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被说“疯了”到岩板产量全国第二,四川陶企如何逆袭?
近期,陶城报全球岩板调研团队前往四川考察。新年刚过,各大路口旁已经停满了等待拉货的大货车。夹江西部瓷都陶瓷协会秘书长宁安全提到,每年3-4月份都是夹江陶企较为忙碌的时刻,即便是去年受疫情影响,四川产区仍恢复得十分迅速。
近两年来,依托岩板的新风口,四川产区开始一改以往的传统“夹江砖”面貌, 峨眉山金陶、简优、盛世东方、珠峰、索菲亚…… 大刀阔斧地布局岩板,品牌也越来越为人所知。据了解,除了已建成的岩板生产线外, 四川产区在建的岩板生产线还有4条,规划中的岩板生产线还有10条左右。
从昔日的夹江砖到目前的全国第二岩板产区,四川陶企到底是如何完成大逆转?
"疯了"、"出生地"不好的尴尬
早在2018年国内岩板生产线仅有7条时,四川陶瓷企业就开始注意到这一讯号。2012年,峨眉山金陶开始布局薄板并在2013年实现量产;2018年简优开始布局薄板,并在次年推出岩板……但提起当初布局岩板的情况,简优董事长肖思源说道: “我们最开始在夹江搞这条岩板线的时候,很多人都说我们‘疯’了。”
究其原因当然只有一个:产地问题。众所周知,中国现代建陶生产最早是在台湾,改革开放后,先在广东佛山形成产业集群,而后才逐渐孵化、形成福建、山东、江西、四川等产区。发展慢、起步晚,四川产区经过多年的发展,主要辐射西南地区,并且以农村县城市场居多,价格波动明显,以中低端产品为主。
“包括我们第一批产品(薄板)拿出去的时候,我们当时到浙江那一带很多做大品牌的经销商都说你们是哪产的,提到夹江,大家就一个反应—— 出生地不好 。”肖思源表示。
峨眉山金陶也遭遇过同样的状况——“经销商经常还是会有担忧,会说我们是夹江砖的,我当时就表态我们是四川产品,就是峨眉山的。”
但为什么仍然要坚持?肖思源提到:“一个是因为我们有情怀,我父亲是地地道道的夹江人,他热爱陶瓷,搞了一辈子的陶瓷事业,也很想通过努力提升一下产区的高度。 凭什么我们就做不出好砖? ”
与其他产区不同,四川陶企大多为本地老板白手起家,对振兴陶瓷行业、提升产区品牌升级很有情怀;另一方面,目前四川陶企大多数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二代接班,新的经营思路的引进,也使企业改变了旧的经营方式,开始寻求高质量发展。
据宁安全介绍,四川夹江从2017年起开始实施“煤改气”,受此影响,当地陶瓷企业从2016年的98家减少至2017年的60余家。企业数量减少的情况下,夹江产业集群的总产值在逐年提高, 2017年-2020年的总产值分别为:290亿、315亿、340亿、350亿 。
产品也从以往的纯粹走量型产品发展到中板、岩板,在提升产品质量发展方面,四川陶企也在努力 探索 中。
如何从抢占市场先机,转化为对产品的认可
在占据一定先机的情况下,如何顺利打开岩板市场?一方面,由于岩板打开的是新的市场领域, 石材加工商、玻璃加工商、家具厂商成为主要的销售团队 。
峨眉山金陶副总裁李金根就提到:“我们第一批岩板客户全部都是石材、石英石、人造石、玻璃的客户,他们对陶瓷行业没有先入为主的概念。”
“岩板更多的在创造一个新的市场,创造更多更大更有质量的市场,这个差别是明显的。”肖思源提到,依托其20年的工程渠道经验,简优岩板也取得不错的销路。
另一方面, 四川陶企对产品质量的高要求也使口碑得以发酵 。以峨眉山金陶为例,在解决岩板切割裂的问题上,损失最起码接近5000万元。“那时候刚开始做不懂,产品在耐磨度出现了问题。”李金根提到,“当时我也可以通过降价手段将这批质量不达标的产品处理掉,但我一想到时候市面上就会出现我们的产品,消费者会开始说金陶做的砖不行。”仅是这件事给峨眉山金陶带来的直接损失就接近1000万元,但最终,峨眉山金陶还是没有因为这批产品导致整个市场口碑崩溃。
“产品品质需要持续性的坚持。”肖思源提到,产一天好产品、一批次好产品是很简单的,但是要长期地抵住诱惑、扛过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这才是不容易的。
在产区升级的驱动下,大多数四川陶企在建设岩板线上都是以一种大刀阔斧的姿态在进行:盛世东方投资5个亿建3条岩板线,简优投1条线投了1个多亿……在产品装备上,也配备了最新装备,西斯特姆喷墨机几乎成标配。
包退、包换、包赔的服务为四川陶企在岩板渠道的扩张上打下良好基础。2020年,不少四川陶企喝到岩板“头啖汤”实现了业绩的稳步增长。
打破传统“夹江思路”
2021年随着岩板产能爆发,产能过剩的问题已成为行业普遍忧虑的问题。李金根认为,今年上半年应该问题还不是非常大,但是如果没有找到合适的渠道,仅靠单一渠道的话,企业将会非常困难,只有各渠道分解才能承担产能的压力。
一方面,依托成都——西部最大的家具产业集群地, 四川陶瓷企业在家居渠道方面具有一定的区域优势 。“家居板块,四川企业毕竟占有优势,我们将更针对区域市场制定战略,扩大这边的规模。”简优提到。
蜀仓建材是目前四川主要的岩板代理商之一,旗下共有6个交付中心,从2018年起开始和峨眉山金陶进行合作的,目前旗下代理品牌包括:新明珠、东鹏、德利丰等。他认为,“四川岩板在市场上仍然具有性价比的优势。”
目前,岩板在生产端,比如解决加工裂等方面已经取得新的进展,产品质量总体稳步提升,但在解决服务端的问题方面,仍需要陶企们去共同 探索 ,解决好岩板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当然在岩板的经营思路上, 打破传统的“夹江思路”成为四川企业家们的共识 。“如果我们夹江的老板做岩板的定位是因为成都有家具,那就不要去做了,肯定做不成功的。”有行业人士直言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