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发改委检查电煤价格,告诫煤企业年内不涨价,保障发电用煤,请从财政角度分析政府控制电煤价格的意义
国家发改委虽然不顾通胀压力在今年连续两次上调了油价,但却从去年底开始,就一直在严格控制煤价上涨,试图通过控制煤价来缓解通胀压力。 日前,国家发改委部署开展电煤价格专项检查,强调将2011年重点合同电煤价格维持2010年水平不变,并不得以任何形式变相涨价。这是从去年底以来政府第三次发出控制煤价上涨的通知。这意味着目前通过煤电联动上调电价基本无望,政府试图通过控制煤价来缓解电厂成本压力,但真正能控制价格的电煤只占总量的20%。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对2011年重点电煤合同履约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重点查处煤炭企业违反国家煤价调控政策、擅自提高价格的行为,通过降低煤质、以次充好等手段变相涨价的行为,以及串通涨价、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对不严格履行合同和合同兑现率低的企业予以通报批评。”发改委强调。
“这是去年底发改委要求重点电煤合同价格不得涨价的延续,也是最近配合通胀管理、稳定物价的系列措施之一。”业内资深电力人士告诉记者,近年来由于市场煤价涨幅很快,重点电煤合同中价格问题越来越严重,兑现率降低,以次充好的变相涨价行为很普遍,所以政府才一再降调控制煤价。
不过一电力集团高管告诉记者,发改委严控电煤价格还是有效果的,2011年的电煤合同兑现率还是比较高的。该高管还认为,成品油价上调,3月CPI上涨压力增大,此次政府再次强调电煤不得涨价,试图通过调控煤价来管理通货膨胀。
“目前政府对煤价的控制很严格,态度也很坚决,对煤价的控制范围也在扩大,目前控制的不仅是重点合同电煤价格,而是所有的电煤价格。”一家煤炭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多家煤企曾收到国家发改委的内部文件,要求严控电煤煤价,不得轻易上涨,而控制的范围已经不仅限于重点电煤价格。
PS:中石油,中石化和相关企业与发改委的关系,这其中的............你我他都懂的!!!!!
2021年国家调控煤炭价格的时间点:2021年5月19日发改委出台控制煤价上涨。国内各省煤矿都开始实施“保供稳定、促生产抓安全”任务,各煤矿也是纷纷下调价格,不再敢涨价。
但由于近期国内发生了许多煤矿安全事故,导致安全检查力度再次加大,结合下游采购量的增加,煤矿及产地门口再次聚集大量运煤车,国内煤炭供应难度有明显增加,部分小矿于贸易商已然悄然涨价,市场的看涨情形再次抬头。
但由于近期国内发生了许多煤矿安全事故,导致安全检查力度再次加大,结合下游采购量的增加,煤矿及产地门口再次聚集大量运煤车,国内煤炭供应难度有明显增加,部分小矿于贸易商已然悄然涨价,市场的看涨情形再次抬头。
国内各大型煤矿的煤价虽然没有发生暴涨,但由于保供应稳定的任务在身,煤矿有煤也不让大量出售,造成限额般的现象,而下游终端采购方们需求较大,市场成交逐渐活跃,许多运煤司机们也是见此行情开始了排起长队等煤现象,造成了运价板块悄悄上涨。
现在煤炭市场成交价并不等同于矿价,而是跟运费和拿货价直接挂钩。目前来看,煤场和铁路站台上的煤价最能体现六月份煤炭市场的真实价格。
发展改革委研究依法对煤炭价格实行干预措施,释放的信号是当前煤价涨幅已完全脱离了供求基本面,且临近采暖季市场需求旺盛,煤价呈现进一步非理性上涨的趋势,有必要对煤价实行干预。
摘录今天的一篇文章:
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的7月份工业增加值创下今年以来的最低增速。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为14.7%,比上年同期回落3.3个百分点。
"这个数据比我预想得要差很多。"此前曾表示"最关心工业增加值数据"的东方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冯玉明认为,本月工业增加值数据说明中国经济增长已放缓。
今年1-2月份,受到雪灾影响,全国工业增加值增速曾创下15.4%的相对低点。
冯玉明表示,环比数据更能说明问题。据其测算,剔除季节性因素,7月份工业增加值较6月份减少近2%,这是今年来第一次出现负增长的情况。
三大因素导致回落
《财经》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指出,外需放缓、企业成本上升和奥运会三大因素导致了本月工业增加值增速回落。一方面,虽然7月份出口出现反弹,但从趋势上来讲还是明显放缓;另一方面,此前刚刚公布的7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达到12年新高,意味着企业成本上升,一些企业会减少生产。
"其次是因为奥运会,有一些企业关停,特别是运输方面的限制,影响到了企业生产。这个影响可能是暂时的、短期的,奥运会之后会有所反弹。"沈明高说。
美林证券认为,如果忽略奥运会的影响,本月的工业增加值应当在15.9%左右,而这一数字将非常接近上个月16%的同比增速。
而在冯玉明看来,信贷紧缩以及人民币升值等货币政策影响,才是导致本月工业增加值大幅下滑的原因,"从微观层面看,大量的企业已经因为从紧货币政策而面临生存危机,工业增加值下滑自然不可避免。"
煤电减产埋隐忧
早报记者从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分析到,受到国家限价政策影响,煤、电、钢铁等行业的工业增加值下滑明显,而这极有可能为宏观经济的进一步下滑埋下隐忧。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原煤、原油和发电量分别为2.2亿吨、1617万吨和3195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10.9%、5.0%和8.1%。而今年上半年,原煤、原油产量和发电量分别为12.6亿吨、9433万吨和16803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14.8%、1.7%和12.9%。"煤、电、钢铁都是国家经济的最基本原材料,不难想象,如果这些行业工业增长值都出现了下降,恐怕宏观经济前景堪虞。
前段时间由于煤炭等能源供应紧张,导致我国能源供给不足,能源供给不足影响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之前由于电厂的供电用煤不足,导致部分地区出现了限电的状况。而且由于煤炭的需求量增加,煤炭的价格也大幅度攀升,这也引起了全社会对煤炭价格的关注。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出台,现在煤炭价格终于普遍下调,有些地方已经恢复至1200元每吨。这是煤炭价格下调的影响是深远长久的,可以说和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
一、缓解供电紧张
此次煤炭价格下跌,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煤炭的供给量增加。煤炭供给量增加,可以有效的缓解我国能源用煤的紧张局面。讲前段时间由于煤炭短缺很多供电厂的发电量都不足,而随着煤炭价格的下跌,煤炭产量增加,这一局面将得到根本的改变。像之前珠三角等限电地区将会解除限电,恢复正常供电。
二、降低工业上下游成本
首先我们要知道煤炭是重要的工业能源,想发电厂还有钢铁厂等重工业,对煤炭的需求非常的大。之前由于煤炭等上游能源价格的上涨,对钢铁等有色金属行业影响非常的大,很多大宗商品也跟随着煤炭的涨价而涨价。而现在煤炭价格下跌能够降低重工业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降低商品价格。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对我们消费者也是一个利好的消息。
三、普通人的应对措施
对于普通人来说,煤炭的价格虽然对我们的影响不大,但是它所辐射的各个领域都与我们息息相关。煤炭价格受市场供求关系有一定程度的波动,这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我们要理性看待。
在用电高峰期,每个地方对煤炭的需求量都会变得特别大。针对这种情况,有关部门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在这个过程当中也可以控制用电量。如果出现了哄抬价格的情况之后,有关部门也会对他们进行处罚。在这个过程当中,大家会发现各个省份的用电量都超出了负荷。
针对这种情况,大家会发现有关部门也立即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来控制了煤炭的价格。因为夏季天气比较炎热,所以需要用电的地方有很多。针对这种情况,大家会发现各个地方的用电量都会有所增加。出现这样的情况之后,煤炭可能也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态。在这个过程当中,大家会发现煤炭公司也改变了原有的经营策略。所以在生产煤炭的过程当中,也大大的缩短了相应的时间。有了这样的变化之后,也可以加大煤炭的生产量,同时也可以保障群众们的日常用电。
国家面对电力需求巨大的问题,也在大力发展其他的发电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水力发电、风力发电等方式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所以说我国各个发电设施的规模已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可以看出国家采取的措施是非常有效的。但是为了节约能源,大家一定要控制电量的使用,在日常生活当中大家也要注意节约用电。这样的话才能够让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同时也不会影响到大家的正常生活。
虽然煤炭仍是主要的发电能源,但随着其他能源的发展,中国的供电一定会达到供需平衡。而对于市场故意哄抬煤炭价格的行为,政府也立即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应对,相信很快价格就会回归正常的市价。在这个过程当中也可以保障大家的日常生活,相信在有关人员的管控下,煤炭的价格也会渐渐趋于稳定。为了加大煤炭的产量,有关部门也给煤炭行业补贴了很多的资金。