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工程专业出来干什么
核工程专业也叫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毕业生主要是在政府、事业单位从事核电工程、核技术开发、核动力工程、核供热研究、辐射防护、运行管理工作。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培养能在核技术、反应堆、核电站、辐射防护及相关专业领域从事应用研究、基础研究、教学、管理等的专门人才。
核工程是高科技战略产业,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主要研究工程热物理、核工程和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核工程及核技术方面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等。
这个专业要求毕业生具有良好的数理基础和核技术、核电站工程的专门理论,具有较深入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实验技能,掌握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的基础知识体系,掌握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包括工程制图、机械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等。
这个专业的毕业生要求了解本专业各个方向的理论前沿、研究动态、应用前景以及相关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能够适应核技术、核工程、辐射防护等学科的发展和科学与技术发展。
就业方向上是在核工程和核技术研究、设计、制造、运行、应用和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程热物理、核工程与核技术基础理论,接受核工程与核技术实践培训,具备从事核工程实验研究、设计与施工、运行管理等工作的基本能力和核技术。
再者从事与现代物理技术和信息技术(IT)密切相关的领域和部门。包括环境、医疗、卫生、国防、工农业、核电工程、核电、核供热等科研设计单位(站、厂、所、所)的政府部门、规划部门和经济管理部门以及常规火电厂、工矿企业、大专院校从事研究、规划、设计、建设、核电站运行管理及设备制造、研发、技术咨询等工作。
其次从事核动力工程与核能利用、核技术与应用等。除研究核物理和核反应堆物理与工程外,还研究辐射探测与核电子学、核材料学、核医学、等离子体物理和聚变工程、粒子加速器物理和同步辐射光子科学等。进入大学,很多物理知识要从零开始学习,更加深入。电磁学、力学、热学和量子力学等课程是必不可少的。基础课程结束后,还将学习核电子学、加速器物理、反应堆物理等核心专业课程。
要知道的是核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医疗卫生产品的高效消毒和灭菌。然而,核能是一把双刃剑。在为人类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可能带来毁灭: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泄漏造成的恐慌阴影仍笼罩在人们的脑海中。由于核能技术的特殊性,我国各高校开设的“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涵盖知识面广、知识密集、技术先进、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所以对于专业的要求很强。
核工程主要培养具有核工程与核技术基础知识,能在相关领域从事核工程与核技术方面的研究、设计、制造、运行、应用和管理工作,并具有创新意识的科技人才。本专业培养具有核工程与核技术基础知识,能在相关领域从事核工程与核技术方面的研究、设计、制造、运行、应用和管理工作,并具有创新意识的科技人才。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培养具备工程热物理及核工程技术基础知识,能在各相关领域从事核工程及核技术方面的研究、设计、制造、运行、应用和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核工程与核技术是一门多学科相互交叉的高新技术专业,它包括核动力工程与核能利用、核技术及应用两大分支。
学习该专业的就业前景:核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与传统能源相比,核燃料体积小,1000克的铀相当于1000吨的标准煤。核电产生过程中没有温室气体产生,环境负荷极小。我国核电建设从上世纪70年代起步至今,发展迅猛,但在整个电力供应中所占比例仍然较低。
主要课程:热工基础、计算机应用、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学、热工过程自动化、计算机控制、电力工程、 汽轮机原理、核反应堆物理分析、核反应堆热工分析、核电厂辐射测量与防护、核反应堆控制和仪表、 核反应堆安全分析、核电厂系统与运行等。
学习门槛:较好的数学、物理、外语、计算机等基础;具有敏捷的逻辑思维;屈光不正(近视或远视)、任何一眼 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400 度者不宜报考等。
一、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具体介绍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培养具备工程热物理及核工程技术基础知识,能在各相关领域从事核工程及核技术方面的研究、设计、制造、运行、应用和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核工程与核技术是一门多学科相互交叉的高新技术专业,它包括核动力工程与核能利用、核技术及应用两大分支。
二、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大学排名榜前十
1、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诞生于1911年,简称“清华”,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入选“珠峰计划”、“20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为九校联盟、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亚洲大学联盟、清华大学—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低碳能源大学联盟成员。
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中国科大”,由中国科学院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入选“珠峰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九校联盟”成员、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成员,是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
3、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北京大学由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系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2011计划”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是九校联盟(C9)及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东亚四大学论坛、国际公立大学论坛重要成员。是国家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摇篮、科学研究的前沿和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和国际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窗口。
4、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简称“上海交大”,位于中国直辖市上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全国重点大学,也是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入选“珠峰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5、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简称“西安交大”,位于古都西安,是国家“七五”、“八五”首批重点建设高校,是全国重点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七所大学之一,“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九所高校之一,被国家确定为以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为目标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
6、哈尔滨工程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前身为新中国一所高等军事技术学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世称“哈军工”),陈赓大将为首任校长,中央军委直属正大军区级(正部级)高校,学校被列入“一五计划”国家156项重点建设工程,1966年文革爆发,哈军工退出军队序列,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学院,1994年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
7、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Sichuan University),简称“川大”,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入选“2011计划”、“珠峰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设有研究生院,拥有研究生自主划线资格,是一所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
8、兰州大学
兰州大学,简称兰大,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大学行列,入选国家“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上海合作组织大学成员,设有研究生院,是一所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
9、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华北电力大学,简称华电,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由教育部与国家电网等七家电力央企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华北电力大学等九家单位组成的华北电力大学理事会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是北京高科大学联盟成员高校,入选“111计划”、“卓越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学校由于“一所大学,两地办学”的实际情况,校部设在北京,分设保定校区,两校部实行实质性一体化管理。
10、南华大学
南华大学,坐落于湖南省衡阳市,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艺术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等9大学科门类,是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学校是教育部批准的卓越工程师、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单位,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基地、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后备军官选拔培训基地,是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其实‘核’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生活中很多食物都是通过一定剂量的辐射照射或者等离子体杀菌处理,来杀灭寄生虫卵和致病菌,从而延长保质期。人们在医院检查身体拍的X光片、“CT”、“核磁共振”,公共场所常见的“安检仪”都是对核辐射以及成像技术最直观的应用。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简介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培养能在核技术、反应堆、核电站、辐射防护及相关专业领域从事应用研究、基础研究、教学、管理等的专门人才;要求毕业生具有良好的数理基础和核技术、核电站工程等的专门理论,具有较深入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实验技能,掌握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的基础知识体系,掌握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包括工程制图、机械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等;要求了解本专业各方向的理论前沿、研究动态、应用前景以及相关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能够适应核技术、核工程、辐射防护等学科的发展。
课程体系:《流体机械》、《反应堆物理》、《反应堆结构与材料》、《核安全基础》、《反应堆热工水力学》、《工程分析程序设计》、《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核反应堆安全分析》、《核反应堆物理》、《汽轮机原理》 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方向培养:核电站。
就业方向:政府、事业单位:核电工程、核技术开发、核动力工程、核供热研究、辐射防护、运行管理。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就业方向有哪些核科技是高科技密集领域,专业涉及诸多交叉学科。所以“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领域比较宽泛。
主要包括核医学影像、核探测和核电子学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加速器医疗和核药、核电和能源、食品农业、核技术工业应用等领域。具体就业单位除了传统的核科技、核工程部门外,一般集中在与近代物理技术和信息技术(IT)密切相关的部门。
比如工业、环保等政府规划和管理部门,科研设计研究所和高校,高新技术企业、国有核电集团等,主要从事规划、设计、研究和管理等工作。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就业前景如何核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与传统能源相比,核燃料体积小,1000克的铀相当于1000吨的标准煤
核电产生过程中没有温室气体产生,环境负荷极小。我国核电建设从上世纪70年代起步至今,发展迅猛,但在整个电力供应中所占比例仍然较低。
作为国家一重大科技专项,预计不久的将来,核电站将在神州大地遍地开花,这将是迎接我国21世纪核电大发展的战斗命令和前进的号角,而发展核电的光荣与使命,永远属于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的毕业生们。
近几年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在85%左右,重点名牌高校就业率在95%左右。这是一个目前就业率较高的一个专业,主要原因是核工业在我国正处于一个发展时期,现在该方面的专业人才较少,而开设此专业的高校和每年的毕业生人数不多,绝大多数毕业生生都能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
核工程与核技术就业薪酬一个月16000以上。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就业方向: 核工程与核技术是一门多学科相互交叉的高新技术专业,它包括核动力工程与核能利用、核技术及应用两大分支∷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程热物理、核工程、核技术的基础理论,受到核工程、核技术方面的实践训练,具有从事核工程、核技术的实验研究、设计建造、运行管理的基本能力∷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培养具备工程热物理及核工程技术基础知识,能在各相关领域从事核工程及核技术方面的研究、设计、制造、运行、应用和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由于核能源将成为中国未来能源的绿色支柱,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就业前景良好。毕业生一般在医疗、卫生、国防、工业、农业的政府部门、规划部门和经济管理部门,核电工程的科研设计单位、工矿企业、高等院校等从事研究、规划、设计、施工、核电厂运行管理及设备制造、研发、技术咨询等工作∷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后亦可在核电站、核动力和核供热以及常规火力电站等领域从事研究、设计、建造、运行与管理等工作,工程公司的技术咨询与管理工作。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长顺大道一段328号
名称:中国核动力院
位置:四川省成都市
地址:双流区长顺大道一段328号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隶属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是中国唯一集核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试验、运行和小批量生产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科研基地;被吴邦国委员长誉为“中国核动力工程的摇篮”。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始建于1965年,是军民结合的国家战略高科技研究设计院;1967年——1969年已划归二机部(核工业部)的七院逐步从北京搬迁到四川;2010年,参与设计的首座自主品牌中国改进型压水堆核电技术CPR1000的核电机组——岭澳核电站二期正式并网发电。
根据2017年1月核动力院官网显示,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400余人,中高级工程师及以上技术人员1900余人。全院建立了90多个实验室,其中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级能源研发(实验)中心,涉及50多个工程专业和学科。
根据2017年1月核动力院官网显示,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有硕士生导师65人,博士生导师29人。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共有1500多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获得100多项授权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