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加工制造陶瓷面积需要多少
陶瓷材料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报告-立项备案
核心内容:陶瓷材料加工项目投资环境分析,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行业竞争格局分析,行业财务指标分析参考,行业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项目建设条件与选址方案,项目不确定性及风险分析,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项目名称:陶瓷材料加工项目
项目投资额:8000.00 万元
项目建设性质:新建项目
项目所属行业:制造业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陶瓷制品制造 - 日用陶瓷制品制造
项目建设内容:占地面积120亩,其中厂房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综合办公用房400平方米,年加工陶瓷材料60万吨,购置设备58台(套)及其他附属设施。
陶瓷材料加工项目建议书
陶瓷材料加工项目申请报告
陶瓷材料加工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陶瓷材料加工项目商业计划书
陶瓷材料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陶瓷材料加工项目市场调研及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纲(具体可根据客户要求进行调整)
第壹章 研究概述
第壹节 研究背景与目标
第二节 研究的内容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数据来源
第五节 研究结论
第二章 陶瓷材料加工项目总论
第壹节 项目背景
第二节 可行性研究结论
第三节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第四节 存在问题及建议
第三章 陶瓷材料加工项目投资环境分析
第壹节 社会宏观环境分析
第二节 项目相关政策分析
第三节 地方政策
第四章 陶瓷材料加工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
第壹节 项目提出的背景
第二节 项目发展概况
第三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第四节 投资的必要性
第五章 陶瓷材料加工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第壹节 国内生产企业现状
第二节 重点区域企业特点分析
第三节 企业竞争策略分析
第六章 陶瓷材料加工行业财务指标分析参考
第壹节 陶瓷材料加工行业产销状况分析
第二节 陶瓷材料加工行业资产负债状况分析
第三节 陶瓷材料加工行业资产运营状况分析
第四节 陶瓷材料加工行业获利能力分析
第五节 陶瓷材料加工行业成本费用分析
第七章 陶瓷材料加工行业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
第壹节 市场调查
第二节 陶瓷材料加工行业市场预测
第三节 陶瓷材料加工行业市场推销战略
第四节 项目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第五节 项目产品销售收入预测
第八章 陶瓷材料加工项目建设条件与选址方案
第壹节 资源和原材料
第二节 建设地区的选择
第三节 厂址选择
第九章 陶瓷材料加工项目应用技术方案
第壹节 陶瓷材料加工项目组成
第二节 生产技术方案
第三节 总平面布置和运输
第四节 土建工程
第五节 其他工程
第十章 陶瓷材料加工项目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第壹节 建设地区的环境现状
第二节 项目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
第三节 项目拟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第四节 治理环境的方案
第五节 环境监测制度的建议
第六节 环境保护投资估算
第七节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第八节 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第十一章 企业组织和劳动定员
第壹节 企业组织
第二节 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第十二章 陶瓷材料加工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第壹节 陶瓷材料加工项目实施的各阶段
第二节 陶瓷材料加工项目实施进度表
第三节 陶瓷材料加工项目实施费用
第十三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第壹节 陶瓷材料加工项目总投资估算
第二节 资金筹措
第三节 投资使用计划
第十四章 财务与敏感性分析
第壹节 生产成本和销售收入估算
第二节 财务评价
第三节 国民经济评价
第四节 不确定性分析
第五节 陶瓷材料加工项目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分析
第十五章 陶瓷材料加工项目不确定性及风险分析
第壹节 建设和开发风险
第二节 市场和运营风险
第三节 金融风险
第四节 X治风险
第五节 法律风险
第六节 环境风险
第七节 技术风险
第十六章 陶瓷材料加工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第壹节 我国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第二节 我国陶瓷材料加工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第三节 陶瓷材料加工行业投资机会及发展战略分析
第四节 我国陶瓷材料加工行业投资风险
第十七章 陶瓷材料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壹节 结论与建议
第二节 我国陶瓷材料加工行业未来发展及投资可行性结论及建议
第十八章 财务报表
第壹节 资产负债表
第二节 投资受益分析表
第三节 损益表
第十九章 陶瓷材料加工项目投资可行性报告附件
1 、项目位置图
2 、主要工艺技术流程图
3 、主办单位近 5 年的财务报表
4 、项目所需成果转让协议及成果鉴定
5 、项目总平面布置图
6 、主要土建工程的平面图
7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摘要表
8 、项目投资概算表
9 、经济评价类基本报表与辅助报表
10 、现金流量表
11 、损益表
12 、资金来源与运用表
13 、资产负债表
14 、财务W汇平衡表
15 、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16 、流动资金估算表
17 、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
18 、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估算表
19 、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
20 、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21 、产品销售(营业)收入和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表
服务流程 :
1.客户问询,双方初步沟通;
2.双方协商报告编制费、并签署商务合同;
3.我方保密承诺(或签保密协议),对方提交资料。
6月13日讯(记者 陈玉玲 洪泓塬 实习生 吕尚真 文/图/视频)千年之前,从德化通往永春的瓷帮古道连山接海,串起沿途的窑场与港口,为陶瓷外销打开新通道。幽幽的古驿道上,陶瓷唱“主角”,作为古道一端的永春也“沉浸式”参与到这部深厚的瓷史中,与陶瓷结下不解之缘。
千年之后,永春陶瓷在传承与创新中走向未来,代代工艺美术大师守艺守心,延展传承之路。这项“活起来”的技艺被“用起来”,企业迭代升级,产业生机盎然。当前,永春正加快九牧永春5G智慧制造产业园建设步伐,建设工业4.0自动化物流平台,引进一批上下游配套产业链,推进苏坑、介福电商园等重点项目建设,深化智能制造、智慧园区、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合作,同时规划建设苦寨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推动陶瓷文创深度融合,同步发展卫生陶瓷、特种陶瓷、功能陶瓷,打造产业集群。
数据显示,2020年,永春陶瓷产业实现产值65亿元,同比增长20%。陶瓷产业,正成为这个山区县的工业新增长极。
瓷帮古道 千载悠悠
说起永春陶瓷,就不得不提到苏坑,其是瓷帮古道的重要站点。
历史上,苏坑产瓷器大多外销,经瓷帮古道肩挑背驮送抵永春许港码头,再用舟船运至刺桐港,走上海上丝绸之路。明末至康熙年间,苏坑的苏坑窑、上安(嵩安)窑、洋坪窑所出产的青花瓷在泉州窑系中皆属上乘佳品。
永春瓷
1977年,晋江地区文物考古资料记载:西沙群岛出土的佛手纹青花碟、牵牛花纹青花碗(碟)和云龙头珠纹青花碗与苏坑窑、上安(嵩安)磁窑考古发现的碗碟,造型纹饰有的完全一样,有的极其类似。由此可见,当时苏坑瓷器远销海内外盛况。
上世纪70年代,国家工艺美术大师苏清河在苏坑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陶瓷人才,技艺薪火相传。
2005年,苏坑镇创建陶瓷工业园区,实现了陶瓷产业的集聚发展。2020年,苏坑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授予“中国陶瓷特色镇·苏坑”称号。
工厂里,工人在制作瓷器
大师返乡 创业传艺
浸润在深厚的陶瓷底蕴中,从苏坑走出来很多工艺美术大师。多年来,他们守艺赋新,给永春陶瓷带来了新理念。
从去年开始,福建陶瓷艺术大师王冬燕把工作中心逐步放在了苏坑。她看中了苏坑陶瓷工业园区,想开设工作站、做特色陶瓷文创园。回乡再创业再传艺,王冬燕的想法始于2019年。这年,她参与苏坑申报陶瓷特色镇的工作,实地走访考察了很多陶瓷企业。
王冬燕计划把工作重心转向苏坑
“我从小在苏坑长大,苏坑陶瓷的底蕴深厚,陶瓷工业园区的发展也相对成熟,我也想为提高苏坑陶瓷的知名度尽一份力。”王冬燕说,回乡创业的想法得到了苏坑镇的大力支持,给她提供了很多便利。按照初步设想,她的文创园集陶瓷展示、体验、研学、生产等为一体,计划两年内投产。
80后王志国的工作室里,各式各样的创意陶瓷作品令人眼花缭乱。从19岁接触陶瓷,这位泉州工艺美术大师与陶瓷为伴22年,先后前往各地拜师学习,他在陶瓷创新工艺和运用新材料的结合创作上有深入的理解。
王志国回到家乡开创工作室
2015年,游子归乡,决定在故土上继续追梦。王志国在苏坑开设了工作室,一边创作一边“传、帮、带”,与企业、同行分享创作的心得和经验。在苏坑待了7年时间,王志国感触很深。他说,这几年,苏坑的陶瓷产业发展很快,一些年轻的设计师、工作者回来创业,给行业注入新鲜血液。同时,这也说明苏坑的营商环境、创作环境、人才政策等越来越好,具备吸引力。
陶瓷之乡 科技赋能
位于永春西部的介福乡,地理位置相对偏远,拥有着丰富的高岭土资源。2017年,介福乡被评为“中国陶瓷之乡”,其发现的商周古窑址被评为201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与研究价值,具备开展工业旅游的良好资源。
在 永春县 委、县政府的积极对接下,九牧厨卫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良瓷科技有限公司落户介福乡,并于去年顺利投产。龙头企业的到来,提升了永春陶瓷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工作人员在生产车间操作
走进良瓷科技5G智慧产业园,各条生产线火力全开,科技感满满。车间里,AGV小车有序穿梭于车间内,通过5G+AGV控制,AGV小车能自动识别路线、运输、搬运、充电,高效、准确、灵活地完成烧成、检包区域产品的运输、入库等程序;卸窑区,助力臂取下马桶放在木架上,随后AGV小车出动,一次性能运输6个新马桶到待检区,帮助企业省去大量的人工成本;另一个区域的车间里,机器人正在给马桶表面施釉,一台机器人每个小时能做完30台马桶,且厚度、均匀度都表现优秀……
AGV小车有序穿梭于车间内
据介绍,良瓷科技5G智慧产业园作为全球首家5G智慧陶瓷工厂,通过与世界一流企业德国西门子、华为、电信跨界合作进行生产工艺规划,实现集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于一体。
公司数字化质量中心总监王海燕说,永春县的营商环境特别好,重视人才发展,良瓷今年还将规划设计首个陶瓷产业文化博物馆,将传统的陶瓷文化与工业文明融会贯通,从工业的后勤保障要转型升级到制造服务业,打造一个体验式的消费,构建一个可观、可玩、可学、可购、可闲的工业旅游运营生态圈。
机器人在给马桶施釉
筑巢引凤 集聚发展
陶瓷特色镇企业多,苏坑工业园区就聚集了近30家企业,它们当中有经验丰富的传统企业,也有正当其时的网红公司。
苏坑工业园区
走进福建荣鑫陶瓷的生产车间,工人在半自动设备前操作着,把陶土放入磨具中,再把压好磨具取出来,有了这些设备,工作效益大大提高……该公司是一家集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大型陶瓷手工艺品企业,采用先进制瓷工艺制成各种工艺陶瓷以及日用陶瓷等,产品从永春远销全国各地。
“抓紧去拍。”“秒空了,我们继续。”每天下午2时,友名陶瓷的直播准时开始,主播手持手机沿着仓库的货架、货箱行走,给手机屏幕前的网友们介绍爆款产品。从去年2月入驻工业园区,友名陶瓷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销售来自苏坑镇等地的陶瓷产品,产品超过3000多款,短短半年累计线上直播带货1500万元。目前,公司还在扩大经营内容,将打造新模式直播带货中心。
友名陶瓷正在进行直播
“随着陶瓷企业数量的增加,我们还在持续筑巢引凤,推进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未来还将建设园区三期,为陶瓷企业集聚发展提供新平台。”苏坑镇镇长林琪宇告诉记者,三期可开发利用范围约380亩,其中工业用地约226亩,可建设建筑面积约30-37多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工业厂房。
图为林琪宇
为助力企业转型升级,苏坑镇还积极组织陶瓷产业转型升级领头雁培训会,来自37家企业的陶瓷传统产业的企业主和中层管理人员参加培训。林琪宇表示,苏坑镇将抓好营商环境的服务,做好工业区的党建加邻里中心,做好政务服务工作,做好人才工作室的建设工作,持续为企业提供服务。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项目工程经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项目总占地面积5.4694平方米,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总投资2.5亿,土建工程于2005年初步完工。目前,装修续建工程正全面展开,项目计划投资1.5亿,于2015年10月18日正式开放,每周二至周日9时到17时开放,公众凭有效证件可免费领票进馆参观。
以“国内一流、国际领先”为建设目标,建成的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由常设展厅、临时展厅、学术交流区、公共活动空间、休闲商务区、办公室、多功能区、库房区等组成,满足收藏、展示、研究、培训和教育等各项功能需求。
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为宗旨,以打造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时代气息的国家一级博物馆为方向。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的建设将紧紧抓住景德镇陶瓷文化发展中“瓷器、瓷业、瓷都”这条主线,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技和信息等展陈手段,成为集陶瓷精品展示、陶瓷学术研究、陶瓷文化传播、陶瓷知识教育于一体的公益性公共服务平台,让观众回眸景德镇“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的陶瓷发展历程,品味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盛宴,从实现中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向世人展示中国陶瓷和千年瓷都的历史辉煌。
根据规划,馆内所列瓷器品将以景德镇瓷器为主,分朝代陈列。馆内设有官窑区和汝窑、哥窑、钧窑、定窑等民窑馆,以及中国各瓷区名瓷馆区;日本、韩国、德国等多国名瓷展区;中国瓷与外国瓷瓷种器型工艺技术对外展区;景德镇制瓷技术实物展区;景德镇陶瓷文化及风格和各瓷区特色对比展区等。另外,这个馆还将展示蛋形窑、镇窑、葫芦窑等景德镇独创的窑炉以及坯车、制釉、采矿等生产设备。
诗云:“莫笑挖山双手粗,工成土器动王都。历朝海外有人到,高岭崎岖为坦途。”(陈志岁《景德镇》),是诗展现了景德镇母工业——陶瓷产业的发展史踪,更写出了景德镇瓷器的国际市场地位。 景德镇灿烂的陶瓷历史和文化,使之成为中国制瓷工业的代表。但是,景德镇至今还没有一个全面展示自己、中国乃至世界陶瓷精品的窗口。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的建成将对保护和弘扬中外陶瓷文化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