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大量开采会带来哪些生态问题
(1)煤炭开采导致土地资源破坏及生态环境恶化。由于露天开采剥离排土,井工开采地表 沉陷、裂缝,都将破坏土地资源和植物资源,影响土地耕作和植被生长,改变地貌并引发景 观生态的变化。开采沉陷造成中国东部平原矿区土地大面积积水受淹或盐渍化,使西部矿区 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加剧。采煤塌陷还会引起山地、丘陵发生山体滑落或泥石流,并危及 地面建筑物、水体及交通线路安全。据调查,中国因采矿直接破坏的森林面积累计达106万 公顷,破坏草地面积为26.3万ha,全国累计占用土地约586万ha,破坏土地约157万ha ,且每年仍以4万ha的速度递增,而矿区土地复垦率仅为10%。另据测算,中国每采万吨煤 ,平均塌陷土地0.2ha;在村庄稠密的平原矿区,每采出1000万t煤需迁移约2000人。
(2)煤炭开采破坏地下水资源,加剧缺水地区的供水紧张。中国是世界上人均占有水资源量较低的国家,且水资源分布极不平衡。从含煤地区分布看,富煤地区往往也是贫水地区。据调查,全国96个国有重点矿区中,缺水矿区占71%,其中严重缺水矿区占40%。随着煤炭开采强度和延伸速度的不断加大提高,矿区地下水位大面积下降,使缺水矿区供水更为紧张,以致影响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另一方面,大量地下水资源因煤系地层破坏而渗漏矿井并 被排出,这些矿井水被净化利用的不足20%,对矿区周边环境形成新的污染。据统计,中国煤矿每年产生的各种废污水约占全国总废污水量的25%。2000年,全国煤矿的废污水排放量 达到27.5亿t,其中,矿井水23亿t,工业废水3.5亿t,洗煤废水5000万t,其它废水450 0万t。
(3)煤炭开采导致废气排放,危害大气环境。因煤炭开采形成的废气主要指矿井瓦斯和地 面矸石山自燃施放的气体。矿井瓦斯中的主要成分甲烷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其温室效应 为CO2的21倍。据统计中国每年从矿井开采中排放甲烷70~90亿m?3,约占世界甲烷总 排放量的30%,除5%左右的集中回收利用外,其余全部排放到大气中。矿区地面矸石山自燃 施放出大量含SO2、CO2 、CO等有毒有害气体,严重污染大气环境并直接损害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 。煤矸石产出量很大,其排放量约占煤矿原煤产量的15%~20%。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国有煤矿现有矸石山1500余座,历年堆积量达30亿t,占地5000ha。另据1994年的矿山环境调查, 淮河以北半干旱地区的1072座矸石山中,有464座发生过自燃,自燃率达43.3%。
(4)为满足社会对洁净煤的需求,中国原煤入洗比例连年提高。1999年原煤入洗量3.17亿 t,入洗比例30%,其中国有重点煤矿入洗比例达到48%。原煤被入洗的同时,也排放出大量 的煤泥水污染土壤植被及河流水系。据调查,因洗煤全国每年排出洗矸4500万t,洗煤废水 4000万t,煤泥200万m3。
(5)在中国,由于煤炭生产与消费之间巨大的空间差异,导致“北煤南运,西煤东输”的 长距离运煤格局。运输中产生的煤尘飞扬,既损失大量的煤炭,又污染沿线周围的生态环境 。据统计,1999年全国铁路运煤量为64917万t,平均运距为550km;经公路运输或中转到 铁路的煤炭量达6亿t,平均运距为80km。若以0.5%的扬尘损失计算,因运输向大气中排放的 煤尘达600多万t,直接经济损失超过6亿元人民币。
(6)中国长期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不仅形成以酸雨、二氧化硫和烟尘为主要危害 的煤烟型大气污染,也是中国污染物排放量居世界第二的主要原因。统计资料显示,2000年 ,全国废气中SO2排放总量1995万t,其中工业来源的排放量1612万t,生活来源的排放量3 83万t;烟尘排放总量1165万t,其中工业烟尘排放量953万t,生活烟尘排放量212万t; 酸雨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30%。
自人类进入工业化以来,煤炭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是最重要的能源之一。本文详细介绍了近年来全球煤炭供需情况以及主要煤炭产地及消费地。
1、全球煤炭供给情况
——产量增势未能延续
煤炭是世界上储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常规能源,也是最廉价的能源。21世纪以来,随着各国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不断重视,各国加速能源结构调整,众多发达国家已逐步采用清洁能源替代煤炭能源消费,因此煤炭供给增势不再呈现单边上涨趋势。
近年来,全球煤炭产量呈现震荡走势,2017-2019年,全球煤炭产量保持连续增长,2020年,受疫情影响,全球煤炭产量增势未能延续,总产量为77.42亿吨,同比下降4.8%。
——煤炭供给中国一枝独秀
从地区构成来看,目前,亚太地区为全国主要煤炭生产地,煤炭产量占全球的比重超过七成。2020年,亚太地区煤炭产量为58.79亿吨,占全球总产量的75.9%北美地区煤炭产量为5.31亿吨,占全球总产量的6.9%独联体地区煤炭产量为5.25亿吨,占全球总产量的6.8%欧洲煤炭产量为4.79亿吨,占全球总产量的6.2%。
具体到国家来看,2020年,全球煤炭产量前十国家合计生产煤炭71.52亿吨,占全球总产量的92.38%。其中,中国煤炭产量远超其他国家,中国煤炭产量为39.02亿吨,第二名到第十名煤炭产量之和仍不及中国煤炭产量。
2、全球煤炭消费情况
——2020年煤炭消费创十年新低
2014年以来,全球煤炭消费量进入下降通道,整体呈现震荡下行趋势。2020年,全球煤炭消费量持续下滑,总消费量为157.64艾焦,同比下降3.9%,创近十年煤炭消费总量新低。
——煤炭消费中国引领全球
从地区构成来看,目前,亚太地区为全球主要煤炭消费地,煤炭消费量占全球的比重超过八成。2020年,亚太地区煤炭消费为120.97艾焦,占全球总消费量的80.1%北美地区煤炭消费量为9.91艾焦,占全球总消费量的6.6%欧洲煤炭消费量为9.40艾焦,占全球总产量的6.2%。
具体到国家来看,以中国为首的亚洲国家对煤炭的需求仍处于较高水平,2020年,全球煤炭消费量前十国家合计消费煤炭130.56艾焦,占全球总消费量的86.22%,前四名中仅美国不在亚洲。中国煤炭消费量远超其他国家,中国煤炭消费量为82.27艾焦,第二名到第十名煤炭消费量之和仍不及中国煤炭消费量。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煤炭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以后没得用了。。。煤形成的过种是很慢的。得几万年
西部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我只是高中生啊,,答的不对别见怪啊,,,我国西部比较落后,开发西部的煤炭资源,可以让西部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可以拉动地方经济增长,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有什么资源可以彻底取代煤炭资源目前核能,太阳能,风能和水能比较热,技术也稍成熟一点潮汐能和地热能也占一定比重.其实任何一种能源发展好了都能代替,因为可以转化为电能满足一切能量需求.目前加拿大80%以上电能为水电,许多国家地热取暖.
山西省开发煤炭资源的利弊提供能源,活跃经济,破坏耕地,污染环境。
山西如何合理开发煤炭资源第一,晋煤晋财,禁止外省或者外资资本控股以后的省里新煤矿开采
第二,关小并大,形成三大国有煤炭集团.
第三,逐步淘汰和关闭小煤矿.
第四,发展煤炭附属加工产业或者延伸产业链,比如附属的煤层气利用,煤炭的深加工和液化.
总之一句话,要 让山西煤炭的实力在全国甚至全球真正体现出来.
煤炭资源税
是一种极差地租性质的税费。向境内开采矿产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征收,收入归地方。煤炭行业根据销售数量或者自用数量缴纳资源税,但不包括洗煤、选煤及其他煤炭制品。
石油,水,煤炭资源煤
我国煤的储藏量达6000亿吨,居世界第三位,石油储藏量约39亿桶(1997年探明,石油的储藏量居世界第八位。
我国煤的储藏量达6000亿吨,居世我国煤的储藏量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储藏量约462吨,远远小于世界平均水平,界第三位,石油的储藏量居世界第八位.
美国能源部情报局甚至估计,伊拉克的原油储量可能高达300亿吨。由于受联合国制裁,伊拉克近年的原油日产量只有150万到200万桶(国际市场上原油一般以“桶”为计量单位,每桶合0.138吨),专家估计,如果伊拉克政权更迭后恢复原油生产,世界的石油供应可以每天增加300万至500万桶。
我国煤炭的资源量为1点5亿万吨。石油储藏量是16000万吨。我国石油储藏量仅占世界总量的2.3%,可开采年限只有20.6年,大大低于世界平均年限42.8年
水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目前水资源用量已占到总量的1/5,其开发利用量已超过世界的任何国家。 中国地下水资源总量8700亿立方米,可开采量为2000亿立方米,已开采量880亿立方米,超采的后果严重。总起来说,中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人均占有水资源仅为全球人均的1/4,前苏联的1/7,美国的1/3。据预测,到下个世纪20年代,中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只有1800立方米。
石油
据1993年全国油气资源评价,中国石油资源量为800亿吨左右,得到证实的储量极为有限。已探明石油储量约占资源量的20%,约为30亿吨。据世界石油大会估计,中国常规可采石油总资源114.9亿吨,居世界第9位,但人均占有量仅10吨,居世界第41位。目前,剩余可采储量连年徘徊不前, 1994年“储采比”为22.2,1995年储采比降为22,远低于世界平均46的水平。
煤炭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有几种形式?主要是分配,优势互补之类的,网上有中国煤炭资源相关的
煤炭等资源过度开采面临枯竭首先,你的问题很略,不太清楚你想问什么
然后我就按我自己的理解跟你说说吧,煤炭等资源都是化石燃料,不可再生,中国经济这几年的发展,趋势有很多煤炭被采出消耗,所以才称为 工业粮食;很多煤炭蕴藏丰富的地区资源有一定的枯竭,但是客观的说,这个情况跟地区有关系,中原地区和东三省地区的煤炭资源枯竭情况比较严重,但是整个内蒙西部和新疆地区,开发时间晚,还是有很大的潜力的
【易煤网】回答您:煤炭的形成不是简简单单就会形成经过复杂的历史变迁和地壳变动,这样才会形成煤矿,形成我们所熟知的煤炭,煤炭属于典型的不可在生的物质,就是用一点没一点,煤炭资源过度开采已经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让我们不得去重视和面对。
现在的人们对煤炭的需求量不断增大,煤炭的储量是一定的,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就会导致煤炭的使用年限急剧减少,煤炭的不断开采直接导致煤炭资源越来越少,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我国21世纪所用的煤炭是上个世纪的两倍之多,不得不说这样的使用速度是我们所不能接受的,有很多的人都在猜想,要是煤炭按照这样的速度消耗的话,煤炭还会够我们使用多长的时间,还够我们人类挥霍几个世纪还是几十年,这个数字是不断变化的,可能人们采取有效的措施,那么煤炭也许不会从我们这个地球消失,现在工业企业的飞速发展直接拉动煤炭市场的开采数量,有需要才会有开采,这是不变的道理,要是按照这样的速度的话,不知道煤炭的使用量会不会呈指数增长,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只要不采取措施,还继续这样挥霍的话,煤炭枯竭的那一天也不远了。
煤炭的使用就是用一点少一点,当我们享受完煤炭带给我们的方便之后,我们的子孙后代怎么办?煤炭的枯竭社会就会发生大的变动,如果没有新的能源支撑,社会会陷入什么样的境地。
国内煤价的上涨已经达到了疯狂的地步,所以也被大家调侃为煤超疯,煤超疯的出现并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煤炭库存和产量的降低以及市场投机倒把行为的促进,都促成了市场煤价的疯涨局面。
煤价连续上涨成就煤超疯国内煤价一直都是非常平稳的,但是自2020年9月开始,煤价逐渐的逼近红线,一度成上涨趋势。因为进口煤受到了限制,而秋冬采购需求又必须要释放,所以才会导致煤价的小幅上涨。但当煤价逼近600元一吨时,政府相关部门及时召开会议,抑制了煤价的上涨,并且制定了一些政策,给市场降温,导致煤价涨势放缓,但是仍一直在涨。直到2021年5月份,煤价已经上涨到900元一吨左右,涨幅超过50%,这样的上涨趋势,可谓是疯狂了,梅超风的出现也让煤炭市场人心惶惶。
煤价的上涨是多种原因促成最早出现煤价小幅度上涨时,主要是因为进口煤受到了限制,而后期持续上涨是因为煤炭的产量降低了,国内生产煤炭地区今年的产量都比较低,而且库存也很少,所以导致了货品少、需求高的局面,就会有价格上的上涨来来调控需求。后来,因为很多的投资团体听闻煤炭产量少,需求高,价格上涨快,能够收获高额利益,就有了一些投机取巧的动机,就出现了恶意存货,哄抬煤价的现象,所以导致煤炭的价格一直在上涨。综合看来,市场煤价的疯涨,是需求量变化、市场调控以及投资行为综合促成的。
理性对待煤超疯,规范投资行为任何的投资都是有风险的,而煤超疯的投机取巧型投资更是风险巨大,所以奉劝各位投资团体不要一味地追逐利益,市场煤价的疯涨并不能够100%确保高利。另外,煤价疯涨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关注,相信国家会出台打压和治理政策,解决煤炭库存问题,给煤价有效降温。而且进口煤受到限制,主要是因为2020年的疫情影响,目前疫情已经得到很好的控制,相信进口煤很快就能够恢复正常贸易,这样煤炭的库存量增加,能够有效解决需求问题,煤价就不会再疯涨了。
市场煤价的上涨并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因为2020年的疫情导致进口煤受到限制,国内煤炭产量又有所降低,造成了供需不平衡,其次,投机取巧的投资行为也变相促进了煤价的上涨,相信经过政策治理,很快会恢复平静。
森林
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是:森林面积15894.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16.55%;森林蓄积量112.7亿立方米;全国人工林面积(不含台湾省)4666.7万公顷,蓄积量10.1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虽然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位于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很低。我国森林面积居世界第5位,森林蓄积量列第7位。但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只相当于世界森林覆盖率的61.3%,全国人均占有森林面积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1.3%,人均森林蓄积量只有世界人均蓄积量的1/8。
煤
我国煤的储藏量达6000亿吨,居世界第三位,石油储藏量约39亿桶(1997年探明,石油的储藏量居世界第八位。
我国煤的储藏量达6000亿吨,居世我国煤的储藏量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储藏量约462吨,远远小于世界平均水平,界第三位,石油的储藏量居世界第八位.
美国能源部情报局甚至估计,伊拉克的原油储量可能高达300亿吨。由于受联合国制裁,伊拉克近年的原油日产量只有150万到200万桶(国际市场上原油一般以“桶”为计量单位,每桶合0.138吨),专家估计,如果伊拉克政权更迭后恢复原油生产,世界的石油供应可以每天增加300万至500万桶。
我国煤炭的资源量为1点5亿万吨。石油储藏量是16000万吨。我国石油储藏量仅占世界总量的2.3%,可开采年限只有20.6年,大大低于世界平均年限42.8年
水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目前水资源用量已占到总量的1/5,其开发利用量已超过世界的任何国家。 中国地下水资源总量8700亿立方米,可开采量为2000亿立方米,已开采量880亿立方米,超采的后果严重。总起来说,中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人均占有水资源仅为全球人均的1/4,前苏联的1/7,美国的1/3。据预测,到下个世纪20年代,中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只有1800立方米。
石油
据1993年全国油气资源评价,中国石油资源量为800亿吨左右,得到证实的储量极为有限。已探明石油储量约占资源量的20%,约为30亿吨。据世界石油大会估计,中国常规可采石油总资源114.9亿吨,居世界第9位,但人均占有量仅10吨,居世界第41位。目前,剩余可采储量连年徘徊不前, 1994年“储采比”为22.2,1995年储采比降为22,远低於世界平均46的水平。
天然气
中国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也是煤炭消费的大国。1996年中国煤炭探明可采储量居世界第三位,全行业年煤炭开采量达到近10亿吨。煤炭行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煤炭资源总量为5.6万亿吨,其中已探明储量为1万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11%。
QQ爱好者为你服务
从2012年下半年到今天,煤炭业的苦日子已经持续了3年有余。三年之间,煤价虽偶有抬头,但都如昙花一现。没有需求的支撑,涨价都显得力不从心,即使是大型煤企集体挺价,也抵不过市场供需的法则。
2015年1月份至6月份,动力煤消费量与去年同期相比都呈直线下降趋势。3月份同比下降比例高达16.57%。2015年6月份以来,神华煤炭价格“五连降”,优惠政策频出,仍没有挽救整体颓势。纵览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近五期的数据,从7月22日的417元/吨到8月18日的410元/吨,一个月的时间跌幅7元/吨。
然而,与煤炭行业的境况截然不同,近年以来,煤炭类电商发展得如火如荼。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范围内可查到的煤炭电子交易平台超过80家,其中,比较活跃的煤炭电商平台有20家左右。在“互联网+”的理念上升到国家层面之后,煤炭电商的发展速度更为迅猛。传统的煤炭行业要“触电”,煤炭企业也逐渐从看不起、看不懂煤炭电商,到如今转变为主动拥抱电商。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一)节省交易成本。传统的煤炭贸易,煤企卖煤需要开拓市场,从开发客户、拜访客户,到签约、交付、结算,整个流程周期长、花费高。煤炭电商平台通过互联网将煤炭企业、贸易企业、下游用煤企业和第三方服务企业拉拢在一起,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筛选出符合条件的企业,然后在线或线下咨询、洽谈、签约,使用平台提供的物流、质检、金融等服务,实现货物的交付和结算。足不出户,完成整个交易,大大节省了传统贸易环节中的时间和资金成本。
(二)降低交易风险。看不到煤不敢付款,拿不到款不敢发煤——传统煤炭贸易中的煤质风险、资金风险一直是痛点。公正、权威的第三方质检和支付可以为交易双方搭建起信任的桥梁。真正的第三方煤炭电子交易平台以服务著称,质检和支付是必不可少的服务环节。平台合作的质检机构对委托煤源进行全程跟踪,确保下游买家不因煤质风险蒙受经济损失。买方可以将交易资金提前冻结在平台合作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待收到卖方货物并确认无误后点击付款;同时,卖方在看到买方冻结的货款后,也可以安心地发货,从而避免货款风险。
(三)提高交易效率。真实的供求信息,完善的线上成交系统,成熟的物流、质检和金融服务是煤炭电子交易平台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通过这样一个平台,用户看到的是电脑或手机屏幕上的交互页面,还有最后交割的煤炭或结算的货款;用户看不到却能切身感受到的是跨越全产业链的一整套服务体系。煤炭交易,尽在指尖。
越是在困境中,越要打破传统思路,尝试新的交易方式。煤炭电商作为“互联网+煤炭”的代表性实践,正在快速地发展壮大。利用好它的服务体系,为煤炭销售采购再加把劲儿。是创造煤炭行业巅峰的时候了!
煤炭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经历了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变化逐渐形成的固体可燃性矿物。煤炭被人们誉为黑色的金子,工业的食粮,它是十八世纪以来人类世界使用的主要能源之一,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虽然煤炭的价值大不如从前,但毕竟目前和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内煤炭还是我们人类的生产生活必不可缺的能量来源之一,煤炭的供应也关系到我国的工业乃至整个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的稳定,煤炭的供应安全问题也是我国能源安全中最重要的一环。
近年来我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能利用率呈先增后降态势,2020年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能利用率为69.8%,原煤产量为38.4亿吨,焦炭产量为4.71亿吨。我国煤炭消费量总体较为波动,2019年煤炭消费量为28.10亿吨标准煤。
近年来我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能利用率呈先增后降态势,2020年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能利用率为69.8%
2017-2020年我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能利用率呈先增后降态势。2020年我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能利用率为69.8%,同比有所下降。
我国原煤产量较为波动,2020年原煤产量为38.4亿吨
2017-2020年期间我国原煤产量较为波动,2010-2015年期间呈先增后降态势,2016-2020年呈波动增长态势。2020年我国原煤产量为38.4亿吨,同比小幅波动。
我国焦炭产量总体保持在4亿吨以上,2020年焦炭产量为4.71亿吨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焦炭生产国,2011-2020年期间我国焦炭产量总体保持在4亿吨以上。2020年我国焦炭产量为4.71亿吨,较2019年产量基本持平。
2020年我国煤炭进口为3.04亿吨,同比增长1.5%
2010-2015年期间我国煤炭进口量呈先增后降态势,2025年进口量跌至近十年最低值, 2015-2020年期间我国煤炭进口量呈波动上涨态势。2020年我国煤炭进口为3.04亿吨,较2019年的3亿吨同比增长1.5%。
我国煤炭消费量总体较为波动,2019年煤炭消费量为28.10亿吨标准煤
2014-2019年期间我国煤炭消费量总体较为波动,2019年我国煤炭消费量为28.10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煤炭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0年全球煤炭需求下滑,产量下降,国际煤炭贸易萎缩,煤炭价格在上半年大幅下降。随着欧美发达国家绿色能源替代水平进一步提升,以及亚洲地区相对强劲的经济增长带动的煤炭消费增长,预计未来几年,煤炭出口和消费重心向亚洲转移的趋势将更加明显。
2020年全球煤炭产量有所下降
2017-2019年全球煤炭产量逐年增长,但增速呈现下降趋势,到2019年全球煤炭总产量达到79.21亿吨。2020年,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初步测算全球煤炭产量同比下降了4%左右,新冠疫情对全球宏观经济的巨大打击进一步导致煤炭产量有所下滑。
美国煤炭产量降幅最大
2020年,在全球16个主要产煤国中,煤炭产量增长的有3个国家(包括中国、印度、越南),其余13国煤炭产量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煤炭产量最大的中国,全年产煤量为38.4亿吨,同比增长0.9%排名第二的印度,得益于四季度产量的快速回升,全年产煤7.41亿吨,同比增长0.8%而美国的煤炭产量跌破5亿吨,仅产煤4.89亿吨,同比下降了23.7%,降幅最大。
俄罗斯煤炭出口逆势增长
从出口情况来看,IEA数据显示2017-2019年全球煤炭出口量逐年增长,2019年达到14.36亿吨。2020年新冠疫情对全球煤炭贸易造成较大影响,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预测2020年全球煤炭出口下降至13亿吨。
2020年,全球煤炭出口量排名第一的印尼全年出口煤炭4.07亿吨,同比下降11.3%其次是澳大利亚,预计全年出口煤炭3.61亿吨,同比下降8.9%排名第三的俄罗斯,在下半年中国强劲煤炭进口需求的拉动下,全年出口煤炭1.93亿吨,同比增长1.7%。
近几年俄罗斯煤炭向中国市场转移趋势明显。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西欧是俄罗斯主要出口市场,但随着西欧国家“去煤化”步伐加快,俄罗斯出口西欧的煤炭量快速萎缩,出口重心由西向东转移。
2020年下半年,俄罗斯出口中国的煤炭量达1460万吨,比2019年同期的1090万吨增长了33.9%。俄罗斯政府层面也将加快铁路、港口等物流设施建设,加大煤炭出口向东部转移的步伐,积极拓展亚太区域煤炭市场。
亚洲地区进口消费需求强劲
中国、印度、日本、韩国是全球主要煤炭进口国家。其中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煤炭进口国,2020年进口煤炭3.04亿吨,同比增长1.5%印度进口煤炭2.18亿吨,比2019年减少3000多万吨,同比下降了12.4%日本进口煤炭1.74亿吨,同比下降6.8%韩国进口煤炭1.23亿吨,同比下降12.7%。
2020年全球主要煤炭进口国家和地区中,中国、越南、泰国、巴基斯坦和土耳其煤炭进口量实现正增长,其他国家和地区煤炭进口量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德国的降幅最大,为-27.3%。
整体来看,亚洲市场煤炭进口需求占据主要份额,并在全球宏观经济低迷的情况下,以中国泰国、越南等为代表的亚洲国家依旧能保持逆势增长,市场潜力较大。
煤炭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在欧美市场,绿色可再生能源快速替代煤炭,近几年欧美国家的煤炭消费持续下降,2020年美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首次超过燃煤发电量,全年煤炭消费量下降21%欧盟国家煤炭消费量下滑幅度更大,欧盟27国2020年煤炭进口量下降32.7%。
在亚洲市场,例如越南、印尼和南亚的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煤炭消费量还有增长潜力。2020年,越南、巴基斯坦的煤炭进口量均实现正增长,印尼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煤炭产量和消费量虽然都出现下降,但疫情稍有缓和后,马上加快了燃煤电厂的建设步伐。
从整体来看,全球范围的煤炭出口和消费重心逐渐向亚洲转移趋势明显。
—— 以上数据及分析来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煤炭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今年的煤炭价格持续走高,煤炭价格上涨的,现在煤炭还能不能满足正常的居民使用,因为现在居民基本上都使用电取暖,这种煤炭价格上涨上涨到现在这种程度,用煤去续暖起到的效果其实也不见得好到哪里去了,而且成本太高了,现在更多的是一些工业企业用煤需求量很大。
工业企业用煤就是刚刚入冬嘛,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逐渐供暖,因为可能你在南方,你还觉得现在还是夏天,秋天这样的季节,但是很多东北地区现在已经逐渐开始供暖了。最早的东北地区在9月18号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供暖了,那是中国最冷的地方,现在基本上就在逐渐运行这些设施。普遍来说东北地区供暖的时间要比其他地区提前一个月甚至是更早,也就是说在10月1过后就差不多了。
普通居民用煤的情况很少啊,现在很多农村地区也在逐渐推行清洁取暖,我们就不评论清洁取暖本身推行好不好了,就是说现在正常取暖用到煤炭已经少很多了。然后城市里面集中供暖那是供暖企业要考虑的事情不需要普通居民去考虑,可能煤炭价格高涨的情况下供暖成本上升了,今天取暖的费用会略有上升,但你不需要担心供不上暖气的情况,这种问题是不可能出现的。
煤炭未来就会逐渐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因为虽然现在还有很多煤炭的储量,但这个东西是用一点少一点。它价格上涨一点就让大家去使用其他的能源,比如说使用电能取暖,现在取暖的设备这么方便,装个空调取暖效果它就一定比暖气差吗?这不一定吧,而且电能它是一种二次能源,它来源是多样化的,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煤炭价格高涨,在倒逼人们做出能源结构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