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能源科技 > 正文

双碳可再生能源指标是什么

默默的店员
隐形的背包
2023-02-15 15:16:50

双碳目标是什么意思

最佳答案
知性的长颈鹿
淡然的冥王星
2025-04-06 03:58:30

双碳是中国提出的两个阶段碳减排奋斗目标(简称“双碳”战略目标)。

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实现碳中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以科技创新为先导。这就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广大科技人员要乘势而上、选准目标、奋力攻关。

碳达峰,就是指在某一个时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中国承诺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再慢慢减下去。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经济发展需要消耗能源。暨南大学环境与气候研究院院长邵敏介绍,碳达峰就是我们国家承诺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再慢慢减下去;而到2060年,针对排放的二氧化碳,要采取植树、节能减排等各种方式全部抵消掉,这就是碳中和。

最新回答
简单的画笔
高高的小馒头
2025-04-06 03:58:30

双碳是指碳达峰和碳中和。碳达峰,就是指在某一个时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

介绍:

碳中和,就是指某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人为活动直接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与其通过植树造林等吸收的二氧化碳相互抵消,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

双碳是中国提出的两个阶段碳减排奋斗目标(简称“双碳”战略目标)。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实现碳中和。

正直的鸡翅
妩媚的世界
2025-04-06 03:58:30

简称“双碳”目标是指: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

双炭目标的表现:双炭目标表现为二氧化碳排放(广义的碳排放包括所有温室气体)水平由快到慢不断攀升、在年增长率为零的拐点处波动后持续下降,直到人为排放源和吸收汇相抵。

双炭目标的意义:

1.双碳”目标是我国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展示了我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的新努力和新贡献,体现了对多边主义的坚定支持,为国际社会全面有效落实《巴黎协定》注入强大动力,重振全球气候行动的信心与希望,彰显了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推动全人类共同发展的坚定决心。这向全世界展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雄心和大国担当,使我国从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参与者、努力贡献者,逐步成为关键引领者。

2.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对于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论坛网-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如何实现“双碳”目标?  澎湃网-中国提出“双碳”目标的历史背景、重大意义和变革路径

深情的凉面
健忘的台灯
2025-04-06 03:58:30
什么是碳达峰和碳中和?通俗来讲,碳达峰指二氧化碳排放量在某一年达到了最大值,之后进入下降阶段;碳中和则指一段时间内,特定组织或整个社会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植树造林、海洋吸收、工程封存等自然、人为手段被吸收和抵消掉,实现人类活动二氧化碳相对“零排放”。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二氧化碳过度排放是引起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全球变暖,加剧气候系统的不稳定性,导致一些地区干旱、台风、高温热浪、寒潮、沙尘暴等极端天气频繁发生,强度增大。碳排放与能源种类及其加工利用方式密切相关。目前,全球范围内能源及产业发展低碳化的大趋势已经形成,各国纷纷出台碳中和时间表。

我国近年来减排成效显著,2019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8.4%。我国主动提出“双碳”目标,将使碳减排迎来历史性转折,这也是促进我国能源及相关工业升级,实现国家经济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实现“双碳”目标不是要完全禁止二氧化碳排放,而是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同时,促进二氧化碳吸收,用吸收抵消排放,促使能源结构逐步由高碳向低碳甚至无碳转变。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而能源革命将是这场系统性变革的重中之重。

建立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导、多能互补的能源体系

就我国而言,当前碳排放主要来源于化石能源的利用过程。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第二次两年更新报告》显示,能源活动是我国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约占我国全部二氧化碳排放的86.8%。能源活动中,化石能源又占重要地位。

能不能不用或少用化石能源来解决碳排放问题?人们将目光投向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其利用过程不排放二氧化碳,对环境更为友好。近年来,我国积极布局可再生能源产业。相关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我国水电、风电、光伏、在建核电装机规模等多项指标保持世界第一;截至2020年底,我国清洁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增至10.83亿千瓦,占总装机比重接近50%。

虽然发展可再生能源取得一定成绩,但要替代化石能源,成为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主体,还需要时间。目前,可再生能源存在能量密度低、时空分布不均衡、不稳定、成本较高等特点,成为其规模化应用的瓶颈。未来一段时间内,化石能源仍将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发挥重要作用。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利用,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经之路。

  从个人层面来说我们已应该积极的选择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

生活层面做好垃圾分类,不浪费粮食资源,节约用电。

出行方面尽量选择低碳出行。

对于种植和农业从事者来说,提高所使用的农资产品的利用率,合理的使用农资产品,做到精准灌溉,科学花施肥,打药,不要产生太多的浪费,污染环境。

愤怒的煎蛋
壮观的路灯
2025-04-06 03:58:30

双碳是中国提出的两个阶段碳减排奋斗目标(简称“双碳”战略目标)。

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实现碳中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以科技创新为先导。这就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广大科技人员要乘势而上、选准目标、奋力攻关。

二氧化碳的应用

高纯二氧化碳主要用于电子工业,医学研究及临床诊断、二氧化碳激光器、检测仪器的校正气及配制其它特种混台气,在聚乙烯聚合反应中则用作调节剂。

固态二氧化碳广泛用于冷藏奶制品、肉类、冷冻食品和其它转运中易腐败的食品,在许多工业加工中作为冷冻剂,例如粉碎热敏材料、橡胶磨光、金属冷处理、机械零件的收缩装配、真空冷阱等。

霸气的八宝粥
爱撒娇的方盒
2025-04-06 03:58:30

意义:“双碳”战略倡导绿色、环保、低碳的生活方式。加快降低碳排放步伐,有利于引导绿色技术创新,提高产业和经济的全球竞争力。中国持续推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加快规划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努力兼顾经济发展和绿色转型同步进行。

图1

背景: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从图1可以看出,2019年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110亿吨,美国约为53亿吨,欧盟29亿吨,印度25亿吨。我国一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当于后面几大经济体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加总,在国际上也因此承受了较大政治压力。

内容:“双碳”即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简称。

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节能减排术语。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碳达峰指的是碳排放进入平台期后,进入平稳下降阶段。

“双碳”目标的提出是中国主动承担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责任的大国担当,“双碳”目标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创新驱动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顺心的酸奶
曾经的小馒头
2025-04-06 03:58:30

新能源指标的意思是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得总体数量特征。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

新能源一般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随着常规能源的有限性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以环保和可再生为特质的新能源越来越得到各国的重视。

新能源汽车的优点:

1、节约燃油能源。一般是用天然气、石油气、氢气、电力作为动力。

2、减少废气排放,有效的保护环境。电动汽车不产生尾气,没有污染。氢能源汽车尾气是水,对环境没有污染。

3、效率高。一般新能源汽车采用新技术,新结构,使它的效率更高。

4、噪声低。

会撒娇的小笼包
热情的棒球
2025-04-06 03:58:30
清洁能源指标。绿能即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其指标指的就是清洁能源指标,代表该能源是绿色清洁能源,这种能源是可持续提供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发展满足其需求可以持续发展的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潮汐能,地热能,生物能。

魔幻的斑马
殷勤的歌曲
2025-04-06 03:58:30

双碳的含义是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是有世界意义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庄严承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需要对现行社会经济体系进行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各地方各部门更要以抓铁有痕的劲头,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双碳”目标的提出将把我国的绿色发展之路提升到新的高度,成为我国未来数十年内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基调之一。

简介

“双碳”目标是我国按照《巴黎协定》规定更新的国家自主贡献强化目标以及面向21世纪中叶的长期温室气体低排放发展战略,表现为二氧化碳排放(广义的碳排放包括所有温室气体)水平由快到慢不断攀升、在年增长率为零的拐点处波动后持续下降,直到人为排放源和吸收汇相抵。

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过程就是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从相对脱钩走向绝对脱钩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