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夹江县陶瓷工业园在哪里
夹江县吴场镇、永青乡。四川夹江县陶瓷工业园在夹江县吴场镇、永青乡,距夹江县城25公里,区规划面积6.5平方公里,园区规划分三期建设,主要以高端陶瓷及配套产业、新材料产业为发展定位,以产业产品高端化发展为重点取向,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高端陶瓷产业园区。
夹江米兰诺陶瓷好。
1、夹江生产的瓷砖也是十分不错的。四川夹江被誉为“西部瓷都”,夹江11家陶瓷企业投资20亿元,新建、技改大板/岩板等高端陶瓷生产线24条,全部建成后年产值将达150亿元,市场份额占全国的20%,成为全国第二大、西部第一大岩板生产基地。
2、产品有高档通体瓷抛砖、大理石瓷砖、K金大理石、仿古砖,以及种类齐全的意大利喷墨技术镜面内墙砖和“新型环保建材产品”高端陶瓷薄板和大板。
总体概况夹江县--中国西部瓷都,地处四川西南部,成都1小时经济圈。
天府明珠。
乐山北大门,西傍峨眉山,南临乐山大佛,北接眉山三苏故里,因此,她与乐山大佛、峨眉山有机地形成了环线旅游的金三角,夹江因此被乐山市委、市 *** 列为“未来国际旅游大都市”的组团城市。
夹江管辖总面积749平方千米。
辖22个乡镇,人口35万(2004年)。
境内页岩资源、铝矿,高岭土矿藏丰富。
夹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夏为梁州之域,汉为巴蜀之地,隋开皇(公元593年)建县,两岸青山相对出,一江碧水自中流。
上苍造化,鬼斧神工,夹江因此而得名。
夹江荣誉
不仅是美名远扬的中国西部瓷都 ,夹江还是名扬四海的中国书画纸之乡,竹纸制作技艺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夹江也是全国绿化先进县、全国武术之乡、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县、全国首家秧歌之乡、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计生优质服务县、四川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县、省级卫生县城。
但是,想比较而言,夹江人最看重的还是“中国西部瓷都”这个响亮的名头。
西部瓷都夹江
2001年,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光英为夹江欣然题词:“中国西部瓷都.夹江”。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黄彦蓉来夹江调研后称此现象为中国西部的“温州模式”。
2003年底,夹江建陶企业110家,产值43.6亿元,成为中国西部最大的建陶生产基地。
2004年9月23日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和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联合授予夹江“中国西部瓷都”荣誉称号。
2006年,夹江陶瓷业被四川省委、省 *** 纳入“十一五”重点发展的20个百亿产业集群之一重点发展。
夹江经济开发区是国家发改委和省 *** 批准的全省43个省级重点开发区之一,也是乐山市2个省级重点开发区之一。
夹江建陶产业历经20年的发展,已拥有建陶企业97家,生产线238条,形成年产能力达5亿平方米、墙地砖产量达3亿平方米的规模,其产能占全省同类产品的80%,占全国的20%,并形成了一批重点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已有4家企业进入了全国建陶行业销售收入30强,装备和工艺技术水平进入全国同行业先进行列。
陶瓷产业的发展壮大,极大地带动了该县能源、包装、矿山开采、机械加工等配套产业的快速发展,建陶企业及相关配套产业从业人员达6万余人,年务工收入4亿元以上,陶瓷产业年销售收入65亿元以上,年产值达100亿。
建陶产业已成为夹江经济的支柱。
中国书画纸之乡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唐代大诗人李白在诗中所描绘的“平羌江”,就是流淌在夹江县境的青衣江。
从唐朝初创到明清兴盛,夹江竹纸一步一步走向成熟,声名大噪。
清康熙年间,夹江竹纸被御点为“贡纸”,在乾隆年间钦定为“文闱卷纸”和“宫廷用纸”。
抗战时期,夹江成为大后方纸张的重要产地,产量之多,种类之繁,品质之佳,技术之精,均为全国之冠。
在这一时期,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先后两次到夹江马村大槽户石子清、石国良家,一同研制新纸。
试纸成功,画家试笔后赞之曰“乾隆帝用的纸也不过如此……中国有了宣夹二纸,堪称二宝”,将夹江纸提升到与安徽宣纸齐名的地位。
为纪念大千先生对夹江纸所作的贡献,夹江县人民 *** 把经过他改制后的书画纸命名为“大千书画纸”。
2006年,夹江竹纸制作技艺成功申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8年,中国文化部又正式授予夹江县为中国书画纸之乡称号.
2009年6月2日,夹江书画纸同业商会正式成立,这标志着夹江书画纸业从分散走向联合、从无序走向规范,将对夹江书画纸产业发展、提升产区形象,打造“中国书画纸之乡”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编辑本段]夹江基本介绍 城市服务
处于乐山市北大门,和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乐山大佛——峨眉山风景名胜形成“金三角”。
夹江县城地势平坦,交通畅达,人文环境十分优越。
市政设施配套齐全,居住小区独具特色,绿树鲜花四时景明,佳肴美味飘香四溢。
城内河流环绕,为城市平添妩媚动感。
夹江城市优美,商场众多,餐饮、娱乐设施完善,有舒适高雅的二星级涉外宾馆夹江宾馆、千佛宾馆。
三星级兴源宾馆,蜀蓝大酒店。
及总投资1.3亿元建设中集商贸、办公、酒店、餐饮、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人性化、功能化、标准化的四星级商务酒店 夹江威尼国际大酒店。
预计2010年竣工投入使用,酒店建成后将成为夹江县城标志性建筑之一。
文化娱乐环境:黄金海岸生态园位于新夹江大桥旁,占地150亩。
生态园计划总投资6000万元,其中2005年完成3000万元,2007年内完成其余3000万元的投资。
生态园将设立体育广场、文化啤酒广场、美惠大酒店、大千画廊、青少年素质培训基地、生态观光园共六个小园区。
生态园建成以后,将以展示瓷都文化为主题,为居民提供假日休憩之所,为全县少年儿童素质提高营造理想空间。
生态园为夹江第三产业,尤其是观光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添砖加瓦的作用。
夜幕降临,霓虹万盏,火树银花,或街头购物,或广场休闲,或美食街前一饱口福,置身现代繁华,享受都市时尚。
产业建设
夹江工业以建材为骨干,以陶瓷墙地砖生产为西部诸省之冠,被誉为"西部瓷都"。
兴办了水泥、机砖、玻璃、油毡、土陶、粮油茶叶加工企业。
传统产品有夹江豆腐乳、夹江国画纸。
与马来西亚、香港、台湾合资兴办“三资”企业4家,累计利用外、台资千万亿美元。
全县依托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研究力量,规划了高新技术工业区、黄土工业区、城南工业区,新上了150余个工业项目。
夹江产业众多,陶瓷产业集群,是四川省的一面旗帜。
境内有110家陶瓷企业,几十家陶机、配件、色釉料等相关企业,上千人的陶瓷销售队伍、销售网络遍布全国、伸向海外。
投资近3亿元的四川方舟铝业公司年加工各类铝材能力达5万吨;境内夹江水工机械厂是全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大型专业重点企业,全国100家最大金属制品企业之一;美国天仁集团投资的夹江天福观光茶园,集茶叶种植、加工、旅游、观光、茶文化演绎为一体,不仅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还是天下第一山——峨眉山的第一窗口,一个精品旅游亮点。
夹江在构建陶瓷产业集群过程中,以优越的投资环境、便捷高效的办事效率,先后吸引了中石油集团、广东新中源、美国天仁集团等一批海内外知名企业落户夹江,与本土重点企业建辉、新万兴、米兰诺比翼齐飞,为夹江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夹江园区建设优势显现。
夹江广东佛山工业园区位于成乐高速路口,占地5平方公里,区内配套设施完备,已有广东新中源、奥斯堡等近10家广东企业入驻园区,聚集效应和规划优势明显;境内的核技术产业园区是全国唯一一家以核技术产品的研发、生产为主的工业园区,尖端核技术产品为园区的产业优势,实力雄厚的一大批中高级科研人才为园区的技术优势、科技产业集群效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交通发展
夹江地处四川省西南、乐山北大门,西傍峨眉山,南临乐山大佛,北接眉山三苏故里。
夹江水陆通达,成昆铁路贯穿全县,境内有乐山、吴场、马村三个火车站。
乐山站紧靠县城,是成攀沿线最大的标准集装箱站,年货运吞吐量达200万吨,乐山二级海关口岸设在夹江。
借青衣江水道,可通岷江、长江,达重庆、上海。
成乐高速公路途经夹江,在新场、甘江设连接口;省道成乐、自(贡)雅(线)省道305线和103线穿境而过。
县城北距成都132公里,东距乐山市32公里,西距峨眉山市18公里。
夹江在铁、公、水、空综合运输体系中,公路运输所占比重最高,达85%以上,且呈不断增长趋势。
无论从公路通车里程、公路网密度,路网覆盖区域及完成客货运输量来看,公路运输的作用日益突出,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地位不断提高。
随着成乐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夹江中心城区至周边区、市、县主干线公路全面实现等级化,夹江大桥、新场、甘江连接线的建成,大大缩短了夹江至成都、乐山的时空距离,对夹江县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树立了夹江西部瓷都的良好形象。
县城有火车站1个(乐山火车站)、汽车站1个(夹江县汽车客运中心站);县城开通了两路公交车(有大客车20辆);县城开行了出租车(100辆),昼夜24小时不间断服务,方便了市民出行。
目前,夹江已基本形成了以成乐高速公路为主通道,夹江县城为中心,省道干线为主骨架,县乡公路为脉络,向外辐射,连接城乡,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
资源优势
土地优势:现有几千亩国有存量土地可供投资者开发使用。
矿产优势:红坯、白坯原料储量大,品位好,可保证陶瓷工业开采上百年生产需要。
水资源优势:青衣江、金牛河、马村河贯穿夹江全境,有马村、东风等十几座中小型水库,年平均泾流总量63290.9立方米。
通讯优势夹江通讯发达。
SDH传输交换机总容量达4万线,光纤传输、程控电话、移动通讯覆盖全县各乡镇,宽带网络覆盖城区。
能源优势:夹江能源充足。
由四川电力局、乐山电力公司共同供电,有110KV变电站4座、35KV变电站11座。
建成丹棱至夹江、眉山至夹江的天然气输送管线,有气站7个,日供气量250万立方米。
旅游资源
夹江县文化底韵丰富深厚,是全国文化先进县之一,有全国唯一的夹江手工造纸博物馆、馆藏丰富,生动展示了夹江手工造纸的悠久历史。
乐山市文物保护单位金像寺、二郎庙山野公园和四川省文物保持单位杨公阙。
夹江风光旖旎,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干佛岩摩岩造像、汉代双杨府尹阙;市级有汉代棉花坡汉墓群、金像寺摩岩造像、清代沈奇宗墓园石刻等。
县城西北5里青衣江滨的千佛岩,两山对峙、碧水中流、雄关古道,集雄奇、险、秀于一处,有“青衣江绝佳处”之称。
夹江山川俊美,钟灵毓秀,汇集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和众多的自然风景名胜。
青衣江古称“平羌江”,源出邛崃山脉夹金山,四百五十里流程逶迤至此,贯通夹江三十三公里,唐初即有“四川玉带”之美誉。
唐代大诗人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吟咏的就是这里的胜境。
境内的另有稚川河、金牛河、马村河及中小形水库三十多座,水资源十分丰富。
手工造纸博物馆
手工造纸博物馆是全国第一家手工造纸博物馆、全国十大专业博物馆之一。
坐落在千佛岩风景区内的?玉泉旁,前临青衣江,后枕千佛山,依山傍水,另具一格。
占地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58平方米。
馆藏文物和实物标本2300余件,其中最有价值的是明代以来手工造纸的86个品牌、130多个花色样纸,张大千30年代在夹江研制、改良并监制的“大风堂造”书画纸和古板本契约也弥足珍贵。
造纸博物馆共分四个展厅:“功垂千古”展示了手工造纸的历史沿革,“作范后昆”以夹江手工造纸的工具、原料等实物表现了手工造纸的工艺流程,“古径流风”展出各类纸品、纸加工品、史料已经使用夹江纸的各类书画作品、书记报刊等,“蔡伦纪念馆”塑有蔡伦坐像并陈列有反映夹江手工造纸的碑刻。
并陈列有数百品种的古今中外名纸和全国著名书画家的数十幅夹江书画纸作品。
为使人们更真切地了解夹江手工纸生产神秘有趣的技术,博物馆设有手工纸生产操作表演坊,收集陈列有原始的抄纸机具,游客在作坊内可亲自参与抄捞纸,体会这项神奇工艺的生产乐趣。
夹江手工造纸博物馆集历史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以其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民族特色跻身于独具中国特色的九个专业博物馆的行列,是历史教育、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千佛岩风景区
千佛岩风景区,两岸青峰,一江碧水,秦汉栈道、诸葛将台、盛唐千佛、明清万咏、茶马古道、嘉阳驿路、灵泉古渡、禅林古寺、西城楼阁、纸业博览……雄山秀水自成天然图画,文物古迹造就艺术长廊。
摩崖造像四千多尊,现存二千四百七十余尊,大可逾丈,小不盈尺,造像精美,栩栩如生。
世有“嘉州造佛求其大,夹江造佛求其多”之说。
崖壁千仞,题刻有古今名人诗句,琳琅满目。
游人至此,既可观景又可鉴赏古今书法艺术。
碧云山风景区
碧云山风景区位于甘江镇九盘山,风光秀丽,古迹众多。
汉代崖墓群、千年汉阕、丈人峰、照目泉……九盘山间,曲径通幽,松涛竹韵,让人心旷神怡。
宋代大词人陆游游此,慨然有作:“白云如玉城,翠岭出其上。
异境忽堕前,心目久荡漾”。
碧云亭始建于南宋高宗建炎二年(公元一千一百二十八年)。
二郎庙殿宇恢宏,阁亭高耸。
碧云亭晨曦,丈人峰夕照,峨眉山远眺,灵泉映月等著名风景,美不胜收。
马村水库风景区
马村湖水面开阔,湖中有独立岛屿,湖畔丘陵半岛众多,竹树茂密,墨绿的松杉林中飘荡着轻雾,显得静谧而幽深。
荡舟湖中,是一种美妙的享受。
湖面洒满金光,四面群峰环绕,天空白云朵朵,给人一种超凡脱俗之感。
美妙的景致,优美的民间传说,悠久的文物和古迹,是无价的旅游资源。
“荡舟马村湖,碧波映青峰。
欢歌并笑语,飘入山林中。”马村湖必将成为夹江重点开发的风景旅游景点,成为假日浏览、休闲的好地方。
天福观光茶园景区
夹江天福观光茶园由“世界茶王”李瑞河先生投资兴办,地处夹江县青州乡成乐高速公路两旁。
该园建有茶食品厂、观光示范茶园、茶博物馆、绿茶厂、乌龙茶厂、多媒体会议中心、餐厅、茶庄、天福广场、商场、加油站、停车场、修车厂、洗车场等多种配套旅游观光设施,形成了集茶叶的生产、精深加工、开发高等级茶叶和茶食品、销售和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经济产业链,既弘扬了中国茶文化,又成为了旅游观光的绝佳景点。
该园长期让顾客免费品偿功夫茶和茶食品,各色茶品、茶食品琳琅满目。
在天福茶博物馆内,除展示中国渊源流长的茶文化外,还有精彩的茶艺表演。
天福茶园环境优雅、风光秀丽,于2004年4月9日正式开幕,4月18日顺利通过国家旅游局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论证审批,为“AAAA级”旅游景点。
新中源,新场镇
新万兴,黄土镇
华雄,威尼,美惠,荣华,甘霖乡
米兰诺,明珠,建中,科达,黄土镇
建云,土门乡
还有成乐高速出口往夹江城区方向,在新场镇还有好几个规模中等的瓷砖厂。因为我很少走那条路,所以名字我叫不上来。
楼主是做陶瓷原料生意的???
同时,佛山陶企迫于环保、能源、土地、运输、原材料等压力,陶企向外迁移已成定势,有不少陶企已开始向周边地区迁移,而实力强大的陶企甚至扩张到外省区,比如新中源在四川夹江、湖南衡阳投资。另外,各地陶瓷产区加大了在佛山的招商力度,今年就有来自江西、山西、内蒙古自治区、辽宁、{HotTag}安徽等省、区及周边的清远、肇庆等地的招商团信心十足地来佛山陶业招商,招商团的接踵而至,成了2006年佛山陶业界一幅靓丽的风景画。这样,除了晋江、夹江、淄博、临沂这些中国陶业园地的“大花”之外,包括山西阳泉、辽宁法库在内的各地陶瓷工业园等陶瓷园地的“小花”更是蓬勃盛开。
佛山建陶:消?
佛山地区陶瓷业经过十多年的大力发展,目前已拥有陶瓷新旧生产线近千条,生产涉及建筑陶瓷、卫生陶瓷、美术陶瓷、日用陶瓷等多个品种,是全国甚至世界最大产区。佛山陶瓷目前已拥有鹰牌、东鹏、钻石、欧雅、嘉俊、欧神诺、爱和陶、金舵、冠星王、新中源、圣德堡、宏宇等影响越来越大的品牌。
与往年相比,虽说2006年佛山地区的墙地砖产量没有超过15亿平方米,产能在全国建陶业中的比重下降,但其所占的四成左右的份量仍不可小视。同时,佛山陶瓷自有其品牌力的价值。佛山原产地的抛光砖,产品质量档次高,产品质量标准远严于国家标准,产品烧结度好,致密度高,吸水率低(≤0.1%),质感细腻,花纹图案清晰流畅,给人予艺术品的美感。不过,从今年的情况看,佛山陶瓷遇到了来自其他产区,尤其是山东陶瓷的强有力挑战。
山东陶瓷产区根据佛山陶瓷近年来的发展状况,认为抛光砖生产属暴利行业,近年来猛增抛光砖生产线60多条,且今明两年,预计山东、河北、山西、陕西、吉林、辽宁等省新上抛光砖生产线近40余条。由于佛山陶瓷在全国陶瓷行业内成为响当当的名牌产品,故80%的北方陶瓷企业均注册佛山商标,以此与佛山陶瓷分庭抗礼,争夺北方陶瓷市场的半壁江山。今年初,行业中流行着这么一句戏言:“北方投产一条线,佛山关闭四条窑”。
晋江建陶:长!
建陶业是晋江历史最悠久的产业之一。全市现有陶瓷生产企业350多家,从业人员4.3万人,陶瓷年产值70亿元,外墙砖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65%,琉璃瓦产品则几乎垄断全国市场。以陶瓷业著称的磁灶镇被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授予“中国陶瓷重镇”的荣誉称号。目前,晋江的陶瓷建材业已被列为国家星火区域性支柱产业,与广东佛山、山东淄博、四川夹江并列为全国四大建筑陶瓷生产基地。
晋江是中国品牌之都,晋江陶瓷企业家的品牌意识亦越来越强,2006年以晋江为主的福建建陶界就有9家陶企审报了中国名牌。
名牌产品必须以质量为基础,晋江陶企在产品质量方面严格要求。在国家质检总局网站公布的2006年荣获国家免检产品及生产企业的名单中,福建20家建陶企业榜上有名,其中泉州19家,闽清县1家。分别是:福建华泰集团有限公司“华鸿”、福建晋江豪源陶瓷有限公司“集源”、晋江晋成陶瓷有限公司“晋成”、福建晋江市豪山建材公司“豪山”、晋江市矿建釉面砖厂“美胜”、晋江市内坑社仔顺兴陶瓷建材“彩菱”、晋江市远方陶瓷有限公司“远方”、晋江市永源建材有限公司“联兴”、福建省晋江万利瓷业有限公司“万利”、福建省茂兴建材发展有限公司“玛拉兹”、福建省闽清豪业陶瓷有限公司“图案”、福建南安市华盛陶瓷建材厂“华盛”、晋江恒达陶瓷有限公司“恒达”、晋江南盛陶瓷有限公司“国邦”、晋江前兴陶瓷有限公司“阔兴”、晋江市品质陶瓷建材有限公司“国星”、晋江腾达有限公司“腾达”、晋江远东陶瓷有限公司“信源”、南安协进建材有限公司“协进、三辉”、泉州荣达陶瓷有限公司“荣达”。而远方是唯一一家荣获此项殊荣的专业生产内墙砖企业。
据悉,从去年以来,晋江建陶业就形势一片大好,不断增加新的生产线。2006年,晋江陶业产销两旺,陶瓷总产量达到3亿平方米。
山东建陶:稳!
山东建陶主要集中在淄博和临沂。其中淄博又是全国陶瓷行业门类最齐全的产区,集中了日用陶瓷、建筑陶瓷、工艺美术陶瓷和高技术陶瓷,更有着陶瓷机械设备、陶瓷新材料、陶瓷原辅料和陶瓷装饰材料等门类齐全的陶瓷产业体系。淄博市的建筑陶瓷发展迅速, 已成为全国四大建材基地之一,共有建陶企业近300家,生产线近500条,其中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有百余条,占总生产线的20%。涌现出以皇冠集团、常鑫集团、东岳集团、城东集团、耿瓷集团、狮王陶瓷、强冠陶瓷、齐鹏陶瓷为主的一批大型本土企业,这些企业的生产装备先进、技术水平高、规模优势明显,已构成淄博建陶的中坚力量。以山东东鹏、山东亚细亚、博艺陶瓷、山东百度为首的投资生产企业,构成了佛山、上海等地企业北方的生产基地,为进一步开拓北方市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山东省作为国内第二大陶瓷产区,不仅有着覆盖东北、华北、华东及西部地区的区位优势,更因为山东陶企的生产装备情况还要稍稍好于佛山企业,山东陶企的生产线从压砖机、窑炉、抛光砖全部采用国际国内名牌陶机生产厂商。优良的设备性能为山东陶企的产品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抓生产,山东陶企是有办法的,山东陶企欠缺的是产品市场的营销建设。
据悉,2006年山东陶业界形势一片大好,陶企亦呈现出产销两旺之势。今年山东墙地砖生产量达到7亿平方米,占全国总产量的20%。
夹江建陶:!
陶瓷业是夹江经济的支柱产业。到目前为止,拥有“西部瓷都”之誉的四川省夹江县已形成了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建陶产业集群,共拥有建陶企业110多家,生产线380多条,90余家配套企业及160余家外来相关企业的经营、服务、办事机构。夹江已成为中国西部最大的建陶生产基地和销售中心,是中国的四大墙地砖生产基地之一。
夹江陶瓷产品质量在稳步提高,夹江人的品牌意识也在日益增强。2006年11月28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布了2006年度国家免检产品及生产企业名单,四川共有6家陶企的13个品牌榜上有名,它们分别是四川新中源陶瓷有限公司拥有的巴丹、天伟、圣卡、珠江四大品牌全系列;四川建辉陶瓷有限公司拥有的建辉、欧罗兰、宇嘉、皇家马四品牌全系列;四川米兰诺陶瓷有限公司生产的米兰诺墙地砖系列; 四川新万兴瓷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万茂墙地砖系列; 四川威远白塔新联兴陶瓷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白塔牌45×45至800×800的干压陶瓷砖系列;四川南充市维康陶瓷有限公司生产的维康荣欣高档釉面装饰砖系列。12月22日,夹江县人民政府在成都为六家陶企的13个免检品牌召开新闻发布会,大大提升了夹江建陶的知名度。
据悉,夹江陶瓷和山东陶瓷一样,2006年也是产销两旺,有的产品还供不应求,墙地砖年总产量达到2亿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