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能源科技 > 正文

水是再生资源吗

眼睛大的航空
激昂的宝马
2023-02-15 15:06:02

水是再生资源吗

最佳答案
潇洒的裙子
调皮的鞋子
2025-04-06 03:56:01

水是再生资源吗

有人知道水是再生资源吗?水是大自然赠与我们的资源之一,有源源不断的水资源在地球上循环,那么到底水资源是不是再生资源呢?下面我给大家收集整理了一些关于水是不是再生资源的资料,一起来了解下吧。

水是再生资源吗1

来自自然界动植物的可再生资源(农作物、林木、海产品加工废弃物等,统称为生物质)是永不枯竭的资源。通过天然作用再生更新,从而为人类反复利用的资源叫可再生资源,又称为可更新资源。如植物、微生物、可降解塑料袋、水资源、地热资源和各种自然生物群落、森林、草原、水生生物等。可再生自然资源在现阶段自然界的特定时空条件下,能持续再生更新、繁衍增长、保持或扩大其储量,依靠种源而再生。泛指从自然界获取的,可以再生的非化石能源,主要是指风能、太阳能、水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自然能源,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非常丰富,为经济发展和开发利用的潜力很大,军事资源潜力也很大。一旦某种物种的种源消失,该资源就不能再生了,从而要求科学合理地利用和保护物种种源,才可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土壤属半可再生资源,是因为土壤肥力能通过人工措施和自然过程而不断的更新。大部分的可再生能源其实都是太阳能的储存和释放。可再生的意思不只是提供十年的能源,而是百年甚至千年的。随着能源危机的出现,我们要意识到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更需要产生保护资源的意识。水是可再生资源吗是的。在整个生态圈中,水的循环是最重要的一个部分。 可再生资源是指能够通过自然力以某一增长率保持或增加蕴藏量的自然资源。对于可再生资源来说,主要是通过合理调控资源使用率,实现资源的持续利用。可再生资源的`持续利用主要受自然增长规律的制约。

水是再生资源吗2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按照可再生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定义来说,水资源完全属于可再生资源,因为它是可以重复利用的。但是应该注意短期内水可以再生,比如雨水、河水、湖水,但是水的循环速度如果比水的污染速度慢,某些地方的水由于地质、天气、降水等的原因可能不会再生。

因此,我们应该节约用水。首先,从环境效益上讲,节约用水就是保护环境,过度的水资源浪费必然破坏环境其次,从社会效益来说,只有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才能长久发展,没有人愿意生活在废水和脏水的世界中最后,从经济效益上看,虽然水可以再生,但是处理废水要付出巨额成本,水资源再生的代价是昂贵的。

同时,由于水产生的水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清洁能源,主要用于水力发电。水力发电将水的势能和动能转换成电能。以水力发电的工厂称为水力发电厂,简称水电厂,又称水电站。水力发电的优点是成本低、可连续再生、无污染缺点是分布受水文、气候、地貌等自然条件的限制大,容易被地形、气候等多方面的因素所影响,国家还在研究如何更好的利用水能。

最新回答
开心的御姐
失眠的小刺猬
2025-04-06 03:56:01

水是资源,电是能源。水利发电产生的电能是电能。

只有一次能源才有可再生与不可再生之分是对的。

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没错,但是自然再生数量和速度有限,而中国人口众多,所以要节约用水。

电能是二次能源。中国的很多电力是煤电厂生产的,环境成本很高。其实水电厂也破坏生态,核电厂技术要求高,若发生事故后果严重,废料处理也不理想。

内向的水蜜桃
美丽的大白
2025-04-06 03:56:01

是。其中的具体情况如下:

据了解,水能主要用于水力发电,水力发电将水的势能和动能转换成电能,以水力发电的工厂被称为水力发电厂,也叫水电厂或水电站。

其中的原理在于,水的落差在重力作用下形成动能,从河流或水库等高位水源处向低位处引水,利用水的压力或者流速冲击水轮机,使之旋转,从而将水能转化为机械能,然后再由水轮机带动发电机旋转,切割磁力线产生交流电。

扩展资料

水能的相关明细

事实证明,水能的存在既有好处也有坏处:

最新综合评估显示,我国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近7亿千瓦,占常规能源资源量的40%,经济可开发容量近4亿千瓦,年发电量约1.7亿千瓦时,已经成为世界上水能资源总量最多的国家。

但要建高坝大库进行水利水能调节,往往淹没和浸没损失较大,需大量移民,还会投资较大、工期较长,不管怎样都受地形、地质等条件的限制,河流泥沙和径流变化等对其影响比较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能

微笑的红牛
机智的寒风
2025-04-06 03:56:01
     水是可再生能源。水能是清洁绿色的能源,是指水体的动能、势能和压力能等能量资源。水能主要用于水力发电,水力发电将水的势能和动能转换成电能。以水力发电的工厂称为水力发电厂,因此水能是可再生能源。

水是可再生能源吗

      可再生能源是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非化石能源,是清洁能源。

      可再生能源对于改善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广义的水能资源包括河流水能、潮汐水能、波浪能、海流能等能量资源。狭义的水能资源指河流的水能资源。

简单的背包
复杂的大树
2025-04-06 03:56:01

水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水能主要用于水力发,水力发电将水的势能和动能转换成电能,以水力发电的工厂称为水力发电厂,简称水电厂,又称水电站,水力发电的优点是成本低、可连续再生无污染,缺点是分布受水文气候地貌等自然条件的限制大。

广义的水能资源包括河流水能潮汐水能波浪能海流能等能量资源。

狭义的水能资源指河流的水能资源,是常规能源,一次能源,狭义的水能是指河流水能,人们最易开发和利用的比较成熟的水能也是河流能源。

水能资源最显著的特点是可再生,无污染,开发水能对江河的综合治理和综合利用具有积极作用,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改善能源消费结构,缓解由于消耗煤炭,石油资源所带来的环境污染有重要意义,因此世界各国都把开发水能放在能源发展战略的优先地位。

勤奋的铅笔
风中的帆布鞋
2025-04-06 03:56:01
集中在阶梯处,因为阶梯间的落差大,发电能力强

水能资源是清洁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水能资源,有利于优化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在新的发展时期,应注重水能资源的合理开发,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注重效益兼顾,协调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实现人水和谐,促进“安全、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为实现这些目标,重要的保障措施就是依法行政,依法开发利用,依法管理,维护正常的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秩序。

知性的发箍
悲凉的向日葵
2025-04-06 03:56:01
水利资源指能被人类控制或基本控制的应用于灌溉、给水、发电、航运、养殖等方面的用水。近年来常以“水资源”一词替代、包容“水利资源”。水力资源属于水利资源的范畴,通常指天然河流或湖泊、波浪、洋流所蕴藏的动能资源。水能资源指水体的动能、势能和压力能等能量资源 。是自由流动的天然河流的出力和能量,称河流潜在的水能资源,或称水力资源。 广义的水能资源包括河流水能、潮汐水能、波浪能、海流能等能量资源;狭义的水能资源指河流的水能资源。水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见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

饱满的小海豚
呆萌的小土豆
2025-04-06 03:56:01
水利资源是说可以用的水资源,就是地下水,冰川水啥玩意都在内

水能资源是可以被用来转化为能源的水资源,像三峡一样,要有一点的流量,一点的坡度,可以把水的重力势能等转化为电能或其它能源

水利资源

从广义上说“水资源”是指自然界中任何形态(包括水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的形式)、存在于地球表面和地球的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中的水。而狭义的“水资源”是指地球上可利用的或者可能被利用的、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保证的、在一定时间内可以更新的那部分淡水量。

水能资源

水能资源:指水体的动能、势能和压力能等能量资源。广义的水能资源包括河流水能、潮汐水能、波浪能、海流能等能量资源狭义的水能资源指河流的水能资源。水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老迟到的小土豆
小巧的黑米
2025-04-06 03:56:01
是不可在生的一、全球淡水资源现状——人类面临严峻的挑战

(一)淡水资源的应然状态 地球上总的水体积大约为14亿立方千米,其中只有2.5%是淡水,或者说只有0.35亿立方千米的淡水。大部分的淡水以永久性冰或雪的形式封存于南极洲和格陵兰岛,或成为埋藏很深的地下水。能被人类所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湖泊、河流、土壤湿气和埋藏相对较浅的地下水盆地。这些水资源中可用的部分仅有20万立方千米――不足淡水总量的1%,仅为地球上水资源总量的0.01%。这些能够利用的水很多都位于远离人类的地方,进而为水利用带来了复杂的问题。 淡水补给依赖于海洋表面的蒸发。每年海洋要蒸发掉50.5万立方千米的海水,即1.4米厚的水层。此外,陆地表面还要蒸发7.2万立方千米。所有降水中有80%降落到海洋中,即45.8万立方千米/a,其余11.9万立方千米降落于陆地。地表降水量和蒸发量之差(每年约11.9万立方千米减去7.2万立方千米的差额)就形成了地表径流和地下水的补给——大约4.7万立方千米/a。所有径流中,半数以上发生在亚洲和南美洲,很大一部分发生在同一条河中,即亚马孙河,这条河每年要带走6000立方千米的水。

(二)淡水资源实际现状

1、水量缺乏:全世界约有1/3的人生活在中度和高度缺水的地区,在这些地区的淡水消费量超过可更新水资源总量的10%。大约有80个国家,40%的世界人口在1990年代中期严重缺水(CSD 1997b)。根据1997年9月联合国秘书长关于淡水综合估计的报告,人类现在直接或间接利用着世界水供应量的一半以上,全球人均淡水可用量从1950年的17000立方米下降到1995年的7000立方米。到2020年,水的使用量将会提高40%,其中17%以上的水将要用于满足人口增长说引起的食品生长。(世界水联合会2000a)。

2、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人口增长、工业发展和灌溉农业的扩张是引起水需求增长的三个主要因素。而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不能不视为水资源需求增长的重要因素。过去的20年中,农业消耗了经济发展中的大部分淡水。规划者一直认为通过增加更多的基础设施来控制水文循环,这样就可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水量。从传统上,修筑河坝是保障灌溉用水、水力发电和生活用水的主要手段。世界上最大的227条河流中,已经有大约60%被堤坝、引流、运河等强烈地或者中等程度地切割,同时对淡水生态系统也造成了影响(WCD 2000)。从增加粮食产量和水力发电等方面来看,这些基础设施的确带来了很大的好处。同时,这些基础设施的造价也非常之大。在过去的50年里,堤坝改变了世界河流的形状,使得不同地区约4000万-8000万人口迁移(WCD 2000),导致临近的生态系统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