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为什么选择双分裂变压器而不是普通变压器
双分裂变压器一般用在集中逆变的光伏发电项目中,由于逆变器容量有限,一般采用双分裂变压器。其优点有二,一是可以降低逆变器容量,提高性价比。二是可以做到两个逆变系统和光伏阵列在电气上隔离,一个光伏系统故障,不影响另一个系统正常运行。其次就是可以降低谐波分量。
1、一台光伏逆变器中,通常有3类电感,交直流共模电感,升压电感,滤波电感。其中,升压电感和滤波电感同属于功率电感,属于发热器件。
2、光伏组件是直流源,本身不会产生电磁干扰,有些逆变器厂家为了降低成本,取消了逆变器直流EMI共模电感,实际上,由于逆变器功率器件开关速度非常高,会产生较大的共模干扰电流,如果没有直流EMI共模电感,这些干扰电流信号就会传到直流电缆和组件上,这时组件就会像一个天线,产生电磁干扰,影响用户周边家电设备的正常使用,如电视机,收音机等设备受到干扰。
综上所述应该知道光伏逆变器电感的作用了吧,如果还不明白的话,可以看一下这篇文章中的案例来了解哦
是指在光伏发电系统中,光伏电池的利用率除了与光伏电池的内部特性由关外,还收使用环境如辐照度、负载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的外界条件下,光伏电池壳运行在不同且唯一的最大功率点(MPP)上。因此,对于光伏发电系统来说,应当寻求电池板的最佳工作状态,最大限度进行光电转换。利用控制方法实现电池板的最大功率输出运行的技术为最大跟踪点跟踪(MPPT)技术。
实为一种控制技术,即算法,属逆变器内部功能,非外部单列控制器。
至于你所说的DC-DC部分应该指的是Boost变换。
传统的MPPT方法依据判断方法和准则的不同分为开环和闭环MPPT方法。开环又包含定电压跟踪法、短路电流比例系数法、差值计算法;闭环包含扰动观测法、电导增量法(INC)。到现在还有了智能MPPT方法。
并网逆变器按实现MPPT跟踪的不同拓扑和实现位置主要分两类:两级式并网光伏和单级式并网光伏。
两级式:电池板输出的直流电通过前级Boost变换升压后在输出给后级的网侧逆变器,通过控制将网侧逆变器输出的交流电并入电网。由于两级式并网光伏逆变器中存在两个功率变换单元,因此最大功率跟踪点控制可以由前级的Boost完成,也可由后级的网侧逆变器完成。而含有DC-DC变换的应是基于前级的MPPT控制,也是实际中较为常见的控制方案,这种控制,前级的Boost实现MPPT控制,后级实现直流母线稳压控制。
单级式:MPPT、电网电压同步和输出电流正弦控制等均直接由DC-AC环节来实现,控制相对复杂。
再细分就多了,大体就是这个结构,希望能对你由帮助,如有不明白的,可追问。
第二位数字表示防止水进入的防护等级,4表示防溅水,向外壳各方向溅水无有害影响。5表示放喷水,向外壳各方向喷水无有害影响。
因此IP65的防护等级比IP54的高。
目前我国光伏电站采用的逆变器结构主要有:集中式光伏逆变器系统、组串式光伏逆变器系统、集散式光伏逆变器系统以及微型逆变器等。下面简单介绍一下集中式逆变器和组串式逆变器的的特点(后期会陆续介绍其他类型的逆变器):
>>>>
1.1集中式光伏逆变器
集中式光伏逆变系统是大型光伏电站普遍采用的电能变换装置,也是目前最为成熟的技术方案之一。集中式光伏逆变系统采用一路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输入,集中MPPT寻优、集中逆变输出,
集中式逆变器是将很多光伏组串经过汇流后连接到逆变器直流输入端,集中完成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设备。集中式逆变器通常使用单级两电平三相全桥拓扑结构,大功率IGBT和SVPWM调制算法,通过DSP控制IGBT发出两电平方波,通过LCL或LC滤波器滤波后输出满足标准要求的正弦波。
集中式逆变器常见的输出功率为500kW、630kW,以500kW集中式逆变器应用业绩最多,集中式逆变器转换效率通常>98.3%,中国效率>97.5%,每台逆变器具有1路MPPT,MPPT电压跟踪范围为500V~850V,2台逆变器组成1MW方阵,通过一个双分裂绕组变压器升压后接入35kV中压电网。
目前国内还有最新的直流1500V集中式逆变器,单价功率1.25~3.125MW,采用逆变升压一体结构,组成2.5MW~6.4MW的发电系统,适合目前平价电站的建设。
>>>>
集中式逆变器的优点:
1、安装相对简单,更方便维护。
2、该逆变系统采用单级式控制方式,控制相对简洁,相关技术比较成熟,单位系统造价低。
>>>>
集中式逆变器的缺点:
单台集中式光伏逆变器仅具备一路MPPT路数,针对光伏电池板组件之间存在的匹配偏差,无法做到对每一光伏电池板组串精确地跟踪控制,造成电池板利用效率降低。特别是山地电站的大规模涌现,其应用场景受地形限制,无法保证所有组串朝向、倾角按照最优方式配置,单路MPPT方案的集中式光伏逆变器很难满足现场应用要求。
>>>>
1.2组串式光伏逆变器
组串式光伏逆变系统最初是针对屋顶光伏等小型光伏发电系统设计的,可直接接入低压电网,不需要隔离变压器或升压变压器,特别适合于低压并网的分布式光伏发电。
为了更好地解决光伏电池板组件“失配”造成的发电量的损失,在大型光伏电站中也出现了以小功率组串式光伏逆变器组成的光伏逆变系统,通过对光伏电池板组件子方阵的分散MPPT优化,交流汇接并联后集中升压并网,从而较好的解决了大型光伏电站因光伏电池板组件“失配”导致的发电量损失。
组串式逆变器是基于模块化的概念,将光伏方阵中的每个光伏组串连接至指定逆变器的直流输入端,各自完成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设备。组串式逆变器通常使用两级三电平三相全桥拓扑结构,选用中小功率IGBT和SVPWM调制算法,通过DSP控制IGBT发出三电平方波,通过LCL或LC滤波器滤波后输出满足标准的正弦波。
组串式逆变器常见的输出功率为1~10kW、20kW~40kW、50kW~80kW,逆变器的最大转换效率为98%以上,中国效率高达98.4%以上,每台逆变器具有多路的MPPT,MPPT电压范围通常为200V~1000V(1~5kW小功率逆变器的MPPT范围一般是80V~500V,直接接入用户电网侧),通过交流汇流后经双绕组变压器接入35kV中压电网。
光伏逆变器是能够将光伏太阳能板锁产生的可变直流电压转换成为市电频率交流的逆变器,可以反馈回商用输电系统,或是供离网的电网使用。光伏逆变器是光伏阵列系统中重要的系统平衡(BOS)之一,可以配合一般交流供电的设备使用。太阳能逆变器有配合光伏阵列的特殊功能,例如最大功率点追踪及孤岛效应保护的机能。
太阳电池在阳光照射下产生直流电,然而以直流电形式供电的系统有很大的局限性。例如:日光灯、电视机、电冰箱、电风扇等均不能直接用直流电源供电,绝大多数电动机械也是如此。此外,当供电系统需要升高电压或降低电压时,交流系统只需加一个变压器即可,而在直流系统中升降电压的技术就要复杂得多了。因此,除直接使用直流电源的通信、气象等特殊用户外,在供应生产生活用电的光伏发电系统中都需要配备光伏逆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