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陶瓷砖 > 正文

中国十大著名瓷器

文艺的宝贝
勤劳的果汁
2023-03-31 18:59:14

中国十大著名瓷器

最佳答案
畅快的大碗
腼腆的饼干
2025-04-19 23:55:56

中国十大著名瓷器:

1、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

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是景德镇窑产品,瓷质。造型端庄挺秀,腹部绘制“萧何月下追韩信”历史故事,萧何、韩信和艄公的形象绘制的富有个性,并以松、竹、梅、芭蕉、山石为背景,形象生动地展开了一幅历史画卷。

2、乾隆粉彩镂空吉庆有余转心瓶

清乾隆年代官窑花瓶,体态匀称,色泽饱满典雅,瓶身鲤鱼图案栩栩如生,配以镂空水波纹雕花设计,显得大气富贵,恰到好处地映衬了瓶颈上的红色“吉”字中所蕴含的吉祥之意。

该拍品内绘青花,外画洋彩、珐琅彩、粉彩,运用描金,镂空、转心、浮雕、浅刻等多种工艺,极尽奢华、叹为观止,属于清三代瓷器中的巅峰之作。  

3、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罐

罐高27.5cm,口径21cm,腹径33cm,足径20cm。素底宽圈足,直口短颈,唇口稍厚,溜肩圆腹,肩以下渐广,至腹部下渐收,至底微撇。

使用进口钴料绘出青花纹饰,共分四层,一层颈部饰水波纹,二层肩部饰缠枝牡丹,三层腹部为“鬼谷子下山”主题纹饰,四层下部为变形莲瓣纹内绘琛宝,俗称“八大码”。  

4、明成化青花斗彩鸡缸杯  

杯敞口微撇,口下渐敛,平底,卧足。杯体小巧,轮廓线柔韧,直中隐曲,曲中显直,呈现出端庄婉丽、清雅隽秀的风韵。杯外壁饰子母鸡两群,间以湖石、月季与幽兰,一派初春景象。足底边一周无釉。底心青花双方栏内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双行六字款。  

5、清乾隆粉彩“万寿连延”葫芦瓶  

本品轧道锦地,密绘洋花绽放,恰合于乾隆皇帝对繁缛纹饰之好,以卍寿为主题,缠枝宝相花为饰,象征乾隆帝万寿无疆之意。技精艺绝,极为难得。 

6、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

此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作六瓣葵花式,浅腹圈足,足微外敞。通体施华腴莹彻之青釉,细纹冰裂隐隐,底有三支钉小若芝麻。釉色淡绿如天青,宛如“千峰翠色”,葵花式形制别致罕见,可谓旷世之珍。  

7、清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

清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该碗绘有杏花盛开,春风吹绿柳,双燕比翼飞。侧面有乾隆御笔行楷题诗:“玉剪穿花过,霓裳带月归”,碗底有蓝楷书款《乾隆年制》。该碗造型秀美,白釉温润,工艺精湛,乃为乾隆珐琅彩瓷器杰作。  

8、清乾隆珐琅彩古月轩锦鸡图双耳瓶

此件拍品正是乾隆时期的代表作品,造型小巧秀丽,颈部饰以卷草形双耳,垂肩处的如意纹饰雅致婉丽。瓶身主题图案为“花石锦鸡”,寓意锦上添花。

锦鸡栖立于树干之上,侧旁以粉红花卉、玲珑洞石相衬,“新枝含浅绿,晓萼散轻红”;二句题诗,与画面相得益彰。整个画面布局匀称,淡雅细腻,色彩相互层叠,富丽多姿,堪称难得一见的佳作。

9、清乾隆青花海水红彩龙纹八吉祥如意耳葫芦瓶

这是大清乾隆年间所制,瓶身印有红色蛟龙,气势磅礴,底部还刻有大清乾隆年制字样。

10、霁蓝釉粉彩开光花鸟暗刻松石绿如意双耳尊

这是在乾隆时期非常宝贵的官窑珍品,存世量十几件,在拍卖会上更是以天价拍出。

最新回答
俏皮的铅笔
粗暴的狗
2025-04-19 23:55:56

1、唐三彩

唐三彩(Tang Tri-Color Glazed Ceramics),中国古代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全名唐代三彩釉陶器,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色彩,而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因唐三彩最早、最多出土于洛阳,亦有“洛阳唐三彩”之称。

2、鹳鱼石斧图彩陶缸

鹳鱼石斧图彩陶缸,1978年出土于河南省临汝县(今汝州市)阎村,新石器时代前期的葬具。为红陶砂质,高47厘米,口径32.7厘米,底径19.5厘米。

器腹外壁的一侧就是著名的鹳鱼石斧图。图高37厘米,宽44厘米,约占缸体表面积的一半,画面真实生动、色彩和谐、古朴优美,极富意境,是迄今中国发现最早、面积最大的一幅陶画。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200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64件不可出国展出的珍贵文物之首。

3、陶鹰鼎

新石器时代陶鹰鼎为新石器时代后期仰韶文化陶器,于1957年出土于陕西省华县太平庄一座成年女性墓葬,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新石器时代陶鹰鼎高35.8厘米、口径23.3厘米、最大腹径32厘米,采用伫足站立的雄鹰造型,鼎口设置于背部与两翼之间,将鼎形器物特征与鹰的动物美感巧妙地融为一体。

4、青花釉里红瓷仓

青花釉里红瓷仓,元代楼阁式瓷仓,在仓后两柱间有正楷直书墓志,自右至左12行,共159字,记载死者为“故景德镇长芗书院山长凌颖之孙女”,死于后至元戊寅(即后至元四年,公元1338年)。

安葬于南山。这件楼阁式瓷仓,造型别致,虽然是随葬冥器,仍不失为珍贵的工艺品。青花釉里红瓷器,甚为罕见,作为楼阁式瓷仓,并且有明确纪年,迄今仅为孤例。1974年江西省景德镇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院。

5、人面鱼纹彩陶盆

新石器时代人面鱼纹彩陶盆于1955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半坡。为新石器时代前期陶器,多作为儿童瓮棺的棺盖来使用,是一种特制的葬具。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新石器时代人面鱼纹彩陶盆,高16.5厘米,口径39.8厘米,由细泥红陶制成,敞口卷唇,口沿处绘间断黑彩带,内壁以黑彩绘出两组对称人面鱼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石器时代人面鱼纹彩陶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石器时代陶鹰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青花釉里红瓷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唐三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石器时代鹳鱼石斧图彩陶缸

长情的嚓茶
激动的菠萝
2025-04-19 23:55:56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陶艺作品包括:唐宋时期青花折枝花果纹六方瓶, 元粉彩蝠桃福寿纹懒揽瓶, 清汝窑天青釉水仙盘冰裂文瓷器,宋代唐三彩等。

1、唐宋时期青花折枝花果纹六方瓶

青花折枝花果纹六方瓶,六方形瓶体,造型周正,釉质肥厚润泽,青花色泽青翠。纹饰以肩为界,上部绘折枝花卉纹,下部绘折枝佛手、石榴、寿桃及花开纹,寓以"福禄寿"三多之意。绘画工艺精湛,图案雍容华贵。是乾降时期官窑青花的典型器物,瓶底有纹。

2、元粉彩蝠桃福寿纹懒揽瓶

撇口,长颈,溜肩,鼓腹,圈足。形似撒揽,故此又称"橄揽瓶"。通体以粉彩为饰,瓶身绘桃枝一枝,枝上绘有寿桃及盛开的桃花和花蕾,枝工施以黑褐彩,寿桃施粉红彩,桃花施白彩。主题纹样选用寿桃,寓意多福多寿。

3、清汝窑天青釉水仙盘冰裂文瓷器

汝瓷胎质细腻,像燃烧过的香灰的颜色,俗称“香灰胎”。汝瓷独特之处在于其釉色呈“雨过天晴云破处”的美妙色彩,并且釉面莹润如玉,有玉石般的质感。南宋人周辉的《清波杂志》云:“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为釉”。由于汝瓷贡器以玛瑙为釉,形成特殊色泽,将器物迎着阳光看,隐约可见肉红色。器表开片密布细小,形成鱼鳞状,更加独特别致。釉内气泡周边之玛瑙结晶体,形成星光闪现,寥若晨星,具有宝光内润而又高雅素净的风采。

4、宋代唐三彩

种盛行于唐代的低温铅釉的彩釉陶器,以黄、白、绿为基本釉色,1905年陇海铁路洛阳段修筑期间,在古都洛阳北邙山发现一批唐代墓葬,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唐三彩的诞生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它吸取了国画、雕塑等传统工艺美术的特点,采用堆贴、刻画等形式的装饰图案,线条粗犷有力。

舒服的乐曲
隐形的毛豆
2025-04-19 23:55:56
     没有青花的蓝白相映,没有彩瓷的繁复缤纷,仅凭纯净一色,却不输于“浓妆淡抹”,这就是单色釉,也称“一色釉”、“纯色釉”、“一道釉”。单色釉在宋元时的创烧已经蔚为大观,明清时期官窑出品的精炼单色釉瓷更是臻于顶峰。明清单色釉瓷的精湛技艺,至今令人刮目相看,也成就了它在拍场上的屡创新高的佳绩,在2013年佳士得成交作品中,一件甜白釉暗花撇口碗便以2700万港币锋芒渐露,引起藏界轩然大波。 成化天字款甜白釉小碗 今天,笔者将要给大家介绍一套成化天子款甜白釉小碗,此套成化白釉瓷珍品正在深圳御宝轩展厅展出,爱好瓷器收藏的机构和个人可前去品鉴、交流与学习。 甜白瓷是一种素色釉瓷,属于白瓷系。它以含铁量低的瓷坯,施以纯净的透明釉烧制而成,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出现,隋唐,白瓷烧制日趋成熟。延展流变至明代永乐,制瓷工匠们殚精竭虑,使得白瓷达到了“脱胎换骨”的境地,并将“脱胎”研制为特殊的制瓷工艺,即薄胎细白瓷。这种瓷器的胎体薄到几乎看不到,似乎脱去胎体,仅剩釉层。成化时期的白釉瓷,可以说是继永乐白釉瓷之后的又一个高峰,不仅胎质细腻纯净,绝大部分胎体轻盈,修胎规整,其制作工艺也永乐宣德时期臻于成熟。 关于“甜白釉”名字的得来,相传与白糖有关。16世纪前我国是没有白糖的,都是黑糖或者红糖。白糖的出现使人们对当时的白瓷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就是说这个像白糖,而且有一种内心的感受“甜”,所以那时开始白瓷才叫 “甜白釉”。也有一说,因白瓷薄到半脱胎,能够光照见影,给人一种“甜”的感受,所以“甜白”瓷因此而得名。 关于成化甜白釉瓷器的烧制也十分讲究。甜白瓷器在炼胎上,增加高岭土的比例,并经过多层过滤淘炼,去除杂质,使胎体韧性加强,拉坯更薄,更细白,同时增加铝的成分,使烧制温度升高,多数甜白器处于半脱胎状态。在釉的配伍上,去除铁的成分,釉色莹润白中微微泛米黄色,积釉处有湖水绿现象。目前市场上也有不少甜白釉瓷仿品,但都与成化时期甜白釉瓷器有很大差距。清代仿品胎釉虽洁白细密,虽也人工拉坯,但胎体偏厚,且上下相对比较均匀,釉面平整,做工规整,釉色细白,时见宝光,但积釉处无湖水绿现象。现代仿品,机械陶胎,灌浆成型,修胎和釉面缺乏精美,釉色多用化学料调配,发色极不自然,看不见宝光,且“贼光”显然易见。如果用灯光甄别,真正的甜白釉瓷器透光度由上至下,逐步减弱,这是因为甜白釉瓷,从底部、腰部到口部,坯胎由厚逐渐变薄的缘故。而清代仿器,全身胎体薄厚均匀,所以灯光之下透亮度基本一致。现代仿器由于淘炼粗糙,杂质颗粒较多,灯光之下,胎体不匀现象较为普遍。据悉,真正的甜白釉瓷器在20倍显微镜下看气泡,气泡大、中、小共存密布;清仿器物,气泡大小疏朗分布;现代仿品气泡大小均等密布。 成化天字款甜白釉小碗 景德镇甜白釉的烧制成功,不仅在中国陶瓷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明代彩瓷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明清时期的斗彩、五彩、粉彩,只有在白瓷取得高度成就的基础上,才能显示出它的鲜艳色彩来。成化瓷器的釉面以细润若脂而著称。其釉不仅肥厚滋润,而且光洁无瑕,如脂似玉。尤其与浓艳的青花纹饰相匹配,既因色差强烈显得青花更加浓郁,同时又反衬出白釉更加如霜若雪。中晚期后,由于釉料的配制发生变化,上述所描绘的现象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乐平陂塘青(平等青)的使用与略带淡淡青色的白釉,形成了成化时期独有的幽雅青花瓷和白釉瓷。 成化天字款甜白釉小碗清晰可见的暗刻龙凤纹 深圳御宝轩征集到的此套成化天子款甜白釉小碗敞口微撇,浅腹,圈足。器型线条柔和圆浑,通体施白釉,胎薄体轻,胎薄如蛋壳,里外施白釉,底面施釉平整,外壁釉下暗刻龙凤纹(有些暗刻龙纹,有些暗刻凤纹),在阳光下透视可见龙凤飞舞,并有祥云相辅,神态逼真,非常生动。小碗轻盈秀丽,制作工艺十分精致。笔者手持此件甜白釉色小碗,其薄的程度达到了几乎脱胎的地步,盈盈一握似乎可见手上罗纹,真是令人难以置信。这也充分体现了成化甜白釉瓷器对特殊烧制的白瓷在质量上更着意追求完美。此种薄胎白瓷在民窑中是见不到的,十分精美绝伦。 天字款是成化特有的落款,据说,天字款的瓷器只有皇上才可以用,即明代成化年天字款官窑。也有记载在清档钟都写成“成窑天字款”天字是御用瓷器。天字瓷器的底款为啥写成天字呢?很多种猜测,一般来说还是根据过去编排文件的方式,按照《千字文》开篇就是“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所以我们常说“天字第一号”也是这么来的。 从此套碗的成型工艺上看,烧制非常复杂,加上它要在簿如纸的瓷胎上印花,其难度可以想象。甜白釉小碗烧造成功,集中反映了成化时期甜白釉瓷生产进入了一个繁荣、鼎盛的阶段,它对后世瓷业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大而深远的作用与影响。 艺术品市场上有一条普遍规律,任何一个艺术品领域,只要是精品,经济价值就一定会上升。现市场上留存的明朝单色釉数量极少,而甜白釉更是少之又少。对于白釉瓷器的收藏者来说,明代永宣时期的甜白釉就是他们的“终极目标”。深圳御宝轩评估师邓经理表示,很多收藏家对这个时代的甜白釉尤为钟情,很多权威专家认为这个时期的白釉瓷器承接了高古瓷古拙素雅的古代艺术内涵,没有更多花巧的装饰,体现了一点很纯粹的美,可以说是一种提倡“简约”概念的回归,当然与其他瓷器相比,其价位也充当了一定的因素。 在成化时期,成化斗彩给人印象深刻,上海藏家刘益谦日前以2.8亿港元拍得的成化斗彩鸡缸杯报关入境,又以此杯品茗“吸口仙气”,轰动藏界。成化斗彩鸡缸杯的富贵风流与茶无关,一则斗彩鸡缸杯是明成化帝的御用酒杯;二则此杯素胎便是名闻天下的甜白瓷,其珍贵之处在于明净素雅、雅致内敛,不能因为斗彩之色泽艳丽而忽视了甜白的温润肥厚。甜白釉与斗彩在成交价格上虽然还有较大差距,但资深藏家与拍卖市场已经意识到二者系出同门,其真正的价值或许难分胜负。这套小碗绝对堪称稀世奇珍,是古代先人留给我们的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或许,它们的面世,也会给藏界带来不小的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