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砖破坏强度 怎么解释?
瓷砖破坏强度是指陶瓷砖的抗压能力。破坏强度是陶瓷砖产品一项重要的性能指标,若达不到国家标准的要求,会影响陶瓷砖的抗压能力,使用过程中会造成陶瓷砖的开裂、断裂,影响使用。断裂模数也是陶瓷砖的重要技术指标,断裂模数低的产品在使用中易造成开裂、破裂或表面缺陷。
瓷砖的检验标准:
1、表面质量
优等品:至少有95%的砖距0.8米远处垂直观察表面无缺陷。
合格品:至少有95%的砖距一米远处垂直观察表面无缺陷。
为装饰目的而出现的斑点、色斑不认为是缺陷。
(缺陷一般指:如抛光砖黑点、针孔、阴阳色、缺花、崩角、崩边等;釉面砖还有落脏、针孔、熔坑等)
2、物理性能
①、吸水率:它是指陶瓷产品的开口气孔吸满水后,吸入水的重量占产品重量的百分比。国家标准规定吸水率≤0.5%的称为瓷质砖。
(平均值不大于0.5%,单个值不大于0.6%,)吸水率>10%的为陶质砖(陶质砖的吸水率平均值为e>10%、单个值不小于9%,当平均值e>20%时,生产厂家应说明)。
②、强度:
a.瓷质砖:厚度≥7.5mm,破坏强度平均值不小于1300n 。
陶质砖:厚度≥7.5mm,破坏强度平均值不小于600n。
b.瓷质砖断裂模数平均值不小于35mpa,单个值不小于32mpa,陶质砖断裂模数平均值不小于15mpa,单个值不小于12mpa。
③、抗热震性:经10次抗热震试验不出现炸裂和裂纹。
④、抗釉裂性:有釉陶瓷砖经抗釉裂性试验后,釉面应无裂纹或剥落。
⑤、光泽度:抛光砖的光泽度不低于55。(光泽度是衡量抛光砖烧结程度的参考指标之一,光泽度越高,烧结致密性越好)。
⑥、耐磨性:无釉砖耐深度磨损体积不大于175mm3。
⑦、小色差:经检验后报告陶瓷砖的色差值。色差分两种,一种是单件产品自身上的色差,一种是单件与单件之间出现的色差。
前者出现的几率很小,而后一种色差较为常见。总体上说,轻微的色差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不同时间生产出来的产品,色调总是容易发生细微的变化。
这与原料变化、配比时计量偏差、烧成时温度、烧成气氛波动等,甚至与气候的改变都有关。所以工厂对出窑产品都要进行“色号”分拣,以保证同一批次产品的色调相同或基本相同。
扩展资料:
瓷砖的重要特征:
吸水率定义:水分吸附进开口气孔而增加的重量比率。
存在的原因:瓷砖在烧制过程中,坯体的原材料会产生气体,大部分气体会排出坯体,但也有部分气体会以大小形状不等的气泡形式残留在坯体中,存在的方式有:开口和闭口两种,开口部分就有吸附水分的能力。
影响吸水率的因素:配方组成、制造工艺(泥浆叙细度、成型压力、烧成制度等)吸水率是一切瓷砖品质的基础,吸水率越低。
其他性能如强度及致密度等越好,吸水率低的瓷砖,不因气候变化热胀冷缩而产生龟裂或剥落,但吸水率也并非越低越好。
耐磨性:是用在一定的作用力和一定的磨料,一定的转数下磨的陶瓷砖粉的体积来描述的,磨下来的陶瓷砖粉越多,耐磨性越差,耐磨性好的瓷砖抗重压,不易磨损,历久弥新,特别适合公共场所使用。
瓷砖硬度是多少级可以用莫氏硬度来判断,即用标准模块刻划瓷砖釉面,釉面是被哪一级模块划伤的,则它是低于该级的硬度。莫氏硬度级别分为以下十级,1级是滑石,2级是石膏,3级是方解石,4级是萤石,5级是磷灰石,6级是正长石,7级是石英,8级是英石,9级是刚玉,10级是金刚石。
若是不需要知道精确的数值,只需要大致判断一下,也可以通过敲击砖片的方法来检硬度。如果砖敲击的声音清脆,带点儿金属声则表明硬度较高;如果声音沙哑,则表明砖的硬度较低,或者砖内可能藏有裂纹。
瓷砖硬度并不是越硬越好,凡事都有个度,瓷砖的硬度在四五级算是质量比较好的,像国内一线品牌亚细亚瓷砖硬度在五级,大多数的瓷砖硬度在四级。
扩展资料:
瓷砖的保养技巧:
1、用白醋和柠檬果皮将洁具表面的污垢擦洗干净并用软布蘸上少许白醋擦拭洁具表面或用柠檬果皮擦拭,洁具就会光亮如新。
2、卫浴间的墙壁多用瓷砖铺就,为保持其清洁和亮丽,可使用多功能去污膏进行清洁。至于瓷砖缝隙,则可先用牙刷蘸少许去污膏除垢后,再在缝隙处用毛笔刷一道防水剂即可。这样不仅能防渗,还能防霉菌生长。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瓷砖
色号是为了区别同一型号的瓷砖产品不同的批次生产的产品。型号就是指某款产品的唯一名称能直接对应到某款具体的产品上面。
这个编号是商家为了自己区分而设立的。
瓷砖,又称磁砖,是以耐火的金属氧化物及半金属氧化物,经由研磨、混合、压制、施釉、烧结之过程,而形成的一种耐酸碱的瓷质或石质等,建筑或装饰材料,称之为瓷砖。其原材料多由粘土、石英砂等等混合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