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地砖从侧面看都是两层?
其一,釉面砖的底胚和釉面本就是两种不同的物质,肯定是分层。
其二,对于很多的玻化砖侧边看有两层,这个是由于制砖的砖胚部分,在胚底的粉末和面层部门的粉末颜色、原料等不完全一样所致,但这个对于砖的质量是不会有任何影响的,其制胚之后是一次性进行烧制而言的,表面部分和胚底部分的密度、硬度、抗折强度等指标是完全一致的。
2层那是为了降低成本、减少陶土的浪费。瓷砖的装饰效果在于其表面的花色,上面那一层为面料层,是用来形成花色的,要求原料无杂质,而且所用的原料价格往往较高。下面那一层称为底料层。由于陶瓷生产过程中会产生许多余料,这些余料里杂质多,不能再用作面料。为了充分利用这些余料,就将其用作底料。相对于一块砖全部同面料层的原料制成,两层的砖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减少企业的成本。底料层因为是多种料的混合,颜色与面料层较大,因此看起来是两层。但不管两层还是一层,都是采用一次烧成。渗花砖的花色是由釉料形成的,因此对它的主体原料的要求不如抛光砖面料层高,可以全部用同种原料,就只有一层。不管两层还是一层,企业都会保证产品的各项质量指标符合国家标准。因此楼主可以放心购买。
所以仅从颜色上看不能分辨是否是全瓷瓷砖。
是否全瓷可看吸水率,吸水率高为陶质,吸水率低为瓷质,介于二者之间为炻质,也就是半瓷。
用普通的测量方法就是在瓷砖背面滴水,如渗水很快为陶质,几乎不渗水为瓷质,介于两者之间为炻质。
目前市面上的瓷砖多为陶质和瓷质,很少为炻质砖。
很多朋友想了解瓷砖分层不分层的区别问题,简单地说,不分层的是通体砖,分层不明显的是抛光砖,有明显分层的是全抛釉,它们是档次从低到高的不同瓷砖品种。
瓷砖分层不分层的区别
说说这三类瓷砖的特点
一、通体砖不分层
通体砖,是将岩石碎屑经过高压压制而成,表面抛光后坚硬度可与石材相比,吸水率更低,耐磨性好。而抛光砖,或者说玻化砖,是在通体砖的表面进行一道打磨抛光工艺,从而使其表面更加光洁和平整,有一种镜面的效果。所谓的通体砖,就是整块砖都是一种材质,通体如一,才叫通体砖了。所以很多朋友疑问的抛光砖分不分层的问题,应该也与通体砖有关,通体砖是表里如一,全身同质的,所以抛光砖是不分层的。
二、抛光砖的分层不明显
抛光砖是在通体砖的基础上,升级和改进的产品,在对其进行打磨抛光的时候,改变了其表面原有的结构,使其表面亮度、密度和平整度都发生了质的改变,从而形成一层镜面的效果。从侧面看,抛光砖呈现底层坯体和表层镜面的两层结构,但这种分层不是很明显的,因为整个砖体的底坯和表层是同样的材料,只是两者的亮度、密度不同而已。所以,通体同质,有一种淡淡的分层效果的就是抛光砖了。
三、全抛釉有明显的分层
全抛釉,市场上又叫抛釉砖。全抛釉是在抛光砖在表层施釉,然后再进行抛光工艺的产品。与抛光砖相比,全抛釉产品在花色上更为丰富,色彩鲜艳,品种多样,纹理自然。全抛釉烧成的瓷砖使用寿命更长,一般抛光砖用久了,容易哑光,仿古砖用久了,由于表面的釉层比较薄,容易磨损。所以全抛釉同时具备了抛光砖的光泽和仿古砖的花色,是比仿古砖和抛光砖都更加高档的一个品种。全抛釉由于是由釉面和砖体两层结构构成,加上他的花色鲜艳,所以从侧面看,分层十分明显。
以上内容就是关于瓷砖分层不分层的区别问题的相关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更清晰的分辨瓷砖种类,便于选购到自己喜欢的瓷砖产品。
玻化砖是通体砖坯体的表面经过打磨而成的一种光亮的砖,属通体砖的一种。吸水率低于0.5%的陶瓷砖都称为玻化砖,抛光砖吸水率低于0.5%也属玻化砖(高于0.5%就只能是抛光砖不是玻化砖),然后将玻化砖进行镜面抛光即得玻化抛光砖,因为吸水率低的缘故其硬度也相对比较高,不容易有划痕。
玻化砖[1] 是瓷质抛光砖的俗称,瓷砖的一种。在陶瓷术语中并无玻化砖的说法。
玻化砖可广泛用于各种工程及家庭的地面和墙面,常用规格是400x400mm、500x500mm、600x600mm、800x800mm、900x900mm、1000x10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