩儿面、粉红、辣椒红;鹦哥绿、苹果绿、浅绿、鱼子绿、瓜皮绿、炉均翠苦绿、浇绿;正黄、浇黄、淡黄、鱼子古铜、黑地浇紫等。

综合彩:是采用多种技法相结合的一种新的装饰形式。它是根据作品的要求,动用不同原料(釉上、釉下色料)、不同表现方法(雕刻、绘画、色釉)和不同烧炼工艺(高低温)相结合而达到整体设计效果,使瓷器装饰更为完美。综合彩的作品,可尽量发挥各种技法的特点和工艺操作的所长,以充分达到创作意图。因此,它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装饰方法。其特点是变化灵活,丰富多彩,各种装饰形式相互衬托,互为补充,争奇斗艳,丰富了陶瓷的艺术语言。

现代陶艺:创造,成为创作主体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实现个体精神价值的媒介。使陶艺这门古老的艺术成为现代人的精神寓所。因此、与传统陶艺不同,现代陶艺只是以陶泥作为它的物质载体,而借以体现的却是一种现代的艺术精神。它主张自由创造、个性发挥、即使有些作品仍然保留着容器的形态。但已不再是以实用为目的。并且突破了原有的技术规范,扬弃了传统陶瓷精致、规整、对称的古典审美趣味,向着随意自由、更富想象力、更具人文精神的方向发展。现代陶艺创造的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化的“瓶罐”,即使是“瓶罐”、也是以“瓶罐即艺术”的观念自由表达着陶艺家的生存经验。因此、现代陶艺纯属于艺术家个体面对心灵的艺术创造。具有从古老的陶瓷母体中脱离而形成独立的纯艺术特征。

雕塑瓷-瓷雕:是陶瓷器的一种装饰。一般指具有独立性的立体陶瓷雕塑制品,需要模印、镶嵌以及手工镂、捏、堆、塑、雕刻等工艺操作并经高温烧成。由于操作的方法不同,大致分圆雕、浮雕、堆雕、镂雕、雕镶、雕刻等种类,其制景德镇瓷雕制作可以追溯到一千“狮”、“象”大兽的制作。当代的景德镇,瓷雕工艺精湛,工艺种类齐全,有园雕、捏雕,镂雕、浮雕等;产品多样,有佛像尊神、花草鱼虫、亭台楼阁、动物玩具等;造型优美、形神兼备、千姿百态、栩栩如生;装饰丰富,有高温色釉、釉下五彩等;艺术表现力强,有的庄重浑厚,有的典雅清新,有的富丽堂煌,鲜艳夺目。

简单的牛排
高贵的百褶裙
2025-04-05 15:55:51

一、炻瓷:

一种在大约1,200℃高温下烧成达到玻璃化(即类似玻璃,液体不能渗透)的陶瓷。

它是介于陶器和瓷器之间的一种陶瓷制品,如水缸等,质地致密坚硬,跟瓷器相似,多为棕色、黄褐色或灰蓝色。

因为炻器是致密的,所以上釉只是为了装饰。炻器大约源于公元前1400年的中国,17世纪出口到欧洲,这些由红到深棕色的炻器由德国、英国和荷兰相继复制和仿造。

炻瓷餐具是安全,无害的,其优质环保,具有很高的强度和良好的热稳定性。但是需要注意,陶瓷本身会渗透铅之类的重金属,而表层的釉可以抵挡重金属的渗透,减少对人体的伤害。购买的时候需要仔细观察,杯子内部有没有缺釉的地方,如果没有,就可以放心购买。

二、强化瓷

强化瓷是高质的瓷中加铝、镁等成分或采用镁质石粉和高长石粉作主原料再经1340摄氏度烈火烧制,让它们重新结晶组合,磁化成一种物质,耐碰耐撞是它的看家本领。

强化瓷(DURABLE CHINA)是畅销的日用瓷,它的主要特点是:材质抗冲击抗弯强度高,制品器型一般为外卷边,其重量较厚胎炻器轻;较厚胎炻器薄,在烧成过程中瓷胎高温结构强度高,烧成变形小。强化瓷制品因不易碰破口沿、耐用,颇受消费者喜爱。

醉熏的刺猬
柔弱的牛排
2025-04-05 15:55:51
传统习惯红色代表吉祥与富贵且釉红呈色稳重敦厚既壮丽朴实都深受喜悦乐用素烧特点沉着热情

现代陶艺:创造创作主体充发挥想象空间实现体精神价值媒介使陶艺门古艺术现代精神寓所、与传统陶艺同现代陶艺陶泥作物质载体借体现却种现代艺术精神主张自由创造、性发挥、即使些作品仍保留着容器形态已再实用目并且突破原技术规范扬弃传统陶瓷精致、规整、称古典审美趣味向着随意自由、更富想象力、更具文精神向发展现代陶艺创造再传统意义艺术化瓶罐即使瓶罐、瓶罐即艺术观念自由表达着陶艺家存经验、现代陶艺纯属于艺术家体面灵艺术创造具古陶瓷母体脱离形独立纯艺术特征

粗陶原始低级陶瓷器般种易熔粘土制造某些情况粘土加入熟料或砂与混合减少收缩些制品烧温度变要依据粘土化组所含杂质性质与少定制造砖瓦气孔率高则坯体抗冻性能低叉易挂住砂浆所吸水率般要保持5~15%间烧坯体颜色决定于粘土着色氧化物含量烧气氛氧化焰烧呈黄色或红色原焰烧则呈青色或黑色

我建筑材料青砖即用含Fe2O3黄色或红色粘土原料临近止火用原焰煅烧使Fe203原FeON青色陶器普通陶器精陶器两类普通陶器即指土陶盆.罐、缸、瓮.及耐火砖等具孔性着色坯体制品精陶器坯体吸水率仍4~1 2%渗透性没半透明性般白色色釉采用含铅硼易熔釉与炻器比较熔剂宙量较少烧温度超1300℃所坯体增未充烧结;与瓷器比较原料要求较低坯料塑性较烧温度较低易变形简化制品形装钵其工序精陶机械强度冲击强度比瓷器.炻器要同釉比述制品釉要软釉层损坏孔坯体即容易沾污影响卫

精陶按坯体组同:粘土质、石灰质石质、熟料质等四种粘土质精陶接近普通陶器石灰质精陶石灰石熔剂其制造程与石质精陶相似质量及石质精陶近已少产石质精陶所取代石质精陶称硬质精陶石熔剂陶器完美使用广种近世家用量产用餐具(杯、碟盘予等)及卫陶器代替价昂瓷器热料精陶精陶坯料加入定量熟料目减少收缩避免废品种坯料应用于型厚胎制品(浴盆太盥洗盆等)

炻器我古籍称石胎瓷坯体致密已完全烧结点已接近瓷器没玻化仍2%吸水率坯体透明白色数允许烧呈现颜色所原料纯度要求及瓷器高原料取给容易炻器具高强度良热稳定性适应于现代机械化洗涤并能顺利通冰箱烤炉温度急变际市场由于旅游业发达饮食社化炻器比搪陶具更销售量

半瓷器坯料接近于瓷器坯料烧仍3~5%吸水率(真瓷器吸水率0.5%)所使用性能及瓷器比精陶则要些

瓷器陶瓷器发展更高阶段特征坯体已完全烧结完全玻化致密液体气体都渗透性胎薄处星半透明断面呈贝壳状舌舔光滑粘住.硬质瓷具陶瓷器性能用制造高级用器皿电瓷、化瓷等

软质瓷 (soft porcelain) 熔剂较烧温度较低机械强度及硬质瓷热稳定性较低其透明度高富于装饰性所用于制造艺术陈设瓷至于熔块瓷 (Fritted porcelain) 与骨灰磁 (bone china)烧温度与软质瓷相近其优缺点与软质瓷相似应同属软质瓷范围两类瓷器由于产难度较(坯体塑性干燥强度都差烧变形严重)本较高产并普遍英骨灰瓷著名产我唐山骨灰瓷产

特种陶瓷随着现代电器线电、航空、原能、冶金、机械、化等工业及电计算机、空间技术、新能源发等尖端科技术飞跃发展发展起些陶瓷所用主要原料再粘土石石英坯休使用些粘土或石更采用纯粹氧化物具特殊性能原料制造工艺与性能要求各相同

建议查下资料哦

感觉提问主意不是很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