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煤炭 > 正文

六盘水煤碳产能2022

谦让的黑米
和谐的牛排
2023-02-15 13:55:36

六盘水煤碳产能2022

最佳答案
聪慧的老鼠
知性的鸡翅
2025-04-09 07:13:37

六盘水全市共有煤矿191处,产能规模9503万吨/年,全年煤炭产量约6000万吨左右。到2025年六盘水市预计原煤产量达1亿吨,除电煤等必须保障的计划外,可以为焦化产业提供不少于5000万吨原煤供应,能够支撑2000万吨焦炭生产的原材料供应。

最新回答
爱笑的花卷
顺利的玫瑰
2025-04-09 07:13:37

2022年1至10月贵州省煤炭产量约1亿吨。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信息显示,贵州省煤炭产量也超过了1亿吨,排第五名。

贵州,简称“黔”或“贵”,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

谦让的胡萝卜
彪壮的鲜花
2025-04-09 07:13:37
37009万吨。根据统计局公布的2022年10月煤炭生产数据显示,2022年10月贵州水矿煤产量是37009万吨,同比上涨1.2%,增速较9月-11.1PCT,环比降4.3%。贵州省坚定不移贯彻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紧紧围绕建设全国重要能源基地目标。

幽默的耳机
尊敬的白羊
2025-04-09 07:13:37
贵州省委省政府近日印发《加快煤炭工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提出大力破除无效供给,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加快煤炭工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步伐。

贵州省明确,坚持发展先进生产力和淘汰落后产能相结合。按期完成下达“十三五”期间淘汰7000万吨落后产能任务,加快发展培育大型省属国有煤炭企业,到2020年全省煤矿全部为30万吨/年及以上,大中型煤矿产能占比达到80%以上;全省煤炭产能2.28亿吨/年、产量1.92亿吨。

贵州省提出,加快实施“三利用”工程。一是开展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利用,2018年~2020年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利用量分别达到10.5亿立方米、12.5亿立方米和17亿立方米,利用率力争分别达到38%、42%和70%。二是开展煤矸石综合利用,推广无煤柱开采、以孔代巷技术,减少煤矸石产生量,积极开展煤矸石用于采煤沉陷区回填和道路建设填充,2018年~2020年煤矸石利用率力争分别达到63%、73%和83%。三是开展矿井水综合利用,重点用于煤炭生产和洗选加工等企业用水及工业园区生态环境用水,减少新鲜水取水量,2018年~2020年矿井水综合利用率力争分别达到65%、70%和80%,达标排放率100%,赤水河等重点领域水环境敏感区矿井水综合利用率力争达到90%。

结实的小丸子
大力的冷风
2025-04-09 07:13:37

贵州,因在长江以南各省中煤炭储、产量居第一位,素有“江南煤海”之称。近日,“江南煤海”的电厂燃煤告急,市场有消息称,贵州省已于3月16日晚12时以后“封关”,禁止煤炭出省,此次封关力度更大,主要是增加禁止了中煤(介于精煤和矸石中间的煤)出关。同时,具体结束时间未定。

目前贵州省电煤、中煤等多个品种确实已禁止出关,主要是为了保证本省电力供应。几天以前,贵州省还曾专门召开电煤保供专题会议,部署保供工作,底线是“全省不能出现断电现象”。

3月21日,贵州省能源局一位不愿具名的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大部分电厂电煤紧缺,为了保证省内用电,此时确实有必要出台封关政策。”他表示,“封关”确有其事,除泥煤、焦炭以外,贵州其余的煤炭产品已经全面禁止出关。

据悉,3月初时,贵州曾一度停止封关,完成电煤任务的煤矿公司允许中煤出关,未完成的依然不许出关。不过,在通关以后,因为云南大量持有资金的中间商涌入贵州购煤,煤价上涨,导致贵州煤炭供应再度紧张,也直接导致此次“封关”加码。

实际上,贵州电煤供应紧张的现象2016年即已出现。卓创资讯煤炭分析师崔玉娥表示,2016年下半年,因电厂存煤大幅下降,一些电厂亏损严重,部分机组停运。自2016年11月开始,贵州电煤就不允许出关销售,主供当地电厂优先采购。

作为南方最大产煤省区、有“江南煤海”之称的贵州为何会缺煤?对此,上述能源局工作人员认为,由于前几年煤炭市场不好,投入较少,导致现在供给量减少。目前,贵州煤炭日产量在28万吨左右,虽采取了一系列激励措施,但产量仍不足。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7年前2月,全国原煤产量5.1亿吨,同比下降1.7%。贵州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煤产量2364.1万吨,产量位居全国第四,同比增长6%。

由于电煤紧缺,部分电厂机组停运,贵州电网曾发布大面积停电预警。在此背景下,几天前,贵州省领导专门召开电煤保供会议,底线就是“不能断电”。

为保障电煤供应,出台一系列力度较大的措施,甚至“封关”,那么贵州电煤不足的情况能否缓解?上述能源局工作人员表示,虽然实施了封关,电煤供应仍会十分紧张。不过在“两会”以后,煤炭供应量会有所回升,应不至于出现断电的现象。

在“封关”以后,由于煤炭要优先保证当地供应,电厂掌握了更大的话语权,一些煤矿人士表示,“封关以后,电厂还在进一步压价,煤矿的利润空间更小了。”

作为西南地区唯一供煤大省,此前,很多云南、重庆的贸易商会都会来贵州买煤,在3月初短暂的通关期间,大量煤炭中间商都涌入贵州,导致电煤供应出现短缺。而在封关以后,无煤可买的中间商们大多已“转战陕西”。

爱笑的蜜粉
发嗲的龙猫
2025-04-09 07:13:37
六盘水煤田为中国华南聚煤区煤炭资源最丰富的晚二叠世煤田。其分布范围以贵州省西部的六盘水市为中心,包括六枝、盘县、水城三个特区以及毗邻的威宁、纳雍、普定、镇宁、关岭、晴隆、普安等县的部分地域,总面积约10000km平方米。该煤田分六枝、盘县及水城三个煤产地,由六枝、盘江、水城三个矿务局分别开发,产出炼焦煤,已成为中国南方最大的炼焦煤供应基地。

1.地质构造

六盘水煤田总体为上古生界及三叠系组成的全形褶皱区,以梳状褶曲为主,长、短轴向斜均有,轴向有北西、南北及北东三类,长轴状背、向斜以北西向为多,短轴向斜一般为南北向。向斜轴部地层均为三叠系;向斜外围为早二叠世阳新统及石炭系;上二叠统下部为峨嵋山玄武岩组、上部为龙潭组含煤地层,该层赋存于向、背斜的翼部,在整个煤田中大多连续延展,仅在短轴向斜中呈孤立封闭状态。区域性断裂以与地层走向斜交的平推断层为多,走向断层不多见;中、小型断裂构造比较发育。火成岩于区内尚未发现。

2.煤系

六盘水煤田含煤地层为晚二叠世龙潭组,厚192~647m。龙潭组由海陆交替相砂岩、泥岩夹煤层及石灰岩组成,自西向东,石灰岩层数及厚度不断增加,砂岩、泥岩在煤系中所占比例逐渐降低。煤系中含煤层数十层,其中可采煤层一般7~10层,可采煤层总厚2.74~57.85m,总趋势是由西向东减薄。

3.煤炭资源

六盘水煤田煤炭资源量约50Gt,探明煤炭储量14Gt。煤种为炼焦煤及无烟煤。煤的灰分较高,一般为中一高灰。硫分在水城是煤系上部高、下部低;盘县则是煤系中、上部低,下部高;六枝煤中普遍增高,以高硫煤为主。高硫煤经洗选后,洗矸中的硫可予以回收,煤中黄铁矿亦为共生矿产资源。水城煤产地的部分煤层中,镓、铈、镧、铌等元素达到工业利用品位,可考虑综合利用。

4.开采地质条件

六盘水煤田中多数煤层为薄一中厚、缓倾斜一倾斜煤层。构造条件中等或比较复杂,以小断层为主。山区受地形切割,部分地段可用平硐开采,一般以斜井为多。水文地质条件一般较简单,通常因山区侵蚀基准面低,下伏地层下二叠统、石炭系喀斯待溶洞发育,地下水排泄十分畅通。煤层瓦斯含量普遍很高,大部生产矿井均属高瓦斯矿井,并有瓦斯突出危险。煤尘亦有爆炸危险。部分矿井在开采后有煤层自然发火现象。

5.开发简况

据记载,在清末和民国时期,六盘水煤田内已有较多小窑开采,供当地燃用,并炼土焦供冶炼用。1964年后,该煤田开始较大规模的正规开发,现已建成六枝、盘江、水城三个矿务局,煤炭年产量逾10Mt,加上地方煤矿,全煤田年产煤已超出20Mt,成驾勾中国南方产煤最多的一个煤田.

温暖的啤酒
大气的乌龟
2025-04-09 07:13:37

贵州省是中国能源较为丰富的省区,资源优势显著,其中丰富的煤炭、煤层气、电力及水能,具有持久开发优势,成为当前贵州省的主要能源资源。

随着全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市场需求日益旺盛,尤其是“西电东送”等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贵州省能源产业突飞猛进,形成以优势资源为依托,以煤炭为主和“水火互济”发展电能的主要能源结构。

贵州素以“西南煤海”著称,是中国南方煤炭资源最丰富的省区,含煤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40%以上,相对集中于贵州西部六盘水市和毕节地区。

贵州省原煤产量从2000年的3025万吨提高到2007年的1.08亿吨以上。

在煤炭产量大幅度提高的同时,百万吨死亡率从2000年的21.13%下降到2007年的4.99%。

2008年贵州省原煤产量达到1.15亿吨,增长5.6%。

水能是贵州仅次于煤炭的重要能源资源,丰富水能与大量煤炭资源的双优势,使贵州成为中国少有的“水火互济”发展电力的最优省区之一。

“水火互济”的电力能源优势,为贵州建成南方能源基地和“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8年,贵州省新增电力装机容量236万千瓦,贵州电网统调发电量达到970亿千瓦时,增长1.9%。

贵州是中国煤层气的重要产出分布区。

煤层气的开发利用,不仅有利于煤炭开发的安全生产,变废为宝,更改变了能源生产与消费的结构。

贵州煤层气资源丰富,开发潜力较大。

预计到2010年贵州省煤层气抽采总量可达16亿立方米,应用以瓦斯发电为主,同时兼作民用和工业燃气。

国家确定西部地区作为全国重要的能源、矿产资源主要接替区,为贵州省发挥资源优势、发挥特色经济提供了新的机遇。

“十一五”是贵州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上取得重大突破,实现历史性跨越的关键时期。

能源工业要全面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确立以循环经济理念贯穿始终的能源发展思路,继续以“西电东送”和资源就地转化为重点,在建设南方重要能源基地和开发煤炭深加工等优势产业上实现重点突破,力争到2010年把贵州省建设成为中国南方重要的能源工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