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煤炭 > 正文

求一部8090年代的英国少儿电视剧,片尾画面是一盏煤油灯,谁知道叫什么名字

糟糕的白云
糟糕的老鼠
2023-02-15 17:04:48

求一部8090年代的英国少儿电视剧,片尾画面是一盏煤油灯,谁知道叫什么名字?

最佳答案
传统的糖豆
高挑的路人
2025-04-05 04:58:20

玩捉迷藏游戏时钻到仓房角落里的东一拿着煤油灯出来。那是一只形状珍奇少见的的煤油灯。用一米来长的粗竹筒制成的灯台,上面罩一只精致的玻璃灯罩,灯罩里还残留着些微点燃过的痕迹,乍一见,你甚至认不出它会是一盏煤油灯。大家都还当它是早年的步枪呢。“啥东西,是步枪吧?”刚刚还蒙着眼睛捉别人的宗八就就这么说。东一的爷爷开始也没弄看清楚那是个啥东西,隔着老花眼镜定定地瞧了好半天,才认出它是只煤油灯,接着就教训起这群孩子来:“瞧瞧,看你们都把什么翻腾出来了!你们这帮孩子呀,让你们好好玩,可是说不上就翻出什么东西,神出鬼没的,简直就是偷吃的搀猫。行了行了,把那东西交给我,你们都到外面玩去吧!外边不是有电线杆什么的吗,够你们玩的了!”挨了训斥的孩子们知道做过了头,就不用说翻出煤油灯的东一了,连什么也没碰的几个附近住的孩子也都像做错事一样,垂头丧气地溜之大吉。在户外,春风时而将路上的尘土吹扬起来,白色的蝴蝶匆忙地从慢吞吞的牛车后边一飞而过。电线杆倒是东一根西一根的,可孩子根本不想围着电线杆玩。在孩子们看来,大人叫玩什么就玩什么,那才让人瞧不起呢。于是,孩子们向广场的方向飞奔而去,衣服口袋里的玻璃球哗啦啦响个不住。没多久,玩兴就让他们把刚才煤油灯的事忘在了九霄云外。黄昏时分东一回家来,里屋的角落里放着那只煤油灯。想到提及煤油灯难免爷爷又要唠叨,就没吭声。吃了午饭,百无聊赖,东一一会儿靠在衣柜上,把抽屉的拉环弄出大大的响动;一会儿跑到店铺里,定定地注视着一位留着小胡子的农艺学校老师向老板定购一本书名好难记的什么《萝卜栽培技术之理论和实践》的书。对这些没了兴趣后,他又跑回里屋,趁爷爷不在,凑到煤油灯那儿,把灯罩摘下来,转动有五分硬币那么大的扳手,让灯芯一会儿出来一会儿进去。鼓捣的时间一长,到底还是被爷爷发现了。不过,这回爷爷没有责备他,让下人倒好茶,吧嗒一下从嘴里抽出烟袋嘴,说:“东一啊,爷爷对这盏煤油灯太有感情了。这么长时间,我倒要把它遗忘了,今天东一把它从仓库里翻出来,让爷爷又想起了过去的事情。像爷爷这么一大把年纪的人,遇到煤油灯或者别的什么早年的旧东西,就别提有多高兴啦。”东一愣愣地看爷爷的脸,刚刚爷爷还叙叙道道地他的生气呢,这回还不得发更大的火?哪想到爷爷重见旧物,还挺高兴。爷爷说:“孩子,过来,坐下,爷爷给你讲讲从前的故事。”东一就喜欢听故事,早就乖乖地坐在爷爷面前。接受说教时往往会觉得不舒服,东一特地作出在家里听故事时的姿势,就是趴在铺上两腿后蹬,时而将两只脚背相互磕碰。下面就是爷爷讲给东一的故事。那还是五十多年前的事,刚好是日俄战争的时候。在岩滑新田村有一个十三岁的少年,叫己之助。己之助失去双亲,又没有兄弟,是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为了让村里人收留他,他什么活儿都干。像帮别人家干点跑腿儿的活计,像帮别人照看小孩儿,帮人家捣米什么的,但他打心眼里不愿意给别人打工。他经常想,生为男人,就这么给别人看孩子、捣米,那太没有意义了。男人必须自强自立。可己之助每天一个人糊口都勉勉强强,凭什么自立呀?连买一本书的钱都没有;就是有钱买书,也没工夫看啊。己之助暗暗等待着自立于世的契机。某一年夏天的过午时分,有人求他拉人力车。那时候,岩滑新田村经常有两三个拉人力车的。从名古屋方向赶来洗海澡的游客大多乘火车到半田下车,然后搭乘人力车从半田到知多半岛西海岸的大野镇或新舞子去,岩滑新田刚好在其沿途一线上。人力车要人来拉,速度不可能太快,加上有一座山岭拦在岩滑新田和大野之间,要格外花些时间,更何况那时候的车轮还是嘎吱嘎吱响的笨重铁轮呢。这样,着急的客人就加倍付钱,请两个车夫拉车。请己之助拉车的就是急于赶路的避暑游客。己之助把绑在车辕上的绳索缆在肩头,吭吃吭吃地奔跑在夕阳照射下的路上。刚开始干这活儿,煞是辛苦,但他全不介意,内心充满对这分活计的好奇心。因为自打懂事以后,他还没有走出村庄一步,山岭那一边的城镇是啥样,住着怎样的人家,他一无所知。天快黑时,他总算到了大野镇,暮色中的人们宛如一个个模糊的白点儿。己之助头一次看到大野镇的景物,鳞次栉比的大商店最令他大开眼界。己之助他们村只有一家商店,而这惟一的小商店也就卖些村里人常用的点心啦、草鞋啦,纺线用的工具啦,治病用的膏药、装在贝壳里的眼药之类的东西。然而最让己之助震惊的是,那大商店里点着的一盏盏像花朵般特别好看的玻璃罩的煤油灯。己之助他们村里好多人家夜里都不点灯。人们就像盲人一样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家里摸索着找水、找石磨、找顶梁柱。条件好一些的人家,就用娶媳妇时当嫁妆带过来的灯笼照明。那种用纸张贴成四方型的灯罩,里边放一装煤油的小碟,在小碟边上伸出一根灯芯,燃着樱花花蕾一样小的火苗,把四周的纸映成桔黄颜色,照得附近多少也就有些光亮。多么好的灯笼,都没有己之助在大野镇见到的煤油灯那么亮。而且,那煤油灯是用当时很少见的玻璃制成的,比容易熏黑弄破的纸灯笼不知要好到哪里去。正是有了这些煤油灯,己之助觉得整个大野镇亮堂堂宛如水底龙宫。他甚至不想回自己的村子了,因为没有人愿意从明亮的地方再回到黑暗的地方。己之助收下拉脚的15个铜钱,离开了人力车,就像喝醉酒一样在镇上徘徊不停。他被这座海涛阵阵的海边城镇迷住了,被那么多商店和里边的煤油灯迷住了。在制衣店,老板在煤油灯下展开用山茶花染出的绸缎;在稻米店,伙计们在煤油灯下一粒粒从小豆堆里挑拣出成色差的;他看见某家的女孩子在煤油灯下撒着白色的贝壳,玩着游戏;他看见一处商店,有人在里面将细小的珍珠用线串起来,做成念珠。在己之助看来,在煤油灯青幽幽的光芒里人们如同生活在如诗如画的世界,美好极了。己之助以前也听说过“文明开化已经到来”的说法,今天他才感受到什么是文明开化。走着走着,己之助来到了一家挂着五花八门煤油灯的商店,那一定是专卖煤油灯的商店。他手里攥着15个铜钱犹豫再三,还是下决心闯了进去。己之助用手一指:“把那东西卖给我一个!”那时候他还叫不出煤油灯这个词呢。店里的人把己之助手指的煤油灯摘下来。可是这盏灯15个铜钱买不下来。“能便宜一点不?”“不能便宜。”卖货的回答。“用批发价卖我吧。”己之助常到村里的杂货铺卖自己编的草鞋,知道做买卖有批发价和零售价,批发价要底得多。比如,村里的杂货铺用每双一个半铜板的批发价收了己之助的葫芦状草鞋,然后用两个半铜板的价格零售给拉人力车的车夫。煤油灯商店的老板没想到这个从来没有见过面的伙计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吃惊地望着己之助的脸。他说:“你说要用批发价卖给你,如果你是专门卖灯的,我可以给你批发价,但对普通顾客是不能按批发价卖货的。”“你是说,如果我是卖灯的就能按批发价卖我?”“是这样。”“那好啊,我就是卖灯的,你按批发价给我好了。”“你是卖灯的,哈哈哈。”老板手里拿着煤油灯笑起来。“老板,我说的是真的,我从此以后就要卖煤油灯了。所以我求求你今天先按批发价卖我一盏,等下一次来,我一定一次上很多货,一定。”老板笑了,他被己之助的真诚感染了,在问了许多有关他的身世后把煤油灯递给他:“好,那我就按批发价卖给你一盏,其实就是按批发价15个铜钱也不够,我佩服你的认真劲儿,就赔钱卖了。你可要好好做生意,替我们多卖货喽。”己之助请教了一下煤油灯的用法,然后就赶回村子。一路上,他不是打着纸糊的灯笼,而是直接点着煤油灯为自己照亮。这样,即使走进灌木从和松树林也毫不胆怯,因为他提着一盏花朵般的煤油灯。己之助的心里点燃着另外一盏明灯,那是一盏希望的明灯:靠着买来的这盏文明的利器,他要让远远落后于时代的黑暗村庄里人们的生活亮堂起来!己之助的新生意起初一无进展,因为村民们对任何新事物都报有怀疑的态度。想来想去,他拿着那盏煤油灯来到村里惟一的杂货店,求他在店里暂时用他的煤油灯照明,不收费,免费借用。杂货店的老板娘好说歹说才算应承下来,在店里的顶棚上钉了根钉子,把煤油灯吊起来,当晚就点亮它。大约过了五天光景,己之助又去推销他的草鞋,只见杂货店的老板娘喜滋滋地告诉他,说这煤油灯真是太好了,晚上也有人来买货了,看中什么就买,找钱也不会出错了。老板娘还说,知道煤油灯种种好处的村里人向己之助订购了三盏煤油灯,听得己之助高兴得要跳起来。从杂货店拿到订购煤油灯的钱和卖草鞋的钱,他立即直接奔向大野镇。他跟灯店老板讲明缘由,不足的部分暂时赊账,将买来的三盏煤油灯很快卖给订货的人。此后,己之助的生意越来越好。开始是按照订货数量到大野镇上货,慢慢有了些余钱,无人订货,他也备上很多货。这时候,己之助全力投入煤油灯生意,再也不干帮别人跑腿儿和照看孩子的事情了。他制做了一辆像晾衣台那样的带围拦的车,在本村或到附近的村落叫卖,车上挂满煤油灯和灯罩,推起车来发出玻璃轻微触碰的动听声响。己之助没少挣钱,更要紧的是他喜欢做这种生意。以前黑暗的房间陆续都点燃起从己之助那里买来的煤油灯,己之助感觉就像把文明开化的光明之火一一点燃,照亮一个又一个家庭。己之助已经是一名青年,以前他没有自己的家,一直暂借乡长家的仓房住。这回有了钱,他盖起了属于自己的房屋,经媒人介绍娶了媳妇。有一天在邻村宣传煤油灯时,他把从乡长那里听来的话讲给人听,说:“在煤灯油底下,把报纸摊开在铺席上都能看清上面的字。”一位顾客反问:“真的?”讨厌说假话的己之助要自己试试看,就从乡长那里索要几张旧报纸,在煤油灯下展开来看。乡长说的一点不假。报纸上的小字在灯光下清晰可见。己之助喃喃自语:“我做生意啥时候说假话呀。”然而,灯光下的字迹再清楚对己之助也毫无意义,因为他不认识上面的字。“有了煤油灯可以看报纸,可是不识字还不算文明开化。”己之助这么说,以后他每天晚上都到乡长那里请教识字。认真学习一年,己之助能读报纸了,一点也不比村里小学毕业的人差。后来他又学会了看书。己之助从青年变成了壮年,有了两个孩子。他经常想,尽管算不上发迹,不管怎么说也算自立于世了。每次这么想,心里就充满一种幸福满足的感觉。有一次己之助到大野镇采购煤油灯的灯芯,路上看到五六个小工在路边挖坑,埋一种有粗又长的杆子。那杆子上方有两根手臂一样的横木固定在那里,横木上还长着若干个像瓷不倒翁模样的东西。他正弄不懂为什么要把这怪物立在路边呢,往前又走了一段,又有相同的高高的杆子立在那里,有几只麻雀在那横杆上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在路边每隔大约50米左右,就立起一根怪怪的杆子。己之助忍不住去问一家面条店老板,那正在阳光下晾面条的老板告诉他,马上要用上电灯了,看来以后就用不着点煤油灯了。己之助听不大懂,他全然不知道电是怎么一回事,好像用电能顶替煤油灯,那电肯定也是一种灯。灯在家里点上就得,为啥要在路边竖起那么多根不知干啥用的杆子?一个月以后,己之助再次到大野去,看见竖起的粗杆子上拉起几条黑黑的线。黑线从横木上的瓷不倒翁的脖子上绕一圈,然后搭向另外的大杆子上;在那上边的瓷不倒翁的脖子上绕一圈,又架到下一根杆子上,以此类推,没完没了。仔细观察发现,各处的大杆子上总是有两根黑线从瓷不倒翁的脖子那里分出来,连接到住户的房檐处。“哦,电真是给人照明用的东西?这不就是一张网吗,简直就是麻雀和燕子落脚休息的好去处啊!”己之助不无嘲讽地想着,走进一家经常光顾的甜酒店。向来在房子正中的饭桌上吊着的大煤油灯被收拾到墙边不起眼的地方,一根看似挺结实的线从天棚那里伸出来,把一盏怪模怪样的灯吊在原来的地方,比煤油灯要小得多,里边也没有煤油。“这是怎么回事,把这怪怪的东西吊在这里,原来的煤油灯不好用了吗?”己之助问。“啊,这回有电灯了。这电灯真方便,又亮堂,又安全,还不用划火柴呢。”甜酒店老板说。“不过,吊着这怪怪的东西不大好吧,顾客就看不出这是卖甜酒的店了,顾客会减少的。”甜酒店老板想起对方是卖煤油灯的,就不再说电灯如何便利了。“喂,老板,你看天棚那里,多年使用煤油灯,那里被熏得漆黑,说明煤油灯在那里用很久了。就因为有了所谓更便利的电灯,就把煤油灯弄到墙角里去,看着怪不舒服的。”就这样,肩上抗着煤油灯的己之助就是不愿意承认电灯的好处。然而到了夜晚,己之助还是吃惊不小。没划一根火柴,甜酒店突然像白昼一般亮起来。因为太亮了,己之助不禁回头看了一下。“知道了吧,这就是电,己之助。”己之助咬紧呀关,长时间注视着电灯,表情就像怒视着敌人。他久久地看着,眼睛都看痛了。“己之助,这么说吧,煤油灯真没法和电灯比,不信,你到门外瞧瞧吧。”己之助闷声不响地打开拉门向马路上望去。所有的人家和所有的商店都点着和甜酒店一样的电灯。家里装不下的光芒把路都照亮了。对习惯于煤油灯的己之助来说,电灯亮得刺眼。尽管他内心窝火至极,像要窒息一般难受,还是长时间地望着。他想,煤油灯遇到了强大的敌人。以前总是把文明开化挂在嘴边的己之助也弄不懂电灯是比煤油灯更进一步文明开化的工具这样的道理。再聪明的人,在面临失业的时候,往往难以对事物作出正确的判断。他从内心感到恐惧,说不定哪一天,自己村子里也要通电的,如果家家都用上电灯,村里人也要像甜酒店老板那样,不把煤油灯弄到墙角,也要扔到仓库的隔层去。如此一来,还用得着做煤油灯生意吗?不过,连让村里人用上煤油灯都费了九牛二虎的力气,也可能他们对电灯也会心怀恐惧,不愿接近吧。己之助想到这里,又不那么担心了。但是没多久就有了消息,说马上要召开村委会决定有关通电的事情,这时己之助像挨了当头一并棒:强大的敌人真的找上门来。己之助再也坐不住了,在村民间散布反对意见。“电这东西要从山那边用长长的电线引过来,到了晚上,山里的狐狸什么的顺着电线进村,会把附近的的庄稼地糟蹋坏!”为了守住自己轻车熟路的煤油灯生意,己之助说了不少这类荒唐话,甚至说这话时他都觉得自己有些思想落伍。村委会开过了,听说很快就要在岩滑新田村通电,己之助又挨了当头一棒。他想,总那么挨棒子也不行,这样脑袋瓜就会不正常的。确实如此,头脑真有些不正常了。从开完村委会那天起,己之助大白天盖着被子,一连躺了三天,这就说明问题。他特别想把怨恨归结到某个人身上,那就只有怨恨在村委会上主持会议的乡长了!于是就寻找怨恨乡长的理由。通常头脑没问题的人在遇到生意失败的关头都会失去正确的判断,毫无根据地怨恨别人。月光温柔地撒在油菜花地上。不知从哪个村子传来准备春祭的微弱鼓声。己之助没有走大路。他像黄鼠狼似的弯着腰通过排水沟,像丧家犬一样穿越灌木丛,怕被别人发现的时候,人就像动物那样鬼鬼祟祟。曾经长期吃住在乡长家,他了解乡长家是什么样子。他甚至刚出门就想象出最适合放火的地方就是草房顶的牛棚。正房里的人都已入睡,静悄悄的;牛棚也杳无声息。虽然没有动静,但无法判定牛是不是睡觉了,睡不睡觉牛总是那么安静。就是牛睁着眼睛,你去放火,它们也不会怎么样。己之助没带着火柴来,他带来还没有火柴时候用过的打火石。出家门时他在灶台上摸火柴,摸了半天没摸到,就把顺手摸到的打火石拿来了。己之助开始用打火石取火。火花飞溅,可能是火绒潮湿的关系吧,就是点不着火。己之助想,这打火石太不好用了,打不着火,却发出好大的声音,要把入睡的人吵醒的。“糟糕。”己之助自语道,“要把火柴带来就好了。这打火石太过时了,关键时刻不顶用啊。”这么说着,己之助突然对自己的话若有所思。“太过时,关键时刻不顶用……关键时刻不顶用……”月亮当空,天空煞是明亮,己之助脑海里让自己的这句话一下子点亮了。现在,己之助豁然明白都是自己错了!煤油灯就是那过时的工具,文明开化的标准是向前发展的。己之助你要还是国家的一个国民,你就应该为这样的进步高兴才对啊。因为怕自己无法再做原来的生意,就干起阻碍社会发展进步的事情,就要怨恨没有任何过错的人,还要放火……作为一个男子汉,这该有多么丢脸啊。如果社会进步要使人失去原有的生意,男子汉就应该彻底抛开原来的生意,找到有利于大家的新生意重打鼓另开张!己之助立即返回家去。然后又做了些什么呢?他把睡梦中的妻子唤醒,让她把家里所有的煤油灯注满煤油。妻子问他大半夜的要干什么,己之助沉默不语,他知道如果说明自己要干什么,肯定会受到阻拦。煤油灯大大小小五花八门,总共有五十个,全班都注满煤油。像平时出去卖货时一样,把这些煤油灯挂满一车推车走了。这次他没有忘记带火柴……一路来到西边山坡处,那里有一个叫做半田池的大水塘。春暖花开,积满水的水塘在月光下宛如银盘泛着白光。水塘岸边赤杨和垂柳亭亭玉立,像在张望着湖水。己之助选择了这少有人来的地方。那么,他到底要做什么呢?己之助点亮煤油灯。每点亮一盏,就把它挂在水塘岸边的树衩上,大小掺在一块,挂满一树。一棵树挂不完,就往旁边的树上挂,所有的煤油灯挂满三棵大树。静夜无风,煤油灯连眼都不眨地无声地燃烧着,灯光将四下照耀得如同白昼般明亮,追随光亮而来的鱼儿在水中泛出小刀似的幽光。“就用这样的方式和我的煤油灯生意告别吧!”己之助独自说道。但他不愿离去,长久地低垂着双手凝视着挂满煤油灯的树。煤油灯,煤油灯,令人怀念的煤油灯,老朋友一样的煤油灯。“就用这样的方式和我的煤油灯生意告别吧!”己之助随后来到水塘另一侧的路上。此刻,对岸五十个煤油灯仍然点燃着,一个不落。而且水里有五十个煤油灯的倒影闪闪发光。己之助站在那里,又凝望良久。煤油灯,煤油灯,令人怀念的煤油灯。己之助弯腰从脚下捡起一快石头,瞄准那最大的煤油灯用力投掷过去。随着“啪”地一声,那最大的灯火熄灭了。“你们的时代过去了,社会进步了!”己之助说罢又捡起一块石头。那盏第二大的煤油灯随着“啪”的一声响也黯然熄灭。“社会进步了,电气时代来到了!”第三盏煤油灯被打碎的时候,己之助热泪迎眶,已经无法瞄准煤油灯了。就这样,己之助再也不做煤油灯生意了。他又开始了新的事业,在镇里开起书店来。“己之助现在还在开书店,当然现在他上了年岁,店里的事情都是儿子在忙活。”东一的爷爷说到这儿,喝了一口变凉的茶水。己之助就是东一的爷爷,东一目不转睛地注视着爷爷的脸。不知不觉间,东一坐到爷爷面前,几次把手放在爷爷的膝盖上。东一问爷爷:“那,剩下的四十七盏煤油灯哪去了?”“不知道,也可能天亮后有人见到,给拿走了。”“那家里一盏煤油灯都没有了?”“可不,一盏都没有,除了这盏。”爷爷看了一眼白天东一翻出来的煤油灯。“那可亏大了,四十七盏灯被别人拿走了。”东一说。“损失的确不小,现在想来好像也没必要偏要那么做,因为就算岩滑新田通电以后,50盏煤油灯也还是能卖出去的。岩滑新田南部叫做深谷的小村庄直到现在还在用煤油灯呢,还有别的村子通电也很晚。可爷爷那时侯年轻气盛,没什么顾虑,把那些煤油灯说砸就砸了。”“爷爷够傻的呀!”作为孙子,东一可不客气。“嗯,是有点傻,不过,东一呀……”爷爷把膝盖上的烟袋杆抓在手里说,“爷爷的做法是有点傻,可是爷爷一直觉得告别煤油灯生意的方式相当漂亮。爷爷想说的是,国家在进步,爷爷原来的生意对国家没有什么意义的时候,就要彻底放弃它。总是固守着旧的东西,总是怀念生意兴隆的过去,憎恨社会进步的新事物,这样没志气的事情,爷爷绝对不做。”东一无语,仰望着爷爷的不是很大却意气风发的脸膛,良久才说:“爷爷真了不起!”东一看着身边的旧煤油灯,就像看他最要好的朋友。

最新回答
舒服的蜗牛
香蕉哈密瓜,数据线
2025-04-05 04:58:20

《咱 爸 咱 妈六十年》是一部年代剧,由温成林执导,卓朝阳 、赵兴华联合编剧,宁静、王志飞、周野芒、肖辉等人主演。

该剧主要讲述了一对老 党 员 夫 妻60年婚姻生 活沧 桑变化的故事。

怕孤独的便当
苗条的野狼
2025-04-05 04:58:20
煤,石油,天然气具有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 他们与太阳能有什么关系

煤,石油,天然气具有的能量来源:

煤,石油,天然气具有的能量是化学能,化学能来自于化学键断裂和形成的能量差,煤,石油,天然气燃烧时旧键断裂,吸收能量,然后形成二氧化碳和水时新键形成放出能量,因为二氧化碳和水的稳定性好,所以能量低,形成新键时放出的能量高,从而煤、石油和天然气燃烧时放出能量。

煤,石油,天然气和太阳能的关系:

煤,石油,天然气来自于远古的植物和动物,最根本的来源是植物的光合作用,而光合作用就是用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的作用下形成糖类化合物的,实际上是将光能即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煤,石油,天然气所具有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它能与太阳能有什么关系

那些化石能源当中的能量都是形成这些化石能源的生物体内的生物质能,在适宜的条件下保存起来形成能源,这些生物质能归根到底是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没事,油天然气所具有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他们与太阳能有什么关系?

石油的形成:石油是古代生物遗骸,堆积在湖里、海里,或是陆地上,经高温、高压的作用,由复杂的生物及化学作用转化而成的。

天然气的形成:分散的沉积有机质或可燃有机矿产(油、煤和油页岩),在其成岩成熟过程中,由微生物降解和热解作用形成的以烃气为主的天然气。

而古代的生物也是依靠太阳生长和繁殖的,故我们现在使用的石油天然气是亿万年前的太阳能的产物。

媒石油具有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他们与太阳能有什么关系?

能量是化学能,化学能来自于化学键断裂和形成的能量差,煤和石油燃烧时旧键断裂,吸收能量,然后形成二氧化碳和水时新键形成放出能量,因为二氧化碳和水的稳定性好所以能量低,形成新键时放出的能量高,所以煤和石油燃烧时放出能量,煤和石油来自于远古的植物和动物,最根本的来源是植物的光合作用,而光合作用就是用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的作用下形成糖类化合物的,实际上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煤.石油.天然气与太阳能有什么关系?

有关系 。如果没有太阳的能,不可能有煤和天然气。

要说关系 他们都是能源,有再生和不在生的区别。

煤,石油,天然气和太阳能有什么关系, 煤.石油.天然气是如何形成的?他们是与太阳能有什么关系?

1、问:煤 石油 天然气是怎样形成的 答: 几千万几亿年前的植物与动物的尸体。埋藏于底下,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其分子结构发生变化,组成很多物质,这些物质再被混合,成为石油,煤炭,天然气等。但这些资源,主要是当年的高大树木,现在的世界上的树木,不可能产生如此丰富的资源了。所以还是得节约点,用光了就不可能有了。与此同时,这些能量来自于他自身的化学能以及分子变化时吸收的能量。 谢谢了 2、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储存太阳能。 油是由古代有机物变来的。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海洋里繁殖了大量的海洋生物,它们死亡后的遗体随着泥沙一起沉到海底,长年累月地一层层堆积起来,跟外界空气隔绝着,经过细菌的分解,以及地层内的高温、高压作用,生物遗体逐渐分解、转化成石油和天然气。 煤是由古代的植物变来的。那时候,大量的蕨类 植物死亡后,遗体沉进水里,深埋地下,由于厌氧菌(不喜欢氧气的微生物)的作用和地壳的起伏运动,氢、氧、氮的含量慢慢减少,碳的含量相对增加,植物遗体就逐渐变成了泥炭、褐煤、烟煤,以至无烟煤。 煤和油气是动物和植物形成的,都是太阳能的产物

煤、天然气、石油为什么会埋在地下? 他们所具有的能量是从哪里来,为什么?为什么他们不可再生

煤、天然气、石油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经历了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变化逐渐形成的,因为地下的压力、温度附和这种变化的条件。他们所具有的能量来自太阳。因为它们基本上属于碳,而碳是由植物的光合作用而来的,而光合作用消耗的能量是太阳能,所以这是一个能量装换的过程。

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叫不可再生资源。

他们的行程需要数亿年甚至更长时间。

听话的猎豹
孝顺的心锁
2025-04-05 04:58:20
在地球植物界风吹草长、生机勃勃、繁荣昌盛的时期,正好是煤的形成年代,同时也是爬行动物(以恐龙为主)和两栖动物称王称霸的年代,而恐龙灭绝时期又正好是植物生长大减速、大萧条的时期。恐龙灭绝于6500万年前,煤形成于6000万年前,煤虽不与恐龙同生,但与恐龙同绝。关键词:煤 植物 爬行动物 两栖动物 恐龙 重水 轻水前言:煤的形成与恐龙灭绝看起来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可事实并非如此。从3.5亿年前(泥盆纪)至6000万年前(第三纪)是植物疯长的黄金时期,也是地球上的成煤时期,从2.2亿年前(三迭纪)至6500万年前(第三纪)是恐龙称王称霸的年代。但统治地球1.6亿年之久的恐龙在6500万年前突然灭绝;从6000万年前至今的较长岁月里,植物生长大不如前了,已不足以形成煤了。恐龙的灭绝不仅仅是恐龙本身的灭绝,而且还包括恐龙时代庞大茂盛的动植物群和当时地球的生态环境,它们随着恐龙的灭绝而一起永远在地球上消失了,再也没有重现和恢复过。一、成煤期与当时的动植物群煤是由一定地质年代生长的繁茂植物,在适宜的地质环境中,逐渐堆积成厚层,并埋没在水底或泥沙中,经过漫长地质年代的天然煤化作用而形成的。煤是由植物变来的,而植物又是从无生物物质过渡到单细胞物质再过渡到多细胞藻类;从水生植物到陆生的裸蕨,由孢子植物到裸子植物,再由裸子植物到被子植物一步步进化而来。只有在温暖潮湿的古气候条件下,高大的木本植物大量繁殖,以及它们死亡后残体的大量堆积才广泛形成了有工业意义的煤层。在整个地质年代有三个最大的聚煤期,它们是: 1、古生代的石炭纪和二迭纪,适煤植物主要是孢子植物; 2、中生代的侏罗纪和自垩纪,造煤植物主要是裸子植物; 3、新生代的第三纪,造煤植物主要是被子植物[1]。表1 各地质年代动植物生长和造煤情况[2] 代 纪 距今年代 (100万年) 植物演进 植物种类 煤种 动物演进古生代 寒武纪 553 石灰藻及其它藻类繁殖,无陆生植物 藻类植物 石煤 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 奥陶纪 448 石灰藻遍地,陆生植物仍少见 无烟煤 志留纪 381 陆生植物出现,但不如藻类盛 孢子植物 无烟煤和烟煤 两栖动物时代 泥盆纪 354 陆生植物渐盛,有裸蕨类、石松类 石炭纪 309 气候温湿,有裸蕨类、石松类、木贼类;孢子植物繁盛,形体庞大,森林茂密 二迭纪 223 松、柏、银杏等裸子植物繁盛,蕨类植物衰落 裸子植物 中生代 三迭纪 185 松柏、银杏、苏铁等遍及全球,蕨类植物中石松消灭,羊齿、木贼等仍有 烟煤 爬行动物时代 侏罗纪 157 裸子植物全盛,苏铁更盛 白垩纪 125 被子植物勃兴,有花植物传播,如白杨、枫等 被子植物 烟煤、褐煤 新生代 第三纪 65 现代五谷果类甚盛(主要为双子叶和单子叶植物) 褐煤、烟煤 哺乳动物时代 第四纪 3 褐煤、泥炭 现代 泥炭 成煤年代虽包括从6000万年前的第三纪至5.5亿年前的寒武纪,但主要成煤期集中于石炭纪、二迭纪、侏罗纪、白垩纪、第三纪,其中又以石炭纪、二迭纪成煤最多,仅石炭纪的成煤量就占整个成煤量的55%,其次是侏罗纪和白垩纪。石炭纪、二迭纪是地球历史上植物最为繁茂的期间,此期间正好是两栖动物称王称霸的年代;侏罗纪、白垩纪是地球历史上植物仅次于石炭纪、二迭纪的第二高峰期,此期间又正好是爬行动物(最著名的是恐龙)称王称霸的年代。综上所述,从距今6000万年前(第三纪)至距今3.09亿年前(石炭纪),是植物生长极其生机勃勃、繁茂昌盛的时期,煤基本上就是这段时期形成的,这段时期也正好是大型动物—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称王称霸的年代。比石炭纪更早的时期(如泥盆纪、志留纪、奥陶纪、寒武纪、元生代、太古代、冥古代),由于受动植物进化的限制,当时仅有一些海生植物藻类,陆生植物由无至刚形成,不可能形成茂密的森林,动物也仅有鱼类和海生无脊椎动物,这段漫长的时间仅形成极少量的石煤和无烟煤。而从6000万年前至今,植物已进化到了有史以来最高级的被子植物时代,动物已进化至有史以来最高级的哺乳动物时代,至于人类对生态的破坏仅有5000年的历史,与6000万年相比,可忽略不计。地球植物界理应更加生机勃勃,成煤速度更加加快。然而事实是距今6000万年前至今,由于植物生长速度太慢,已没有形成煤,动物体型也越来越小了,恐龙灭绝了,原因何在?关于恐龙的灭绝原因,科学家提出了130余种理论和假设,这些理论都是从恐龙灭绝单方面考虑的,而事实上恐龙灭绝还不仅仅是恐龙本身的灭绝,而且还包括恐龙时代庞大茂盛的动植物群和当时地球的生态环境,它们都随着恐龙的灭绝而一起永远在地球上消失了,再也不能重现和恢复了;至于植物为什么生长速度会越来越慢,科技界连假说也没有。二、植物生长大减速及大型动物灭绝的主角——水从6000万年前的第三纪至3.09亿年前的石炭纪,各种动植物有机体生长得极为迅速,体型异常的庞大。根据古气候史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这段2亿余年的漫长史前年代,地球有时处于冰川广布的大冰期,如距今2.8亿年前(石炭纪晚期)就是气候寒冷的大冰期;地球有时又处于气温较高的温暖期,如距今1.36亿年前(侏罗纪与白垩纪之间),气候炎热,地球上无论是赤道地区还是两极附近,绿色植物都郁郁葱葱、生机勃勃,恐龙等爬行动物处于黄金时代。在距今6000万年前到距今3.09亿年前这段漫长的时期内,有时气温比目前高,有时气温又比目前低,但不管是比目前高也好,还是比目前低也好,那段时期内的植物生长速度都比目前快得多,动物也比目前生长迅速,体型庞大。而那个时候的土壤构成同现代差不多,如氮、磷、钾、锰、锌、稀土等元素含量同目前不相上下,植物生长的主要原料之一CO2含量甚至比目前还低,这个控制动植物生长速度的无形之手应该是地球生物中无时不在并必须靠它才能生存繁衍的水。水分轻水和重水,水由氢氧两种元素化合而成,氢有三种同位素(氕、氘、氚),氕同氧化合而成的水叫轻水,氘、氚同氧化合而成的水叫重水。在现代地球环境的常态条件下,海洋及海洋生物体内水含有0.017%重量浓度的重水,陆上水及陆生动植物内水含有0.015%重量浓度的重水。科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重水对生命体的生存和繁衍是有害的,在水中无论含重水的量为多少,对生命体都是有害的,并且含量越高,毒害性越大。试验证明:当水中重水浓度超过0.015%正常值时,其对生命的毒害效果表现得相当明显。比如微生物的繁殖大大受于限制,酶的作用受到明显抑制,酵母菌在重水中生长缓慢,其分解醣的过程减慢到原来的1/9,某些原生动物和轮虫在重水中会很快死亡;烟草种子在重水中不发芽,在50%的重水中出芽速度要比普通水中慢1/2;扁平蠕虫类的斑状涡虫在重水中停留1~2小时就会失去任何生命特征,科蚪和幼鱼在30%~92%的重水中停留40小时就会致死,鞭毛虫在此条件下只能活24小时;用重水喂小白鼠,小白鼠表现为不安和干渴。将水绵放于高浓度重水中,细胞运动减缓,分裂就会停止;在重水中有机体生长速度受到抑制还表现为衰老,当用30%浓度的重水饮用时,狗、小白鼠和家鼠都明显地发生了贫血病症,肾脏、肾上腺功能不全,代射紊乱;当用氘置换了1/3的氕原子时,生命生理功能就会紊乱而死亡;高等植物在栽培时浇以重水,对其生命是极为不利的;高浓度重水长期作用于有机体,会使其器官发生形态学改变,胚胎上皮完全破坏而不可逆转,雄鼠在重水影响下发生不育症,动物口服重水,卵巢的滤泡器会坏死,这可能为氘病或有机体中毒;当植物根部吸收水时,轻水重水同时被吸收,透过植物膜,到达树干和叶子,在光合作用中氘的反应速度仅为氕的1/30,故植物生长受到严重干扰。由此可见,重水是地球生命的克星,是危害甚至毁灭生命的祸水。轻水则对生命体有益,在重水含量比目前正常水低25%的水中,鱼类能大量繁殖,植物生长茂盛而易结果,老年人能恢复青春,病人能获得力量和健康。科学家的轻水试验表明:含氘量低的雪水即轻水有抗衰老作用,用它喂雄鼠,其生育能力得到提高,雌鼠明显地多胎(一胎产8~10只小鼠),新生小鼠每只重 5.8克(对照组为5.5克),10天体重增加190%(对照组为137%),20天增加393%(对照组为339%);产仔前两个月系统地用轻水喂养母猪,结果产仔10只,每只比对照组重40%,一个月内比对照组重45%,两个月比对照组重40%;用轻水喂鸡,三个半月比对照组多下一倍的蛋;小麦种子经雪水浸泡1.5小时,其发芽能力有所提高,每支穗上的麦粒多28%,每粒重22%,产量提高56%;用雪水浸泡黄瓜和萝卜种子,种出的黄瓜收获量较对照组提高210~290%,萝卜增产23%;25位各种年龄的病人,在三个月按一定规则用雪水作饮用水,结果所有病人血中胆固醇含量明显降低,代谢改善。长期饮用轻水,能有效地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常用轻水洗澡,可增加皮肤的抵抗力,促进血液循环;夏天用它泡茶,能祛暑去热;用它擦痱子,有良好疗效;如果饮酒过量,喝温热的轻水可解酒散热;用轻水煮药,药效明显提高;用轻水做饭、泡茶,味道特别好。它对治疗红眼病、皮肤烫伤、冻伤都有良好效果;使用重水含量比正常值0.015%低25%的雪水浸泡大麦种子8小时后播种,其开花期每株重量比未浸泡的多13%,每粒重量增加18%,收获量提高25%。三、6000万年前地球生物繁荣是重水含量极低所致如前所述,水是生命之源,但水中总含有对生命有机体有害的重水,在现阶段,只要水中重水含量低于0.015%正常值,生命体就生长得迅速、健康,并且重水含量越低,就发育得越好。而如果水中重水含量高于0.015%正常值,则生命体的生长就会受到抑制停止和死亡,甚至使整个物种灭绝。重水对生命体的这个决定性作用,不仅适用于现代地球上的一切生物,也适用于古代生物。可以推断:距今6000万年前至距今3.09亿年前,生物体之所以会生长得那样的迅速、庞大,就是当时地球上的水中重水含量极低的原因。在现阶段,只要某个小环境的水中重水含率稍低于0.015%正常值,尤其是低于正常值25%以上时,生物体就会得到良好的发育,因此,距今6000万年前由于地球自然水中重量含量大大低于0.015%这个值,动植物体生长发育得极为迅速和健康就理所当然了,并且距今时间越长,生物生长发育得越快,如石炭纪的植物生长速度要比二迭纪快,二迭纪比三迭纪快、三迭纪比侏罗纪快、侏罗纪比白垩纪快、白垩纪比第三纪快,直到第四纪,由于地球自然水中重水含量高,植物生长速度就远不如前了,其生长速度已慢到不能形成煤了,恐龙也因为重水含量太高而生产衰退、病变、缺乏食物等原因而灭绝。至于比石炭纪更古老年代如泥盆纪、志留纪、奥陶纪、寒武纪、元生代、太古代、冥古代,地球上自然水中重水含率比石炭纪更低,可仅形成了占极小比例的煤,其原因在于当时由于受生物进化所限,基本上无陆生植物,仅有一些海生藻类植物,不可能形成茂密的森林而成煤。煤形成于距今6000万年前到距今3.54亿年前这段近3亿年的时期内,恐龙从距今6500亿年前到距今2.23亿年前这段1.6 亿年的时期内统治着地球,然而,在距今6000万年前的某段时间内,由于某种原因使地球上重水含率大幅度提高,造成植物生长大减速和恐龙灭绝,虽成煤期远早于恐龙生存期,但它们在同一时间消失。四、地球上重水含量增加的原因及途径那么这个造成地球植物生长大减速和恐龙灭绝的重水是怎么增加的呢?根据现代天文观测研究证实,应该来自宇宙空间的氘粒子流。众所周知,地球与宇宙之间的各种物质总在不断交换之中,这其中也包括有氢的同位素氘。通过交换,使氘在地球上逐渐地积累起来,并和氧化合生成重水混杂在轻水之中,但在6000万年前由于宇宙射向地球的氘粒子少,所以地球上的重水含量极低,这也就是当时地球上动植物疯长的低氘大繁荣生态环境。地球上氘含量增加的主要途径有三种:1、宇宙空间充满星际气体,星际气体中的氘含量比地球目前的氘浓度高20倍,虽浓度较高,但密度很低,它仅能缓慢地增加地球的含氘量;2、宇宙空间平时落入地球大气的少量粒子流含氘量比目前地球正常含氘量高700倍,虽然浓度很高,但密度很低,它也仅能缓慢地提高地球的含氘量;3、太阳出现黑子大爆发和大耀斑时,产生大量高浓度、高密度的氘粒子流直接进入地球,这是地球氘含量剧增的时期。太阳携太阳系众成员围绕银心旋转的一个周期(称银河年)是2.8~3亿年,在这一个银河年中太阳要依次经过近银点、选银点和两个特征点,当太阳经过近银点、远银点时,太阳活动相当稳定,无大的黑子和耀斑出现,而当太阳经过两个特征点时,太阳活动异常激烈,出现强大的黑子和耀斑,产生大量高浓度、高密度的氘粒子流射向地球,造成地球上的氘含量在短期内急剧增加。在太阳围绕银心旋转的一个银河年中,有两次要经过特征点,以银河年为2.8~3亿年计算,太阳经过特征点的周期为1.4~1.5亿年,距今6000万年前,太阳正好经过特征点,不知是什么原因(至今科技界仍是一个不解之谜,本人在《地球生态气候大变迁与太阳系经过银河系中的典型位置的关系及原因》一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理论)造成了太阳活动异常激烈,出现强大的黑子和耀斑,产生大量高浓度、高密度的氘粒子流射向地球,造成地球上的氘含量在短期内急剧增加,依1.4~1.5亿年的周期类推,距今2.1亿年前、3.5亿年前、5亿年前都是太阳经过特征点的时期。巧合的是考古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检测确证:距今5亿年前,曾占据地球统治地位近一亿年之久的三叶虫的2/3的科在短期内大规模灭亡;距今3.5亿年前,曾经十分繁盛的笔石几乎完全灭绝,三叶虫大量减少,距今2.25亿年前,海洋生物的50%、两栖类的75%,爬行类的80%的科灭绝,估计当时有96%的种死亡,三叶虫完全灭绝;距今6500万年前,称霸地球 1.5亿年之久的恐龙从此销声匿迹。地球上几次生物大灭绝的周期也正好是1.4~1.5亿年,虽然史前植物的生长速度无法考证,但可以根据每个时期的成煤量来推测:史前植物在石炭纪生长得最为迅速,以后每过1.4~1.5亿年其生长速度减慢一次,直到距今6500万年前已慢到不能成煤了。五、结论植物进化到距今3.54亿年前的泥盆纪,陆生植物渐盛,已开始成煤,至距今3.09亿年前的石炭纪、孢子植物进化到了顶峰时期,加上当时地球水处于低氘环境,使石炭纪成为植物生长最快的时期和成煤最多的时期(成煤量占55%),当时动物界是两栖动物时代。石炭纪之后的二迭纪、三迭纪、侏罗纪、白垩纪、第三纪,由于地球上的重水含率通过1.4~1.5亿年为周期的急增和平时的缓增,浓度越来越高了,造成植物生长越来越慢了,慢到距今6000万年前已不能成煤了,同时恐龙也由于氘中毒和缺少食物而灭绝。

虚心的心锁
个性的棒棒糖
2025-04-05 04:58:20
石油和煤炭源于动植物,这句话有科学依据吗?

是的,石油和煤炭源于远古时期的动植物,经过地壳的变迁,数万年的变化,才有今天的石油和煤炭,在未来可能会再生,只是时间很漫长。

煤炭和石油尽管全是人们更为关键的电力能源,但二者的特性和诱因迥然不同,先而言说煤炭吧。煤炭来源于绿色植物,这一基础理论可以说早已获得了普遍的认同,也有了诸多直接证据的适用,但是依然有一些不同的声音在搅乱视觉,因此必须对于此事开展避谣。往往有些人并不兼容绿色植物成煤基础理论,是由于她们觉得树木身亡后便会被浸蚀,从而化作泥土的一部分,既然连全尸都无法保护,又怎么可能化作煤炭呢?这类观点看上去言之有理,却忽视了一个主要的要素,便是煤炭产生的时间。

大家都知道,草本植物大概发生在3.5亿光年之前,那时候恰逢石炭纪阶段,而草本植物也是产生煤炭的中坚力量。

现阶段已看到的煤炭资源有超出一半的储藏量全是在石炭纪阶段转化成的。树木身亡以后会被细沙保存起来,这针对石炭纪阶段的地球而言并算不上是啥难题,由于那个时候的地球能够说成沼泽地遍及,伴随着岁月的消逝和地质环境的变化,这种被掩埋于地底的树木在高温和髙压的功效下慢慢碳化产生煤炭。

那麼现在有一个难题,为何树木身亡以后不容易烂掉变成土壤,反而是会伴随着地质环境的地基沉降变成煤炭呢?缘故就取决于煤炭产生的时间,煤炭产生的高峰期阶段是石炭纪,而这时地球上的微生物都还没演变出溶解木质纤维素的工作能力,因此树木身亡后不容易被微生物溶解烂掉化作化肥。

不敢相信绿色植物成煤基础理论的人也有另一个见解,便是觉得煤巷的硬度高,而山林的相对密度显而易见比煤巷低。

最先,石炭纪的山林相对密度远比如今高,很多的树木,蕨类全是煤炭的原料。次之,身亡的树木并并不是立即化作煤炭的,这里写身亡的树木在被细沙保存后会慢慢化作泥煤,而泥煤是一种疑胶状物质,以后,泥煤会沉积夯实,慢慢硬底化变成煤泥,最终会伴随着地质环境的地基沉降,在超高压高温的效果下产生大家今天可见的煤炭,因此煤巷的相对密度高过山林中树木的相对密度是理所应当的事儿。

讲完了煤炭,如今大家再而言说石油吧,与煤炭不一样,有关石油的形成迄今依然存有着异议,一种见解觉得石油是由生物所建立的,另一种见解则觉得石油的形成与生物并无关联。

科学研究是注重直接证据的,因而大部分的生物学家都适用生物成基础理论。目前为止早已在石油中发觉了众多性命征兆。

那麼依据生物成基础理论,石油是怎样生成的呢?产生石油的具体原材料便是一些藻类植物和蜉蝣生物,当这种生物身亡后,他们的遗体便会堆积到水下,这种由遗体所构成的水下堆积物在被再次遮盖以后,便会因温度和工作压力的上升而产生化学反应,从而产生大家所了解的石油及其燃气。

依据生物成基础理论,石油的形成与煤炭的建立全过程具备一定的相似度,尤其是都必须高温及其髙压的功效,不一样的是,煤炭的产生必须特殊的标准,在白垩纪以后,因为微生物演变出了溶解木质纤维素的工作能力,因此树木便难以再转化成煤炭了,但石油的形成就没有那样的困惑。

因为煤炭的产生必须特殊的标准,因此煤炭是一种典型性的不可再生能源,而石油从理论上来说是能够再次转化成的,但转化成石油必须悠长的时间,从这种视角而言,石油一样也不是可再生能源。

最终再而言说非生物成油说,石油的成份是相对而言比较繁杂的,但关键便是氮氧化合物,而地球地表当中自身就带有各种各样氮氧化合物,而因为相对密度的差别,这种氮氧化合物慢慢从水和其他化学物质中分离出来发生并集聚到一起,因此就产生了大家所知道的石油。单单从理论上而言,非生物成油说一样是没有问题的,只不过是现阶段还找不着强有力的证明来使用这一见解,因此与生物成油说对比,适用非生物成油说的生物学家是相对性较少的。无论石油是怎么生成的,也无论是煤炭或是石油,他们全是主要的不可再生资源,因此节约资源是十分关键的一件事。

碧蓝的黑米
辛勤的豆芽
2025-04-05 04:58:20
1、煤的形成

在各大陆、大洋岛屿都有煤分布,但煤在全球的分布很不均衡,各个国家煤的储量也很不相同。中国、美国、俄罗斯、德国是煤炭储量丰富的国家,也是世界上主要产煤国,其中中国是世界上煤产量最高的国家。中国的煤炭资源在世界居于前列,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

在地表常温、常压下,由堆积在停滞水体中的植物遗体经泥炭化作用或腐泥化作用,转变成泥炭或腐泥;泥炭或腐泥被埋藏后 , 由于盆地基底下降而沉至地下深部,经成岩作用而转变成褐煤;当温度和压力逐渐增高,再经变质作用转变成烟煤至无烟煤。泥炭化作用是指高等植物遗体在沼泽中堆积经生物化学变化转变成泥炭的过程。腐泥化作用是指低等生物遗体在沼泽中经生物化学变化转变成腐泥的过程。腐泥是一种富含水和沥青质的淤泥状物质。冰川过程可能有助于成煤植物遗体汇集和保存。 【煤的形成年代】 在整个地质年代中,全球范围内有三个大的成煤期: (1)古生代的石炭纪和二叠纪,成煤植物主要是孢子植物。主要煤种为烟煤和无烟煤。 (2)中生代的侏罗纪和白垩纪,成煤植物主要是裸子植物。主要煤种为褐煤和烟煤。 (3)新生代的第三纪,成煤植物主要是被子植物。主要煤种为褐煤,其次为泥炭,也有部分年轻烟煤。

地质勘查阶段划分又称勘探程序,是根据地质工作探索性的特点,以及煤田地质勘探与煤炭工业建设程序相适应的原则而划分的。通常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勘探四个阶段。 找煤是在煤田预测或区域地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主要任务是寻找煤炭资源,并对工作地区有无进一步工作价值作出评价。普查是在找煤的基础上或在已知有勘探价值的地区进行,主要任务是对工作地区有无开发建设的价值作出评价,为煤炭工业的远景规划和下一步的勘探工作提供资料。详查是在普查基础上,根据煤炭工业规划的需要,选择资源条件较好,开发比较有利的地区进行,主要任务是为矿区总体设计提供地质资料,其成果要保证矿区规模、井田划分不致因地质情况不准而发生重大变化,并要对影响矿区开发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其他开采技术条件作出评价。精查一般在矿区开发总体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主要任务是为矿山初步设计提供地质资料,其成果要满足选择井筒、水平运输巷、总回风巷的位置和划分首采区的需要,保证井田境界和矿井设计能力不致因地质情况不准而发生重大变化,保证不致因煤质资料不准而影响煤的既定工业用途。 煤田地质勘探一般按以上四阶段循序进行,同时提交各阶段报告。但在下述条件下程序可以简化:① 预查区和普查区工作范围没有大的变动,并且接续施工时,可以不提交找煤报告,直接进入普查阶段;② 普查区和详查区工作范围无大变动且接续施工时,可以不提交普查报告,直接进入详查阶段;③ 在煤炭资源条件较好,煤层比较稳定,构造不太复杂的暴露煤田,可以在大比例尺地质填图的基础上直接进入普查甚至详查阶段;④ 不需要作矿区总体设计的矿区,及面积不大的孤立井田,可以由普查直接进入勘探。若地质条件复杂,虽进行较详细的地质工作也不能达到勘探程度时,则提交详查最终(详终)或普查最终(普终)地质报告;⑤ 老矿井深部、生产矿井之间,以及不涉及井田划分的地区,可一次勘探完毕。[

2、石油的形成

石油又称原油,是从地下深处开采的棕黑色可燃粘稠液体。主要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它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的混合物,与煤一样属于化石燃料。石油主要被用来作为燃油和汽油,燃料油和汽油组成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一次能源之一。石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液、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

研究表明,石油的生成至少需要200万年的时间,在现今已发现的油藏中,时间最老的可达到5亿年之久。在地球不断演化的漫长历史过程中,有一些“特殊”时期,如古生代和中生代,大量的植物和动物死亡后,构成其身体的有机物质不断分解,与泥沙或碳酸质 石油沉淀物等物质混合组成沉积层。由于沉积物不断地堆积加厚,导致温度和压力上升,随着这种过程的不断进行,沉积层变为沉积岩,进而形成沉积盆地,这就为石油的生成提供了基本的地质环境。

(1)生物成油理论

大多数地质学家认为石油像煤和天然气一样,是古代有机物通过漫长的压缩和加热后逐渐形成的。按照这个理论石油是由史前的海洋动物和藻类尸体变化形成的。(陆上的植物则一般形成煤。)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这些有机物与淤泥混合,被埋在厚厚的沉积岩下。在地下的高温和高压下它们逐渐转化,首先形成腊状的油页岩,后来退化成液态和气态的碳氢化合物。由于这些碳氢化合物比附近的岩石轻,它们向上渗透到附近的岩层中,直到渗透到上面紧密无法渗透的、本身则多空的岩层中。这样聚集到一起的石油形成油田。通过钻井和泵取人们可以从油田中获得石油。地质学家将石油形成的温度范围称为“油窗”。温度太低石油无法形成,温度太高则会形成天然气。虽然石油形成的深度在世界各地不同,但是“典型”的深度为四至六千米。由于石油形成后还会渗透到其它岩层中去,因此实际的油田可能要浅得多。因此形成油田需要三个条件:丰富的源岩,渗透通道和一个可以聚集石油的岩层构造。

(2)非生物成油理论

非生物成油的理论天文学家托马斯·戈尔德在俄罗斯石油地质学家尼古莱·库德里亚夫切夫(Nikolai Kudryavtsev)的理论基础上发展的。这个理论认为在地壳内已经有许多碳,有些这些碳自然地以碳氢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碳氢化合物比岩石空隙中的水轻,因此沿岩石缝隙向上渗透。石油中的生物标志物是由居住在岩石中的、喜热的微生物导致的。与石油本身无关。在地质学家中这个理论只有少数人支持。一般它被用来解释一些油田中无法解释的石油流入,不过这种现象很少发生。

希望对你有帮助

健忘的汉堡
大胆的背包
2025-04-05 04:58:20

煤炭和石油自从被人类所发现以来,就是人类文明进步与发展所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那么这些能源从何而来呢?关于煤炭和石油的来源,有一句简单的描述,煤炭源于植物,而石油源于动物,这是真的吗?

煤炭和石油虽然都是人类最为重要的能源,但二者的性质和成因截然不同,先来说说煤炭吧。煤炭源于植物,这一理论可以说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也取得了众多证据的支持,不过仍然有一些不同的声音在扰乱视听,所以有必要对此进行辟谣。之所以有人并不支持植物成煤理论,是因为他们认为树木死亡后便会被腐蚀,进而化为土壤的一部分,既然连全尸都难以保全,又怎么可能化为煤炭呢?这种说法看似有理,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煤炭形成的时间。

众所周知,木本植物大约出现在3.5亿年以前,当时正值石炭纪时期,而木本植物又是形成煤炭的主力军。

目前已发现的煤炭资源有超过一半的储量都是在石炭纪时期生成的。树木死亡之后会被泥沙封存起来,这对于石炭纪时期的地球来说并不算是什么难事,因为那个时候的地球可以说是沼泽遍布,随着岁月的流逝和地质的变迁,这些被深埋于地下的树木在高温和高压的作用之下逐渐炭化形成煤炭。

那么这里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树木死亡之后不会腐烂变为泥土,而是会随着地质的沉降变为煤炭呢?原因就在于煤炭形成的时间,煤炭形成的高峰时期是石炭纪,而此时地球上的微生物还没有进化出分解木质素的能力,所以树木死亡后不会被微生物分解腐烂化为肥料。

不相信植物成煤理论的人还有另一个观点,就是认为煤层的密度高,而森林的密度显然比煤层低。

首先,石炭纪的森林密度远比现在高,大量的树木、蕨类植物都是煤炭的原材料。其次,死亡的树木并不是直接化为煤炭的,这儿写死亡的树木在被泥沙封存后会逐渐化为泥煤,而泥煤是一种凝胶状物,之后,泥煤会堆积压实,逐渐硬化成为褐煤,最后会随着地质的沉降,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形成我们现在所见的煤炭,所以煤层的密度高于森林中树木的密度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说完了煤炭,现在我们再来说说石油吧,与煤炭不同,关于石油的形成至今仍然存在着争议,一种观点认为石油是由生物所形成的,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石油的形成与生物并无关系。

科学是讲究证据的,因此大多数的科学家都支持生物成油理论。迄今为止已经在石油中发现了诸多生命迹象。

那么根据生物成油理论,石油是如何形成的呢?形成石油的主要原料就是一些藻类和浮游生物,当这些生物死亡后,它们的尸体便会沉积到水底,这些由尸体所组成的水底沉积物在被继续覆盖之后,便会因温度和压力的升高而发生化学变化,进而形成我们所熟悉的石油以及天然气。

根据生物成油理论,石油的形成与煤炭的形成过程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特别是都需要高温以及高压的作用,不同的是,煤炭的形成需要特定的条件,在白垩纪之后,由于微生物进化出了分解木质素的能力,所以树木便很难再生成煤炭了,但石油的形成就没有这样的困扰。

由于煤炭的形成需要特定的条件,所以煤炭是一种典型的不可再生资源,而石油从理论上来讲是可以继续生成的,但生成石油需要漫长的时间,从这个角度来讲,石油同样也是不可再生资源。

最后再来说说非生物成油说,石油的成分是相对较为复杂的,但主要就是碳氢化合物,而地球地壳之中本身就含有各种碳氢化合物,而由于密度的差异,这些碳氢化合物逐渐从水和其它物质中分离出现并聚集到了一起,于是就形成了我们所知的石油。单从理论上来讲,非生物成油说同样是没有问题的,只不过目前还找不到有力的证据来支持这一观点,所以与生物成油说相比,支持非生物成油说的科学家是相对较少的。不管石油是怎么形成的,也不管是煤炭还是石油,它们都是重要的不可再生能源,所以节约能源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