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著名的陶瓷艺术大师都有哪些,谢谢
第一届中国陶瓷艺术
广东省:刘炳,潘柏林,霍家荣,钟汝荣,吴为明
江西省:刘平,戚培才,舒惠娟,熊汉中,陆军,陆如,汪桂英,涂金水,曾维开
福建省:李达,柯宏荣,杨剑民
山东省:尹干,杨玉芳,李梓源,张明文
河北省:陈文增,刘希舜,刘长义,刘立忠
浙江省:毛正聪,夏侯文,张绍斌
江苏省:何道洪,李昌鸿,周桂珍,鲍志强
河南省:晋佩章
上海市:李游宇
重庆市:卢尚平
第二届中国陶瓷艺术
北京市:陈烈汉、朱乐耕
上海市:罗小平
河北省:毕海波、范有祥、蒋和焕、刘冠伟、任双合、闫保山
河南省:郭爱和、晋晓瞳、孟玉松、苗长强、朱文立
湖南省: 丁华汉、黄小玲、李人中、李日铭、彭玲、孙新水、唐锡怀、汪宪平、温月斌、赖声贵、雍起林、钟放平、周益军、朱占平
安徽省:卢群山
山东省:董善习、何岩、罗晓东、吕泉、乔希儒、孙兆宝、王一君、阎先公
江苏省:曹婉芬、季益顺、李守才、毛国强、邱玉林、吴鸣、徐安碧、徐达明
浙江省:陈爱明、陈坛(石玄)根、陈凇贤、陈显林、蒋淦勤、卢伟孙、徐定昌
江西省:戴玉梅、范敏琪、蓝国华、刘升辉、聂乐春、宁钢、彭竞强、沈盛生、舒立洪、涂序生、涂翼报、徐江云、许爱民、袁世文、曾亚林、张正海、赵紫云、朱正荣
山西省:张福荣
陕西省:孙若鹏
福建省:陈桂玉、黄国荣、钱如珍、邱双炯、苏清河、苏献忠、许兴泽
广东省:蔡秋权、陈仰忠、封伟民、黄志伟、霍冠华、林道藩、林礼腾、潘汾淋、庞文忠、司徒宁、王龙才、吴维潮、吴渭阳、章燕明[3] 。
一个国际注册工艺美术大师 李光亮
四个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徐朝兴 毛正聪 夏侯文 张绍斌 五个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陈石玄根 徐定昌 卢伟孙 陈爱明 陈显林
十六个浙江省省工艺美术大师叶小春、季银龙、徐凌、胡兆雄、董炳华、王传斌、金逸林、夏侯辉、竺娜亚、毛伟杰、毛丹阳、徐峻清、梅红玲、张 晞、杨建琴、陈先明、李邦强
丽水市工艺美术大师 季友泉、丁绍杰、余正青、吴学远、苏伟、龚伟康、陈永德等 徐朝兴 龙泉青瓷大师
徐朝兴 浙江丽水龙泉人。13岁辍学而学艺,从事青瓷艺术52年。 1996年被评为第一个青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07年又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泉青瓷传承人 两届全国人大代表 浙江省青瓷行业协会会长 当之无愧的青瓷掌门人。
毛正聪 1940年10月出生于龙泉市。高级工艺美术师、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硅酸盐学会古陶瓷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原龙泉瓷厂厂长、总支书记、龙泉青瓷研究所所长、龙泉县第九届人大常委、浙江省七届政协委员,从事青瓷艺术研究45个春秋。继承古老传统工艺,尤对歌窑文片艺术研究有新的突破,抽象形文片艺术,千奇百态,既象非象,作品别具一格。
夏侯文 江西省分宜县人,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1963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同年分配到龙泉瓷厂工作,从事青瓷产品的设计和工艺研究工作。他的理论基础扎实,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艺术功底。他几十年来创作设计了大量作品,并屡屡获奖。代表作品有:《双鱼洗》、《仿古莲花碗》、哥窑《龙纹盘》等。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93年被国家授予为“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专家”,并享受国务院及浙江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特殊津贴;9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中国民间一级工艺美术家”2003年授予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2005年授予为“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
张绍斌 字弘远,1957年出生于浙江龙泉一个陶瓷世家,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丽水市人民政府授予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多年来,对梅子青、粉青、天青、米黄色哥窑等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使青瓷釉色得到明显改观,尤其是薄胎厚釉、支钉架烧研制成功,圆满恢复了传统官窑青瓷的烧制工艺,成为瓷中精品,被誉为当代官窑。 作品采用纯手工拉坯成型,从宁静平和心态中生发出悟性灵感,融入手工拉坯,使每件造型独具神韵。而涅泥拉坯手法与构思造型的自然契合,也使作品在开片纹路上各呈风格。观张绍斌的青瓷艺术,清纯洗练,温润凝神,既印证着大千自然的本真淳朴,又透溢出人文历史的情怀内涵,正所谓“空谷清音”、“会意传神”。
卢伟孙 龙泉青瓷大师卢伟孙 1962年生于龙泉。 高级工艺美术师, 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 1983年毕业于龙泉陶瓷技术学校。工作于龙泉青瓷研究所。 1992—1 993年研修于中国美术学院陶艺系。 1993年开创哥、弟纹胎瓷的新工艺。 1994年“哥弟”窑纹胎作品《冬的思绪》获《第五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一等奖。同年《冬的思绪》、《龙泉窑青釉小口瓶》编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陶瓷卷。 1997年创建“龙泉子芦窑”。 2001年应邀日本东京举办青瓷作品展。 2002年作品《天与地》获《第七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二等奖。《梅子青釉金丝纹片瓶》、 《清》系列获《第七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三等奖。 2002年作品《天与地》被中南海紫光阁珍藏。 2004年青瓷作品参加“第四届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 2005年青瓷作品参加“陶都宜兴国际陶艺展” 。 2006年作品《春·秋 》获《第八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金奖。《天池》、《鱼草纹大洗》 获奖。《漩》获铜奖。 青瓷作品参加《中国美术馆陶瓷艺术邀请展》。作品参加《第五届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 2007年青瓷作品《盘》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作品《鱼草纹大洗》被浙江美术馆收藏。
季银龙,1988年出生,浙江龙泉人; 剑瓷工场品牌创始人; 龙泉青瓷非物质遗产文化传承人; 浙江省助理工艺美术师; 人称“龙泉青瓷界的活雷锋”,曾是资深互联网产品经理,为龙泉青瓷在影视方面的合作与宣传推广作出不小的贡献;因为从小在龙泉长大,对家乡有一份特殊的感情。2014年,毅然辞职回到龙泉开始自己的创业生涯!
曾轶星,60年代出生,浙江龙泉人,写过小说,当过编辑,人称“半仙”,出生干部家庭,父亲曾是区委书记,母亲是供销社主任。曾轶星祖辈曾是龙泉青瓷界名人,祖籍宝溪乡。这里是龙泉青瓷发源地之一,在龙泉青瓷一千多年的历史中,尤其是清末民国时期,自宋元以来极盛数百年的龙泉青瓷几近断脉,然而也就是这一时期,一批土生土长的宝溪青瓷艺人默默传曾着宝溪青瓷的窑火,曾轶星也成为其中一员。
王志伟,70年代出生,浙江云和人,喜欢古琴诗歌,收藏彩陶普洱茶 龙泉瓷。2003年开始纯手工制作青瓷。作品获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银奖、第十一届“天工艺苑 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浙江省第二届陶瓷传承与烧制技艺评比银奖、第五届中国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工艺美术金奖、银奖。著有《瓷度》《经典汉文化元素--龙泉青瓷》《龙泉青瓷传承与创新》《无能使有钱人成为收藏家》《瓷语的碎片》等等。 在制瓷技艺方面,推崇向古人学习,十年来走遍龙泉大窑、溪口等地几乎所有的窑址,读遍所有关于龙泉青瓷的历史文献和资料,对龙泉青瓷的历史和发展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独到见解。博览群书,尤其是对诗歌、哲学、文言文地热爱和大量阅读,练就了他对龙泉青瓷的独特视角。丰厚的文化积淀以及对古代龙泉青瓷地深入把握,使得其作品深得南宋神韵,被誉为龙泉青瓷王阳明派,引领当代龙泉文人瓷流派。对于头衔,自觉面对龙泉大窑、面对南宋龙泉青瓷,永不敢自称大师,因而拒绝参与任何职称评定,坚持让作品说话!创作自我要求极高,非精品不以示人,备受文人、业内专家认同首肯。著名诗人、古陶瓷鉴赏家陈先发评价其:制瓷有大匠风范
汪洋号黄山人,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辽宁省工艺美术大师,南昌理工学院客座教授,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第十二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江西省十大杰出青年”、“江西省劳动模范”获得者。1973年11月出生于安徽祁门,1994年于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进修、2008年由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派遣随中国青年研修团赴日本访问研修,2010年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创作院研究生课程班学习。现为中华全国青联委员并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中华文化促进会会员、江西省青联常委、辽宁省工艺美术协会理事、景德镇市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景德镇市珠山书画研究院院长、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西分会会员、江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景德镇市政协委员。师从马颂良、孙其峰、关宝琮、霍春阳、何家英等著名画家。艺术传略及作品被编入《全国梅兰竹菊中国画作品集》、《首届中国画金鸡奖作品集》、《中国画名家小品集珍》、《世界华人庆奥运名家书画大展精品集》、《景德镇陶瓷全集》、《景德镇现代陶瓷艺术百家》等画册,国画陶瓷作品多次在国内外获金、银奖。作品被作为国礼赠送国际友人和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江西省博物馆等单位收藏,并多次被中央电视台、上海东方电视台、江西电视台、《中国青年报》、《新民晚报》、《新民周刊》、《中国书画报》、《江西日报》、《辽宁日报》、《江西画报》、《涉世之初》、《中国陶瓷》等媒体报道。
王锡良,男,1922年2月生,安徽黟县人。现为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景德镇市书画院院长。他出身"陶瓷世家",少年时随叔父"珠山八友"王大凡先生学艺,1954年进轻工业陶瓷研究所从事陶瓷美术创作研究,擅长陶瓷粉彩人物、山水、花鸟。作品笔力老道,构图严谨,师法自然,技艺精湛,形神兼备,超凡脱俗,享誉国内外。曾多次应邀赴国外举办陶瓷名作展览,不少作品被国内外馆藏机构收藏。"黄山大型陶瓷壁画"、"粉彩春风拂栏露华浓瓷瓶"等分别获国内专业奖,并在《人民日报》、《美术》与《中国陶瓷》等报刊发表。传略载入《中国美术辞典》与《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名人辞典》等书典。
王隆夫,男,1931年生,江西浮梁人。现为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西省文史馆馆员。他出身于"陶瓷世家",多年在景德镇艺术瓷厂从事陶瓷美术创作,擅长粉彩古代人物画,兼及山水、花鸟。作品融诗词、绘画、书法于一体,取其情境神韵,笔力刚健,气势磅礴。代表作"粉彩八仙过海薄胎瓶"、"粉彩夜宴图瓷板"等获国家级专业评比一、二等奖和金杯奖。曾出席全国第二、三届工艺美术代表大会,获全国艺代会银牌奖。多次应邀赴国外参展及技艺交流,不少作品被国内外馆藏机构收藏。传略载入《中国美术家名人辞典》、《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家名人辞典》和《世界名人录》(华人卷)等书典。
张松茂,男,1934年1月生,江西波阳人。现为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陶瓷美术学会理事,景东瓷业有限公司艺术顾问。他出身"陶瓷世家",多年在轻工业陶瓷研究所研究陶瓷装饰人物、山水,善画花鸟、雪景。作品技法细腻,朴实自然,富有新意。代表作"井岗春色大型陶瓷壁画"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江西厅。为美国布莱德福特彩盘中心设计"北京颐和园"、"四季花鸟"两套系列彩盘,世界发行。重新创作绘制的"紫归牡怀图粉彩瓷板"作为江西省人民政府送香港特区政府成立的礼品。曾多次应邀赴国外举办陶瓷名作展览和技艺交流,传略载入《中国美术家名人辞典》、《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家辞典》等书典。
王恩怀,男,1935年12月生,江西丰城人。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高级会员。他出身"陶瓷世家"(其父为陶瓷美术家王步先生),从小随父学艺,又拜"珠山八友"刘雨岑先生为师,博采众长,潜心研究陶瓷艺术,不仅擅长粉彩花鸟,而且新彩、青花及日用瓷花面设计也得心应手。作品多次获国家、省、市级奖,在《中国工艺美术》、《装饰》等杂志画册上发表了多件作品,有不少作品被国内外馆藏机构收藏。曾多次应邀赴国外举办陶瓷名作展及技艺交流。传略载入《景德镇陶瓷美术百家》、《瓷都艺星》等书典。
张育贤,艺名风友,男,1938年4月生,江西余干人。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高级会员,江西省美术家协会、景德镇雕塑研究会会员。1959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后留校任教,1962年到轻工业陶瓷研究所从事瓷雕创作研究,师承陶瓷美术家曾龙升、蔡金台,技艺不断推陈出新,作品形象逼真,神韵灵动,情态细腻。"螃蟹"、"黛玉葬花"等瓷雕多次获专业展奖,《中国陶瓷》、《艺术陶瓷》等杂志画册发表了其多件作品,传略载入《中国现代美术家人名大词典》与《中国当代陶瓷美术家辞典》等书典。
刘远长,男,1939年7月生,江西吉安人。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高级会员,高岭陶艺学会会长,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963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本科,一直在景德镇雕塑瓷厂从事陶瓷雕塑创作,瓷雕题材丰富,构思严谨,章法洗练,形式多样。代表作"飞天天女散花"与"哈哈罗汉"等瓷雕多次获国家、省、市级工艺美术评比奖。"飞天"瓷雕被外交部选为国家礼品瓷。曾组织参与创作大型组雕"水浒108将",主持设计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江西厅的大型漆版镶嵌浮雕。"红牛"瓷雕入选《世界美术家全集》,并多次应邀参加国外大展及技艺表演
戴荣华,男,1940年1月生,江西波阳人。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高级会员,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1959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长期在轻工业陶瓷研究所从事陶瓷艺术创作研究,擅长陶瓷古、粉彩装饰兼新彩、青花,创作题材多为古代仕女及山水、花卉,作品古拙道劲,明快洗练,格调高雅。曾参与国家、省、市级陶瓷艺术展评并多次获奖。《中国陶瓷》、《中国工艺美术丛书》等杂志画册曾发表其作品,并著有《戴荣华陶瓷艺术》、《戴荣华画瓷艺术》等书。传略载入《世界华人艺术成就博览大典》和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出版的《世界名人》等书典
唐自强,男,1940年1月生,湖南长沙人。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高级会员,江西省美术家协会理事,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964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本科,多年在江西省陶瓷研究所从事陶瓷创作研究,其创作手法洗练,技艺精湛,风格独特。作品多次获国家、省、市级陶瓷美术评比奖,"六鹤同春"捏雕于1978年选作国家礼品瓷,由我国领导人邓小平先生送给泰国国王,并多次应邀赴国外参加陶瓷名作展览,并进行技艺交流。
李进,艺名李峻,男,1940年9月生,江西石城人。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高级会员,江西省美术家协会理事,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长期在轻工业陶瓷研究所从事陶瓷艺术创作研究,师从"珠山八友"王大凡先生苦研技艺,锲而不舍。他擅长陶瓷装饰人物,兼攻花鸟、动物。作品不浮于"形"似,着重刻画物象内涵情感,意境和手法艺高一筹,并多次获国家级一等奖。作品多为海内外收藏,多件作品发表在《中国陶瓷》、《收藏天地》等杂志画册,上海电视台作了专题介绍。传略载入《中国当代美术家人名录》和《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书典。
熊钢如,男,1941年2月生,江西丰城人。现为研究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协陈设艺术陶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西省工艺美术协会副理事长、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964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本科,他擅长陶瓷雕塑,兼陶瓷新彩、青花色釉装饰。作品注重立意,讲究内涵,以简驭繁,大气不拘。从事陶瓷美术创作研究30余年,主持参与创作过大型组雕"水浒108将",曾任北京人民大会堂江西厅改造副总设计,并参与"宝灵尊"设计制作。策划和参与创作江西省人民政府送香港特区政府成立礼品"紫归牡怀图";设计江西省人民政府送澳门特区政府成立礼品"百荷图"。作品"祖国万岁--牡丹颁"(瓷艺)获中国艺术研究院"共和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五十年研讨会"一等奖。
徐庆庚,男,1941年8月生,江西乐平人。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高级会员,江西省美术家协会理事,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966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本科,多年在江西省陶瓷研究所从事陶瓷粉彩、青花和色釉装饰创作,以人物、风景及综合装饰见长。作品典雅细腻,构图巧妙,形象生动,多次获国家、省、市级奖,其中有"陶艺惠风"、"秋光图粉彩瓶"获全国陶瓷美术评比一等奖。"松鹤青花釉里红瓶"等作品被中南海紫光阁、中国工艺美术馆及日本恩巴-中国近代美术馆收藏,曾多次应邀赴国外举办陶瓷艺术展及技艺交流。
从07年开始跟随老师学习绘画,由于从祖辈开始一直在从事陶瓷这项工作,从艺术瓷厂开始有各个他们的工作岗位,如作坯、画瓷、写字、填颜色等这些制作瓷器的流程,从小耳濡目染早已学会,所以在和老师学习绘画就学工笔粉彩花鸟类为主。
如今走过几十年,任时光荏苒,陶瓷艺术文化伴随余毅老师,随着岁月沉淀,渗透在生活的每个角落。
余毅老师作品
余毅老师作品
余毅老师作品
老师本身画得最好的是人物画,还有几种艺术形式表达,比如古彩。
之后因为家庭原因,以前开厂的时候存留了一批粉彩和古彩的颜料,适合作古彩。便开始和老师学习绘画古彩画,余毅师从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范敏祺先生。师父在绘画创作时的严谨与细腻,加之家庭,这么多年来一直影响着他,在耳濡目染中,余毅从开始的纯喜欢绘画,到之后对陶瓷艺术的深切感受领悟。
余毅老师作品
逝岁流年,不忘初心。余毅老师一直谨记着,踏上陶瓷艺术这条路,是他的初心,传承和发展古彩工艺,宣扬展示艺术魅力。现如今,他高超的陶瓷艺术技艺,在各界人士所认可的,几十项作品奖赏及荣誉便是最好的证明。
余毅老师作品
谦虚的余毅老师说“在市场我并没有一定的影响力,我主要坚持自己的思路,把自己作品做好,自己的工作做好,在工艺、用笔各方面精炼到最好,这便是我要做的”。之后会在题材上结合现代形式的造式手法,接近大众审美,并不是为了吸人眼球,其主要在这上面尝试突破,对艺术有更大的发展前景。
余毅老师烙印于心底的初心,在其陶瓷艺术人生中,创作出更加绚烂的繁花。
张松茂瓷器是非常有收藏价值的。
张松茂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陶瓷世家 、手工艺大师、享受特殊津贴、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张松茂他匠心独运创造出陶瓷艺术之精华,创造出大量的优秀陶瓷艺术作品,靠着传承与创新,凭着专注与坚守,使文明世界的陶瓷艺术高潮迭起、海纳百川,缔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也诠释着陶瓷匠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张松茂作瓷画亦作纸画,主工人物画,擅长画山水,兼长花鸟画日用陶瓷花面设计和大型陶瓷壁画创作均有上乘之作。曾连续两年去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临摹馆藏精品和传统纹样。
善于吸收民间艺术中诸如青花、半刀泥、影青刻花、珐琅彩、剪纸、年画、石雕、木雕的工艺特色,借助摄影、油画的表现技巧,研习金石、书法,他艺趣广泛,技法精深,达到了"集众家之长,成一家之法"的艺境。他的作品光彩夺目、品位高、时代感强,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代表作有《春江花月夜》、《花木兰从军》、《三顾茅庐》、《黄山飞瀑》、《井冈春色》、《百花争艳》、《松鹤延年》、《和靖咏梅》、《春讯图》等,被中外馆藏机构和收藏家争相购藏。
戴荣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景德镇陶瓷美术家。1940年1月生,江西波阳人,1959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景德镇市科技拔尖人才,系中国工艺美术学院高级会员,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长期在轻工业陶瓷研究所从事陶瓷艺术创作研究,擅长陶瓷古、粉彩装饰兼新彩、青花,创作题材多为古代仕女及山水、花卉,作品古拙道劲,明快洗练,格调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