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片 > 正文

当电容充满电后还会有电荷通过吗

完美的大神
精明的大神
2023-03-31 18:18:01

当电容充满电后还会有电荷通过吗

最佳答案
彩色的乌龟
现实的小甜瓜
2025-04-20 05:21:58

电容有两个指标,最大电压和电容量。充满电时电压就达到了该电容的最大电压,外部电压不变的话就不会有电荷通过了,如果进一步升高电压,电容会击穿烧毁,变成通路或断路(电解电容通路的几率大些,瓷片电容一般就断路了)。通路就有电荷通过。实际上对于电容来说,充电过程电荷都逐渐聚集在极板上,并没有电荷能通过极板之间,只是对于外部电路来说好像有电荷通过了。

最新回答
冷傲的路人
无心的泥猴桃
2025-04-20 05:21:58

电容器充放电的原理是:

当电容器接通电源以后,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与电源正极相接电容器极板的 自由电子将经过电源移到与电源负极相接的极板下,正极由于失去负电荷而带正电,负极由于获得负电荷而带负电,正,负极板所带电荷大小相等,符号相反。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由于同性电荷的排斥作用,所以开始电流最大,以后逐渐减小。在电 荷移动过程中,电容器极板储存的电荷不断增加,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 Uc 等于电源电压 U 时电荷停止移动,电流 I=0,开关闭合,通过导线的连接作用,电容器正负极板电荷中和掉。当 K 闭合时,电容器C正极正电荷可以移动负极上中和掉,负极负电荷也可以移到正极中和掉,电荷逐渐减少,表现电流减小,电压也逐渐减小为零。

注意事项:

电容器由于电容器的两极具有剩留残余电荷的特点,所以,首先应设法将其电荷放尽,否则容易发生触电事故。处理故障电容器时,首先应拉开电容器组的断路器及其上下隔离开关,如采用熔断器保护,则应先取下熔丝管。此时,电容器组虽已经过放电电阻自行放电,但仍会有部分残余电荷,因此,必须进行人工放电。放电时,要先将接地线的接地端与接地网固定好,再用接地棒多次对电容器放电,直至无火花和放电声为止,最后将接地线固定好。同时,还应注意,电容器如果有内部断线、熔丝熔断或引线接触不良时,其两极间还可能会有残余电荷,而在自动放电或人工放电时,这些残余电荷是不会被放掉的。故运行或检修人员在接触故障电容器前,还应戴好绝缘手套,并用短路线短接故障电容器的两极以使其放电。另外,对采用串联接线方式的电容器还应单独进行放电。

电容器的故障处理:

(1)当电容器爆炸着火时,就立即断开电源,并用砂子和干式灭火器灭火。

(2)当电容器的保险熔断时,应向调度汇报,待取得同意后再拉开电容器的断路器。切断电源对其进行放电,先进行外部检查 ,如套管的外部有无闪络痕迹,外壳是否变形,漏油及接地装置有无短路现象等,并摇测极间及极对地的绝缘电阻值,检查电容器组接线是否完整、牢固,是否有缺相现象,如未发现故障现象,可换好保险后投入。如送电后保险仍熔断,则应退出故障电容器,而恢复对其余部分送电。如果在保险熔断的同时,断路器也跳闸,此时不可强送。须待上述检查完毕换好保险后再投入。

(3)电容器的断路器跳闸,而分路保险未断,应先对电容器放电三分钟后,再检查断路器电流互感器电力电缆及电容器外部等。若未发现异常,则可能是由于外部故障母线电压波动所致。经检查后,可以试投;否则,应进一步对保护全面的通电试验。通过以上的检查、试验,若仍找不出原因,则需按制度办事,对电容器逐渐进行试验。未查明原因之前,不得试投。

处理故障电容器时的安全事项:

处理故障电容器应在断开电容器的断路器后,拉开断路器两侧的隔离开关,并对电容器组放电后进行。电容器组经放电电阻、放电变压器或放电电压互感器放电之后,由于部分残余电荷一时放不尽,应将接地的接地端固定好,再用接地棒多次对电容器放电直至无火花及放电声为止,然后将接地卡子固定好。由于故障电容器可能发生引线接触不良,内部断线或保险熔断等现象,因此仍可能有部分电荷未放出来,所以检修人员在接触故障电容器以前,还应戴上绝缘手套,用短路线将故障电容器的两极短接,还应单独进行放电。

玩命的仙人掌
端庄的悟空
2025-04-20 05:21:58
假设一个电容有上下两极板,上极板与正极相连,下极板与负极相连,与电源相连后,两极板间就要形成电势差,而且和电源两极电势差相等,所以上极板带正电,下极板带负电,这样两极间才能形成电势差。而正电荷不会移动,只有负电荷----电子会移动,所以上极板的电子沿导线,经电源正极-负极移动到下极板,这样两极板就会带异种电荷。随着电子的移动,两极板所带电荷越来越多,电压也就越来越大,直到和电源电势差相等,就充满电了。

断开电源后,所带电荷不会消失,也不会中和(毕竟两极板间是绝缘的,正负电荷只能相互吸引,而不能结合在一起),这样,电势差就一直存在,直到你要放电,将两极板用导线一连,电子就会沿导线从下极板移动到上极板,电势差就消失了。

电场吗。。。只要接上电源,电路里就有电场,要不电子怎么会移动。记住一点,用导线连接的点都等势,一开始,上极板要和电源正极等势,下极板要和负极等势,电势差不为零,就形成电场,电子移动,而此时两极板是通过导线连的,电子就通过导线移动。

柔弱的大侠
快乐的薯片
2025-04-20 05:21:58
电容器的“200V”其实是个耐压值,并不是工作电压。使用1个1.5V电池就可以给这个电容充电,充电时间:τ= R C,做电容和电阻的串联电路,充电时间理论上等于电阻和电容值的乘积,单位为“秒”。一般说来,充电时间可以确定为上述计算结果的4~5倍,就可以了。充电时也可观察电容两端的电压值,当电压值达到电池电压时,就表明充电完成了。所以总的来说还是蛮容易的。 容量测定电容器容量的简易测量方法:

其中电压表和电流表应尽可能采用精度较高的磁电系或电动系仪表。

接通电源后,应尽可能快(1-2S)记录下仪表的示值。

当电源频率为50HZ时,用下式求取被测电容器的电容量。

C=3183 I/U

式中C----被 测电容器的电容量,μF

I-----电流表读数,A;

U----电压表读数,V。

霸气的柚子
标致的蛋挞
2025-04-20 05:21:58
比方是电解电容,加在两端的直流电压不波动,电容充满电,并且在电容耐压范围内的。此时这个回路就没有电流,电容电压等于输入电压。电容没有什么其他变化。

若是要想此电容发生异常反应,你可以施加大于电容耐压的直流电上去,或者施加反向电压,看看会发胀还是爆炸。

此外如果该电解电容够大容量的话,千万别直接短路正负极,这样电弧会闪眼的哦。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用。

慈祥的期待
受伤的篮球
2025-04-20 05:21:58

电容器的充放电原理为:

当电容器接通电源以后,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与电源正极相接电容器极板的自由电子将经过电源移到与电源负极相接的极板下,正极由于失去负电荷而带正电、负极。

由于获得负电荷而带负电,正、负极板所带电荷大小相等,符号相反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由于同性电荷的排斥作用,所以开始电流最大,以后逐渐减小。

通过导线的连接作用,电容器正负极板电荷中和掉.。当K闭合时,电容器C正极正电荷可以移动,负极上中和掉,负极负电荷也可以移到正极中和掉,电荷逐渐减少表现电流减小,电压也逐渐减小为零。

扩展资料:

电容器的注意事项

1、处理故障电容器时,首先应拉开电容器组的断路器及其上下隔离开关,如采用熔断器保护,则应先取下熔丝管。

2、必须进行人工放电。

3、先将接地线的接地端与接地网固定好,再用接地棒多次对电容器放电,直至无火花和放电声为止,最后将接地线固定好。

4、电容器如果有内部断线、熔丝熔断或引线接触不良时,其两极间还可能会有残余电荷,而在自动放电或人工放电时,这些残余电荷是不会被放掉的。

5、戴好绝缘手套,并用短路线短接故障电容器的两极以使其放电。

6、对采用串联接线方式的电容器还应单独进行放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