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为什么会有淡季?
首先煤炭的主要消费群体是钢铁公司和火力发电厂 当钢铁需求大和用电高峰期来临时煤炭消耗进入旺季,反之则进入淡季 。当然这些因素受政策和市场需求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也是经济周期律的体现。
煤价何时下跌?
八月份以来,政策和监管持续发力,煤炭行业保供稳价工作紧张有序开展。一方面,加快释放煤炭先进产能。通过在建煤矿投产、在产煤矿产能核增、煤矿智能化改造扩产等多种方式,主产地合计新增优质先进产能1.4亿吨/年。
截至七月中旬,已完成产能置换、正在办理核增批复的煤矿产能4000万吨/年。八月份,又有16座鄂尔多斯露天煤矿取得接续用地批复,涉及产能2500万吨/年左右,此外,还有产能近5000万吨/年露天煤矿将于本月中旬陆续取得接续用地批复。此外,国家努力推进约六亿吨的煤炭储备能力建设,能够发挥蓄水池作用,稳定煤炭价格。另一方面,加强煤炭价格监测,对恶意炒作、哄抬价格等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依规进行查处。为积极响应保供稳价相关政策,陕西榆林、内蒙古自治区多地多家主力煤矿已经陆续进行不同幅度的降价。
进入秋季,随着电厂日耗缓慢回落,加之水电出力增加。而主产地煤炭产能的加快释放,核增和新批煤矿投产,后期煤炭供应有望保持增长态势,预计供热期到来之前的十月中下旬,煤炭价格将出现小幅回落。但是,尽管煤炭需求进入传统淡季,但是距供暖季节也并不遥远,煤炭供需仍然偏紧,港口运输依然繁忙。
今年以来,煤炭市场活跃程度保持上升势头,甚至出现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现象。虽然九月份属于民用电的传统淡季,但考虑到九十月份是建材、化工、钢铁等行业的需求旺季,加之今年冬储提前采购,产地安全、环保检查趋严,预计九月中下旬会提前迎来煤炭采购和拉运高峰。临近全运会,榆林地区火工品受到严格管制,神木等地区部分露天煤矿停产,用户将转向内蒙地区拉煤,促使产地市场更加活跃。十月份,天气转凉,电煤消费旺季特征减弱;叠加受七天长假影响,工业用电减弱,预计煤炭市场供需形势明显缓解。但是,10月15日,东北地区将点火供暖,在此之前,必须把库存打起来。11月初,华北地区进入供暖期,煤炭需求或将逐步进入峰值。与此同时,国内煤炭增产保供政策效果逐步显现,煤炭生产情况继续改善,优质产能加快释放,将出现煤炭市场供需两旺走势。需求端,虽有政策调控支持,但各环节库存低位,需求刚性大,预计煤炭需求强劲,市场趋紧。
每年3-5月,这是传统煤炭消费的淡季。但今年煤炭市场淡季不淡,主产区煤矿库存少,拉煤车排队装车现象重现,煤炭价格持续飙升。根据CCTD环渤海电煤现货参考价,3月1日至5月10日,发热量5500大卡的电煤现货价格从571元/吨上涨至865元/吨,涨幅超过51%。
为防止市场参与者误判价格走势,包括CCTD渤海动力煤现货参考价在内的多项煤炭价格指数从5月11日起暂停。业内人士认为,3月以来,煤炭生产萎缩与消费需求快速增长之间一直存在矛盾,这是导致市场煤炭价格大幅上涨的基本因素。
我认为有以下方面
供应方面,一方面主产区安全环保政策收紧,煤炭产量受限。国家统计局5月1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原煤产量3.2亿吨,同比下降1.8%。
另一方面,在全球经济复苏的推动下,受美元超支等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资本继续流入顺周期行业,国际煤炭价格和国际海运继续上涨,进口煤炭的到岸价格优势减弱,中澳关系再次紧张,导致进口煤炭明显萎缩。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今年前四个月,中国煤炭进口总量为9013万吨,同比减少3649万吨,降幅为28.8%。
从需求方面看,中国经济持续良好发展,国外疫情反复,制造业订单加速回国,带动电力需求大幅增加。4月份,随着原煤产量下降,我国发电量同比增长11%,其中火电增长12.5%。此外,主要的煤炭使用行业,如钢铁,焦炭和水泥都保持快速增长。
好了,以上就是本期所要分享的内容了。
8元/吨、677。4元/吨、 626。6元/吨、359。7元/吨和1176。0元/吨,分别比去年同期上涨21。84%、15。89%、15。67%、16。45%和35。91%。 从各月煤炭价格走势来看,前3个月煤炭价格均呈明显上涨态势。
其中,1月份煤炭价格环比涨幅明显扩大,动力煤、炼焦煤、化肥用煤、水泥用煤和焦炭价格分别比上月上涨8。17%、4。35%、4。87%、4。66%和7。23%。2月份,除了动力煤、焦炭价格,环比涨幅分别回落2。
47、2。15个百分点外,其它三种煤炭价格环比涨幅继续扩大。3月份,除了焦炭价格比上月上涨8。59%,涨幅比上月扩大3。51个百分点外,其它四种煤炭价格环比涨幅均明显缩小。 此外,主要煤炭中转港秦皇岛港煤炭价格小幅上涨,一季度煤炭平仓价为488。
3元/吨,环比上涨13。72%,同比上涨16。37%。其中,动力煤、炼焦用洗精煤、化肥用煤和水泥用煤平仓价分别为535。2元/吨、441。4元/吨、485。4元/吨和518。6元/吨。 二季度涨势将趋缓 从当前煤炭市场形势来看,影响后期煤炭价格走势的因素主要包括: 煤炭产量增长可能放缓。
目前,国有煤矿企业由春节期间超负荷生产向正常生产水平回归。国家发改委、国家安监总局等近期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这对乡镇煤矿企业产能释放形成抑制作用。 煤炭市场需求下降。今年1月中旬以来,受冬季生活用煤需求增加、南方雨雪冰冻灾害的影响,一些电厂、钢厂、化肥厂等企业煤炭库存急剧下降,市场供应严重短缺,甚至出现抢购焦煤、肥煤的现象。
进入3月份,随着各地天气逐渐转暖,生活用煤数量明显减少,加之铁路运输压力有所缓解,水力发电逐渐恢复,火电机组陆续开始停机检修,煤炭市场需求下降,市场供应偏紧的状况有所缓解。不过,受南方灾后重建、工业生产恢复等因素影响,煤炭需求不会大幅下降。
煤炭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增加。去年以来,国家开展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试点,向煤炭生产企业征收可持续发展基金、煤矿转产发展基金、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以及提高焦煤资源税,对煤炭企业生产成本增加构成较大压力。
今年以来,受燃油成本上升、煤炭运输量增加等因素影响,中海海盛、宁波海运等企业先后大幅度上调了2008年度煤炭运输价格,对未来煤炭价格上涨形成支撑。 国际煤炭市场价格上涨。今年以来,澳大利亚发生洪水灾害及港口拥挤导致出口下降,南非电力供应出现中断,以及越南、印度尼西亚等主要出口国均下调2008年煤炭出口数量,导致全球煤炭市场供应趋紧和价格大幅上涨,国内外煤价差距扩大,进而影响国内煤价上涨。
综合当前国内外煤炭市场形势来看,进入二季度,煤炭市场进入传统消费淡季,煤炭需求增速有所回落,但受煤炭产量增长可能放缓、煤炭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增加、国际市场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预计二季度煤炭价格仍将继续上涨,但涨势趋缓,涨幅可能有所回落。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煤电企业亏损面明显扩大,部分发电集团煤电企业亏损面超过70%、煤电板块整体亏损。股价也不温不火,华能国际在8月大涨之前,较年初还大跌12%。业绩亏损,股价低迷,主要逻辑是上游原材料煤炭价格大幅暴涨。焦炭2201、焦煤2201期货从今年3月以来,涨幅超过77%、110%。
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2021年上半年煤炭经济运行情况通报》,上半年煤炭价格高位运行。1月至7月,中长期合同价格均值601元/吨,同比上涨62元/吨。据商务部监测数据,8月30日-9月5日,全国煤炭价格小幅上涨,其中动力煤、炼焦煤、二号无烟块煤价格分别为每吨765元、872元和1060元,分别上涨2.1%、1.8%和1%。而煤炭依旧是目前火力发电的主要原材料。
国内煤炭需求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供应速度。在煤炭库存下降、供需紧张的情况下,截至9月9日,曹妃甸港5500大卡动力煤、秦港5500大卡动力煤均报价947元/吨,接近千元大关。
我国进口煤炭数量下降
除了国内煤炭供应紧张外,进口煤数量下降也是拉动煤价上涨的原因之一。煤炭价格持续走高,让下游的煤电企业受不了,对于涨电价的呼声越来越高。8月30日,11家发电企业联名请示上调交易电价,重新签约北京地区电力直接交易2021年10-12月年度长协合同。8月31日,上海取消电力市场价格暂不上浮规定,打破过去几年电价“只降不涨”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