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出口国
IEA数据显示,2019 年世界煤炭总产量超过 79 亿吨,为 2014 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年增长率为 1.5%,仅为近年来的一半。动力煤和褐煤约占该产量的 86%,其余为冶金煤。对 2020 年的最新估计表明,由于冠状病毒大流行期间需求下降,全球产量每年下降 6.5% ,但预计 2021 年将反弹至 760 万吨。
1. 中国——37亿吨
中国在全球煤炭生产中占主导地位,2019 年占世界总产量的近 47%。年内开采量近 37 亿吨,年增长率为 4%。中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费国,消耗了全球约 53% 的煤炭。中国 2020 年宣布将在 2060 年之前实现碳中和,这可能会促使中国采取措施减少国内能源供应对煤炭的过度依赖。
2. 印度 – 7.83 亿吨
印度在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名单中位居第二,2019 年的产量约为 7.83 亿吨,略低于全球份额的 10%。国有的印度煤炭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矿公司,占该国产量的 80% 左右,拥有 360 多个矿山在运营。2020 年,印度政府最终确定了向私营部门开发开放该国煤炭储备的计划,以促进国内生产并减少对外国进口的依赖。大约有 40 个煤矿将被拍卖用于开发,尽管据报道早期兴趣很低,这反映出在煤炭越来越不受欢迎且来自可再生能源的竞争日益激烈之际,投资者缺乏兴趣。
3. 美国——6.4亿吨
美国的煤炭产量多年来一直在下降,2019 年达到6.4 亿吨,为 1970 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来自廉价天然气和日益低成本的可再生能源的竞争减少了国内电力部门对化石燃料的需求,预计未来几年下降趋势将加大。国际能源署估计,该国 2020 年的产量低至 4.91 亿吨,同比下降 23%,然后在 2021 年小幅反弹至 5.39 亿吨。2019 年,美国五个州的煤炭产量约占全国的 71%。它们是:怀俄明州 (39%)、西弗吉尼亚州 (13%)、宾夕法尼亚州 (7%)、伊利诺伊州 (6.5%) 和肯塔基州 (5%)。
4. 印度尼西亚——6.16 亿吨
印度尼西亚 2019 年的煤炭产量达到创纪录的 6.16 亿吨,比上一年增长 12%。该国是世界主要的动力煤出口国之一,中国和印度是其两个最重要的贸易市场。高生产率,加上 2020 年冠状病毒大流行导致需求下降,给国内大宗商品价格带来压力,促使矿商降低生产目标。国际能源署预计印尼2020年煤炭总产量约为5.29亿吨,2021年增至5.45亿吨。 印尼政府设定的2021年产量目标为5.5亿吨。
5.澳大利亚——5.5亿吨
澳大利亚在 2019 年生产了 5.5 亿吨煤炭,其中超过一半是动力煤,超过三分之一是冶金煤。该数字同比增长 3.4%,尽管该国 2020 年的产量预计将下降约 9%,抵消了这些增长。澳大利亚在全球冶金煤生产和出口方面占据主导地位,其许多货物供应中国庞大的炼钢业。虽然全国六个州都在开采煤炭,但最多产的地区是昆士兰州和新南威尔士州,尤其是东海岸的鲍文盆地和悉尼盆地。煤炭产品是澳大利亚 2019 年第二大最有价值的出口产品,仅次于铁矿石和精矿。
6.俄罗斯——4.3亿吨俄罗斯在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名单中排名第六,2019 年的开采量为 4.3 亿吨,仅占全球份额的 5% 以上。由于全年需求减少,国际能源署预计 2020 年俄罗斯煤炭产量将下降 8%,无论是国内还是欧洲和韩国等主要出口市场。该国拥有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煤炭储量,西伯利亚盆地在其估计的 1620 亿吨国家资源中占很大比例。政策制定者已宣布计划在未来几年提高国内煤炭产量——目标是到 2035 年达到每年 6.7 亿吨。
海关统计,2007年,中国出口煤5,317万吨(世界排名第5),比2006年(下同)下降16%进口煤5,102万吨,大幅增长33.9%,年度进口规模首次超过5,000万吨.(世界排名第三) 世界前10大煤炭出口国为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俄罗斯、南非、中国、哥伦比亚、美国、越南、加拿大和波兰,合计煤炭出口量为8亿吨,占世界煤炭出口总量的96.3%. 世界前10大煤炭进口国为日本、韩国、中国、中国台湾、英国、印度、美国、德国、荷兰和意大利,合计煤炭出口量为5.71亿吨,占世界煤炭出口总量的68.3%.
近年来,我国煤出口逐年下降,2003-2006年出口量由9394万吨下降到6330万吨,年平均下降速度为12.3%。而煤的进口量则从2003年的1076万吨上升至2006年的3825万吨,年平均增长速度高达52.6%。今年以来我国煤继续呈现进口增加和出口减少的态势,并且出现了净进口现象。
据海关统计,今年1-4月我国进口煤1922万吨,价值 9.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分别增长50.5%和52.2%,进口平均价格为47.2美元/吨,上涨1.1%。同期,出口煤炭1587万吨,净进口335万吨。其进口主要特点有:
一、以一般贸易方式为主。今年1-4月,我国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煤1375万吨,增长48%,占同期我国煤进口总量的71.5%;以边境小额贸易方式进口煤542.7万吨,增长57.8%。
二、东盟为主要进口地区。今年1-4月,我国自东盟进口煤1465万吨,增长94.8%,占同期我国煤进口总量(下同)的76.2%。其中,自越南进口煤851万吨,增长39.5%;自印度尼西亚进口煤614万吨,增长3.3倍;此外,自澳大利亚进口煤233.2万吨,下降18.8%,占12.1%。
三、广东和广西为前两大进口省份。今年1-4月,广东省进口煤519.4万吨,增长31.9%;广西省进口461.5万吨,增长83.7%,两省(区)合计占同期全国煤进口总量的51%。
四、无烟煤为进口主要品种。今年1-4月,我国进口无烟煤1005万吨,增长38%,占同期我国煤进口总量的52.3%;进口烟煤791.2万吨,增长46.1%。
今年1-4月我国煤进口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有:
一是国内需求持续旺盛,供给能力增长不足。随着国内冶金、电力等行业对煤的需求不断增加,尤其是电力需求的增长构成煤需求的强大支撑;与此同时,国家加大中小煤矿的治理力度,如作为产煤大省的山西省2006年取缔关闭非法经营矿点4876个,压减矿井1391个,压减比例达到31.6%。
二是国内外煤炭差价刺激进口增加。由于国内煤炭行业关井压产,煤炭价格急剧攀升。同时煤炭资源有偿使用政策的全面实施,煤炭生产成本上升明显,进一步支撑煤炭价格上扬。而国际市场煤炭供应充足,印度尼西亚、南非和澳大利亚等主要产煤国都在积极扩大出口,使国际市场煤炭价格出现下跌趋势。加之自2006年11月1日起我国下调大部分煤的进口税率,使得煤炭进口成本进一步降低,刺激了国内企业使用进口煤的积极性。
三是国内铁路运输的'瓶颈'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 由于国内铁路运力短缺,造成山西等产煤大省对东部沿海等用煤大省的供煤不畅。因此,拥有良好港口条件的沿海省份,与其从内地煤炭大省采购,不如直接从澳大利亚、印尼以及越南等国进口煤炭,成本更低,经济效益更好。
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对进口煤炭的需求还将继续增长。由于我国每年的煤炭进口量占国内总产量的比重很小,因此,对国内煤炭价格影响有限。但是在大量进口的同时,应该鼓励和引导企业以长期供应合约稳定供给,避免带来经营上的波动。
澳大利亚 美国是世界最大的煤炭出口国
波兰 中国 南非也是重要的煤炭出口国
全世界进口煤炭最多的是日本
法国 意大利等西欧国家也是煤炭的主要进口国
要点:
1、分析往年煤炭行业情况
2、根据往年情况和现状进行预测分析
实例:
2020年全球煤炭需求下滑,产量下降,国际煤炭贸易萎缩,煤炭价格在上半年大幅下降。随着欧美发达国家绿色能源替代水平进一步提升,以及亚洲地区相对强劲的经济增长带动的煤炭消费增长,预计未来几年,煤炭出口和消费重心向亚洲转移的趋势将更加明显。
1、2020年全球煤炭产量有所下降
2017-2019年全球煤炭产量逐年增长,但增速呈现下降趋势,到2019年全球煤炭总产量达到79.21亿吨。2020年,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初步测算全球煤炭产量同比下降了4%左右,新冠疫情对全球宏观经济的巨大打击进一步导致煤炭产量有所下滑。
2、美国煤炭产量降幅最大
2020年,在全球16个主要产煤国中,煤炭产量增长的有3个国家(包括中国、印度、越南),其余13国煤炭产量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煤炭产量最大的中国,全年产煤量为38.4亿吨,同比增长0.9%;排名第二的印度,得益于四季度产量的快速回升,全年产煤7.41亿吨,同比增长0.8%;而美国的煤炭产量跌破5亿吨,仅产煤4.89亿吨,同比下降了23.7%,降幅最大。
3、俄罗斯煤炭出口逆势增长
从出口情况来看,IEA数据显示2017-2019年全球煤炭出口量逐年增长,2019年达到14.36亿吨。2020年新冠疫情对全球煤炭贸易造成较大影响,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预测2020年全球煤炭出口下降至13亿吨。
2020年,全球煤炭出口量排名第一的印尼全年出口煤炭4.07亿吨,同比下降11.3%;其次是澳大利亚,预计全年出口煤炭3.61亿吨,同比下降8.9%;排名第三的俄罗斯,在下半年中国强劲煤炭进口需求的拉动下,全年出口煤炭1.93亿吨,同比增长1.7%。
近几年俄罗斯煤炭向中国市场转移趋势明显。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西欧是俄罗斯主要出口市场,但随着西欧国家“去煤化”步伐加快,俄罗斯出口西欧的煤炭量快速萎缩,出口重心由西向东转移。
2020年下半年,俄罗斯出口中国的煤炭量达1460万吨,比2019年同期的1090万吨增长了33.9%。俄罗斯政府层面也将加快铁路、港口等物流设施建设,加大煤炭出口向东部转移的步伐,积极拓展亚太区域煤炭市场。
4、亚洲地区进口消费需求强劲
中国、印度、日本、韩国是全球主要煤炭进口国家。其中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煤炭进口国,2020年进口煤炭3.04亿吨,同比增长1.5%;印度进口煤炭2.18亿吨,比2019年减少3000多万吨,同比下降了12.4%;日本进口煤炭1.74亿吨,同比下降6.8%;韩国进口煤炭1.23亿吨,同比下降12.7%。
2020年全球主要煤炭进口国家和地区中,中国、越南、泰国、巴基斯坦和土耳其煤炭进口量实现正增长,其他国家和地区煤炭进口量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德国的降幅最大,为-27.3%。
整体来看,亚洲市场煤炭进口需求占据主要份额,并在全球宏观经济低迷的情况下,以中国泰国、越南等为代表的亚洲国家依旧能保持逆势增长,市场潜力较大。
5、煤炭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在欧美市场,绿色可再生能源快速替代煤炭,近几年欧美国家的煤炭消费持续下降,2020年美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首次超过燃煤发电量,全年煤炭消费量下降21%;欧盟国家煤炭消费量下滑幅度更大,欧盟27国2020年煤炭进口量下降32.7%。
在亚洲市场,例如越南、印尼和南亚的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煤炭消费量还有增长潜力。2020年,越南、巴基斯坦的煤炭进口量均实现正增长,印尼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煤炭产量和消费量虽然都出现下降,但疫情稍有缓和后,马上加快了燃煤电厂的建设步伐。
从整体来看,全球范围的煤炭出口和消费重心逐渐向亚洲转移趋势明显。
世界煤炭可采储量的60%集中在美国(25%)、前苏联(23%)和中国(12%),此外,澳大利亚、印度、德国和南非4 个国家共占29%。2001 年,上述7 国的煤炭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80%。澳大利亚、美国和加拿大可供炼焦的优质烟煤储量丰富,2002年3国的炼焦煤总产量占世界贸易总量的81%。
根据BP能源数据整理,2006年全球煤炭探明储量排名如下表所示,美国以2446亿吨储量稳坐头把席位,俄罗斯为1570亿吨储量排第2位,中国和印度分别为1145和924亿吨排第3、4位。
据美国能源管理局最新研究报告,世界煤炭消费量将从1999年的4700Mt增长到2020年的6400Mt.其中,中国和印度两个国家的煤炭消费增长量约占世界总预测煤炭消费增长的92%.预计煤炭在世界一次总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从1999年的22%下降到2020年的19%.煤炭在世界发电燃料中的比重将从1999年的34%下降到2020年的31%.预测世界煤炭贸易量将从1999年的548Mt增长到2020年的729Mt.�在煤炭出口市场上,澳大利亚、美国和南非等9个国家占世界出口量的90%以上。主要的出口市场是东亚和西欧,其中与我国比邻的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占世界进口量的40%左右。1999年和2000年,世界煤炭市场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煤炭供应方。1999年世界煤炭市场的价格竞争不仅影响了贸易方式,也影响了煤炭出口国家的收入。澳大利亚和印尼煤炭出口量增加,而美国则降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的最低点。南非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煤炭出口国。2000年,影响世界煤炭市场的主要因素是较高的海上运输费、煤炭进口需求增长及出口价格。在过去10年中,世界煤炭价格在40%范围内波动,1995年煤炭价格最高。从2001年开始,因受国际市场石油价格等因素的影响,煤价开始回升,2001年的煤价比2000年上涨约5美元/t.4世界10大煤炭公司生产与经营在过去的10年间,世界煤炭工业进入了合并、重组和全球化时代。1999年,世界最大的煤炭公司为印度煤炭公司,其年产量为2.57亿t,目前该公司拥有54万雇员,但其煤炭生产业务全部集中在印度。这里着重讨论参与全球化经营的10大煤炭公司。2000年国外10大煤炭公司多数公司生产包括煤炭在内的多种产品。其中8个公司已在不同的股票交易所上市。
2000年,国外10大煤炭公司共生产煤炭852Mt,约占世界煤炭总产量的1/5.煤炭产量和总收益最高的是皮博迪集团,利润最高的是力拓公司,煤炭出口量最多的是BHP集团。
世界上出口煤炭最多的是,以国家论,储量最多的是俄罗斯,约占世界煤炭总储量的五分之二,其次是美国,约占四分之一强,以下为中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印度、波兰、南非和德国。以上国家一直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煤炭生产国和出口国。
世界上出口铁最多的国家这几年一直都是澳大利亚~~~~
1、 全球煤炭贸易市场划分
国际煤炭市场大致可分为两个区域市场:亚太市场和欧美大西洋市场。亚太煤炭市场的煤炭出口国家及地区主要有: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中国、俄罗斯、越南、朝鲜等;亚太煤炭市场的煤炭进口国家及地区有:日本、韩国、印度、中国台湾省、中国香港特别区、菲律宾、马来西亚等。欧美煤炭市场的煤炭出口国家及地区主要有:澳大利亚、南非、俄罗斯、波兰、美国、加拿大、哥伦比亚、委内瑞拉等;欧美煤炭市场的煤炭进口国家及地区主要有: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丹麦、希腊等。
一般来讲,国际海运市场运费价格低,供应充足的时候国际煤炭销售市场区域性划分会
趋向模糊。影响煤炭贸易的因素,除了传统的供需关系外,还有可能是为了获得特定的煤种,保证国家能源安全等。
亚太地区是世界煤炭贸易的贸易量最大的地区,2007及2008年亚太地区的硬煤贸易量分别是4.66和4.84亿吨,分别占全球硬煤贸易量的50.3%和51.6%。澳大利亚最近多年是全球出口第一大国,其出口量占据全球煤炭出口量的30%左右,占亚太地区的出口量的50%左右。同时,由于运输距离的限制,因此出口相对比较稳定。比如,澳大利亚出口的80%是亚洲,而亚洲出口大国比如中国、印度尼西亚出口的80%以上是亚洲内部。所以,澳大利亚的煤炭价格可以作为国际上一个重要地区煤炭价格走势的一个风向标。
总的看来,国际市场煤炭供给逐步由单一走向分散化,各煤炭出口国竞争激烈,出口国家体系在近十年来发生了巨大变化。
世界前十大煤炭出口国为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俄罗斯、南非、中国、哥伦比亚、美国、越南、加拿大和波兰。
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因为资源短缺,是全球最大的煤炭进口国和地区。西欧各国随着产量的萎缩,也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煤炭进口区。
2、 国际煤炭贸易运输方式
国际贸易中,煤炭运输一般通过海上运输。煤炭可由两种远洋货船载运。一种是装运散货的干货船,另一种是既可运石油,也可运矿石、煤炭等散货的干湿散货兼运船,前者是煤炭海运的主体,后者因作业复杂(洗仓等),使用不经济现已较少使用。其中,半数吨位是6万吨级以下的船,1-3万吨级的小型船方便灵活,可被小型海港接纳,因此使用数量不少。使用最多的是6-8万吨级的中型船。远洋运煤的主要流向是:太平洋的主流是从澳大利亚东海岸流向日本、韩国、东南亚。从美国东部向西横渡太平洋流向东北亚和东南亚。从中国东海岸流向日、韩;大西洋的主流是从美国东海岸横渡大西洋流向欧洲;印度洋的主流是:由南非越印度洋向亚洲或由澳大利亚向西至欧洲。除此三大洋以外,波罗的海及欧洲北海岸有少量海运。
除海上贸易外,部分国际煤炭贸易也通过内陆边境贸易的方式。此类运输方式主要发生在北美大陆,欧洲大陆各国,前苏联各国之间。美国与加拿大之间主要通过五大湖然后经由铁路或公路运输到消费地。美国与墨西哥,欧洲各国,俄罗斯与乌克兰,哈萨克斯坦等国之间主要通过铁路运输。
(东北亚煤炭交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