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煤炭 > 正文

内蒙陕西站台用装载机装煤的有哪些

霸气的小猫咪
温暖的麦片
2023-02-15 14:15:16

内蒙陕西站台用装载机装煤的有哪些

最佳答案
义气的巨人
高贵的黄蜂
2025-04-08 23:10:20

内蒙取暖煤拉运全面启动,计划用煤量410万吨

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得到最新消息:截至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全区12个盟市均已启动农牧民取暖用煤拉运工作。

保障农牧民冬季取暖用煤是重要的民生工作。9月1日,自治区能源局在鄂尔多斯市召开现场协调会,确定跨盟市供煤的煤炭企业名单及任务量,确定鄂尔多斯市47家煤炭企业承担全区304.3万吨保供任务。9月6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统筹做好农牧民冬季取暖用煤保障工作的通知》下发至各盟市,要求煤源保障盟市督促承担保障任务的煤矿,按期保质保量完成农牧民取暖用煤生产供应任务;用煤盟市压实工作责任,加强与供煤盟市及煤矿对接,按照“定路线、定车辆、定人员”的原则,自行组织煤炭运输、配送等工作,尽快将农牧民取暖用煤落实到户。

经梳理,今冬明春供暖期,全区有燃煤取暖需求的农牧户共208万户、计划用煤量410万吨。截至目前,全区12个盟市均已启动农牧民取暖用煤拉运工作,其中,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乌海市、兴安盟、锡林郭勒盟等盟市进度较快,部分旗(县、区)拉运任务已完成过半,其他盟市也在紧张组织拉运当中。

来源:内蒙古日报

西煤东运!首列“陕西-烟台”煤炭集装箱班列开通

9月25日,由陕西发出的装载着96TEU高品质水洗精煤的集装箱班列顺利驶入山东港口烟台港铁路专用线,贯穿陕鲁的西部陆海新通道“陕西-烟台”班列正式开通运营。“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标志着山东港口烟台港在全面发挥综合物流服务优势和中国(山东)自贸区等政策优势,持续扩大西部能源开发合作发展新格局。榆林位于中国陕西省的最北部,煤炭预测储量约占全国储量的五分之一。集装箱公司市场营销团队在走访市场的过程中,了解到榆林地区出产的高品质水洗精煤供给烟台、淄博、潍坊、平原、河南等地电厂及其他能源企业,其整个物流通道发货量大、班期密集、发运时效性强,对终端作业能力也有很高的要求。鉴于此情况,山东港口烟台港生产业务部牵头,组织集装箱公司、铁路公司和物流企业三方联手,发挥铁路集装箱班列的环保、集约化、零货损的优势,以构建更低成本、高效率、便利化的物流大通道,解决西部煤炭客户的难点问题为导向,顺利打通了陕煤集装箱班列运输通道,以高品质的服务赢得客户的认可。

下一步,山东港口烟台港将全力服务保障“陕西-烟台”煤炭集装箱专列常态化开行,着力打造西部能源东运大通道,努力把此次班列打造成联通鲁陕两地的“直通车”。

来源:烟台广播电视台

铁路引领“疆煤外运”

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设施,发挥“疆煤外运”引擎作用,建立煤炭运输保供专班、优化运力调度、充分挖掘释放运力潜力,特别是在乌将线实施扩能改造后,新疆铁路运输能力也得到有效释放,为疆内煤炭保供、北煤南运提供了有力支撑。据统计,1至8月新疆铁路实现煤炭外运量3306.8万吨,同比增长41.5%,特别是实施川渝、阿里煤炭保供专项行动,铁路疆煤入川661.1万吨,同比增长21.5%。

为了更好实现“疆煤外运”,新疆铁路还创新运输方式,通过“公铁联运”“铁水联运”“海进江联运”等方式,从原有的西北、西南延展到华东、华中,部分煤炭入海入江,“坐”上轮船,被转运到沿海和沿江城市,铁路部门多措并举助力煤炭运输,也使新疆煤炭保供“朋友圈”持续扩大。

煤炭事故频发 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9月19日,山西焦煤集团所属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蒲县万家庄煤业有限公司发生一起死亡1人的安全事故;

9月20日,山西楼俊集团泰业煤业有限公司发生一起死亡1人的安全事故;

9月23日,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金烽寸草塔煤矿发生机电事故1起,死亡1人,一名工作人员于23日凌晨5时许被工程车挤死。

多个省市发布关于开展矿山安全生产大排查的工作

近日,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山西局、山西省应急管理厅日前决定在山西全省开展为期2个月的矿山安全生产综合督查,有效防范遏制矿山生产安全事故。其中,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山西局、山西省应急管理厅组成省级督查组,对11个市、部分县(市、区)开展全覆盖督导检查;各市应急管理局、山西局派驻执法处组成市级督查组,对省级督查之外的所有县(市、区)开展全覆盖督导检查。本次检查矿山企业建立健全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防范消除事故风险隐患、是否变相下达超能力生产任务指标等情况。并要求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和问题,要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对发现的典型案例予以曝光,对履职不到位的人员提出追责建议。

除山西之外,内蒙古、山东、河北、河南、辽宁、云南等地也都陆续开展了安全检查行动。其中,内蒙古成立7个督导检查组,开展不间断安全检查,将检查持续至今年底,坚决防范遏制矿山生产安全事故。山东,9月开始,取消全体监察人员年休假,开展嵌入式执法或安全巡查,各监察执法处落实“驻地式”全天候监察执法,每个周末、节假日都有监察员在煤矿开展监察执法。

最新回答
俏皮的银耳汤
年轻的手套
2025-04-08 23:10:20

2021年全国两会开幕进入倒计时,

让我们一起回顾,

去年全国两会涉煤 建议 提案,

相关部门是如何答复的!

01 人大代表建议

1

国家能源局答复

《关于支持煤炭企业加快智能化开采的建议》摘编

2020年2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应急部、国家煤矿安监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 科技 部、教育部联合印发了 《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 (发改能源﹝2020﹞283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了智能化煤矿建设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提出对验收通过的智能化示范煤矿,给予产能置换、矿井产能核增等方面的优先支持。在 煤矿安全改造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上, 对积极推广应用井下智能装备、机器人岗位替代、推进煤矿开采减人提效的煤矿予以重点支持。 对新建的智能化煤矿,在规划和年度计划中优先考虑。 将煤矿相关智能化改造纳入煤矿安全技术改造范围, 探索 研究将相关投入列入安全费用使用范围。 研究相关产业扶持政策, 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智能化煤矿的支持力度。 鼓励企业发起设立相关市场化基金, 形成支持煤矿智能化发展的长效机制。

财政部出台有关普惠性优惠政策,如对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自2018年起将高新技术企业和 科技 型中小企业的亏损结转年限由5年延长至10年;对企业研发费用在税前据实扣除基础上,允许按照75%在税前加计扣除;企业购置用于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投资额的10%,可从当年应纳税额中抵免;对重点行业企业实行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优惠;2018年起企业新购置单位价值500万元以下的设备器具允许在企业所得税税前一次性扣除。

这些优惠政策,符合条件的煤炭企业均可享受。

下一步, 国家能源局将会同有关方面,进一步研究有关支持政策,支持鼓励煤炭企业加快智能化开采。 >>点击查看详细

2

国家能源局答复

《关于大力支持现代化大型露天矿建设的建议》 摘编

目前,国家能源局正在组织编制煤炭工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拟规划开展优化煤炭生产开发布局、建设煤炭调出中心、推进煤炭行业智能化发展、加快矿区生态文明建设等重点工作。在推动上述工作开展中,将 继续引导支持露天煤矿在规划指导下有序建设, 为保障能源供应发挥积极作用。

“十三五”以来,国家累计核准露天煤矿项目21处、建设规模1.18亿吨,占同期核准煤矿总规模的24%。 下一步,对符合煤炭产业政策和矿区总体规划要求、落实产能置换政策的露天煤矿建设项目,将依法依规履行项目核准手续,支持符合条件的大型现代化露天煤矿建设投产。

下一步, 将按照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大对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强指导协调,促进智能化技术在露天煤矿的推广应用,进一步提升露天煤矿生产效率。 >>点击查看详细

3

国家能源局答复

《关于深入推进5G+智慧矿山建设的建议》 摘编

将5G技术与煤炭工业发展相融合,是煤矿智能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国家能源局局高度重视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煤炭领域的推广应用,积极会同有关方面加快煤矿智能化建设,促进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

国家能源局将煤矿智能化发展作为“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内容。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煤炭行业融合发展,是煤矿智能化建设的主攻方向, 国家能源局在研究编制煤炭“十四五”规划的过程中,已将有关内容纳入国家和地方规划。 同时,在《能源技术创新“十四五”规划》编制的研究过程中,对智慧能源技术进行重点研究, 拟将煤矿井下5G无线通信平台、智慧矿山工业互联网平台、矿山物联网等技术列为“十四五”时期煤矿技术装备创新发展的主攻方向和重点任务。

下一步, 国家能源局将加强与有关方面的协同配合,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推进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进程,鼓励引导5G+智能化煤矿建设,推进煤矿井下5G全覆盖,支持煤炭企业加快智能化转型发展。 >>点击查看详细

4

国家能源局答复

《关于支持新疆煤炭开发建设的建议》 摘编

哈密市煤炭资源丰富,查明资源量占新疆总量的25%左右,是“疆煤外运”和“疆电外送”的重要支撑。国务院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哈密市煤炭资源开发,加快推进各项审批工作,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

根据全国煤炭工业“十三五”规划以及新疆生产建设煤矿现状,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批复新疆“十三五”煤炭规划建设生产工作方案,确定了“十三五”新疆规划建设煤矿项目名单。其中,三塘湖矿区规划建设煤矿项目2处,建设规模620万吨/年,分别为石头梅一号露天煤矿一期项目和巴里坤鑫源煤矿一期项目,目前均已核准。

随着一批先进产能煤矿陆续建成投产, 新疆已成为我国第四大产煤省,煤炭及下游转化产品已全面参与全国能源供需平衡, 为下一阶段新疆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十四五”期间,新疆煤矿项目产能置换及项目建设事宜将按照全国统一政策标准执行, 煤炭工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不再单列具体煤矿建设项目。>>点击查看详细

5

国家能源局答复

《关于加快推进废弃矿井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 摘编

在编制煤炭工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过程中,组织开展了煤矿关闭退出规划及长效机制研究。 下一步,将从煤炭立法和规划编制层面,着力加强废弃矿井资源开发利用的顶层设计和综合配套。

下一步, 将继续落实好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推动废弃矿井能源资源开发利用。 >>点击查看详细

6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答复

《关于加快煤炭企业井下机器人研发与应用的建议》 摘编

将进一步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召开煤矿智能化建设现场推进会, 交流和推广煤矿智能化建设先进经验,推动煤矿智能装备和机器人更加广泛应用;

二是联合国家能源局研究制定煤矿智能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分解细化煤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关于智能化建设相关任务,促进煤矿智能化发展短、中、长期目标任务的落地落细;

三是推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将煤矿智能装备和机器人研发应用列入国家发展“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国家《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

四是加强与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沟通合作, 搭建产需对接平台,推动企业和用户联合攻关,加强典型产品示范推广,支持相关企业突破煤矿机器人技术后,按程序申请纳入首台(套)保险补充政策支持范围,鼓励机器人企业用好人工智能重点任务“揭榜”渠道。 >>点击查看详细

02 政协委员提案

1

国家能源局答复

《关于推动露天煤矿高质量发展的提案》 摘编

关于推进露天煤矿智能化无(少)人化建设:

煤矿智能化是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技术支撑,对于提升煤矿安全生产水平、保障煤炭稳定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研究出台相关制度和政策,大力支持和推动煤矿智能化发展 。

一是 2020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到2021年,建成多种类型、不同模式的智能化示范煤矿,露天煤矿基本实现固定岗位的无人值守与远程监控;到2025年,露天煤矿实现智能连续作业和无人化运输。

二是 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将煤矿智能化开采技术及煤矿机器人研发应用等列入鼓励类项目。国家煤矿安监局公布《煤矿机器人重点研发目录》(2019年第1号),将露天矿穿孔爆破机器人、露天矿电铲智能远程控制自动装载系统、露天矿卡车无人驾驶系统等纳入煤矿机器人重点研发目录。

三是 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遴选山西科达自控公司矿山装备远程运维服务试点示范等项目,推动智能制造新模式在矿山装备领域推广应用。

四是 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原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实施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试点工作,支持三一集团公司岩巷掘进机等项目,促进首台(套)智能矿山装备的推广应用。

下一步,国家有关部门将加大对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强化指导协调,推动智能化无(少)人化技术在露天煤矿推广应用,进一步提升安全水平和生产效率。 >>点击查看详细

2

国家能源局答复

《关于加强煤炭行业从业人员素质提升的提案》 摘编

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围绕煤炭行业人才需求,通过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加强校企联合培养,积极开展继续教育,有效提升了行业人才培养质量。

下一步, 教育部等部门将根据煤炭行业发展对人才队伍建设的新要求,指导各地结合区域经济特点持续优化相关专业布局;以“双万计划”“双高计划”为带动,不断加强相关专业内涵建设;总结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经验,进一步向其他院校相关专业推广;同时发挥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作用,鼓励职业院校面向煤炭行业企业广泛开展继续教育和职工技能培训,推进培训资源建设和培训模式改革,助推煤炭行业劳动力整体素质的提升。 >>点击查看详细

3

国家能源局答复

《关于加强国家千米矿井冲击地压源头防治的提案》 摘编

国家高度重视煤矿冲击地压特别是千米矿井冲击地压灾害防治工作。国家有关部门2016年修订《煤矿安全规程》,将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单独列为一章,条款增加到21条;2018年5月印发《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提高了冲击地压防治工作的系统性、规范性和科学性。2018年10月,山东龙郓煤矿发生“10·20”重大冲击地压事故后,为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关于煤矿冲击地压源头治理的重要批示精神,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会同应急管理部、煤矿安监局等部门,深入事故矿井调查研究、广泛征求煤矿企业、专家和一线技术人员意见,于2019年4月印发《关于加强煤矿冲击地压源头治理的通知》(发改能源〔2019〕764号),从严格控制新建冲击地压矿井、分类处置存量冲击地压矿井、加快推进落后产能淘汰退出、强化冲击地压防治 科技 支撑和投入保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等方面提出了冲击地压源头治理措施,持续督促指导各产煤地区和重点企业抓好落实,取得阶段性成效。

尽管煤矿冲击地压源头治理成效显著,但是防治冲击地压作为矿山工程领域一项世界性难题,致灾机理尚未完全研究透彻,灾害威胁也将随着煤炭开采延深而递增,煤矿冲击地压防治任重而道远。 下一步,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紧盯源头治理重点措施落实,开展采深超千米灾害严重矿井安全“体检”处置措施落实情况“回头看”专项监察,严把煤矿建设关口,最大限度减少新增冲击地压矿井,积极推进冲击地压防治国家级 科技 创新平台建设,加强冲击地压防治基础理论研究和深部煤炭安全智能化开采等技术创新,努力创造条件积极推广应用“110”“N00”等无煤柱自成巷开采技术,不断提升冲击地压矿井灾害防治能力和水平。 >>点击查看详细

4

国家能源局答复

《关于加强煤炭矿区总体规划环评管理工作的提案》 摘编

在煤炭资源开发统筹布局方面,国家能源局将深入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立足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和能源转型,认真编制煤炭工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坚持“上大压小、增优汰劣”,继续发挥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不断优化全国及各产煤地区的煤炭资源开发布局,规范煤炭资源勘查开发秩序。同时, 国家能源局和生态环境部将共同结合矿区总体规划和规划环评管理工作,对煤炭资源实行梯次开发、有序开发,坚决杜绝一哄而上、遍地开花,加大对区域内小煤矿的资源整合力度,确保我国煤炭开发稳定接续和可靠供应。 >>点击查看详细

5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答复

《关于为煤矿安全监管一线执法人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险的提案》 摘编

国家煤矿安监局于2019年9月向各省级煤矿安监局转发了《应急管理部办公厅关于为应急管理系统特岗人员购买意外伤害保险的通知》,要求各省级煤矿安监局依法依规为一线煤矿安全执法人员统一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截至2019年11月,全国煤矿安全监察系统已参保人身意外伤害保险2130人。

煤矿安全监管监察一线执法人员肩负着保护矿工生命安全、推动煤矿企业安全高质量发展的 社会 责任,每天面对瓦斯、煤尘、透水、冒顶等灾害威胁开展执法工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且在执法检查过程中存在遭受人身意外伤害的重大风险,是一项高风险的特殊职业。国家煤矿安监局积极为一线执法人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险,不仅有利于保障执法人员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激励执法人员履职尽责、严格执法,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也减轻了执法部门的执法风险,避免因执法工作造成意外身故残疾等产生的纠纷。

下一步,国家煤矿安监局将向财政部申请资金支持,完善购买人身意外伤害险的相关制度。 >>点击查看详细

点击留言,

告诉我们您今年关注的问题吧

话题征集 2021年全国两会来啦!你最关心什么?

害怕的酸奶
含糊的鲜花
2025-04-08 23:10:20
您好,大唐新疆能源煤炭产量一直是中国煤炭产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唐新疆能源煤炭产量在过去几年中一直处于较高水平,2018年,大唐新疆能源煤炭产量达到了2.2亿吨,比2017年增长了3.3%。2019年,大唐新疆能源煤炭产量继续保持增长,达到2.3亿吨,比2018年增长了4.5%。2020年,大唐新疆能源煤炭产量继续保持增长,达到2.4亿吨,比2019年增长了4.3%。2021年,大唐新疆能源煤炭产量预计将继续保持增长,达到2.5亿吨,比2020年增长了4.2%。总体而言,大唐新疆能源煤炭产量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且增长趋势也较为稳定。

聪明的歌曲
畅快的雨
2025-04-08 23:10:20
强调一下,新疆不缺煤,新疆煤炭储量占全国的40%

只是煤炭本来售价就不高本来就是几百块一吨的东西,如果运输距离太远运费就要几百块一吨就不划算了,所以新疆的煤炭没有大量的外运。

另外新疆的货物可以通过火车外运啊。

干净的小虾米
迷人的飞鸟
2025-04-08 23:10:20
在2021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基本暴涨,其中煤炭价格更是相较之前涨幅高达70%,因为煤炭价格的上涨也同时带动着原煤大省GDP的狂飙突进,在国家统计局近期公布的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原煤产量(分地区)榜单中,山西以119316.2亿吨的原煤产量,排名榜单首位,并为全国16个省市提供煤炭,可谓是全国第一产煤大省,相较去年108023.8亿吨的原煤产量,同比上涨了10.5%排在榜单第二位的是2021年累计产出103896.1亿吨的内蒙古,相较2020年101181.8亿吨的产量同比上涨了2.7%2021年原煤产量达69993.8亿吨的陕西排在榜单第三位,相较去年同期同比上涨了2.7%。

排在榜单第四至第十位的分别是新疆、贵州、安徽、河南、山东、宁夏和黑龙江,排在榜单前十位的省份在2021年累计原煤产量达382847.4亿吨,上榜的24个省份全年产量达407136亿吨,排名前十的原煤产量占原煤总产量的94.03%。

2021年全国各省区原煤产量排行榜

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原煤产量(分地区)

序号 地区 2021年累计 去年同期累计 同比增减% 2021年12月当月 去年同期当月 同比增减%

全国 407136.0 388793.0 4.7 38466.8 35881.7 7.2

1 陕西 119316.2 108023.8 10.5 10309.0 9806.6 5.1

2 内蒙古 103896.1 101181.8 2.7 10688.1 10023.1 6.6

3 陕西 69993.8 68178.8 2.7 6516.1 6254.5 4.2

4 新疆 31991.9 27048.4 18.3 3328.6 2512.7 32.5

5 贵州 13120.0 12192.4 7.6 1421.4 1255.3 13.2

6 安徽 11274.1 11084.4 1.7 963.2 953.1 1.1

7 河南 9335.5 10557.7 -11.6 828.6 892.2 -7.1

8 山东 9312.0 11080.2 -16.0 795.9 824.4 -3.5

9 宁夏 8632.9 8151.6 5.9 736.3 706.2 4.3

10 黑龙江 5974.9 5541.1 7.8 537.4 560.5 -4.1

11 云南 5796.0 5341.9 8.5 648.5 573.0 13.2

12 河北 4641.01 4974.7 -6.7 373.8 400.0 -6.6

13 甘肃 4151.1 3860.5 7.5 393.7 324.7 21.3

14 辽宁 3087.7 3125 -1.2 260.8 251.7 3.6

15 四川 1907.2 2123.9 -10.2 202.7 120.8 67.7

16 青海 1109.2 1092.1 1.6 127.2 83.0 53.3

17 江苏 934.3 1021.9 -8.6 72.1 65.4 10.4

18 吉林 875.3 992.9 -11.8 92.5 67.6 36.8

19 湖南 723.4 1052.2 -31.3 73.8 82.0 -10

20 福建 540.7 655.6 -17.5 47.1 60.1 -21.8

21 广西 279.7 266.6 4.9 28.8 23.8 21.2

22 江西 213.4 284.8 -25.1 17.9 25.1 -28.7

23 湖北 29.7 21.3 39.6 3.3 2.8 21.2

24 重庆 0.0 939.4 0.0 0.0 13.0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