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陶瓷品牌有哪些
唐山陶瓷博览会会场
唐山陶瓷历史悠久,是中国的北方瓷都,也是中国主要陶瓷产区之一。据载,早在战国时期,唐山地区就开始生产陶壶、陶具。真正意义上的唐山陶瓷则始于明永乐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唐山陶瓷的出现与外来移民密切关联。据史料记载,明永乐年间,山西省介休和山东省枣庄等地居民先后移居唐,带来制缸技术,群集于现唐山市区东、北两个地区,利用就地原料和燃料生产缸类产品,两地分别取名为东缸窑和西缸窑。清光绪年间,开始生产棕釉粗碗,并有施化妆土的灰胎白瓷和少量仿古瓷上市。之后在近代工业影响下,特别是20世纪初开滦煤矿的建成和外资的进入,启新瓷厂、德盛瓷厂及东西缸窑各陶瓷厂先后采用机械设备和新技术,唐山陶瓷渐渐兴旺起来。20世纪20年代,启新瓷厂开始生产不施化妆土的白瓷,并有各色地砖、瓷砖出口;1935年,卫生瓷开始销往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随着机器和电力的应用,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也都有较大提高,并生产出了日用白瓷、电瓷器件、卫生陶瓷等,形成了唐山陶瓷工业的雏形。其中,卫生陶瓷是国内首创。
新中国成立后,唐山陶瓷产业得到恢复,并形成综合性的陶瓷生产体系,进入全国陶瓷大型生产基地行列。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唐山陶瓷工业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加强管理、提高质量、争创名牌、节能降耗、增加效益上来。在日用瓷产品结构中,形成了被誉为“四朵金花”的红玫瑰牌骨质瓷、白玉牌白玉瓷、木兰花牌玉兰瓷和白兰牌白兰瓷。
唐山陶瓷拥有一系列的辉煌:“红玫瑰”成为中国日用陶瓷第一品牌;“惠达”卫生瓷,同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国家免检产品三大称号;“隆达”骨质瓷,为上海APEC会议专用瓷;“国家火炬计划陶瓷材料产业基地”,唐山增添了光彩;无铅骨质瓷,突破国际贸易技术壁垒,开拓了高档日用瓷的世界市场。
1998 年唐山中国陶瓷博览会正式启动,其后每年举办一次。该博览会旨在促进大型陶瓷、陶瓷机械及相关产品的展示和交易,为唐山陶瓷走向世界提供了重要窗口。
唐山第九瓷厂是唐山市政府利用军阀财务资源,于1941年4月在唐山建立的一家国有企业,最早以制造行政陶瓷及工业陶瓷两大方向发展。历经多年,目前唐山第九瓷厂拥有8800余平方米的生产基地,拥有数控注塑机、数控气动模具、数控抛光机、五金成型机、热处理炉等专业生产设备,拥有最新的研发中心,可
好。
1、质量好。嘉兰瓷器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缓慢的热传递,不容易爆裂。
2、易于清洗。嘉兰瓷器的瓷釉面光亮细腻,沾色后容易被洗掉,且瓷器气孔少,吸水率低,不易发霉。
理化瓷、 高新技术瓷、美术陈列瓷等,品种多达五百多种。其中成套瓷产品有:餐具、茶具、咖啡具 、酒具、文具、烟具,供陈设观赏的遥挂盘、座盘、瓷板画、各种花瓶、花插;各种瓷塑、 瓷雕;有可供建筑装饰用的大型瓷砖壁画等实用陶瓷和艺术陶瓷。其中骨质瓷瓷质润泽、光 灿莹洁、胎质细致,白玉瓷瓷质细腻、釉面光润、白中泛青,最为著名。唐山陶瓷装饰的主 要技法是雕金、喷彩、釉中彩等,形成了唐山陶瓷的独特风格。新技术的开发,使唐山陶瓷 拥有了一系列的辉煌:“红玫瑰”,中国日用陶瓷第一品牌;“惠达”卫生瓷,同时拥有中 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国家免检产品三大称号;“隆达”骨质瓷,上海APEC会议专用 瓷;“国家火炬计划陶瓷材料产业基地”,为唐山增添了熠熠光彩;无铅骨质瓷,突破国际 贸易技术壁垒,开拓了高档日用瓷的世界市场。最早诞生于唐山的我国卫浴瓷和骨质瓷,经 多年努力,今天又把它们推向了新的巅峰。1960年、1979年和1988年,唐山陶瓷曾经先后三 次赴京展览,获得成功,产生广泛影响。唐山又是开展陶瓷专业教育和陶瓷专业研究比较早 的城市,1958年成立河北省轻工业学校,设置有陶瓷美术、陶瓷工艺、陶瓷机械专业。1999 年并入河北理工大学建立艺术学院,使传统陶瓷专业得到更大发展。1958年,唐山陶瓷研究 所成立(现已改为唐山陶瓷研究院),专门从事陶瓷技术和艺术的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